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吴晗学者官员双重身份的悲剧

吴晗(1909~1969)是著名的明史学家,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又使他走进民主运动的队伍,成长为坚强的民主战士,以至于成为 ... 忠实的朋友。这种历程又为他展现了宽广仕途——他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 吴晗为什么多次辞官>  >1949年11月,时任清华大学军管会副代表、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的吴晗到苏联访问。途中他听到自己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的消息,立即给周 ... 发了一个电报,要求不当此职,想“继续从事史学研究和教育工作”。这倒不是吴晗的谦虚,早在西南联大搞民主运动时,他就和闻一多约定:“等到民主政治实现,便立刻退回书斋,去充实自己,专心著作。” >现在,这个副市长职位打乱了吴晗对前程的思路。吴晗回国以后,周 ... 亲自找他谈话,要他顾全大局,服从革命的需要。因此,吴晗当副市长并不是他的本意。 >吴晗当了副市长后,虽然很努力,但工作总不如意,思想并不愉快。他工作了一年,总感到“手忙脚乱,心虚胆怯”,工作“不知从何下手”。于是,吴晗就以“能力薄弱”和“知识的缺乏”为由,恳切地给彭真、聂荣臻写了一封信,要求辞官回到教育工作岗位上去。市委领导亲自找吴晗“恳谈”,希望他“留任”。吴晗最终也只能服从市委领导的意见。 >由于吴晗是党外人士参政,他总感到组织上对他照顾多、严格要求少。这是吴晗最接受不了的一个思想疙瘩,也是他后来再提出辞官的原因。 >例如,1959年吴晗身边的工作人员发现,近一年来,吴晗生活不如以前充裕,往年购买公债都是1000元,这次只买了500元;把自费订阅的书报杂志也减订了一部分。主要是夫人袁震看病、住院、买药。吴晗是行政六级,工资300多元,收入不算少,但发工资时扣药费、扣出差费后只剩下90多元,入不敷出。吴晗身边的工作人员向领导作了汇报,领导决定给吴晗一次性补助500元,吴晗没有接受。随后,领导又专门规定了袁震看病住院的报销办法。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使吴晗过意不去,感到不自在。 >吴晗辞官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长期隐伏在心坎里的心病,即加入中国 ... 的问题。他在1948年到石家庄时,就向 ... 提出入党要求。 ... 在给吴晗的一封信中,表示“同意”,但“唯实行时机尚值得研究”。大约也就是这个“时机”问题,吴晗在副市长任上曾多次申请入党,都没有得到批准。对此,吴晗很苦恼。他在1954年给彭真的一封信中说:“因为我不能参加党,党对我是客气的,优容的。”吴晗认为这种“客气”和“优容”对自己简直就是个伤害。 >学者和官员的变数 >吴晗是个学者,这是众所公认的,包括 ... 也是更多地把吴晗当历史学家来看待的;但出于政治的需要,有时也把吴当成政治人物看待。 >1959年4月, ... 看了湘剧《生死牌》,对剧中的南包公海瑞大加赞赏。随后,他的秘书胡乔木根据主席讲话精神找到吴晗,约吴晗写有关海瑞的文章,这自然是因为吴晗是个明史专家。由此引发的《海瑞 ... 皇帝》、《论海瑞》、《海瑞罢官》都属于学术性的著作。 >而当 ... 由于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需要,必须找到一个能把矛头直指彭真、 ... 的突破口时,吴晗是首选人物。这样一来,上述学术著作就都由学术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成为大毒草。此时,吴晗成了被揪出来的“官”,彭真也成了包庇吴晗的“黑帮”。很明显,只有拿吴晗这个副市长开刀才能联系到邓拓,才能联系到彭真。设若吴晗只是个学者,不是个官,至少用不着毛主席亲自出面指挥组织批判吴晗的文章,亲自宣布《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此时就把吴晗学者的属性剥得精光,变成一个“反党”、“反人民”、“反革命”的可怕政治人物了。1969年,吴晗被迫害致死。1979年 ... 。 >“难于改变”的学术见解 >吴晗是个学者,他有独到的学术见解。比如,对朱元璋的评价,他在给傅斯年的一封信中认为朱元璋晚年得了“老人狂病”。 ... 读了吴晗两次呈送的《朱元璋传》稿本之后,第一次批评吴晗“尚未完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 ... 论”。后来, ... 读了吴晗的《朱元璋传》1954年稿本后,干脆直截了当地说:“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晚年应该写得好点。”吴晗为更好地解读 ... 的批评,曾花大力气读了几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著作,特别是 ... 著作。但如何吸收、消化并运用到修改《朱元璋传》中去,仍不得要领,对朱元璋的历史评价依然故我。 >吴晗并不是故意怠慢 ... 的批评,而是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符合 ... 意见的思路,以为写历史重在史料,只要史料充分,论从史出就可以了。吴晗并不知道政治家和学者对同一学术问题的评价和标准是不一样的。政治家的评价标准是要考虑对现实的得失和影响,而学者的标准主要是史料的准确性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性。这个不同的标准,铸成吴晗沿着自己的学术见解越走越远,而对 ... 的批评意见却理解不到点子上去,未能作出正面交代。 (《炎黄春秋》2009年第6期 苏双碧/文)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吴晗学者官员双重身份的悲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的文史、英语双满分,数学只有0分,被北大拒绝却被清华录取

    提及到我国近代的「”偏科学霸”们,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人选。臧克家先生、钱钟书先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位「”偏科学霸”却有点儿不一样,让咱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这位「”偏科学霸”叫做吴晗。吴晗,浙江省义乌市人。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尤其是在研究明史上,吴晗是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其他「”偏科学霸”不一样的是,吴晗在小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

  2. 发生在吴晗与梁思成之间的仅是牌楼之争吗?

    也就在这个月,为配合国庆活动,北京市建设局养路工程事务所对东、西长安街牌楼进行了油饰。市...随即要求建设局对城楼、牌楼等古代建筑的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修缮计划。当年参加这项工作的孔庆普向笔者追述道:写完报告,10月中旬报给张友渔副市长,张副市长跟吴晗副市长说,你去找梁思成,告诉他北京要修城楼、牌楼。梁思成非常高兴。

  3. 谈谈民国期间书刊的收藏

    谈谈民国期间书刊的收藏1911年至1949年,作为一个朝代,虽然年头不长,但却是社会激烈动荡、天翻地覆的三十几年,这是一个...、...、屈辱的年代,同时,也孕育着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巨大力量。民国书刊值得收藏,主要在于它的版本意义。这里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民国书刊可否纳入善本之列。民国期间价值高的图书刊物是否也可以视作善本呢?民国时期出版的革命历史文献也是弥足珍贵的。

  4. 吴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晗应聘到云南大学任教授,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57年3月,吴晗加入中国...。年表吴晗与妻子袁震1929年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预科。之后,作为明史专家的吴晗随即发表了《海瑞...皇帝》、《论海瑞》、《海瑞罢官》等作品。当时...对于这些作品大加赞许,并赠送自己亲笔签名的《...选集》给吴晗。吴晗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最出名的知识分子之一。吴晗在文化大革命被认为反...路线,遭到批斗。

  5. 张荫麟用故事笔法“画”历史

    遭其批评的冯友兰在他去世后,主持设立了“张荫麟奖学金”;顾颉刚也在《当代中国史学》一书中,肯定张荫麟在通史领域大有建树;陈寅恪更是写下“大贾便便腹满腴,可怜腰细是吾徒”的悼词。>半个多世纪后,在张荫麟执教过的清华大学历史系,一位教授在一次课堂上向学生提起张荫麟及《中国史纲》,竟然无人知晓。

  6. 吴晗学者官员双重身份的悲剧

    吴晗最终也只能服从市委领导的意见。吴晗身边的工作人员向领导作了汇报,领导决定给吴晗一次性补助500元,吴晗没有接受。设若吴晗只是个学者,不是个官,至少用不着毛主席亲自出面指挥组织批判吴晗的文章,亲自宣布《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难于改变”的学术见解>吴晗是个学者,他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吴晗并不知道政治家和学者对同一学术问题的评价和标准是不一样的。

  7. ... 明史我看了最生气

    ■对朱元璋研究得比较仔细>1964年5月,...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对吴晗的修改表示满意。...熟读《明史·海瑞传》,被海瑞等忠直之士在国难当头之时表现出的气概所打动。...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通过阅读《明诗综》等史料,他改变了看法。

  8. 历史普及读物出版的三次热潮

    在这波历史热之前,历史普及领域是怎样的情形?>吕思勉、吴晗、易中天堪称三次“历史热”的代表性人物>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历史最古老,知识最密集的学科。史学的视线与读者的群落从上层转移到下层,这对中国传统的旧史学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因此有“史界革命”之誉。这些都可视为20世纪以来,历史读物通俗化的第一浪潮。新中国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著述,恢复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成就了新中国史学的辉煌业绩。

  9. 文革中 ... 威胁周恩来:不是我们你也会被打倒

    1965年9月30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主持盛大招待会,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六周年。周恩来事先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对吴晗,周恩来是有长期了解的。...对《汇报提纲》没有表示反对。在打倒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时,...也已下定打倒彭真的决心。周恩来没有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

  10. 海瑞罢官的故事_为什么说“海瑞罢官”是文革的导火索?

    因为一篇海瑞罢官的文章引起了政治上的批判,导致文革的进行。后来逐渐扩大把皇帝罢官同庐山会议上撤消了彭德怀职务一事联系在一起,政治话了海瑞罢官的文革导火索海瑞罢官的明朝历史事件明人海瑞,号“刚峰”,这两个字形象地道出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随机推荐

  1. 每逢国家危难之际,便有英雄力挽狂澜,五胡乱华中的战神:陈庆之

    在东晋后期,中国进入了五胡乱华,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是大汉民族的一场灾难。>战例一、萧梁大通元年,陈庆之攻北魏之涡阳。有的将领建议退兵,他力主决战。陈庆之命部下在水面筑垒,攻陷其城,全歼2万,俘获元晖业,买车7800辆以归。陈庆之以7000之众,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破城池32座,他的白袍军是特殊兵种乃“白袍精骑”,兵将都是百里挑一,能征善战之辈,再加上骑兵对战步兵的优势,能以一当十。

  2. 灰犀牛事件是什么意思?灰犀牛一词出自于哪里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形象且隐喻的代名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很多人刚开始接触并不知道这些词的真正含义,但是,这些词被应用于其相关的领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灰犀牛事件是什么意思?一、灰犀牛事件是什么意思在金融界有很多专业词汇来形容内部的波动,灰犀牛则是众多词语中的一个,灰犀牛事件的意思就是金融领域中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情,并且它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更大的,它的出现即使不可预料,又让

  3. 何时喝咖啡更健康

    譬如早餐时喝的咖啡牛奶,由于牛奶比咖啡多,虽然空胃饮用,仍有缓和胃液的作用。尤其严重的过敏症患者,一些轻微的诱因即可引起身体不适,加上心理上对过敏的恐惧,往往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建议利用...的长处,在过敏症、气喘即将要发作时预先喝杯咖啡,颇有预防作用。原则上,咖啡以一天二至三杯为宜,如喝到四、五杯,大部分的人即会感觉恶心,所以要小心。

  4. 微信励志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但嘱加鞭须趁早,莫抛岁月负双亲。让我们以美妙的青春为圆心,以丰富的知识为半径,在大学校园中画出人生中最完美的一个圆。

  5. 勇敢的小裁缝

    夏季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个小裁缝坐在靠窗的台子旁,竭尽全力地做着手中活儿。农妇手提沉甸甸的篮子,跨上台阶,来到小裁缝跟前,按照他的吩咐打开一只又一只的罐子。小裁缝说着把苍蝇赶跑了。以为这位裁缝一下子打死的是七个人,心里不禁对小裁缝产生几分敬意。巨人没法回头看,不得不整个扛着大树,还扛着坐在树枝上的小裁缝。巨人一把抓住树冠,拉低后递给小裁缝,让他吃个够。这样一来,小裁缝又占了上风。

  6. 唐太宗李世民竟然是吃了长生药而死?害死他的人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竟然是吃了长生药而死?害死他的人是谁?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大千古之帝,他们有一共同点,那就是晚年的时候都希望长生不老。除了他们,历史上还有很多皇帝都追求过长生不老,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没有成功,其中就包括英明一世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年轻...

  7. 因果律:佛法与科学的暗合

    依据佛教哲学,宇宙世界中的万事万物的运行变化莫不遵守因果律,即“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这一结论过去广遭科学界人士反对,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显示,因果律与现代科学认识之间存在着暗合。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在对因果律的认识中,佛法是如何与现代科学暗合的。2佛法因果律佛法理论是建立在因果律基础之上的。所谓因果律,就是因缘果报彼此之间的关系定律的简称。

  8. 【李清照】的意思是什么?【李清照】是什么意思?

    ★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3.李清照的词婉丽凄美,是婉约派词的代表人物。

  9. 中秋节祝福语_微信中秋节祝福语简短_中秋节祝福

    中秋赏月乐融融,送份祝福表心意,中秋开心爽歪歪!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信中秋节祝福语简短,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微信中秋节祝福语简短(二)1.明月照天边,思念藏心头!预祝中秋节快乐!微信中秋节祝福语简短(三)1.家庭如明月般幸福团圆、生活如月饼般蜜一样的甜、前途如月光般明亮、老婆如嫦娥漂亮。微信中秋节祝福语简短(四)1.中秋月儿圆又明,清辉满地是真情,秋风秋意秋盈盈,月华月光月饼饼,幸福幸运伴君行

  10. 明代秘史:刘瑾迎合武宗

    又伙同党羽,挑选十二名容貌艳丽、能歌善舞的色目女子,送入豹房,供武宗玩乐。这样几次之后,刘瑾完全摸透了武宗的心思,于是,遇事便不再来面奏,擅自决断,代替皇帝批答奏章。殊不知,诡计多端的刘瑾,正是通过这种极其狡猾的手段,轻而易举地窃取了国家的最高的权力。武宗皇帝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