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段文昌简介 段文昌与韩愈

段文昌 段文昌字墨卿、景初,生于山西汾阳,是唐朝时期的宰相,历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兵部尚书、淮南节度使等职,封爵邹平郡公。段文昌与韩愈还有一段间接的交集,二人都撰写了《平淮西碑》。 段文昌简介>段文昌(773年-835年),字墨卿,一字景初,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唐朝宰相,右卫大将军段志玄玄孙。>段文昌早年曾入韦皋幕府,后历任灵池县尉、登封县尉、集贤校理、监察御史、补阙、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祠部郎中。唐穆宗继位后,段文昌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以使相出镇,担任西川节度使。此后历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淮南节度使、荆南节度使,封邹平郡公。>太和九年(835年),段文昌在西川节度使任上去世,时年63岁,追赠太尉。>段文昌与韩愈>元和十二年(817年),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刑部侍郎韩愈奉诏撰写《平淮西碑》,大力歌颂裴度的功勋。李愬在平乱时功居第一,在碑文中却甚少提及,因此愤愤不平。其妻韦氏向皇帝申诉,称碑文内容不实。唐宪宗遂命人将韩愈的碑文磨去,让段文昌重新撰写。到了宋代,又有好事者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磨去段文,重刻韩文,但是已经不是韩愈的手迹了。>韩碑因为大文豪韩愈所写,且文辞优美,为后世文人所追捧。然而,韩碑确实有失偏颇,段碑更加实在,段碑文笔也不差韩碑,可能是文学修养还不够吧。>李商隐是完全赞同韩愈观点的,诗中强烈地表达以对《韩碑》被磨去的愤慨,更热情地歌颂了这篇碑文。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段文昌简介 段文昌与韩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在宋代,高丽派往宋朝的朝贡使团,都有些什么人?

    高丽是宋朝的重要朝贡国,关于其朝贡使团的成员组成情况的记载比较多。高丽使团的主要成员有正使、副使、判官。

  2. 别闹笑话,唐朝官衔中的「 ”兼”字,不一定是「 ”兼任”的意思

    在唐代的官衔中,常常会带有一个「”兼”字。比如开元十三年(725),贺知章「”自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兼集贤学士”。贺知章这个官衔该怎么理解?一般人大概会以为,贺知章是从太常少卿,升为礼部侍郎,并「”兼任”集贤学士。换句话说,大家会以为,礼部侍郎才是贺知章的主要官职,而集贤学士只不过是「”兼任”而已。如果这样理解,那就要闹大笑话了。这个问题,就出在对官衔中「”兼”字的理解偏差上。唐代官衔中的「”兼”

  3. 说韩愈不配当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怕是没读过他19岁的这16字神作

    对于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位置,不少人是不解的,毕竟排在其后的还有王安石、欧阳修和苏轼。

  4. 古人失态趣闻:韩愈因恐高吓哭,李白、辛弃疾因为醉酒失态

    失态是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词,一个人的时候失态也就算了,只有自己知道,如果在人前失态,那就是无法磨灭的黑历史了。如果这份失态再加上点儿明星效应,甚至可能永载史册,这个失态就太亏了。那么这帮将文人气节看得极重大佬们,究竟什么情况才失态,失态又是什么样的呢?第一种,因为恐高失态。恐高实际上也不是当事人能控制的。不过韩愈的恐高,当真给大家演绎了恐惧的极限。

  5. 深度了解三省六部制的兴起变迁:一切为皇权服务的副产品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本期就来聊聊这一制度。大家耳熟能详知道六部的主官为尚书。

  6. 比石家庄建市还晚57年,河北这个市得名来自一位1076年前的古代大臣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石家庄市历史短,建市时间短,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在河北省内,还有一个比石家庄建市时间还晚57年的地级市,这就是廊坊。今日廊坊石家庄建市(最初叫石门市)得追溯到公元1925年,迄今也不过94年的历史。但廊坊市建市得迟至公元1982年,比石家庄还晚了57年。而关于「”廊

  7. 薛涛的后半生——看透世态,淡然修行,孓然一身,流芳百世

    段文昌进入幕府之后,与薛涛并称为"西川笔墨金童玉女"。西川节度使府的公文大多数都是,韦皋授意,段文昌草拟,薛涛润色,最后由韦皋定夺。在被召回的段文昌建意下,召回薛涛。此后薛涛在浣花溪的百花潭买了一处宅子,彻底与过去告别。此后二人也有书信来往,薛涛偶而用上自制的红色彩笺。看透这世间百态,薛涛披上道袍,淡然修行,尽己之能来帮助执政者,如有需要也会给予自己的意见。

  8. 潮汕人谁都不服,就服两个人,一个是韩愈,一个是文天祥

    众所周知,潮汕人爱抱团是出了名的,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比较封闭的圈子,难以接受外来文化。不过,说来奇怪,谁都不服的潮汕人偏偏很佩服两个外来人。这两个人,分别是唐朝诗人韩愈和宋朝文学家文天祥。

  9. 配不上「 ”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唐宋八大家的名号,有人没有听过吗?我想肯定都听过。那请你一口气说出有哪八大家?这还不简单嘛,唐代有韩愈、柳宗元,宋代有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还有那个什么巩来着?大多数人在说唐宋八大家时,都会在曾巩这里打个绊,我上学的时候也因为曾巩挨过老师不少板子,没办法啊,曾巩的名气实在太低了!

  10. 啃老不如靠自己,为什么说和珅子女的命运应了这句话?

    在悟空问答中,有人提问,和珅死后,他的子女们过得如何?和珅是清朝权力最为集中的高官。和珅又是清朝最富有的商人。清查和珅的财物时,白花花的银子堆积如山,总共超过八亿两黄金白银。如果把其它财物加在一起,和珅的财富超过清...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一开始,和珅和其他寒门书生一样,希望通过科举之路走向辉煌的人生。1773年,和珅到了乾隆皇帝的身边之后,仕途走入了快车道。

随机推荐

  1. 婬女被佛祖点化 出家为尼成为女罗汉

    在常人中,“罗汉”二字,似是指男人而言,其实“罗汉”并非男人专有,五百罗汉之中,其中有不少是女罗汉,因为罗汉亦是菩萨,男女都可以成为菩萨,并非男人专科,故五百罗汉当中,亦有女罗汉存在。只因罗汉的塑像不易分出男女,所以,虽有女罗汉,亦不易为人认识而已。她遂出家为尼,从此戒淫,因而得道,成为女罗汉。

  2. 西风残照是什么意思?

    【拼音】xīfēngcánzhào【解释】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出处】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例子】西风残照旧山河,故国遗台忆独过。元·王恽《望歌风台》诗【相关】百度“西风残照”

  3. 下回再买吧

    爸爸:“这次考试要能得95分以上,我给你买个小提琴。…儿子:“爸爸,考卷发下来了,我得96分。”>爸爸:“很好。嗯,不错……”>儿子:“那就给我人小提琴吧!…>爸爸:“这月钱紧,下月再买吧。”>儿子:“这是第二次考试,你看看。”>爸爸:“啊!?才考59分?你……”>儿子:“这次分数紧,下次再说吧。”>...空间日志qqare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

  4. 开国中将皮定均的后代跟夫人现状如何?

    皮定均,1914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1976年7月7日,亲临福建沿海前线视察指挥军事演习,因直升飞机失事以身殉职,终年62岁。>>皮定均将军的夫人是张烽,她是1925年出生于河北涉县。在太行山区皮定均遇到亭亭玉立的张烽,一见倾心,此时她任涉县妇救会主任。时任太行五分区司令的皮定均请县长做媒,却遭到很有个性的张烽的回绝,第一次求爱吃了闭门羹。夫康荣平,是开国少将康林之子。

  5.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自惭形秽成语自惭形秽的出自哪里?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  骡骑王武于;是卫玠之舅,隽爽有风姿,见玠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释义“惭”,惭愧;“形秽”,丑陋,不体面。因为自己在某一方不如别人而有一种惭愧的感觉。  故事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很有风度。虽然是个提...

  6. 寄灵澈上人

    寄灵澈上人老僧何处寺,秋梦绕江滨。独树月中鹤,孤舟云外人。荣华长指幻,衰病久观身。应笑无成者,沧洲垂一轮。

  7. 中秋节祝福语_中秋节祝福诗词_中秋节祝福

    中秋节个性祝福语中秋节搞笑祝福语中秋节温馨祝福语中秋节经典祝福语中秋节幽默祝福语给男友给女友给闺蜜给朋友给哥哥给姐姐给弟弟给妹妹给父母给爱人给教师给上级给老板给领导给员工给下属给客户给同事给老师给同学中秋节就要来了,你知道古时的诗人和词人笔下的中秋是什么样的吗?

  8. 孕妇梦见脚被蛇咬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脚被蛇咬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脚被蛇咬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胡雪岩谈生意经:生意要懂得「 ”用钱生钱”,学会用资本力量去赚钱

    大家好,欢迎收看品味国学,我是七月。想必提到胡雪岩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晚清商人,也是当时的一位传奇人物。出生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发家致富,富可敌国,是名副其实巨商,他替清朝...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做了非常大的贡献。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也是百姓的胡大善人。胡雪岩令人惋惜的是:胡雪岩没有守住自己的财富,短短三年时间,就让自己倾家荡产。所以阿里巴巴的马云还说:”胡雪岩也树立了很坏的榜

  10. 总督府“冤鬼”

    于是强作镇定,朗声说道:“下跪之鬼,可有冤情?且与本官道来。”第二天一大早,武清县两名差役解送来一名囚犯,到总督府报告凶案。想起昨夜冤鬼之辞,唐执玉忙问差役:“死者在何处被...?”三天后的夜里,果然冤鬼又出现了。经过审讯,真相大白:其实,这“鬼”是人装来骗唐执玉的。众衙役和小书童又惊又佩服,问唐执玉是如何识出这“冤鬼”是假扮的。这一段唐执主计破“冤鬼”奇案的故事,在民间被传为佳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