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慧灯之光》第十五章 因果不虚

第十五章 因果不虚一、修习因果不虚的意义外四加行的最后一个加行是因果不虚,其中讲的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为什么要在外加行里讲呢?前面讲的六道轮回的痛苦,是无因无缘产生的?还是造物主之类创造的?是什么因缘使它产生的呢?第一,它不是无因无缘,第二,它不是造物主的安排,而是因果的关系产生了这样的六道轮回。此因果又是什么?因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所有法都离不开因果。外器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因有缘,没有一个是无因无缘的;有情世界,即众生的身口意,也是有因有缘,所以从广义讲,一切法都是因果。从狭义的角度讲,因果是什么呢?行善得快乐,造恶得痛苦,就是狭义的因果。这里讲的是狭义因果,即十善十不善。十善是善业;十不善就是罪业,由这样的善业和罪业便产生了六道轮回,所以我们要讲因果。轮回是怎样形成的,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们看不见自己来自何方又归于何处,所以很多人都想了解轮回的源头。轮回有没有源头?显宗对此问题的解答不太明确,它说得很简单,认为轮回是无始无终——既没有开始的一天,若不修行,也没有结束的一天。密宗里就讲得非常清楚,它把一个人从轮回开头到最后的所有过程都描述得清清楚楚,而且是非常精彩,但是这里很多人还没有灌过顶,现在也不是讲密法之时,而是在讲前行,这些与目前修法没有太大关系,那么,有关系的是什么?轮回的产生,有细微的因和粗大的因两种。细微因是我执,有了我执就会造业,造业便会形成轮回。什么叫我执?比如说,没有开悟的凡夫人都会说:我不要痛苦、我要快乐、我要发财、我要健康、我要解脱……。在所有这些贪欲心里,都离不开一个“我”字,每一句里都有 “我”。这个“我”字的根源就是我们的一种念头、观点,也就是我执。这种我执,所有凡夫人一生下来就有,它不是父母教的,也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天生就有、先天性的,故叫俱生我执。有了这样的我执就会造业:因为我要享受,便会不择手段地获取世间名利等五欲,即使偷盗、欺诈、诽谤也毫不在乎;因为我不要痛苦,便会毫不犹豫地消灭有可能伤害自己的人或动物,如 ... 害仇怨或与己为敌的对手,会造种种业。俱生我执是所有烦恼的根源,所有造业的基础就是它,所以,轮回最终的根源是我执。但是,现在还暂时不提我执,在加行里对我执没有针对性的修法,故暂时不驳斥它。我执什么时候驳斥呢?刚开始时讲了修行的三个阶段: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是最后一个阶段,那时要用一些针对性的对治来消灭我执,现在还不讲。现在要讲的是一些粗大的轮回之因。轮回之粗大因是什么呢?即十善、十不善。十不善是 ... 盗淫妄等,如果有这些因,就要堕落恶趣;十善是在发誓断除 ... 盗淫妄的基础上,不但不 ... ,而且放生;不但不盗取,而且布施等等,这些善业可以让我们投生到人、天人或非天。即便是十善,如果与证悟空性的智慧没有关系,也不能令人得解脱,只能在轮回里轮转。还有四禅八定,如果没有证悟无我智慧仅修四禅八定,也同样不能使人解脱,依然是轮回之因。如果这样的四禅八定修得非常好,果报为何?其果是投生到色无 ... 。 ... 和无 ... 是天人的一部分,也就是轮回的一部分,还是在轮回的范围内。这些叫做轮回的粗大因。在修加行时,先把粗大的轮回因断除;然后在证悟空性时,轮回细微的因也可消灭;最后,所有粗细因都推翻了,轮回就会停下来。好比一辆汽车,在燃料全部耗尽时,只有停滞不前,无法继续行驶;同样的,在流转的粗因、细因全部断除后,轮回是没办法继续的,一定要停下来,这停下来,就叫解脱。既非轮回,又非解脱,在轮回和解脱之间有没有第三个位置?没有。所以,不是轮回就是解脱,不是解脱便是轮回,轮回停止后,一定会得解脱。加行的修法如果修得比较好,我们现在就能看出,这些修法能够控制轮回,这些修法能够断除轮回。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光是烧烧香,到庙里拜拜佛,能不能消灭轮回的根源呢?这些与轮回没有任何直接冲突,所以是不能消灭轮回的,但是它也有帮助,即过了很久以后,当它成熟之时,也许对推翻轮回有些帮助,就这么一点作用而已。现在要把轮回推翻,就要找一个与它直接矛盾而且比它更为有力的 ... ,如果与轮回是矛盾的,却敌不过轮回,也是不能推翻它的,所以现在就要找这样的法。这样的法是什么呢?当然是证悟空性的智慧,但是加行都不修,就想直接去修这种智慧,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我们要逐渐逐渐地走,这是最踏实的,最后一定能够证悟,一旦证悟了空性,了脱生死从此就有了希望。证悟以后,也不是不用修,但是因为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修行也没有太大难度,不像现在这么困难。那时候,一是随时可以进入空性状态,二是从此状态出来后,在日常生活中,了知一切都是如幻如梦的现象,因而没有太强的执着,不易受外界影响,外在事物对你便没有什么障碍,修行的质量和速度各方面都会有所提高,所以,那时的修行会比较容易。但是,现在必须要过一个关,过什么样的关呢?从开始修外加行、发菩提心到证悟之间还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距离,这阶段是修行人最艰难之时,这一阶段过去后,修行就比较自在了。为什么修加行的阶段最艰苦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我们一直都在轮回里轮转,很久以来,始终放不下轮回里的这些事物,再不好也放不下,因为已经习惯了很长时间,想立刻放下办不到;另外,我们能断除轮回的智慧也很脆弱,各方面都不是那么圆满,这阶段是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修行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回头,因为他会失望,觉得我即使修也肯定修不出来,这就很麻烦。所以,我们要有正知正见,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这些轮回的过患、可怕性知道后,在这一过程中,你会觉得再不好走也得坚持下去,因为你有了很好的动力,这些正知见会一直鼓励你往前走,它将把我们推到证悟空性的地步。所以必须要有正知正见,如果没有它的帮助,因为这段路很不好走,你就会退缩,没有办法走过去;如果有正知正见,就会像刚才提到的,你会觉得:这条路再难走,我也得走下去,我都要走到底!为什么呢?如果不走到底,轮回就有这样种种的缺憾和恐怖,所以再困难也要走,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正知正见。这很像太空船,它未脱离地球引力时,需要火箭将其送到地球轨道之外。因为不摆脱地球引力,它便无法自由地飞往太空,而火箭将其送抵轨道以后,就比较自在了。同样的,现在我们就象太空船需要火箭一样地需要正知正见,它会把我们推到较自在的地方去,到了那儿后,也不是不要正知正见,但会比较轻松。在这一段时间,一、是习气重,二、是对治力不强,所以修行会有困难。但是再困难也要接受挑战,如果在这当中你因为一点挫折便放弃,那么永远都上不去。这时我们也要思维,有些人仅仅为了世间的名誉、地位、金钱都那么用功,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要, 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些,他们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换来的是什么呢?仅是世间的一些所谓圆满,但世间所谓的圆满实际上是不圆满的。他们为了得到这么一点儿都那么努力,我们为了得到一种长远、永久性的解脱,更值得努力,值得精进,也要有这样的发心,才能够走完这条路,所以这是很重要的。前面讲了轮回的过患,现在要去看轮回是从哪里来的。轮回有细的因缘和粗的因缘,当然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把细的因缘断除,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当前先要把粗因缘断了,然后再由浅入深。粗的因缘在这里可分为两种:善和恶。恶当然是六道轮回的因,善也是流转之因,因为此善是有漏善,有漏善是指没有开悟的人所做的善业,它虽然可以让人投生到人、天善趣,但仍在轮回中,故叫有漏。所以,有漏善和恶都是流转轮回的因。(注:未证悟空性时,在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上所做善业,虽为有漏却是解脱之法,这在后面的开示中可以看出。)现在,一方面要建立这样的观点:轮回不是无因无缘,也不是造物主的安排,而是由这些善和不善业产生的,这叫见解;另外是采取实际行动,即有了这样的见解后,从此开始要逐渐地断除这些轮回因。若能发誓今后不再 ... 生,则第一堕地狱的因从此就间断了;其次,如果能够这样发誓: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偷盗了,则第二堕饿鬼道的因也被破坏;第三是嫉妒心,以前经常有这种情况:看到别人享有名誉、财富、工作成就时,就会不高兴。为什么要不高兴?因为我不如他,这叫嫉妒。若能发誓从此以后不再嫉妒,那么已经控制了投生为阿修罗的因;同样的,已经造的无明、十不善等若都能一一忏悔,发誓后不再造,那么这些粗大的轮回之因基本上已经控制了。如果真的不再造这些业,就没有了粗大的轮回之因,若是这样,很细微的我执,能不能让人六道轮回呢?若没有这些粗大的贪嗔痴、 ... 盗淫妄等助缘,仅有我执是无法令人流转轮回的。譬如,某人是最关键的技术人员,但是他若缺少了必要的助手,还是做不成大事,同样,我执当然是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素,但是它还需要有其他“助手”(才能起作用),那些粗大的十不善控制下来后,仅有主因是无法让人继续轮回的。这时,基本上可以控制不造十不善业,最后留下最关键的我执,要通过证悟空性的智慧来消灭,这样就能彻底地断除所有轮回的因缘。为什么要修因果不虚,原因就在于此。首先要断除十不善,十不善放下了,再断除有漏的善。先放下善,再放下恶,就颠倒了,所以要先放下恶,后放下善,有漏的善、恶最后都要放下。怎样放下呢?放下恶业比较简单,平时不造业即可。善业也要断掉,如何断呢?证悟无我以后,以无我智慧去断除它,但是,这对我们来说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首先要断恶。二、十不善业恶也有很多,这里主要分为三大类、十种:(一)是身恶:1. ... 生、2.不与取、3.邪Y,此三是身体所做的恶业;(二)是语恶:4.妄语、5.离间语、6.粗语、7.绮语,此四是语的罪业;(三)是意恶:8.贪心、9.害心、10.邪见,此三是心造的罪业。这就是身口意所造的十种罪业。这些罪业,无论是受戒的人也好,未受戒的人也好,都不能做。(一)身恶1. ... 生所有的罪业在具备四个条件时,才是一个严重的罪业,如果其中有一条或两条不具备,那么它虽是罪业,但不很严重。是哪四条呢?下面以 ... 生为例来说明。第一是对境, ... 生时,会有一种欲 ... 之念冒出来,此时,你要 ... 什么呢? ... 鱼? ... 鸡?或者是其它的什么?比如你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我要 ... 一只鸡,那么鸡就是对境。 ... 生前,心里很清楚的认识到这是一种生命,无论是人或动物,就叫对境。第二是动机,即要有欲 ... 之心。如果没有欲 ... 之念,如走路时无意中踩死了蚂蚁,或是搬运时不小心踩死虫子,或是开车时无意之中辗死老鼠之类,这种 ... 生虽有对境,但是没有欲 ... 动机,不是故意的,所以第二个条件就不具备,这虽然是 ... 生,同样地剥夺了它的生命,但不是很严重的罪业。可是这种 ... 生也会给众生带来极大痛苦,因此,一定要小心。第三是行动,例如,首先知道这是一只鸡;其次心里产生欲 ... 动机;然后拿刀割断鸡的喉咙,这拿刀割喉等一切实施 ... 生的行为就叫行动。第四是结果,知道这是生命,对它(他)起欲 ... 之念,然后有具体的行动,这一系列的结果是什么?对境的生命结束了,这便是结果。还有一种情况,比如说,一人想 ... 一只动物,盘算了很久,一再地想 ... 它,由于考虑良久,心里就留下了很深的习气,在这样的前提下 ... 生,罪业就更厉害;另外,一人为 ... 个一生命,用了很多 ... ,因为采取的行动多,时间长, ... 生手段各式各样、极其残忍,所以罪业也更大;此外,若以很强烈的嗔恨心 ... 生,罪业也更严重。 ... 业可分为三种:有些因嗔恨心 ... 生;有些以贪心如贪肉、贪皮等而 ... 生;有些是因愚蠢而 ... 生的。以愚蠢 ... 生是什么样的呢?比如,某些外道借助 ... 生供养大自在天,这是他们的一种仪式,认为是一种解脱之方,还有认为动物生来就是给人吃的、动物没有意识、没有苦乐感受等等,如果以这样的观点 ... 生,就叫因邪见或愚蠢 ... 生;有些人觉得这些生命被 ... 时没有痛苦,或者 ... 生没有罪业,如认为害虫之类是该 ... 的, ... 了也没有什么不好,以这样的动机 ... 生,也属于愚痴或无明 ... 生,罪过同样很大。总之,这四条中若欠缺任何一条,罪业就会减轻,不是很严重;如果都具足了,哪怕是 ... 死一只蚊子,罪过也非常严重。以前,我们每一个人都造了很多 ... 生之业,现在都已经过去了,那么是不是让其白白过去呢?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忏悔令其清净,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不小心弄脏了,是不是永远让它这样脏下去呢?不是,可以洗净,那就要去洗;同样的,我们心相续中已经留下了很多罪业,已经被污染了,现在的办法就是清净忏悔这些罪垢,这是最关键的。2.不与取完整的 ... 生要具备上述四个条件,不与取也同样。如你看到别人的钱想去偷时,知道这是别人的钱财,就叫了知对境,对境便是其他人的钱。如果你以为这是他人的,但实际上却是自己的,就不具备第一个条件,就不是完整的偷盗,也没有太大罪过。譬如,你看到某物,觉得是一只鸡,想打死它,而实际上那不是一种生命,而是其它东西或是鸡的尸体,是你搞错了,这也不具备第一个条件,因为有 ... 生的动机,起心动念已经有了,不是没有任何过失,但并不严重。不与取的四个条件是:第一,他人的钱物;第二,有欲偷动机;第三,设法去拿此钱;第四,觉得从此以后这些钱就是我的了,这样的想法就叫结果。不与取也可细分,细节还是要看《普贤上师言教》。3.邪Y出家人要从根本上断除非梵行,在家人虽然没有这样的要求,但是邪Y也不能做。邪Y有很多分别,例如,男人主动与自己妻子之外的其它女子行不净行,女人也是同样,这是邪Y的一部分,同性恋和手Y也属于邪Y,其它的内容要看《普贤上师言教》和《俱舍论》,书上讲得比较清楚。上面讲的 ... 盗淫是由身体而造作的,叫做身造业。下面是口造业:4.妄语、5.离间语、6.粗语、7.绮语。(二)语恶4.妄语此妄语与居士戒中所指妄语是不一样的,它更细致一些。妄语也需要四个条件。第一,知晓对境为人,妄语肯定是对人说的,不可能对无情、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对旁生讲,那么人就是对境;第二,动机,要有欺骗人的动机;第三,采取行动,说话也好、写信也好、做手势也好,无论采取何种表达方式都叫行动;第四,结果,即指他人无论相不相信,只要听到(或看到)就是结果。这四条具备了,即是完整的妄语罪。平时很容易说这样的妄语,而且很多人都不觉这种妄语是不能说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犯。居士受戒时,也有妄语戒,但是此妄语不是指普通的妄语,它是比较严重的,即为了欺骗别人而说:我有神通、神变,能够看到天堂、地狱,能够以神通了知前世、后世等等。这些不是一般的而是比较粗大的妄语,普通人是不会说的,但是,十不善中的妄语涵盖范围更广。5.离间语比如两人很要好,另外一人就嫉妒他们,故意讲一些令其分离的话,这样的话叫离间语。6.粗语粗语,也叫恶语。比如,对生理有缺陷的人,称呼瞎子、聋子之类不好听的话。总之,不管以何种方式,凡是让人听起来不舒服、令人伤心的话语,都叫恶语或粗语。7.绮语除了上述的妄语离间语粗语之外,凡是在贪嗔痴慢的基础上所讲的,如讲一些战争故事、很多感情上的经历等,都是绮语。因为其基础非贪即嗔,所言毫无意义,故叫绮语。这四个是口造业。8.贪心、9.害心、10.邪见是心造业。(三)意恶8.贪心当你看到他人财物而内心感觉喜爱时,就很容易生起这样的念头:我能拥有这些该有多好啊!或是想用非法手段获取财物,这种念头就叫贪心。9.害心害心是指伤害别人的心念,比如,对你不好的人,就想种种办法去害他,此起心动念即叫害心。10.邪见这里的邪见是什么?主要是指认为因果是不存在的,前世、后世也不存在,修道、成就、极乐世界、地狱等都不存在,这样的观点叫做邪见。以上十种叫十不善业,其中每一种都有四个条件,细节在《普贤上师言教》和《俱舍论》里讲得比较清楚,大家可以通过看书进行了解。十种不善中最严重的:第一是 ... 生,第二是邪见。为什么那么严重呢?第一、 ... 生是伤害众生的生命,然而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当中,对于每一个有情而言,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最可爱、最可珍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除此以外,没有什么更珍贵的了,那么剥夺他(它)的生存权力,罪过当然很大!这对被 ... 有情来说是非常大的伤害,所以 ... 生是非常严重的罪业,绝不能做。你们要切记,凡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其他的做不到,可以逐渐去做,但不 ... 生一定要做到,如若不然,边故意 ... 生边学佛,这学的是什么佛呢?佛是什么样的?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你们都看过佛的本生传,他在修行的时候,为了填饱一个众生的肚子,都会将己最珍贵的头目脑髓割舍,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会舍弃。学佛是什么意思?当然是佛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心,仅持一咒,到庙里烧烧香,叫不叫学佛?这不叫学佛,只能叫信佛。若是真学佛,佛陀怎么做的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做,当然佛的很多行持是我们做不到的,但是现在要从能做的做起,不能做的也要逐渐去做,这才叫学佛。总之,对学佛人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 ... 生,如果故意 ... 生,就没有学佛资格,这点大家都要记住,很重要。什么是生命?鸡、鸭、鱼,还有各种各样的海鲜,包括蚊子、蚂蚁等小昆虫,都是生命。蚊子、蟑螂、蚂蚁之类,虽然在家里不喜欢看到,但也不能害它们。现在我们住的地方,不是人类独自占有的,而是所有生命的家园,是所有生命共同居住的场所,人不能侵犯它们的生存权利,绝对不能 ... 害它们,这是其一。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慧灯之光》第十五章 因果不虚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简简单单的爱

    思琦重新拢了拢头发,这时喇叭里响起女播音员甜美的声音:亲爱的乘客兄弟姐妹们,终点站到了…思琦诚恳的问道。思琦心中一紧又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顿时恍然大悟狠狠摁灭了烟头。上官凌雪的嘴中发出了这种声音。而上官凌雪也把自我的身体靠近思琪。学校离家很远,为了节省开支,减轻家里的

  2. 画师和木匠

    有一位画师听说后,非常好奇,想要一睹那木雕的真容。于是,他便带上了酒和几样小菜,特地去木匠家拜访。画师想,大概是因为她矜持,于是便上前去拉女子的手。原来,这个女子就是木匠雕刻的那尊仕女。画师这才明白过来,自己被木匠捉弄了一番。木匠顿时羞愧难当。>这时候,只见画师从暗处走了出来,对着木匠笑盈盈地说道:“昨晚你捉弄了我一回,今早我也就捉弄你一次。那么现在我们互不相欠,扯平了。”

  3. 阆中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建筑风水学的典范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重镇,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文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阆中,商周属梁州,春秋属充国,战国后期,巴国灭充国并从江州迁都于阆中。秦置阆中县,隶属于巴郡。汉阆中为巴西郡治,张飞镇守7年。隋改阆中为阆内,为隆州治。唐仍名阆中,为隆州治。1950年1月8日,成立阆中县人民...。1993年8月,阆中被列为省直辖市,由南充市代管。

  4. 感动大士

    五代的时候,有个永明延寿禅师,是丹阳人。未出家前,当余杭县的小官吏,把库里的钱,差不多都用在买物放生上了。司法官审问他,他说仅仅用在放生上罢了。于是,司法官把他判为“监守自盗”的罪名,应当处...。当时吴越王钱谬信佛,知道他喜好放生。吴越王知道了,就命令执刑的人,把他释放了。从此,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他著有《宗镜录》、《万善同归》等书,好几百卷。他住在永明寺,活到九十八岁,朝西坐着往生了。

  5. 梦见一座座高山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中见到一座座高山,暗示梦者要克服艰难险阻才能取得成功。梦中见到一座座高山,象征你必须要战胜重重阻碍。梦见登山,是步步高升的意思,预示工作上要受到提升,前程远大。男性梦见前面一座很高的山预示出远门,中途有意外。梦见辛苦爬上高山,预示将大忙特忙。梦见自己进了地狱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6. 梦见割韭菜

    周公解梦梦见割韭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割韭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吃什么能帮助排毒减少疾病

    猪血可让不利于身体的有害物质消除掉。4、海藻绿豆能排泄体内毒素,增加新陈代谢,还可以保护肝脏、清肝降火。

  8. 【人生】1岁到100岁的真实写照(人生很短,请珍惜)

    “隔壁班上的那个女孩(男生)为什么还没有经过我的窗前……”褪字灵真是个好东西,但学会模仿爸爸签字好像更重要。成为有身份的人。人生里“第一次”最密集的一年。重新思考一下人生,可以给过来人讲自己的传奇故事了。曾经可怕的年龄,也就这么着就来了。中年危机,找到心跳的感觉。儿子(女儿)要出国了。终于有了孩子的孩子,溺爱他(她)。“我居然活到了84岁。”对那些说“看不出您90岁”的人报以微笑。

  9. 鹏程万里成语故事_成语“鹏程万里”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鹏程万里成语故事_成语“鹏程万里”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鹏程万里péngchéngwànlǐ  【释义】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主人公】  【近义...

  10. 哪儿来的小鬼,竟敢在我东海放肆!还不快叫一声爷爷,我饶你不死

    公元前1024年,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正当一家人纳闷不已的时候,忽然肉球光芒四射,从中跳出一个男孩。为人正义的总兵李靖见此怪物,心中闷闷不乐,但又不忍将其...死。正在犹豫不决时,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长却突然来贺喜,并自告奋勇为此孩子取名哪吒,当场收为徒弟,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李家上下都不知道哪吒一出生便有法术,只有当时修道已久的太乙真人算得天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