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述生平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晋代骠骑将军王述简介

王述(303年-368年),字怀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东晋官员,东海太守王承之子。>>王述年少丧父,承袭父爵蓝田侯。以孝侍奉母亲,安贫守约,不求闻名显达,故三十岁仍未知名,更有人说他痴愚。后司徒王导以其门第缘故任用他为中兵属。咸和九年(334年),琅琊王司马岳获授骠骑将军,召王述为功曹,出任宛陵县令。后转任征虏将军庾冰的长史。>王述后来转任临海太守,后又迁建威将军、会稽内史,在政清正严明,无大事发生。后因母丧离职。服丧后,于永和十年(354年)代替因北伐失败而被废为庶人的殷浩为扬州刺史,加征虏将军。后进都督扬州、徐州之琅琊诸军事、卫将军、并冀幽平四州大中正,续任扬州刺史。>隆和元年(362年),桓温上请还都洛阳。当时朝廷忧惧桓温势力不能控制,且南迁士族亦安于南方生活,于是打算派侍中去拒绝桓温所请。然而王述上疏力阻,桓温不能争论,唯有放弃。>兴宁二年(364年),王述以卫将军升尚书令、散骑常侍。太和二年(367年),以年近七十,上疏求退,但朝廷不许,王述却始终不肯继续任官。次年,王述逝世,享年六十六。朝廷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谥号为穆,又因避晋穆帝谥号,改谥为简。>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述年幼丧父,侍奉母亲享有孝子之名。安于贫困,节俭持家,不追求名誉和官爵。性格沉静,宾客们常纵情辩论,异端邪说并起,而王述却静静的不发一言。年少继承父亲的封爵。>年至三十,还未出名,有人说他痴呆。司徒王导以本族门中之人召为中兵属。王述求见时,王导别无他言,只问江东的米价。王述瞪大两眼不予回答。王导说:“王掾不痴,人们为何说他痴呢?”平常见王导发言,满座宾客无不赞美,王述正色道:“人非尧舜,岂能做到事事都对!”王导和悦地向他道歉,对庾亮说:“王怀祖清高尊贵,简朴刚正,不比其祖、父差,只是心胸稍欠开阔而已。”>>劝说庾冰>咸和九年(334年),琅琊王司马岳获授骠骑将军,召王述为功曹,出任宛陵县令。太尉、司空频频征召王述,又任命为尚书吏部郎,皆不 ... 。就任庾冰征虏长史。其时庾翼镇守武昌,因为屡次出现妖怪,又加猛兽闯入府第,便打算迁移驻地以躲避凶兆。>王述给庾冰写信说:“闻说安西将军准备将驻地迁至乐乡,不知这是为国家打算呢,还是个人的感情用事呢?如果说是为国家打算,那么乐乡离武昌千余里路,数万之众仓悴迁徙,重建城堡,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将受辛劳搅扰之苦。即使乐乡确系要害之地,适宜进驻,仍须考虑迁徙的烦劳,权衡二者的轻重得失,何况乐乡并非今日的要害之地呢!当今强胡猖獗,正该蓄精养锐,而无故迁动,乃是自寻失误。再加上移镇乐乡,从江州逆流而上供给军需,需行数千里,将使劳役倍增,疲惫困顿于路途。武昌实为镇守江东的中心之地,不只是抵御上游之敌而已,遇紧急军情,容易快速赴告京师。如果迁至乐乡,远在西部边缘之地,一旦江东有难,将无法救应。朝廷派得力将佐镇守四方,本当占据要害之地,造成内外有利形势,使伺机而动的强敌无从下手。若是出于厌恶妖异的感情,可天道幽远,鬼神难测,妖祥吉凶,谁知其中的缘由!所以达人君子依正道行事,不因感情上好恶而误事。从前秦朝忌讳‘亡秦者胡也’的预言而大修长城,结果给刘邦、项羽以可乘之机;周宣王厌恶‘厌木弧亡周’的歌谣而焚弃弧矢,结果却造成了褒姒乱国。此事也是如此。纵观古今,考察前人的事情,盲目迷信妖异而招致速败的,大概为数不少。去邪避祸之道,如果不是很清楚,就应该依照事情的至理,考虑国家的大计,这样天下才会幸运平安,美名可保。倘使安西将军决心已定,不能安心镇守武昌,那么也只能就近迁徙到夏口,这实为下策。迁徙乐乡的举动,普遍认为不可。希望将军为国家着想,对此举必须慎重审察。”>其时朝廷的议论也不同意此举,庾翼便停止了移镇。>仕途变迁>王述出任临海太守,升为建威将军、会稽内史。理政严肃公正,终日清静无事。因母亲去世离职守孝。服孝期满,代替殷浩为扬州刺史,加封征虏将军。初上任时,主簿请示避讳事宜。王述回答说:“亡祖和先君,名扬海内,远近皆知,只须亲族内部避讳,其余的人无须避讳。”不久朝廷任命他为中书监,王述坚决辞谢,经年不就职。又加封征虏将军,晋升都督扬州徐州之琅王牙诸军事、卫将军、并冀幽平四州大中正,扬州刺史不变。不久又迁为散骑常侍、尚书令,将军封号如故。>>王述每尝接受职位,不作假意推辞,如有推辞,一定不会接受某一职位。此次任职时,儿子王坦之劝谏,认为依照常例应该谦让。王述道:“你认为我不胜任吗?”王坦之说:“不是。只是辞让可以传为美谈而已。”王述说:“既然能胜任,为何要辞让!人都说你比我强,肯定比不上我。”王坦之做桓温的长史,桓温打算为儿子向王坦之求婚娶他的女儿。王坦之回家看望父亲,王述宠爱王坦之,虽然已长大成人,仍让他坐在自己的膝盖上。王坦之说明了桓温的意思。王述大怒,猛地推下王坦之,说:“你竟痴呆了吗?岂可害怕桓温的脸色而将女儿嫁给武夫!”王坦之便以别的理由推辞了桓温的求婚。桓温说:“这不过是因为你父亲不肯罢了。”于是婚事告吹。简文帝常说王述才干虽不突出,但凭真诚直率便足以匹敌于人。谢安也十分赞佩王述。>力阻迁都>隆和元年(362年),桓温平定了洛阳,建议朝廷迁都洛阳,朝廷忧惧,准备派遣侍中劝阻桓温。王述说:“桓温不过是想虚张声势威慑朝廷而已,并非真心想迁都。只管依从他,自然不会真去做。”迁都之事果然没有行动。桓温又建议迁移洛阳旧宫里的大钟及钟架,王述道:“永嘉时为强胡所逼,暂时定都江东。如今正要平定天下,返还旧都。即使不还旧都,也理应先改迁先帝园陵,不应先张罗钟..之事。”桓温终因无法驳倒他而作罢。>去世>太和二年(367年),因年近七十,上书请求退职,说:“臣的曾祖父魏司空王昶写信向文皇帝表白说:‘从前与南阳宗世林同为东宫官属。宗世林少负美名,为州里人士所敬重。及至年老,勤奋自勉,惟恐被朝廷废弃不用,时人都讥笑他。若上天垂恩,让臣延寿于人世,愿辞官归隐,不愿效法宗公迷恋仕途的行为。’情辞慷慨,对迷恋仕宦者甚为鄙薄。虽是书笺,实为训诫。臣愧居尚书令,身患疾病,不能再行礼敬之事,怎可以处理公务。日复一日,而年迈体衰,疾病经久难治,永无再瞻仰华幄的期望。恳请朝廷允许我遵奉先人训诫,告老还乡。”朝廷不许。王述竟卧病不能上朝理事,三年后病逝,终年六十六。>王述去世后,朝廷追赠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谥号为穆,因避穆帝的讳,改为简。其子王坦之承袭封爵。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王述生平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晋代骠骑将军王述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白色圣城普什卡

    普什卡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中部,只有一万多人口。这里之所以被奉为印度教的圣城,是因为普什卡供奉着整个次大陆唯一的梵天神庙。在普什卡的暮色里,一位印度老人缓缓地告诉我,对于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来说,他们一生的朝圣应该以普什卡为起点。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印度的色彩始终是最令人心动的细节,虽然普什卡的房屋是纯白色的,但是在那些印度姑娘的身上,她们往往不吝于热烈的表达。

  2. 两只猫争鱼

    两只猫争鱼一天,黑猫和花猫在厨房外晒太阳。当正在他们为“友谊之说”而产生共鸣时,厨师从窗里扔出一条鱼。两只猫迅速分开了,像两支离弦箭一样奔向目标,同时抢到了那条鱼,它们争来争去,打得难分难解……

  3. 书摘:《意外动物园馆长的忏悔》(第十届行星出版社,2017)

    在动物园里的幕后发生了什么?在《一位意外动物园馆长的供词》中,伯克维茨描述了她在动物园长达30年的职业生涯,在此期间,她致力于塑造动物园的教育和推广计划,帮助游客更多地了解动物居民,并了解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野外由于人类活动而面临的挑战。同时,她将动物园的保护信息和教育举措带到了世界各地。她打开笼子,伸进去拿出哈丽特,试图平衡双臂的重量。

  4. 刘据的陵墓 对戾太子刘据的历史评价

    刘据>刘据的陵墓>戾太子墓位于位于河南省灵宝县西50公里的豫灵镇底董村南约2公里处。最南面的墓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50米,高约50米,占地面积10余亩,为武帝太子刘据之墓冢。>对戾太子刘据的历史评价>司马光:古之明王教养太子,为之择方正敦良之士以为保傅、师友、使朝夕与之游处。戾太子父子间隔,朕於二阿哥常遣内监往视,赐食赐物。其春,戾太子生。

  5. 海涛法师说故事 人药王子

    人药王子佛陀从前行菩萨道时,看见红尘俗世里的人心病非常严重,而且患心病的人的数量远远超过身体生病的人,于是生起想要解救世人的想法。自从王后怀孕以后,便常常替人治病,不管任何病症,只要王后的手一触碰就能痊愈,不需用到药品。人药王子自从降生人世以来,替人治病已经经历一千多年,治愈了无数的病人。

  6. 最憋屈的三件国之重宝,腌过菜,烙过饼,敲过铃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有着众多珍贵的无价之宝被长埋于地下,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国宝依旧散落在民间的各个角落,由于一些地方相对落后,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导致一些宝物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被他们发现并损毁,成为一件件考古史上的重大悲剧。文物藏于土兮甲盘:兮甲盘...于约2800年前的西周,是传世的国宝重器。

  7. 释梦同心圆了解梦境 -周公解梦

    只是根据笔者多年的释梦经验、心理治疗的经验中,我们更倾向于荣格层面对梦的解释,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具建设性。在弗洛伊德层面了解,这是个典型的愿望满足的梦。这个“求亲”意味着梦者的阿尼玛斯与梦者现有人格的整合。而梦中伯母的死亡意味着梦者一种旧的人格面具将被新的所取代。在解梦10余年之后,我终于体会到,解梦的最高境界是不解之解。梦见熊的象征-周公解梦

  8. 宝箱

    当时这个人见了很是欢喜,就动手去取那些珍宝,但他看到镜中照出的人,吓得他连忙停止,心里感到很不安,就对镜中人说∶『我以为是一只空箱子,里面是没有东西的,想不到有你在这里请不要见怪吧!』接着他就急急地溜跑了。他们作了种种的功德,这好像碰到了宝箱,可是又往往被『身见、我执』所惑乱,在无常无我中妄执有我。这和已遇到宝箱而竟无所得是很相类似的。

  9. 挥日阳戈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huīrìyánggē。

  10. 侯益侍奉了13个皇帝为什么会落到千古 ... 名的下场 只因他的人品问题

    侯益侍奉了13个皇帝为什么会落到千古...名的下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所以说侯益虽然一辈子都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但是他的人品却一直是为人所不齿的,他的一生都是在背叛,更别提是什么忠诚之道了,正是因为拥有这种本领才能够生存下来但是也落下了千古...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