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诸葛亮所著的《马前课》其实就是他对《易经》的理解,把个人从《易经》学到的东西著述出来,也算是一本奇书了。相传这本书是李淳风和袁天罡共同所著,融合了易学、天文、地理、图画、诗词为一体,被誉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后世对它进行多次的修改,现在已经看不到它最初的版本了。后遂做歌三首,起名为《烧饼歌》。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不不仅仅是王侯将相,还有诗词歌赋、古文典籍,这是祖先留给我们最伟大的财富。在这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有几本书是特别神奇的,据说学会了,能够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这几本书,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易经》。 一、姜子牙《乾坤万年歌》 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的一位传奇人物,人称姜太公。相传有次姜太公在河边钓鱼,恰逢遇见寻找良才的周文王,周文王发现姜子牙学识渊博,见识独到,遂想请姜太公回国为相,辅助自己成就大业。 姜子牙 不过姜太公所遇王侯不少,想要考验下周文王,遂提出要求:"可以为相,不过要大王亲自拉撵,载我入城"。文王求贤若渴,便亲自拉车载太公入城,可是走了八百步就走不动了。姜太公下车施礼道:"大王载我八百步,我会保大王子孙江山八百年",后来周朝果然寿终八百年。 后来姜太公把自己的学识,著成了一本书,就是《乾坤万年歌》,如果能够领悟到《乾坤万年歌》的精髓,还真有可能达到姜太公的高度,拥有无限的智慧。 二、诸葛亮《马前课》 说起诸葛亮,应该是最熟悉得了,通过《三国演义》的演义,成了智慧的化身。同时的对诸葛亮的传说就更多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留下的八卦阵了,相传诸葛亮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 诸葛亮 八阵图不仅应用于 ... ,在一些村落的建设上,很多也借鉴八阵图。这种村落的建构,很好的保证了村民的安全,至今仍留存的有金坛儒林镇东南的大鲁墅和小鲁墅村,因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也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诸葛亮所著的《马前课》其实就是他对《易经》的理解,把个人从《易经》学到的东西著述出来,也算是一本奇书了。 三、李淳风《 ... 》 说起李淳风很多人还不清楚,但是说起《 ... 》,可是大名鼎鼎啊。相传这本书是李淳风和袁天罡共同所著,融合了易学、天文、地理、图画、诗词为一体,被誉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后世对它进行多次的修改,现在已经看不到它最初的版本了。 李淳风 这本书的得名也很有意思,传说它是唐太宗 ... 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李淳风、袁天罡编著。二人得命后,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方才停止,故这本书名为《 ... 》。 四、邵雍《皇极经考》 邵雍字康节,是宋代时期非常著名的易学大家,它是一部运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著作,以河洛、象数之学显于世。据说邵康节推算历史命运是特别准确的,连皇帝有事情都要去请教他。 邵雍 对易学来说,邵康节总结前人的观念,再加上自己对《易经》的独到见解,著述了《皇极经考》。后世有"学易不知邵康节,则白学易",可见其在易学的地位了。 五、刘伯温《烧饼歌》 刘伯温名刘基,是元末明初的 ... 家、哲学家、文学家,后世传说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基本上是能够和诸葛亮并列的人物。而事实上,刘伯温确实一位大才,对 ... 、政治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其融会理学诸派,又以儒道互补,影响了明初易理思想的走向。 刘伯温 朱元璋一日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了一口,就听内监报刘伯温进见,朱元璋连忙用碗把烧饼扣住,然后召刘伯温进来。朱元璋问:"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刘伯温捏指一算,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后遂做歌三首,起名为《烧饼歌》。 如有兴趣,可点击关注啊
本文标签:乾坤万年歌历史三国读书诸葛亮李淳风姜子牙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