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极贤大臣:修建遗塔起信,全家共证罗汉

以前,净饭王手下有一位极贤大臣,婚后一直都没有子嗣,夫妻俩常常祈祷梵天、帝释天、地神等,但都没有效果。后来,净饭王生下悉达多太子,婆罗门相士预言:「太子若在家,将成为金轮王;若出家学道,将证得无上正等觉。」听到这个预言,极贤大臣非常痛苦,心想:「如果有孩子,将来可以作悉达多太子的侍从,我的职位也可以传给儿子,只可惜我现在没孩子。」想到这里,极贤大臣心里倍加难过,夫妻俩又想尽办法,再三祈求,仍然无济于事。悉达多太子长大后,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后来出游四城门,亲眼目睹人间的生、老、病、死苦,他深深思维世间的诸苦,生起猛烈的出离心,独自夜半越出城门,拔剑削发,出家修道。在苦行六年之后,在尼连禅河接受牧羊女的羊奶,以及婆罗门的吉祥草等供养后,他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发誓:「在未现证菩提以前,我永远不起此座!」后来,夜睹明星,而大彻大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接着,佛陀在鹿野苑初转 ... ,摄受憍陈如等五位比丘,也度脱很多人,皆得圣者果位,后来又去迦毗罗卫国等印度各地演说妙法,弘法度众。这时,极贤大臣心想:「我已经七十多岁了,膝下无子,应该将财产供养佛陀,不然,我死后,财产无人继承,将全部充归国库,没什么意义。」于是,他发心迎请佛陀及僧众应供,亲手供养各种甘美的饮食。供养圆满后,佛陀对他传了法。他受持赞叹正法,对正法生起欢喜心。同时,他对佛陀诚恳地说出内心话:「佛陀,如果我家有个男孩,就可以像我侍奉净饭王一样地侍奉您……。」>佛陀安慰他:「如果您真是如此希望,那非常好,我们就这么约定。」不久,极贤大臣的妻子果然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他们为他举行隆重的诞生仪式,并取名为「贤者」。贤者很快长大了,他学会八观察及一切世间的学问。佛陀观知贤者出家的因缘已成熟,便亲往极贤大臣家,对他说:「您家的贤者,在未生之前,你已答应给我作侍者。现在,我来接他了。」极贤大臣很欢喜,把贤者叫到佛陀面前,吩咐他:「贤者,在你未出生以前,我已承诺把你交给佛陀作侍从。今天,佛陀亲自来接你,你一定要好好地侍奉他,千万不要辜负父亲对你的期望。」贤者高兴地说:「我一定遵守您的教诲,谢谢父亲给我这个机会,孩儿非常乐意。」佛陀把贤者带回经堂,为他剃度、授戒、传法。贤者精进修行,灭尽了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这时,他心想:「我现在已断除一切痛苦,获得无上安乐,这些都是佛陀给我的。而报答佛恩的唯一 ... ,就是度化一切众生。」贤者以神通观察了知,应该先调化自己的父母。剎那间他回到家里,跃入虚空,对父母示现雷、火、雹等各种神变,父母亲对他生起欢喜心和信心。他传法给父母,当下父母二人都摧毁萨迦耶见,证得预流果。父母告诉贤者:「我们想出家修道。」贤者说:「你们怎么决定,都可以。」于是,父母布施所有的家产,安排好一切,就一起出家。出家后,各自精进努力,都成为阿罗汉。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贤者是什么样的因缘出生在富贵之家,身相庄严,能于佛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他的父母又是什么因缘被贤者度化,也能出家得阿罗汉果?请世尊为我们演说前后因缘。」世尊说:「这是因为他们前世的愿力。在贤劫人寿四万岁时,人天导师拘留孙佛在度化众生圆满后,示现无常,入了无余涅盘。当时的国王准备为佛修建一座遗塔,命令一位大臣全权负责。但这位大臣对佛没有太大的信心,因而把修建遗塔的事推给儿子做,他对儿子说:『儿子,我在王宫里国事繁忙,若再兼管修建遗塔,恐怕会忙不过来,你来负责修建遗塔吧!』大臣的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掌管整个修塔工程中的大小事务。在修塔的过程中,他对拘留孙佛生起很大的信心,并皈依受戒。他的父母受他的影响,也渐渐对佛生起信心,进而也皈依受了居士戒。遗塔圆满竣工后,国王召集全国人民,举办一场大法会。大臣的儿子,在塔前恭敬地供养,并发愿:『以这个善根因缘,希望未来能令佛欢喜,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他的父母问他发了什么愿,他如实回答,父母听后,也一起发愿:『希望我们生生世世财富圆满,能依孩子的引导,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证得阿罗汉。』比丘们,当时大臣的儿子就是现在的贤者,当时的父母就是贤者的父母。因为我和拘留孙佛的功德事业是相同的,所以他对我生起欢喜心,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他的父母也因为同时发愿,现今愿力已经成熟,而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另外,在迦叶佛出世时,他们三人出家,曾共同发愿:『希望将来能在佛的教法下一起获得解脱。』因此,今天这三个人能同时得到究竟涅盘的果位。这就是全家人一起共证阿罗汉果的前后因缘。」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极贤大臣:修建遗塔起信,全家共证罗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特朗普时代的美俄军事对抗将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美俄军事对抗将会产生以下影响:美俄对抗>第一,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两国的军事对抗范围大强度高,且牵涉国家和地区众多,随着这种对抗的长期化,很容易对世界和平与稳定造成不利影响。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由于其无所顾忌的个性以及特殊的政治理念,显得争议较大。双方的军事对抗行动很大程度源于对彼此的看法与观念,并反过来给这种负面看法与观念提供佐证,并最终影响了双边关系。

  2. 青春励志的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拿破仑七、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需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3. 平步登天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píngbùdēngtiān【解释】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出处】【例子】学习上的提高总得有个过程,不可能平步登天。【相关】百度“平步登天”

  4. 发愿品:胜莲如来剎土庄严

    此一万大菩萨众说完齐声诵道:“顶礼胜莲如来。”此时众中有一菩萨名叫宝光,从座而起,恭问佛道:“胜莲如来所住剎土距此世界远近如何?他成佛后已过多少时日?”

  5. 三国陈登人物简介 陈登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陈登人物简介陈登在少年时代就有有扶世济民之志。陈登在名义上改属吕布,但对吕布为人深恶痛绝,思有以报之。吕布以陈登三位弟弟作人质求和,为陈登所拒绝,反而包围下邳城得更加紧迫。吕布刺史张弘,害怕被连累,趁夜将陈登三弟放出回到陈登身边。陈登是怎么死的陈登在广陵多年,治政有方,民赖其利,百姓对他感恩戴德。陈登与广陵百姓建立的鱼水深情,令人感叹。陈登早年有病,虽经神医华佗诊治,并未除根。

  6. 纷纭杂沓造句_纷纭杂沓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纷纭杂沓fēnyúnzátà纷纭杂沓的意思和解释:纷纭:交错;沓:重复。纷纭杂沓的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虽然纷纭杂沓,仍自严肃整齐,只此一室之中,随从何止百数。”纷纭杂沓的例子纷纭杂沓造句纷纭杂沓造句相关成语的感...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十年高考中出现了不少。

  7. ... 风景是什么意思?

    【拼音】shāfēngjǐng【解释】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出处】宋·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诗:“为报年来...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例子】【相关】百度“...风景”

  8. 法国人是怎么折磨处死「 ”弑君者”的?路易十五下令对他施以酷刑

    1757年1月5日,巴黎郊外凡尔赛晚6时许,夜幕已经降临大地。王宫门前,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官员们正在寒风中焦急地等待着国王路易十五的大驾光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国王。拥在两旁的奴仆们犹如两道人墙,他们高举火把把四周照得通亮,路易十五缓步行进。突然,一个男子分开人墙,纵身上前,一只手按住国王肩膀,另一只手猛地从右侧击向国王,眨眼间便又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

  9. 香草美人是什么意思?

    【拼音】xiāngcǎoměirén【解释】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出处】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例子】【相关】百度“香草美人”

  10. 冤魂索债,婚姻受阻

    余小姐信受,因而实行念佛,从此神识渐渐清醒,病情日渐减轻。后来余小姐的婚姻,果然屡次受到阻碍,黄老居士悯之,乃代为作一告鬼文焚化,并于中元节亲为诵经超度,自后鬼遂绝迹,余小姐的婚姻亦告成功。《湘清按》余小姐前生造了...人的恶业,虽有其他善业而今世转生人道,仍难免冤鬼索命之报,幸而皈依佛法,由于佛力之加被,得以重报轻受,仅婚姻受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