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宋徽宗”领衔南博国宝级书画大展12月26日,南京博物院将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届时被誉为“中国书画第一收藏家”的庞莱臣所收藏的五代、宋元以来的80件名画与观众见面。“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庞莱臣藏画的第一次公开展示,也是南博这么多年来举办的最重量级的一次古代书画展览,共计80多幅。”
“宋徽宗”领衔南博国宝级书画大展
12月26日,南京博物院将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届时被誉为“中国书画第一收藏家”的庞莱臣所收藏的五代、宋元以来的80件名画与观众见面。其中,江苏地区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件宋徽宗真迹《鸲鹆图》,系清宫旧藏,此次将首次对外展出。
宋徽宗《鸲鹆图》
(《鸲鹆图》画的是好斗的八哥,鸲(qú)鹆(yù)就是民间说的“八哥”,性好斗。赵佶笔下的三只八哥,两只正在激烈相斗,一只在一旁观战。居于上方的那只八哥似暂获优势,但下面那只不甘示弱,正回头过来用嘴狠啄对方向它伸来的利爪。画作真实地表现了它们之间钩钜相搏、毛血飞洒的激斗情景。南京博物院供图)
《鸲鹆图》是庞氏最重要的收藏品之一
熟悉二十世纪中国书画收藏史的人都知道,庞莱臣是二十世纪中国最著名的书画收藏大家,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而在庞氏的大量收藏作品中,宋徽宗赵佶的《鸲鹆图》应该算是最重要的藏品之一。
“用‘冠绝全国’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庞莱臣毫不为过。”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庞鸥对记者说。庞莱臣来自浙江湖州南浔巨富之家,清末南浔最富裕的四户人家并称“四象”,其年收入加起来和清 ... 一年收入接近,庞家就是“四象”之一。
庞莱臣,名元济,字莱臣,号虚窄,本人是很成功的民族资本家、大商人,他极爱收藏中国古代字画,一生过眼的历代名画不下数万幅,而被他收藏的名画则有数千幅之多。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独到的眼光,庞莱臣的“虚斋”藏画不仅量多,而且质精,其中唐宋元三代名迹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不少字画是历代鉴藏大家赵孟頫、项元汴等人的庋藏旧珍,还有一些是从清宫流出来的皇室旧藏,盖有乾隆皇帝的鉴藏玺印。庞鸥告诉记者,早在民国时期,庞莱臣就被誉为“私家收藏之富为全国冠”,“甲于东南”,业内将他视为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
赵孟頫等名家的80余幅作品同时展出
故宫藏李迪《猎犬图》
上博藏王蒙《丹山瀛海图卷》
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庞莱臣1949年去世,在其去世前,就开始出售藏画。在各地文物部门努力下,其藏品被博物馆征集保护下来,并分散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苏州博物馆,还有一部分流落海外,由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他的藏品还没有合在一起公开展出过。庞鸥告诉记者,今年是庞莱臣诞辰150周年,南博、故宫、上博这几家大博物馆的负责人此前聚在一起时,有了一个将三家的“虚斋”藏画集中到一起进行展示的想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庞莱臣藏画的第一次公开展示,也是南博这么多年来举办的最重量级的一次古代书画展览,共计80多幅。”
“故宫送展的有24件,上博送展的14件,其他都是南博自己的收藏。”其中包括,上海博物馆馆藏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的代表作《丹山瀛海图》、宋徽宗赵佶《鸲鹆图》、夏圭《灞桥风雪图》、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吴镇《松泉图》、倪瓒《丛篁古木图》、沈周《东庄图》等。
错过这次展览,再想看要等三年后
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送来南京展览的几乎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据介绍,故宫的文物外借展览,有一个“三年休眠期”的要求。也就是说,借出的文物,此前三年从来没有借出展览过,此后三年也不会外借。因此,来自故宫的这批庞莱臣藏画几乎件件都是“国宝”,观众也是难得一见。
为了“迎接”这批故宫的真品,南博特地派出了两辆恒温恒湿的文物运送车去北京,经过点验后,再在重重安保的护卫下,将这些名画带到南京。(扬子晚报)
庞氏收藏“甲于东南”
庞莱臣,浙江南浔人,他是近代南浔“四象”之一庞云鏳的次子,用今天的话说便是典型的“富二代”。但他面对庞大家业并未坐享其成,他是浙江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之一,经营范围除了缫丝业、棉纺业、金融业之外,还涉及当时的新兴产业,如交通业、电力业、地产业等多种行业。庞莱臣干实业之余又投身于古物收藏,尤其对古代书画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收藏“甲于东南”,被誉为“近代的大收藏家中的顶级大师”。
庞莱臣像
庞莱臣的“虚斋”收藏的历代名画不仅数量达几千件,且至精至美。唐、宋、元代的古代名迹约占他收藏总数的三分之一,大多藏画流传有序,是历代鉴藏大家的庋藏旧珍。另还收有宫廷散佚藏画,如宋代宣和、政和遗珍,清代三希堂旧藏,《石渠宝笈》著录之物。至于明清诸家,更是不一而足,名家名作应有尽有……
1949年,庞莱臣辞世。“虚斋”藏画成了全国南北两地博物馆和文博机构重点征集购藏的对象。上海文物管理 ... 会率先开始了对于“虚斋”藏画的征集工作,于1950年使用经费近7万元,征集了钱选《浮玉山居图》、柯九思《双竹图》、任仁发《秋水凫鹜图》、倪瓒《渔庄秋霁图》、王冕《墨梅图》、戴进《仿燕文贵山水图》、周臣《长夏山林图》、唐寅《古槎鹳鹆图》、仇英《柳下眠琴图》等名迹;1952年秋,又使用了16万元经费征集了一些精品。1952年12月,庞莱臣的家人又将一批“虚斋”藏画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1953年,故宫博物院对“虚斋”藏画开始征集。征集到了相当数量与质量的“虚斋”藏画,如:赵孟頫《秀石疏林图》、曹知白《疏松幽岫图》、柯九思《清閟阁墨竹图》、姚绶《秋江渔隐图》、董其昌《增稼轩山水图》、陈洪绶《梅石蛱蝶图》等名迹。
南京博物院的藏品,是上世纪50年和60年代,庞莱臣家人捐赠的,两次向南京博物院捐献了137件(套)“虚斋”藏画,自两宋至晚清,大多是赫赫名迹。
苏州博物馆也藏有庞莱臣虚斋名画,如唐寅《灌木丛筱图》、王鉴《虞山十景》、王翚《仿古山水图》等。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