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青天河天然大佛的故事在青天河风景区的西峡,有一座山高180米,宽100米,中间山峰高耸,两侧山体均衡、圆润,气势磅礴,浑然天成,酷似释迦牟尼,当地人都叫它青天河天然大佛。而这里的山水重新恢复平静,杨谷河两侧,天朗气清,百鸟齐鸣,并且出现了这座“天然大佛”,当地百姓感念佛恩,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祭拜此青天河天然大佛。青天河天然大佛是什么时间发现的呢?
青天河天然大佛的故事在青天河风景区的西峡,有一座山高180米,宽100米,中间山峰高耸,两侧山体均衡、圆润,气势磅礴,浑然天成,酷似释迦牟尼,当地人都叫它青天河天然大佛。据传说,秦长平大战时,秦将白起以诱降之计在杨谷河坑 ... 赵卒四十万,血流淙淙,河水尽染成丹,后此河改名丹河。当地的赵民在大战后,把这些屈死的士兵一个个掩埋了,让他们安心休息,可是,那些死去的冤魂仍然阴灵不散,常在夜间聚集在一起,号啕大哭,吓得人心惶惶,夜里不敢出门。为了超渡他们早日还生,每当清明寒社,百姓们糊了些纸扎,带上供礼,到坟前祭奠,愿他们早日投生,只是,这些冤魂惦记着家中老小,总是不肯离去……,三年过去了,杨谷河上空仍然是阴风凛凛,鬼哭神嚎,在大山之中,常有一团团妖雾,随着阴风四处飘荡。这事惊动了佛祖,佛祖见这些冤魂实属可怜,就在这里架起法坛,进行超度,按照佛教的规矩,需要在此 ... 默读“超生经”七七四十九天。这样,才能使冤魂一个个转世投生或超渡为佛。经过七七四十九天设法超度,这些冤魂逐渐散去。而这里的山水重新恢复平静,杨谷河两侧,天朗气清,百鸟齐鸣,并且出现了这座“天然大佛”,当地百姓感念佛恩,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祭拜此青天河天然大佛。青天河天然大佛是什么时间发现的呢?是谁发现的呢?最早的、有记录的发现时间在1500年前。北魏永平元年十一月,官兵们在丹河峡谷里修造道路,治理丹道三十二个险要之处。从南至北工程进展顺利,短时间就治理三十一难。修到这个地方时,由于地势非常险要,死伤民工众多,工程严重受阻,仔细观察地形,发现此处有一天然大佛,佛身上有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壁,可以凿造菩萨的仙灵之容。于是想,是否天意要求对佛至尊至敬而无为所至,随在石壁上造观世音菩萨像一座,刻佛经一篇,率众民工敬拜诵经,愿工程得以顺利完工,愿这条丹道坚固持久,不受损坏,使行人在路上可快速通行不受到什么阻碍,工程于是顺利完工。这石刻就是北魏摩崖石刻。位于天然大佛腹部,离地面30余米高约两平方米,以线刻的一尊男性观世音菩萨萨像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字。其内容先是《妙法莲花经》中的一段经文,后附一段160字的启,最后是参与修筑丹道的大小官员、石刻捐款人及勒石者名单。2002年9月,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被请到了青天河。他认为:产生于1500年前的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是非常珍贵的遗产。像这样面积大、文字多、保存完好、历史久远且图文并茂的线刻,在全国实属罕见,确实引人入胜。石刻的线条、轮廓、字体都是纯正的北魏风格。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准确、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修整古丹道的情况,从而成为研究北魏历史的一个窗口。2002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福顺先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河南发现北魏摩崖石刻》为题,连同影印件在《中华文化画报》2002年第五期上发表。2006年6月,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被 ... 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