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提到军统四大...手,就要提赵理君。在此期间赵理君入党。杨杏佛早已将生死置于度外,对此不予理睬,蒋介石决意除掉杨杏佛。岳烛远经过两天调查,此案告破,凶手竟是赵理君,而赵理君也毫不在乎地承认。蒋介石接到蒋鼎文呈报,要求立即将赵理君拘捕审讯。蒋鼎文鉴于案情重大,又加之河南地方官员的强烈呼吁,便直接电请蒋介石,要求处决赵理君,蒋介石命令于洛阳将赵理君就地正法。

提到军统四大 ... 手,就要提赵理君。他是戴笠最为信任的人,曾经让杨杏佛、史量才等爱国人士没命,但是为啥后来被枪毙了呢?>>1924年,赵理君中学毕业,在家乡当了一个小学教师。1927年,赵理君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逃回家乡,继续教书。1928年任县民团局教练,兼任大足中学军事教练。同年,张希铭也到足中住教,创建 ... 大足地方组织──县第一个党支部,赵理君与他取得组织联系,协同张希铭开辟党的工作,介绍郑凌灿等人入党。在此期间赵理君入党。1930年10月,赵理君参加了铜梁地区的土桥暴动,失败后潜赴成都。1931年叛离 ... ,后奔走南京投靠军统。赵理君此人,一手拿粉笔,一手拿 ... ,亦可称允文允武。>1932年,洪公祠特训班毕业以后,赵理君一直盘踞在上海,并在上海成为一名“行动”专家,1933年在复兴社特务处任情报官、调查组长、侦缉队长、复兴社特务处组织科中校科员,专门从事一些罪恶勾当。>1933年初,在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动荡之后,民权大同盟领导人杨杏佛赴华北呼吁全国统一抗日,蒋介石对此非常气恼。杨杏佛从民权保障同盟筹备工作之日起,就一再遭到 ... 当局的威胁恐吓。1933年5月间,军统特务又给杨杏佛寄去一封装有 ... 的恐吓信,要他立即退出同盟,否则将采取强硬手段。杨杏佛早已将生死置于度外,对此不予理睬,蒋介石决意除掉杨杏佛。>6月初,军统头子戴笠亲自前往上海指挥 ... 害杨杏佛的行动,具体负责暗 ... 行动的正是赵理君。参加这次行动的特务共有六人,赵理君在事前宣誓:要做到不成功便成仁,如不幸被捕,应即 ... ,否则将遭到严厉惩罚。>>6月18日早上6点多,赵理君亲自带着李阿大、过得诚、施芸之等特务前往暗 ... ,汽车停在亚尔培路、马斯南路转角处。赵理君自己坐在汽车上,李阿大、过得诚等四人分散等候在中研院附近。约8时左右,当杨杏佛带着长子杨小佛走到院中准备登车时,特务们便走近门前准备动手。当杨杏佛的汽车驶出大门时,特务们持枪同时朝着车 ... 击,杨杏佛当场遇害。>此外,赵理君还曾暗 ... 史量才,斧劈唐绍仪。>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与蒋介石不和,蒋介石为了控制阎锡山,下令戴笠封锁晋南到河南洛阳的通道,监视控制人员往来。戴笠以防止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渡黄河到晋南转进延安为借口,保举赵理君为第一战区少将编练专员兼洛阳专区行政督察专员,严密控制从洛阳到山西的黄河渡口。>1941年底,赵理君的督导团公然用枪枝与土匪换 ... ,并且数量有几船之多,被河南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韦孝儒的军队查获扣押,处死了首恶分子。于是,赵理君怀恨在心,伺机报复。>1942年3月15日,韦孝儒来洛阳出席河南省 ... 召集的省政会议,他与洛阳复旦中学校长郭兆曙是朋友,就住在复旦中学校内。但第二天却离奇失踪,同时失踪的还有两名韦氏随从。> ...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得到河南省府的呈报,急忙召集军统河南站负责人兼河南省 ... 调查统计室主任岳烛远,限令十天内弄个水落石出,活着要找到人,死了要见尸首。岳烛远经过两天调查,此案告破,凶手竟是赵理君,而赵理君也毫不在乎地承认。>>河南省党部和教育界人士上街 ... ,要求严惩凶手。这时在重庆的陈果夫,一再上书蒋介石,要求缉拿凶手,以平民愤。蒋介石接到蒋鼎文呈报,要求立即将赵理君拘捕审讯。 ... 第一战区长官部将赵理君移交给了军法执行分监部监押审讯,赵理君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无法抵赖,供认了作案意图和经过,并根据中统提供的确凿证据,赵理君为日本蓝衣社特务,是一个早已投降日寇的汉奸。>戴笠闻讯,矢口否认赵理君为汉奸,企图保全赵理君的性命,便致电战区长官部;要求提人,交由军统内部处理。蒋鼎文鉴于案情重大,又加之河南地方官员的强烈呼吁,便直接电请蒋介石,要求处决赵理君,蒋介石命令于洛阳将赵理君就地正法。>对赵理君的死,戴笠流了几滴眼泪,他确实有些欣赏赵理君。赵理君死后,戴笠总感到少了些什么。在军统局本部纪念周上报告此案时,戴笠情不自禁流露出爱惜之情,称:赵理君是一位勇于冲锋的同志,是组织中的佼佼者。>戴笠指示军统有关部门将赵理君的尸体厚葬在成都龙泉驿军统公墓,以后戴笠每经过成都都要去墓前凭吊一番;并指示军统人事和总务部门对赵理君家属给予厚恤,以示安慰怀念。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杨杏佛戴笠赵理君中国近代史历史辛亥革命世界大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