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世亲简介

  「世亲」,梵文Vasubandhu,藏文dByig gnyen,也译作婆薮盘豆、天亲。公元四世纪中后期出生于北印度犍陀罗(Gandhāra)的富娄沙富罗(Purṣapura)城。因其学通内外,博达古今,一生著作丰富,且遍及各方面,大约着有大、小乘论书各五百多部,合计上千部,所以有「千部论主」之称。

  世亲的父亲是一位婆罗门教的国师,育有三子,兄弟三人原本应继承家学,成为婆罗门,但先后都出家修学佛法,长兄是发扬弥勒学说的无着(Asanga,公元310-390年或公元395-470年),世亲排行第二。世亲在尚未出家前就已跟随母亲学习文学、历算、四吠陀等学问,且精通无碍,后来于那烂陀寺出家后,先在当时北印度一带的迦湿弥罗地方研究「说一切有部」的学说,接着在东方阿逾陀(Ayodhyā,阿逾闍)一带,学习当地流行的新兴「经量部」学说,其倡导的学说思想较自由,与有部主张相反。接着,世亲又遍学诸部派的思想,最后更是由于其兄无着的引导,而转以弘扬大乘学说为己志。

  世亲的一鸣惊人之作是《七十真实论》,由于其师「觉亲」与数论派外道辩论,不幸蒙辱身亡,世亲为了替其师雪耻,所以完成此辩驳数论派学说的论著。之后,勤学的世亲遍学各部派学说、广纳各思想说法,这不仅使他深感部派间各执己见的弊端,也为他奠定融摄诸派的坚强实力。尤其是他远赴罽宾(Kaśmīra),隐姓埋名,深入钻研说一切有部的《大毗婆沙论》,此论内容两百卷,组织庞杂,如同百科全书,内容不但严厉批判其他部派的学说,也把说一切有部中脱离传统的内容统统排斥。然而,因其不易读懂、且主张固执保守,所以世亲于学成后返回富娄沙富罗城时,就以思想较自由的经量部学说为指导,参考《杂心论》,评析《大毗婆沙论》,确认更具正理的要义,著成了《阿毗达磨俱舍论》,对于整理及统摄小乘部派佛教学说立下了一个不朽的里程碑。「俱舍」具有箧藏和刀鞘之义,因为在这部论书里包括了说一切有部的重要论书,并同时以这些论书为所依,如:《发智》身论和《法蕴》等六足论以及《大毗婆沙论》的要义,所以此论题名为阿毗达磨的「俱舍」,意思是总摄含藏了众多阿毗达磨重要论书之义,是部派佛教成熟期的集大成之作,此论在论义的精密性、组织结构的严密性、思想的融合性等方面均代表了阿毗达磨佛教的完整与最高水准,内容主要是阐述关于世界、人生及修行的主要思想。在部派佛教发展史以及印度佛教由小乘转向大乘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后来,世亲完成《俱舍论》后,因无着的规劝而改宗大乘,转而发扬唯识思想,进入大乘思想的阶段。至此,世亲终于认识到大乘佛法才是究竟的,并以无着为师,深入瑜伽教法,兄弟两人共同弘扬弥勒的学说,共同成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不久,无着圆寂后,世亲承其遗志,相继著作《摄大乘论释》、《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等,全面地整理和论释瑜伽教法,并在中印、东印及南印诸国大力弘扬宣说。世亲此时期的著作也开展了振兴大乘和缓和部派纷争的统一局面。

  世亲不仅以著论来弘扬佛法,也在各处兴建大乘道场,并以辩论方式,使外道信徒改宗佛门。世亲一生培养许多能荷担弘法利生之责的弟子,其中最具代表的有四位:即精通戒律者德光(Guṇaprabha)、精通俱舍者安慧(Sthiramati,公元510-570年)、精通因明者陈那(Dignāga,公元480-540年)和精通慧度者解脱军(Vimuktisena,约公元八世纪)。数百年间,世亲及其弟子们所传承的瑜伽教法盛极一时,成为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不仅推动印度佛教的发展,也丰富佛教思想的宝库,为后代留下极珍贵的佛法宝藏。

世亲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请和谢谢:DARPA是如何教机器人礼仪的

    现在,机器人也将学习这种礼仪,这要归功于一个旨在教授机器人礼仪的研究项目。“KDSP”研究人员研究了人类如何认识和应对社会规范,并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允许机器人通过绘制人类数据来学习这些“方式”。

  2. 贝壳货币:最成功的古代区块链经济试验

    当代区块链的概念出现刚刚超过10年,但类似尝试却在悠久的过去就有了案例。何况从一开始起,这类机制就与货币经济息息相关。或许你会觉得贝壳原始落伍,但它作为货币的历史却在很多地区盛行到19世纪。1原始的分布式记账贝壳是已知最早的货币贝壳作为货币的历史,已经模糊而不可考。已经有稳定产量的贝壳就顺势而为,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种货币。超出很多人的固有认知,贝壳货币从一开始就具备后来的分布式记账特点。

  3. 【马齿】的意思是什么?【马齿】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马齿mǎchǐ1.马的牙齿。★「马齿」在《汉语大词典》第17585页第12卷784★「马齿」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马齿马齿的拼音mǎchǐ马齿是什么意思马齿mǎchǐ1.马的牙齿。

  4. 梦见死人活

    周公解梦梦见死人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死人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张果喜的故事

    张果喜在贫困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年轻的张果喜被任命为厂长。房子卖了1400元,张果喜全部拿到了厂里,这成了他们最初的本钱。张果喜必须另找出路。张果喜和他的伙伴,4个人带了200元钱,闯进了大上海。张果喜歪歪扭扭的名字,第一次与1.5万元巨款连在了一起!就这样,张果喜和他的伙伴们如期交出了高质量的樟木雕花套箱。为了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张果喜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6. 梦境范畴内的大家庭 -周公解梦

    可以说,他们就像梦的兄弟姐妹。例如,歌德的《浮士德》就是这类作品。浮士德就是一个原形形象,象征著永远追求探索的精神。好莱坞被称为造梦工厂,也是有道理的。好莱坞的电影实际就是一个先由编刷做出来,再让演员表演出来的梦。既然神话、童话、民间传说、文学作品都和梦一样是潜意识的作品,我们可以用释梦的...来解释这些“大众的梦”。梦的心理学阐释-周公解梦

  7. 古希腊时期和荷马并称的诗人是谁?

    古希腊时期和荷马并称的诗人?解答:我觉得古希腊诗人中能与荷马并称的是没有的,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由此可见荷马在古希腊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就是荷马史诗....

  8. 吴熊光谏阻南巡

    过了一会儿,嘉庆帝问吴熊光:“朕曾经在南巡时去过苏州,那里的风景真是天下无双。”吴熊光的话说得太直率,简直就是在教训皇帝。然而,嘉庆帝并没有在意,他虽然对吴熊光的话没有公开表示褒贬,但是在他执政期间很少像他父亲那样,兴师动众地组织南巡。

  9. 无根而固造句_无根而固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无根而固wúgēnérgù无根而固的意思和解释:固:牢固。没有根柢却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无根而固的出处《管子·戒》:“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根而固的例子无根而固造句无根而固造句相关汉语和英语中都有丰富的成语。英汉成语有惊人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两种语言中也出现。

  10. 死心搭地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ǐxīndādì【解释】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同“死心塌地”。【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死心搭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