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到康熙晚年的时候,清朝入关已经七十多年了。>>雍正在整理康熙的遗物时,发现了这道诏书,上面大意是“找到明太祖的后裔,封个世袭的爵位,让他去祭祀明帝陵墓。”康熙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受封的王侯,负责祭祀自己先祖的宗庙。在康熙的眼中,清朝就是明朝的继承者。>雍正看到这份诏书后,马上去实施。至朱煜勋为止,大清的延恩侯结束了,大清也亡了。

到康熙晚年的时候,清朝入关已经七十多年了。明朝皇室里有些想法的朱氏子孙,也被 ... 得差不多了。人心思定,那个时候反清复明的思潮已经很弱很弱了。康熙南征北伐的生涯也结束了,他开始思考清帝国的身份问题,他写下了一道诏书,但还没来得及颁布就去世了。>>雍正在整理康熙的遗物时,发现了这道诏书,上面大意是“找到明太祖的后裔,封个世袭的爵位,让他去祭祀明帝陵墓。”康熙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此时,清朝廷相信明朝的皇室后裔已经不能掀起什么大风浪了。那怕他们想振臂一呼,响应他们的人也不会很多,那时辫子已经牢固地长在每一个男人的头上。>>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封前朝皇室为侯,甚至为王的传统,这个叫“二王三恪”制度。受封的王侯,负责祭祀自己先祖的宗庙。之所以要这样做,一来表示对前朝的尊重,更主要的是标榜本朝的承继统绪,说明自己是前朝合法正统的继承者。在康熙的眼中,清朝就是明朝的继承者。>雍正看到这份诏书后,马上去实施。在镶白旗里找到了一个叫朱之琏的人,并把这个人抬入上三旗的正白旗,封朱之琏为一封侯,负责去南京、昌平祭祀明朝先祖。这个朱之琏据说是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朱桂后裔。>>朱之琏是不是真的朱元璋后裔,一直有人怀疑。但对于清朝廷来说,这个并不是很重要,甚至一个假的后裔还更好一些。反正,清朝廷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标榜自己的身份罢了,达到目的就好了。清朝廷自称给予了明朝空前尊贵的地位,“超轶前古”,其实这个一等侯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侯罢了。>到了乾隆年间,乾隆把爵位改为“一等延恩侯”。这个侯爵一共传承了11代,最后一任延恩侯到了民国时才被废除。>>最后一任延恩侯名叫朱煜勋,到他的时候,虽然还有侯爵,但是已经很穷困潦倒了。他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鞋也是破的。在1924年9月,朱煜勋进紫禁城面见逊帝溥仪时,身上的衣服都是借别人的。>不久,溥仪就被赶出了紫禁城,跑到了天津。延恩侯朱煜勋还特意借钱去了一趟天津,表达了他的忠诚。至朱煜勋为止,大清的延恩侯结束了,大清也亡了。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康熙朱元璋雍正中国古代史明朝清朝马上封侯历史明朝历史元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