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诚感父骨

诚感父骨后周道丕法师,是陕西长安贵胄里人,自幼抱着出世的大志,七岁就出家做和尚。十九岁时,长安发生战事,带着母亲到华山避难,住在山洞中,那时因为兵灾的影响,米价很贵,没钱买米,只得饿着自己的肚子,乞食供母。母亲问他:‘儿子吃饱饭了吗?’他虽饥肠辘辘,但为了避免母亲伤心,回答说:‘我已经吃饱了。’他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在霍山的战役中阵亡,他母亲对他说:‘你父亲在霍山战死,尸骨暴露在风霜中,你能把它寻回来安葬吗?’法师奉了母命,一路赶往霍山,寻取父亲的尸骨。可是他看到战场上东一堆西一堆的累累白骨,无法知道究竟哪一具是父亲的遗骨。他就日夜的诵经,向空中祈祷说:‘古人精诚的感应,有滴血认骨的事,现在我要寻取父骨,祝愿群骨之中,如果有转动的,那就是我父亲的遗骨。’他专心一志的注视着一大堆白骨,精诚祈祷,过了几天,忽然有一具髑髅从骨堆中跳出,摇动了很久,他知道这绝对是父亲的遗骨,不禁高兴得跳起来,把那具髑髅抱在自己的怀中,带回家中见母亲。就在这天夜间,他母亲也梦见丈夫归家,第二天早晨,果然看到道丕法师带着父亲的遗体回来,随即安葬。当时的人,都认为道丕法师的寻得父骨,是至孝的精诚感应所致。后来法师在朝中讲道,常居首席的地位,颇获朝野人士敬重。像道丕法师的孝行,绝粒而饷母饥,诵经而获父骨,真是大孝兼乎存殁,至行超乎古今,可说是佛门中具有孝行的模范人物。 湘清按:蕅益大师有言:‘世人病释氏无父,而释氏之孝其亲,反过于世人,传记所载,盖历有明征。’从道丕法师孝行的故事,不仅可以证明至孝的感应,且足以破除世人‘释氏无父’的误解。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诚感父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2.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3.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4.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5. 上官云珠女儿姚姚的悲剧人生,看了让人泪下

    上官云珠一生有三次婚姻,每任丈夫给她留下一个孩子:大儿子张其坚、女儿姚姚、小儿子韦然。其中女儿姚姚是上官云珠与第二任丈夫姚克所生,母亲是大明星,父亲是剧作家,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6. 这位五千年间最年轻的英烈、最早熟的少年,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尤其是夏完淳,这位十六周岁就英勇就义的少年诗人、民族英雄,并不见诸中小学历史课本,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包括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可是,他真的不应该被人们遗忘,恰恰相反,他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因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侵略的反抗,还代表了文明与野蛮的抗争,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是危难之际民族精神的象征。

  7.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等到驾崩才传位?分析当中遗留的历史因素

    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不管在现有古装剧还是古代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或作妖或慈祥的皇太后、太皇太后,但就是没怎么见到过太上皇的身影。大家应该清楚,中国历史上的皇位都是世袭制,父亲把皇位传给儿子,儿子即位后,退位的父亲就成了太上皇。

  8. 伯邑考惨死之谜:他真被商纣王剁成了肉酱?还被父亲姬昌吃下?

    剧中的伯邑考被塑造成了一个天下首屈一指的美男子,还是个大大的孝子。因为拒绝了苏妲己的投怀送抱,而遭到打击报复,被妲己陷害,遭至剁肉之刑,甚至还被做成肉丸子,送给父亲姬昌吃下。可次子姬发继承了西伯侯,说明当时伯邑考已死,但具体的死亡之谜,笔者前面分析过,不可能是商纣王残忍...害,那他的真实死因,可能是那几年姬昌征伐戎狄的过程中,伯邑考战死沙场的。你认为伯邑考是怎么死的评论区交流一下~

  9. 百年之后重回「 ”麦田”:塞林格文字中的柔情与爱

    中央公园的鸭子。100年前,一个男婴出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被送到...学校,参加二战,退伍后正式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作品大获成功后又选择去乡间隐居,直到去世。

  10. 李靖简单的四个字,瞬间使哪吒回头,直戳心窝窝

    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似乎一直都是比较严厉的形象。

随机推荐

  1. 黑龙江往事1933年,海伦县农家生活

    民国元年,设海伦县。抗战胜利之后,海伦县划黑龙江省。1934年,他因叛徒出卖被捕,曾遭受日寇酷刑;并被判刑十年,关押于哈尔滨的道外监狱。1932年7月,马占山在海伦一带与日军交战三日,后双方停火。1932年6月,海伦被日军占领,日军在杜氏墓地掘坟烧尸。193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海伦的吸毒人员约一万六千人,约占总人口百分之五。《黑龙江海伦县老照片,1932年-1933年。摄影:Pendleton》

  2. 周朝著名将领都有谁 周朝将军等级怎么划分

    周朝时期分为西周和东周发展,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这样也造就了不少有名的将领。周朝将军等级怎么划分?周朝著名将领都有谁?周的各级主要官吏,都是在宗法制度基础上世袭,而且文武不分,平时治民,战时就是各级将领。周朝的地方制度,有国、都、邑、野、鄙。六卿、五官分掌国家事务,在他们之下是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等较为低级的官员。

  3. 带有獠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獠”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青面獠牙——青面:脸上泛著青色;獠牙:露在外面的长牙。旧时神怪故事中形容凶神恶鬼的面貌。现形容人面貌极其凶恶。扑杀此獠——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4. 付出与收获

    付出与收获  励志精选阅读一:  过去人们常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之后人们也常常驳斥说:这可不必须,正因汗水也好,付出也好,与收获根本不成比例。其实我还是觉得一份付出肯定有一份收获。需要讨论的只是看“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 ...

  5. 刘彻能当上皇帝全靠王夫人,一招欲擒故纵就废了太子

    >这里面当然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王夫人果然是食脑一族。所以,刘嫖以自己的特殊地位经常在皇帝弟弟面前上栗姬的眼药,顺带表扬自己的儿女亲家王夫人是如何的贤惠。>于是,冰雪聪明的王夫人立马想出了一个欲擒故纵、欲挫先扬的妙计。>情敌兼政敌一死,王夫人歪打正着升为皇后,她的英明神武之儿子刘彻,也顺理成章成为了太子,而且年仅十六岁就上位做了皇帝。

  6. 提尔之手的传说 北欧神话

    或谓因为刀只有一面锋刃,独手象征的意义亦即在是;或谓这是表示战争的胜利只能属于一方面,不能两边都胜,而提尔既为战争之神,所以应该是独手,意即只能袒助一方。提尔只有一只手,他的另一只手是被芬里厄给咬断的。这时提尔以自己的右手作为保证,放入魔狼的口中,芬里厄因此相信诸神才甘愿被缚。提尔因此成了独手的神。没有一位神愿意冒这个险;而永远无所畏惧的提尔挺身而出,把自己的右手放在芬里厄口中做抵押。

  7. 梦见和情人爬山

    周公解梦梦见和情人爬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情人爬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遗编坠简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íbiānzhuìjiǎn【解释】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同“遗编断简”。【出处】金·元好问《入济源寓舍》诗:“遗编坠简文章烂,粝食粗衣岁月长。”【例子】无【相关】百度“遗编坠简”

  9. 沙家人

    >乾隆吃过饺子,有些口干,就叫人送来一些梨和柿子,正吃着,那拉氏皇后忽然凑过来说:“这个沙家有多少人?一会儿就包出这么多的饺子,我们吃了一顿还有余!我在想:刘、关、张桃园结义,只哥仨,一使劲就打出一个蜀国来;他们这个沙家如果摽上劲和朝廷作对,可就难对付了!我看,不如找个因由,...了他全家,免生后患!”于是他就指使手下的大臣,去把沙家的当家人传来。

  10. 詀言詀语是什么意思?

    【拼音】zhānyánzhānyǔ【解释】花言巧语,胡说八道。【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贤弟[沙僧],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詀言詀语,途中更要仔细。”【例子】无【相关】百度“詀言詀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