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失明三载 重见光明 (明 慧贞尼)

失明三载 重见光明 (明 慧贞尼)明朝常州比丘尼慧贞,是官宦人家的女儿。自小言行就不随便,后自愿出家。父母同意,送入楞伽庵,便早晚持诵《金刚经》。有同庵尼某,发生犯戒的事,影响到她。当时她正患眼病,由于气愤以致双目失明。仍照常诵经,经过三年。一夜,梦见金刚神告诉她说:"你戒行没有亏损,将还你的光明。"早晨起来,双目重明。年九十岁时,无病坐化。(出《金刚经持验记》)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失明三载 重见光明 (明 慧贞尼)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国宝之殇:盘点流失英国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大多数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几乎都在馆中。大英博物馆这些文物珍品涵盖了近7000年的中国历史,其中许多都是从未面世的孤品。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流入英国的国宝级文物。

  3. 一千年前的雕版印刷《金刚经》,背后藏着一段丝绸之路科技交流史

    「”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就是这18个字,第一次明确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份雕版印刷物的确切日期,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一行字刻在敦煌《金刚经》的卷尾。研究者认为,这部雕版《金刚经》应该是在四川...。而在这部雕版《金刚经》的背后,反映的是当时四川发达的雕版印刷活动。作为中国雕版印刷业的起源地(或者说起源地之一),四川的雕版印刷术和印刷作品,通过蜀道走出四川,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

  4. 高僧故事:倓虚法师智斗阎王 死而复生

    《影尘回忆录》是倓虚法师口述自传,由其弟子大光法师私下记录而成,记录倓虚法师从出生到1948年的传奇经历。因此本书命名为《影尘回忆录》,书中记录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比如下面这则故事,就是倓虚法师自述早年经历。

  5. 佛祖统记

    佛祖统记(宋)志磐荆王夫人王氏荆王楫。她每天早上一定拜佛,并诵经念佛号,这样过了二十几年。持斋诵佛逾十年。冯少师的女儿,嫁给承宣使陈思恭为妻。晚年时,对净土法门特别精进,礼佛拜忏一次,就诵一万声佛号。正在说法的当儿,她忽然见到佛菩萨在眼前出现,她就端坐而往生了。临终见化佛来迎。临终的时候,她见到化身佛来迎接。临终时她口称佛名,手结印信,在地上慢慢的行走。

  6. 《兰亭》书法与中国文化(下)

    《兰亭》书法与中国文化(下)六、中国思想的“三字经”“但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通过东汉末的离乱洗礼,继之以魏晋南北,士大夫们感叹人生之虚妄,《兰亭》恐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本土文化。

  7. 心地法门--大阿阇黎开示

    心地法门无相密心中心法三祖元音大阿阇黎元音老人讲于1993年8月上座时用金刚持的...,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持咒的快慢是每分钟10至12次。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一定要心念耳闻,死心塌地地打坐。经过灌顶修法,有一个拉肚子的过程,不要怕,这是法的力量发生作用的缘故。所以叫做心地法眼可以见道。到七地都是有为,入八地才是无为。到八地,无为的影子才取消。

  8. 诵《金刚经》往生(图文)

    何不印施金刚经千卷。见金刚神以杵指王氏腹。已生二男在床矣。王氏遂持斋诵经不辍。自言从幼持金刚经。此后王氏就持斋,日日诵《金刚经》不停口。王氏说她自小就诵《金刚经》,于是阎罗王就让她坐在宫殿侧面的金床上,要她把《金刚经》朗诵一遍。她回答说,世间流通的《金刚经》本上,没有补阙真言。鬼界带回阳间的《金刚经》,补缺的真言是:唵。

  9. 读诵金刚经,白光闪耀(图文)

    并顺请这些六道里的师兄们我和一起持诵《金刚经》。恭敬请启《金刚经》后,盘腿而坐,开始至心念诵《金刚经》。这时人不断的有激灵的感觉,读着读着,就看到手中的《金刚经》不断的向外散着类似白金的光,不断的闪。一边读经,一边稍微观察一下,那白金的光还是在闪,有动感的,一层一层的闪啊。于是继续至心诵经。因为虚空里的众生师兄也在跟我读或者听我读诵呢,我怎么能分心呢。一直到诵完,这白金的光一直在闪。

  10. 持诵《金刚经》功德不可思议(图文)

    消业障、得大富贵的《金刚经》,功德不可思议!家有六口,每天念金刚经一遍,三年后,一天念金刚经时痛哭忏悔,而后才一、二年,賺进千万,从此富足,可谓专一!若因贫困,无法安心办道,对本有专一修一法门,自会去祸得福。我已经是受五戒的弟子,已经好多年都念《金刚经》了。現在每天都念一遍《金刚经》。我二十二岁得了忧郁症,二十五岁练习气功走火入魔,二十八岁念了《金刚经》约千遍时,忧郁症不药而愈!

随机推荐

  1. 泽及枯骨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éjíkūgǔ【解释】泽:恩泽;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泽及于死者。形容给人恩惠极大。【出处】《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例子】圣德之君,泽及枯骨,何况我等人民,不沾雨露之恩。(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相关】百度“泽及枯骨”

  2. 播糠眯目是什么意思?

    【拼音】bōkāngmǐmù【解释】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出处】《庄子·天运》:“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例子】【相关】百度“播糠眯目”

  3. 张养浩“云庄十友”

    ”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齐东野人,别号顺庵,晚号云庄白叟,元代有名散曲家、政治家。他是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自幼勤学,诗赋、文章无所不克,尤长于散曲。张养浩为官清正清廉,因看到统治集体的阴郁靡烂,便以长者归养为由,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去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撒布下来的作品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章近百篇。张养浩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

  4. 祝福语_2019元旦祝福语大全简短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9元旦祝福语大全简短”,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2019元旦祝福语大全简短1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九四九年全国政协将阳历1月1日确定为“元旦”。2019元旦祝福语大全简短21.打开问候的盒子,放飞祝福的心愿,响起温馨的旋律,感觉温暖的空气,2019年元旦,祝福你,愿你新的一年事顺心顺人顺情顺,一切顺,元旦快乐!2019愿你事业蒸蒸日上,生活甜甜美美,祝元旦快乐。元旦将至,祝你幸福平安!

  5. 宋朝文人被三大名妓争着包养:“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柳七官人没有工作,又不愿吃父母的,京城三大名妓争着养他,这三大名妓是: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所以,东京城里的妓界流传这样的口号:>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名妓散尽千金,只求柳七官人与之一寝,求得一词一诗。谁知有小人告状,认为柳七有“作风问题”,有损干部形象。

  6. 惊蛰余小晚为什么要救周海潮?周海潮或因余小晚而死

    余小晚身为医生,为伤者治病是她的职责,这点当然无可厚非,不过周海潮对她的这份爱,实在是让余小晚感到压力很大。从该剧开始到现在,周海潮一直在纠缠余小晚,至于是不是真爱就不得而知了。由此可见,周海潮对余小晚是有些真爱的,最起码是不会害她。最可能的剧情是,周海潮通过余小晚知道陈山的一些事情然后直接针对他有所行动,最后结果不可控而波及到余小晚,而周海潮的结局也会是为余小晚而死。

  7. 梦见事业

    周公解梦梦见事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事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远至迩安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uǎnzhìěrān【解释】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例子】元后钦崇之福,远至迩安,圣祖昭报之心,天长地久。唐·王维《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相关】百度“远至迩安”

  9. 梦里地平线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里地平线,是即将获得巨大成功的预示。梦见月亮从水平线上升起,表示财运上升的意味。梦见向水平线游泳,表示爱情方面有急速转变的趋向。病人梦见站在海岸上,表示病情会严重、恶化。求职者梦见地平线:意味着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使你很难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你需要为自己做一个定位。梦见自己戴着眼镜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10. 橱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橱”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橱”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