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教故事:人生是什么?

从《佛说譬喻经》来看人生之实相及后生一大事。释尊在《佛譬喻经》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究竟是什么?」,这譬喻是这样的: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加以注意之下,原来是人的白骨。旅人正在疑惑思考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随着一只大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这只老虎,旅人顿时了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但显然是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断崖绝壁的顶上。旅人在毫无办法之中,幸好断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发现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于是旅人便毫不犹豫,马上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然而这只老虎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离,可以想象到它是如何的懊恼,而在崖上狂吼着。好感谢啊!幸亏这藤蔓的庇荫,终于救了宝贵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怒浪澎湃着,而且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正张开大口等待着他的堕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处出现了两只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交互地开始啮着藤蔓。旅人拼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也没有逃开的样子。而且每当摇动一次藤蔓时,便有水滴从上面落下来,这是从枝上筑窝的蜜蜂巢所滴下的蜂蜜。旅人由于蜂蜜太甜了,自己完全忘记如今正处于危险万分的死怖境地,而陶陶然地此心被蜂蜜所夺。释尊开示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所有人类的「人生之实相」。那么这段譬喻释尊是意味着什么呢? 释尊「无常之老虎」的法语,是在开示你的人生真实之相。 孤独的心灵 旅人:这旅人即是指你自己。 荒野: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你无尽寂寞的人生。你从生下来时,就成为这旅人而在作人生之旅了。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你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人间来呢?如若不知,则不能不说就和这愚痴的旅人一样了。 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何故你的人生就象秋天的孤寂?因为你是孤独一人旅行之故。虽说有亲属、家族、朋友,但并没有可以互相倾吐心中的一切,互相理解的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而生活下去。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这心灵的孤独。难道你未曾有过孤独的感伤吗?白骨:路边的白骨是你人生的旅途中,家族、亲属、朋友等的死亡。你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那时你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你也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吗? 老虎:饥饿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你自己的死亡。在此世间存在的一切之物都是无常的,故你非死不可。死对你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释尊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现在这无常之虎猛然地向你逼来。但由于你以为这是非常恐怖的事实,所以平时不想去思考它。而且如果你认为佛教有在说死亡的事,而感到阴森森,并且厌恶的话,你就对佛教完全误解了。平生虽然忘记死,逃避死,但死必然会来到的,这种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唯有与死正面对决,而获得解决,才能得到绝对的幸福。因此佛教才提到死的事。作为旅人的你,本能地从死逃开,一有病就到医院,或以药物来跟死亡搏斗。但仍然是逃不掉的界限。 无力的松树 松树:接着你攀上崖顶的松树,松树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等。这些东西即使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无力的。像那样有辉煌成就的秦始皇、汉高祖,在其临终时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犹如梦中之梦」而寂寞地死去。你现在能握着金银、财产、名誉、地位等而含笑地迎接死亡吗?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因此能够笑笑地面对死亡是不可能的。 人生是梦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以为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可依恃,但即使认为「还有十年、还有二十年可活着」,但你认为到底有多长命呢?想想看便知:已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之间便如梦如幻般地消逝了。你从今以后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样是「啊」的一声之间便会过去。 老鼠:不断咬啮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互相地在缩短你的寿命。所谓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即使过年、节日、假日也都一刻不休地在啮着你的生命。因此最后藤蔓必定被啮断,这便是「死」。 死后成为什么 人生谁都是过客 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 一双空手见阎罗 作为旅人的你,此时唯有堕入不知其底的毒龙深海里。而且你的死后,必定产生「后生一大事」。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狱」。堕入此地狱,必须承受「八万劫中大苦恼」。这一件事情便称为:「后生大事」。一堕地狱八万劫 再得人身复几时 毒龙:产生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这三条毒龙即指你心中的贪欲、嗔怒、愚痴之恐怖的心。由于贪欲之故,不知犯了多少 ... 生罪,累积了多少恶业。由于嗔怒之故,在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翁姑、朋友、他人「愿他快死」等的心 ... 之罪。由于愚痴之故,不知累积了多少对自己不幸的愤懑,对他人幸福的妒嫉之罪。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则是一点也不会差错的。由自己所不断造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堕入。教你解决从后生大事的便是佛教。但作为旅人的你,忘记了逼在足下的后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夺。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食欲、财欲、 ... 、名誉欲、睡眠欲。一天之中,你不断所想的,继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然而不断地 ... 着蜂蜜,不知不觉地堕下去,岂不是太愚痴了吗?你能否定你不是这个旅人吗?释尊在此开示你的真实之相—亦即此「后生一大事」,一刻一刻地逼近着。—并且向你说明解决之道。来吧!莫让死看到你的背后,要从正面跟死决对。唯有解决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绝对的幸福。用力打开佛教通往幸福之门的是你自己啊! 人生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教故事:人生是什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普通上班族该如何投资理财

    就是我们应该学会投资理财,尤其是拥有一定收入,但是月月光的上班族。现在很多有正式工作的上班族,会再找一份...,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和时间,但是同时为您创收。上述建议希望对月光光的上班族有用,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身为上班族的你,因为合理的投资理财,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美好的幸福生活。

  2. 清明祝福语

    清明祝福语1、雨幕渺渺,鲜花诉说著哀悼;雨丝绵绵,青山寄托著思念;雨帘翩翩,松柏守候着家园;雨声沙沙,纸钱飘荡著泪花。清明节到了,愿生者珍惜幸福,逝者永远安息。

  3. 孙中山自述:在普陀山的奇遇

    孙中山文/佚名新浪佛学频道长期征稿我在视察象山、舟山军港的时候,顺路游览了普陀山。到普陀山的时候已是下午了。一行人相继上岸。我们顺着山路走了许久,终于到了佛顶山的天灯台。民国5年8月25日孙文记余因视察象山、舟山军港,顺道趣游普陀山。抵普陀山骄阳已斜,相率登岸。既入慧济寺,亟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下佛顶山,经法雨夺,钟鼓镗鞳声中急向梵音洞而驰。暮色沈沈乃归,普济寺晚餐。

  4. 喇嘛和木匠

    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贪婪、残忍的喇嘛,就在他居住的旁边还住着一位木匠。>喇嘛从此对木匠怀恨在心,因为他已习惯别人白白地替他干活。>喇嘛看到木匠的白脸、白手,穿着白的衣服,感到非常惊奇,这是怎么一回事?>第二天中午,皇帝和随从来到喇嘛身边,木匠和士兵们也来了。

  5. 梦见很多人混战 梦见很多人混战什么意思

    梦见很多人混战是什么意思?梦见很多人混战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很多人混战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一群人打架,表示你将会患上消化系统的毛病,如肠胃炎、盲肠炎等等,所以最近一定要注意饮食,千万不可暴饮暴食,尤其年轻人要更注意。梦见很多人打架,健康方面有阴影。要注意消化系统,很可能罹患肠胃炎、胃溃疡、胃下垂、盲肠炎等疾病。

  6. 中国第一风水大师袁天罡有多厉害?袁天罡为何被称为第一风水大师?

    说到袁天罡,懂风水的朋友们肯定对这个人不会很陌生了,他是咱们中国历史上被称之为第一风水大师的人。袁天罡步入仕途后,担任洛阳任资管令。据说李淳风比袁天罡小十九岁,李淳风拜其为师后,袁天罡倾囊相授,而李淳风也不负师父的教导,很快修炼成一个精通风水、预言的大师。袁天罡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并埋下了一枚铜钱,而李淳风则经过了九九八十一天,也选中了一块宝地,插了一根发簪当记号。

  7. 梦见别人掉进河里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掉进河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掉进河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感动的作文200字

    感动的作文200字参考作文一:感动无处不在,感动在一杯牛奶里,感动在一件衣服里,感动在一支笔里。同学之间的感动是完美的、令人珍惜的……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人生有许多感动的事,但是令我最感动的事是那次在车上发生的事。一天,上级发来了紧急任务,要这位连长和他的警犬一齐去执行。参考作文六:令人感动的一件事200字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事。

  9. 梦见中奖:梦中得奖,家中受损_周公解梦梦到中奖:梦中得奖,家中受损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中奖:梦中得奖,家中受损好不好

    而在梦中的中奖,往往就预示著受到损失。梦见自己中奖,预示著做梦人近期之内工作和生活都会遇到挫折。如果是男人梦见中奖,那意味着自己的生意和家庭都将陷入不痛快之中;如果是女人梦见自己中奖就暗示著做梦人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家庭主妇,并且可以得到父母的一大笔钱财;如果是学生梦见自己中奖,那就预示著做梦人将会在考试中落榜。

  10. 殊深轸念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ūshēnzhěnniàn【解释】非常悲痛地怀念。【出处】【例子】【相关】百度“殊深轸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