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廖永安是谁 廖永安简介 廖永安后人

廖永安生于安徽巢湖,与弟弟廖永忠曾盘踞在巢湖水寨保卫乡里,后兄弟二人投奔朱元璋。1366年,被张士诚囚禁八年后,廖永安死于狱中,时年47岁。 廖永安>廖永安是谁 廖永安简介>廖永安(1320年—1366年),字彦敬,巢(今安徽巢湖)人,元末巢湖水军将领,朱元璋麾下早期将领,郧国公。>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廖永安率巢湖水军投靠朱元璋,此后屡立战功。至正十七年(1357年),随徐达收复宜兴,深入太湖时为吴将吕珍所败,被俘。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在囚牢中逝世,死后,朱元璋为之痛哭,并亲自写文祭奠,配祭功臣庙。>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平定张士诚,将廖永安安葬于巢,并在郊外迎祭。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朱元璋下令于鸡笼山筑坛,祭奠廖永安。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又于鸡笼山祭奠。>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追谥其武闵。洪武九年(1376年),又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不久又改封为郧国公。>廖永安后人>从子:廖升,指挥佥事。>从子:廖权,廖永忠之子。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廖永安是谁 廖永安简介 廖永安后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历史记载最早战争 涿鹿之战炎黄文明的奠基战

    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见,涿鹿之战的确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2. 这么远那么近

    这么远那么近   美文选摘一:   这么近那么远   这么远那么近,让远方是远方,让生活是生活,总有回家的人,总有离岸的船,迷失的人会继续迷失,相逢的人会继续相逢。   一场冷雨过后,压得更低的云层是挨著远处漫过去的。我抬头看,回家的路仍在苍茫的暮色下延伸。似乎...

  3. 解放宣言是如何签署的

    1862年7月20日,林肯的私人秘书约翰海伊(JohnHay)在一封信中预言,总统“不会再保存奴隶制了”。两天后,林肯穿着他熟悉的深色外套,语调有度地讲话,在他狭窄的白宫办公室,在东翼楼上召开了内阁会议。他说,他在奴隶制问题上“谈了很久”。然后,林肯大声朗读了一份325字的《解放宣言》初稿,目的是在不受美国管辖的邦联地区解放奴隶。从这个故事中[×]关闭需要什么才能把《解放宣言》的初稿、林肯的墨水瓶

  4. 水底金影(图文)

    过去有一个愚痴的人,当他走到一个大池的旁边,看见池中水底有一条金链条的时候,他就跳下水去,捏着泥土寻觅。过了一会儿,池水澄清了,他又看见那条金链条在水底现出。他的父亲听说,便向水底看了一会儿,明白那是金链条的影子。

  5. 梦见难过伤心

    周公解梦梦见难过伤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难过伤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下雪扫雪

    周公解梦梦见下雪扫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下雪扫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自己的好朋友死了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的好朋友死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的好朋友死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是什么?

    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一六一八年(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四月十三日,后金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其文曰: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欲修好,设碑勒誓:‘凡满、...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窬疆场,肆其攘村,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

  9. 人皆有尊严 杨贵妃用洗三羞辱安禄山 最终死于逃亡安史之乱的路上

    我们生来每个人都是有尊严。只是有些人为了生存,会暂时放弃尊严。有些人还好,不会在意一时的荣辱。即使曾经受过他人的羞辱,为此曾经暂时放弃过尊严,到他获得权利和地位之时,也不会刻意的去报仇。比如兵仙韩信,年轻时就曾经受过胯下之辱,等到他成为大将军之后,也没有刻意去寻找当年羞辱他的人。有些人则不然,睚眦必报,曾经受过的羞辱,在他获得权利和地位之时,就会去找当时羞辱他的人报仇。这样的人比如《水浒传》里的高

  10. 古月轩瓷考 上

    余独无似,记古月轩瓷并加考正焉。凡例一、古月轩除陈公浏之《陶雅》及《海王村游记》、许君之衡之《饮流斋说瓷》外,前无瓷书道及,故征引者亦止此三种,反复考证而举世之讹传始定。与其呼为古月轩瓷,而古月轩无稽,毋宁呼为端凝殿瓷,或承乾隆宫瓷,尚有历史之可征。则自陈公说古月轩已误,许君乃踵误之。又据《说瓷》云,乾隆以古月轩声价为最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