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伯虎师傅是谁?王鏊与唐寅的师徒情绪

王鏊(1450——1524)苏州府吴县人,【明】正德朝宰相。著有《诗文集》36卷、《奏疏》2卷、《守溪笔记》2卷、《震泽纪闻》2卷、《震泽长语》2卷、《震泽编》8卷、《姑苏志》60卷、《春秋词命》3卷、《本草单方》8卷,并参与纂修《明孝宗实录》224卷。>唐伯虎(唐寅)(1470——1523),苏州府吴县人。 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故事剧和一位漫画家的名字。>唐伯虎第一次到苏州东山是明成化二十三年(1486)十月,当时他刚满18岁。那年,王鏊侄子王增金昆仲,在后山朱巷建造了一座规模颇大的园林,取名“壑舟园”。其园落成之日,刚刚升为朝廷讲官的王鏊为之作“壑舟记”,沈石田、蒋春州绘“壑舟图”,在吴中诗坛已小有名气的唐子畏,随祝枝山、文征明等吴中名流至东山朱巷庆贺。王鏊长女王素兰,年刚二八,艳丽聪慧,活泼可爱。唐寅见之动心,素兰亦喜书画,对才华横溢的唐伯虎也早有耳闻,见了风流潇洒又多情多义的唐伯虎也产生了爱慕之意,竟邀唐寅在王府后花园里游玩嬉闹了一会。但婚姻大事,需父母作主,王府千金不敢越雷池半步。时吏部尚书杨廷和、礼部主事杨循吉和沈周、祝允明等吴中诸名人均作贺诗,唐寅当然不甘落后,也和一首:“洞庭有奇士,构堂栖之霞。窗榻类画舫,山水清日嘉。移者固为愚,负者焉作夸。智力措身外,讽咏日增加。眷彼动静心,为乐安有涯。”其诗“醉翁之意不在酒”,道出了的无奈心情。>>唐寅生于姑苏城内一户小商人之家,父亲唐广德以经营酒食杂品养家糊口。家境虽不富裕,但唐寅自幼聪敏,“数岁能为科举文字”,他立志考取功名,要娶王素兰为妻。谁知命运总是与他开玩笑,先是家庭发生变故,接着科举屡次受挫,加上他恃才傲物,与时人不谐,生活极为窘困,别说用大红花轿把王府千金娶来家中,就连生活也日渐艰难,其“东山情愫”只能隐于心灵深处。>弘治五年(1491),43岁的王鏊喜得次子王延素,王府二公子满月之日,已拜王鏊为师的唐伯虎又雇船南下,到王家庆贺,想见素兰一面,以圆多日相思之梦,可王府中却不见心上人的影踪。酒宴闲谈之中,当知得王素兰已于三年前嫁于西山徐缙时,唐寅心中顿觉一阵惆怅,酒宴吃了一半,唐寅就匆匆告辞。他孤身一人,绕道来到了东山翠峰寺古刹,在悟道泉旁的竹林中吸泉煮茶,饮酒消愁。并赋诗曰:“自与湖山有宿愿,倾囊刚可买吴船。纶巾布服怀茶饼,卧煮东山悟道泉。”时唐寅的心情极为复杂,明知不能得,却亦不愿失。据说当年唐寅旧情难断,在东山转了一圈,竟爱屋及乌,晚上又悄悄寄宿在陆巷村。天明临行时还写了“一晚园”赠送客栈主人,现其“一晚园”匾额仍保存在吴中区文管会内。>从此以后,唐寅把对王素兰的思念,寄情于先生王鏊和长子王延喆身上,不管人生发生多大变化,对王氏父子真情不变。弘治十一年(1498),29岁的唐伯虎赴南京参加乡试,得中举人第一名―――解元。正当他春风得意,于第二年到北京参加全国会试时,因受科场舞弊案牵连而下狱。出狱后他遂绝仁途,寄情诗文书画。30岁以后,唐寅的诗画已于世有名,达官贵人求画者视绝。此时“放荡不羁”的唐伯虎一身傲骨,藐视权贵,但对王鏊却极为尊重。弘治十八年(1505),王鏊父丧后在家守孝三年期满,再次 ... 入京。时唐寅经多年努力,已在苏州桃花坞内建成桃花庵,并在其间吟诗作画,流连诗酒,不轻易外出。当得知王鏊要再次出山,立即赶赴东山陆巷,作《王鏊出山图》为其送行。其画用圆转细秀的笔法,真实生动的造型,画出了洞庭东山的峰峦、溪流、山道、林木,更刻划出了56岁的王鏊正襟端坐车内,那“把酒花间花英笑,春光还属白头翁”的喜悦心情。后该画成为唐伯虎的传世代表作,可见其所花之心力。现《王鏊出山图》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内。>唐寅同王素兰的大弟王延喆也是情同手足。延喆比唐寅小12岁,从小随父在京城读书长大。正德四年(1509),王鏊激流勇退,告老还乡,19岁的王延喆也随父回到了苏州。时唐寅已年近不惑。但年龄上的差异,并不影响他们的志趣爱好与交往。当时吴中富饶而民朴,但多畏事自重,不能与世家争短长。延喆得其意,多兴殖,数岁中则致产大增,起大第四城下。唐伯虎又常至王府“燕喜堂”相聚,诗酒倡和,以资娱玩。正德十一年(1515),延喆因得父荫,叙升中书舍人,奉使赴闽中,事毕补山东兖州推官。临行,唐伯虎作《金阊送别图》以送行。>王鏊归里后,常入苏城居“怡老园”,门下诸生唐寅、祝枝山、文征明等,相与谈古说今,花前月下,饮酒赋诗,挥毫染翰,竟日不厌。正德十四年,王守溪七十辰寿,诸门生为其庆寿,唐寅为之作“七十寿序”,并敬献“寿诗”。嘉庆三年(1523)三月,王鏊病故于里第,唐寅为之题“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的挽联,高度评价了“天下穷阁老”王鏊清廉而清平的一生。后其联镌刻在东山陆巷王阁老墓前的柱石上。同年十二月二日,才华横溢,又坎坷一世的唐伯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年仅54岁。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伯虎师傅是谁?王鏊与唐寅的师徒情绪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九岁语犹不甚了了,53岁依然在乡试中败北,却因书法名流千古

    幼年的文征明,身体孱弱,略显迟钝,「”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在父亲文林的安排下,文征明师从吴宽学习古文。吴宽是成化八年(即公元1472年)会试、廷试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作为同科进士的父亲文林,让文征明拜吴宽为师,是希望他能够在科场上有所作为。然而,文征明前后参加不下十次科举考试,竟然全部失败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年出生的好朋友唐寅在科场上的胜利。唐寅16岁时即以童子试第一名考中秀才,29

  2.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唐伯虎字画欣赏

    在五百多年前的苏州城外,一位身着破旧青衫的男子遗世而立。春风吹起,花瓣漫天飞舞,仿佛下了一场落英缤纷的花雨。

  3. 小学课本中最「 ”没水平”的诗,不少人觉得土得掉渣,读一次就难忘

    提起唐伯虎,不少人会想到一个词:癫狂。曾经的唐寅,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和众多文人一样,希望通过仕途走进官场。但29岁那年的科场舞弊案,彻底打破了他的美梦,从此苏州名才子下线,浪迹江湖的一代画师上线。唐伯虎的画有多值钱,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大家也能想象,都是以千万为单位。那么他的诗又如何?

  4. 唐伯虎和王阳明,自那场科举舞弊案后,各自走向了命运的两极

    故事的开始,先从王阳明讲起。学习圣贤首先就是读书,在王阳明那个年代,读书人主要读的是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和北宋以来理学家的著作。二程和朱熹,是北宋理学的宗师,他们的学问被称为程朱理学,是当时读书人都必须学...正统学问。王阳明在少年时代就是在这些宗师的指引下发心做圣人,但同时他也面临着现实障碍。他能看得见的目标是程朱理学宣扬的人生境界和修行目标,但是却不懂其中的修行功夫。

  5. 解密历史真相:唐伯虎真的点过秋香么?

    唐伯虎,又名唐寅,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6. 唐伯虎有9个老婆,还娶了秋香?别逗了,真实的他穷困潦倒得很

    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给我们留下了唐伯虎风流倜傥、才华卓著的公子哥儿形象,和秋香的浪漫爱情故事更是增添了才子佳人气息。可是,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确跟影视作品中的形象相差甚远。他没有妻妾成群、腰缠万贯,更没有娶秋香。相反的是,他一生仕途受挫、穷困潦倒。唐伯虎,字伯虎,名唐寅,出生于一般商人家庭。29岁参加应天府乡试,又是第一名。30岁那年,唐伯虎和江苏的举人徐经一起赶赴京城参加会试。

  7.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负唐伯虎的坎坷人生

    按这个分类,那么唐伯虎就应该算是相当出名的一个。提起唐伯虎,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真实的、颠覆认知的唐伯虎的坎坷人生。天才的诞生唐伯虎,本命唐寅,伯虎是他的字。他的好友自然清楚他的实力,表示赞同。果然,结果出来了,唐伯虎考了第一名。不久考试结束了,唐寅很自信,因为他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徐经也很自信,因为钱是万能的。结果这么一查,唐寅没查出问题,徐经被查出来了。

  8. 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被「 ”周文宾”调包,但并不能掩盖他的光芒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吴中四才子之一,习惯上被人们称为「”江南四大才子”。在近年来的影视剧中,人们会发现这四大才子中并没有徐祯卿这个人,影视剧中有潇洒风流的唐伯虎,有四绝全才之称的文征明,有草书天下一绝的祝枝山,而四大才子的最后一个人,是长相秀美的周文宾。至于徐祯卿,虽然在历史上有着「”吴中诗冠”之称,可惜却鲜为人知。这个因唐伯虎名气太大而被淹没的才子,到底有

  9. 他53岁时,依然在乡试中败北,却因书法名流千古

    他53岁时,依然在乡试中败北,却因书法名流千古!幼年的文征明,身体孱弱,略显迟钝,「”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在父亲文林的安排下,文征明师从吴宽学习古文。吴宽是成化八年(即公元1472年)会试、廷试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作为同科进士的父亲文林,让文征明拜吴宽为师,是希望他能够在科场上有所作为。然而,文征明前后参加不下十次科举考试,竟然全部失败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年出生的好朋友唐寅在科场上的

  10. 大明第一浪子:风流的背后,都是苦难

    没有人可以定义你的成败,除了你自己。1523年,明嘉靖二年。秋天,一个苏州人草草过完一生,离开人世,享年仅54岁。他是那个时代的失败者,功名、家庭和事业,无一成功。虽曾大喜大悲,然而悲总大于喜。离世前,他写了一首诗,把一个浪子的坦荡和无畏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在他死后半个世纪内,晚明——一个人性大解放的时代到来,多少知识分子奉他为先驱、老师,高举他的旗帜,弘扬他的精神。

随机推荐

  1. 让日本人闭嘴的古建第一国宝「 ”唐代大木作”佛光寺

    数年前,有某些日本学者曾妄言:中国境内已经没有唐代木结构建筑,要看原汁原味的唐代木质结构建筑,必须到日本奈良和京都市,只有这里才有大唐的衣钵。但这个近似冷酷的断言至少在当时就是事实,日本京都和奈良的中国唐代建筑保存完好,随处可见。梁思成和林徽因实地考察了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筑。但他们一直期望发现的一千年以前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却从未出现过。。。

  2. 心情不好的人生经典说说-感人的情话

    二十六、养花人说,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其实,人也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3. 梦见摘蚕豆

    周公解梦梦见摘蚕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摘蚕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测测看你为何会被人瞧不起

    固执的性格使你常常被大家孤立,从而总是孤军奋战,做事不容易成功。只是这样的你不但不能换来好人缘,反而会被人瞧不起,成为大家欺侮的对象。空有一身本事,却因为没有伯乐来识,而生生被埋没了,最终反而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

  5. 脱落的头发

    下水口又堵住了,真是的,水已经快流到客厅里了,我一边抱怨着一边查看洗手间的下水口,一般的这种下水口都会有两个盖子,下面一个是碗状的,扣在下水口上,我想可能防止一些气味发出吧,上面一个是镂空的,挡住一些杂物以免堵塞管口,费了好大劲扒开两个盖子,果真不出我所料,又是一大团头发,不用说是我的了,和我同住的阿米是短发,只有我那一头长发,每次洗澡和梳头是都会掉下一堆,时间长了,当然要堵住下水口了。

  6. 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官职火箭提升死后却遭嘉庆帝报复

    而在正史当中,记载福康安是大臣傅恒的第三个儿子,孝贤纯皇后之侄,不过野史中说到,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所以乾隆在位的时候,才会对其疼爱有加。

  7. 老木匠的“最后一栋房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看在多年的交情上是否愿意再帮忙盖“最后一栋房子”。老木匠穷其必生最后的精力,却将这“最后一栋房子”盖得这么坏,真是惭愧!老木匠终于草草的地完成了“最后一栋房子”,他请老板来验收。老板来到房子前面,见到老木匠,手里递过一把钥匙给老木匠,拍拍老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这是你的房子,是我赠送你退休的礼品!”

  8. 梦见高山上有石头

    周公解梦梦见高山上有石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高山上有石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起名洋味十足_姓名测试

    起名洋味十足人名作为人类的代号之一,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使用。由于人类的种族和文化不同,在起名习惯上也不一样。假若起一个洋化的名字,由于不符合我国人的起名习惯,既叫不响,也难以让人记得住,其社会功能无疑大大降低。起名构思新颖别致_姓名测试如果一个人的名字在社会上使用时无法让人记住,那么名字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社会功能。

  10. 法国著名动物学家居维叶逝世

    在185年前的今天,1832年5月13日,法国著名动物学家居维叶逝世。图片来源于网络居维叶法国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奠基人。1788~1794年在法国诺曼底担任家庭教师。1795年进入巴黎自然博物馆任动物解剖学助理教授。居维叶自幼被认为是神童,4岁就能读书,14岁进入斯图加特大学。居维叶著述之繁多,收集材料之广泛,为世人所罕见。居维叶生前的影响遍及西方世界,被当时的人们誉为“第二个亚里士多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