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关于老舍

最近我到美国去,无意中看到我的女儿文蔷收藏的一个小册,其中有一页是老舍的题字。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老舍和我都住在四川北碚。老舍先是住在林语堂先生所有的一栋小洋房的楼上靠近楼梯的一小间房屋,房间很小,一床一桌,才可容身。他独自一人,以写作自遣。有一次我问他写小说进度如何,他说每天写上七百字,不多写。他身体不大好,患胃下垂,走路微微有些佝偻着腰,脸上显着苍老。他写作的态度十分谨严,一天七百字不是随便写出来的。他后来自己说:“什么字都要想好久。”他的楼下住着老向一家,但是他们彼此往来并不太繁。老舍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是内心却很孤独。 后来老舍搬离了那个地方,搬到马路边的一排平房中的一间,我记得那一排平房中赵清阁住过其中的另一间,李辰冬夫妇也住过另一间。这个地方离我的雅舍很近,所以我和老舍见面的机会较多。有一天我带着文蔷去看他,文蔷那时候就读沙坪坝南开中学初中,还是十来岁的小孩子。请人签名题字是年轻学生们的习气。老舍欣然提笔,为她写下“身体强学问好才是最好的公民”十三个字。虽然是泛泛的鼓励的话,但也可以看出老舍之朴实无华的亲切的态度。他深知“身体强”的重要性。 在这个时候,老舍得了急性盲肠炎。当时罹盲肠炎的人很多,在朋友中我首开纪录。由于当时缺乏消炎药剂,我两度剖腹,几濒于危,住院一个多月才抬回雅舍休养。老舍步我后尘,开刀也不顺利,据赵清阁传来消息,打开腹腔之后遍寻盲肠不得,足足花了个把钟头,才在腹腔左边找到,普通盲肠都在右边,老舍由于胃下垂之故,盲肠换了位置。行手术后,他的身体益发虚弱了。 >抗战初,老舍和我一样,只身出走到后方,家眷由济南送到北平。他写信给朋友说:“妻小没办法出来,我得向她们告别,我是家长,现在得把她们交给命运。”后来我曾问其夫人近况,他故作镇定地说,“她的情况很好,现服务于一所民众图书馆——就是中央公园里那个‘五色土’的后面的那座大楼。”事实上,抗战到了末期的时候,北平居民生活非常困苦,几近无以为生的地步。不久,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女士来到了后方,在北碚住了不久便和老舍搬走,好像是搬到重庆附近什么乡下去了,他离去不久有一封信给我,附近作律诗六首。诗写得不错,可以从而窥见他的心情,他自叹中年喜静,无钱买酒,半老无官,文章为命,一派江湖流浪人的写照! >老舍之死,好久是一个谜,现在不是谜了。他死得惨,他的父亲也死得惨。胡絜青说: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的时候,他父亲死在南长街的一家粮店里,是舅舅家的二哥回来报的信,这个二哥也是旗兵……他败下阵来,路过那家粮店。进去找点水喝,正巧遇见了老舍的父亲。攻打正阳门的八国联军的烧夷弹把老会父亲身上的 ... 打燃,全身被烧肿,他自己爬到那个粮店等死。二哥看见他的时候,他已不能说话,遍身焦黑,只把一双因脚肿而脱下的布袜子交给了二哥。后来父亲的小小衣冠冢中埋葬的就是那双袜子。这时老舍不足两岁。 >这段悲惨的家史是天然的小说题材,在老舍的一生中,不管走到哪里,它都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他的记忆里,勾起他的无限辛酸和义愤。 >历史不能重演,然而,历史又往往那么酷似。老舍的父亲牺牲在帝国主义的炮火之下,老舍本人竟惨死在“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毒箭之下;老舍的父亲孤单而受尽苦痛地死在一间小粮店里,老舍本人也同样孤单而受尽苦痛地死在一个小湖的岸边;老舍的父亲的墓冢中没有遗骨,只有一双布袜子,老舍本人的骨灰盒中也同样没有骨灰,只有一副眼镜和一支钢笔……(《正红旗下》代序) >老舍父子都是惨死,一死于八国联军,一死于“四人帮”的爪牙。前者以旗兵身分战死于敌军炮火之下,犹可说也,老舍一介文人,竟也死于邪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毒箭之下,真是惨事。我们的了解是,他不是溺死在一个小湖的水里,他是陈尸在一个小湖的岸边。他的尸首很快的火化了,但是他的骨灰盒里没有骨灰!像老舍这样的一个人,一向是平正通达、与世无争,他的思想倾向一向是个人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他的写作一向是属于写实主义,而且是深表同情于贫苦的大众。何况他也因格于形势而写出不少的歌功颂德的文章,从任何方面讲,他也不应该有那样的结局。然而,不应该发生的事居然发生了。我没有话说,我想起了胡适先生引述《豆棚闲话》所载明末流贼时民间的一首《边调歌儿》:“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你看不见人,听不见话。 ... 人放火的享尽荣华,吃素看经的活活饿 ... !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 >老舍最后一部小说是《正红旗下》,一九八○年六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四二页,九万七千字。 这部小说作于一九六一年底和一九六二年。据胡絜青的代序说,这部小说的遭遇很惨,经过也很曲折。小说以写满人为主,而且是清朝末年的满人,并且是以义和团那个时代为背景。所以在体裁上当然与所谓“现代体裁”不同。老舍所以敢动笔写这一部早就想写的小说,是因为他以为他已获得允许可以“在一定的大前提之下自由选择体裁”。但是他想错了。一九六二年下半年,起了一阵“现代文字狱妖风”,株连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谁愿意莫名其妙地因写小说而被戴上反党的大帽子呢!”“这些文艺政策上的不正常现象就构成了《正红旗下》没写完,又没发表的原因。” dxzw >《正红旗下》原稿一百六十四页成了无法见天日的违禁品,“被藏在澡盆里、锅炉里、煤堆里,由这家转到那家,由城里转到郊区,仿佛被追捕的可怜的小鹿。”我们现在读这部《正红旗下》,真看不出对任何人有违碍之处,也许其唯一可议之处是缺乏合于某些时尚的标语口号。也许这部小说是忠于历史、忠于人性、忠于艺术的写实作品,而不是什么为谁服务的东西,于是犯了忌讳。总之是这 ... 篇小说刚刚开了一个头,介绍了故事中几个人物,刚刚要写到义和团运动,刚刚要写到他父亲的惨死,便停笔了,而且残稿一直没有能发表,直到老舍死后好久才得出版。 这部小说没有写完是一憾事。在作风上这部自传性质的小说和以往作品不同,态度较严肃,不再在口语文字方面的诙谐取巧。毫无隐避的这是自传性质的一部小说,不过究竟是小说,不是自传。人物是真的,背景是真的,故事穿插有真有假。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明了老舍的身世。 老舍生于一八九九年二月三日(腊月二十三日),正是糖瓜儿祭灶那一天。他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旗人有名无姓,指名为姓,晚近多冠以汉姓,所以老舍到底原来是何姓氏,是不是姓舒,现无可考。对于老舍最有研究的胡金铨先生在他的《老舍和他的作品》一书中也说:“舒字可能是排行……我们就暂定他姓舒。”我近阅崇彝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页四七),据说“满洲八大姓”之一是“舒穆鲁氏”,绎姓舒。可能老舍姓舒,绎自舒穆鲁,并不是名字之上冠以汉姓。这是我的猜测,无关宏旨。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老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4.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5.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6.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7.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8. 上官云珠女儿姚姚的悲剧人生,看了让人泪下

    上官云珠一生有三次婚姻,每任丈夫给她留下一个孩子:大儿子张其坚、女儿姚姚、小儿子韦然。其中女儿姚姚是上官云珠与第二任丈夫姚克所生,母亲是大明星,父亲是剧作家,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9. 这位五千年间最年轻的英烈、最早熟的少年,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尤其是夏完淳,这位十六周岁就英勇就义的少年诗人、民族英雄,并不见诸中小学历史课本,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包括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可是,他真的不应该被人们遗忘,恰恰相反,他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因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侵略的反抗,还代表了文明与野蛮的抗争,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是危难之际民族精神的象征。

  10.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随机推荐

  1. 梦见和男朋友接吻

    周公解梦梦见和男朋友接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男朋友接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诗经】《诗经·小星》——边缘小人物的悲叹

    微光闪闪小星星,三三五五在东方。这让人想到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小人物拯救自己的唯一的武器,只能是在内心默默向上帝祈祷,如此而已。处在边缘的小人物的呼号,是软弱无力又震撼人心的。其实,当小人物自己有了这种自觉意识,他至少在内心当中就不在是卑微的了。“诗经情话”微信平台整理发表。

  3. 怀念曾经的句子 我也曾经憧憬过只是后来没结果-感人的情话

    你若对我沉默,我也只好对你冷漠。二十六、最宝贵的不是你拥有的物质而是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和陪你到最后的人二十七、人的一生要疯狂一次,无论是为一个人,一段情,一段旅途,或一个梦想。

  4. 骆驼的最后一滴眼泪

    你可见过骆驼的最后一滴眼泪?在北京大学的百年大讲堂,我有幸参观了一个摄影展,主题叫“骆驼的眼泪”。我约了摄影展的主办者——一个铁铮铮的内蒙古支边几十年的退休工人卢彤景老先生。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卢老先生告诉我们,草原如此退化最大的一个罪魁祸首竟然是1981年时与日本合资的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日本人在1981年以前是在自己国家养山羊,很快发现了养山羊带来最大的问题——山羊不但吃草,而且吃草根!

  5. 公元1477年 明廷设置西厂

    明朝皇帝为加强集权统治,早在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迁都北京时,就设置了一个叫东厂的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专门刺探官僚、百姓的隐私。成化十三年(1477)正月,宪宗为进一步加强特务统治,又设立了一个西厂,由大太监汪直任提督。西厂缇骑倍于东厂,声势在锦衣卫之上。汪直用锦...

  6. 【閵轹】的意思是什么?【閵轹】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閵轹」在《汉语大词典》第16926页第12卷125閵轹践踏辗滚。《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徒车之所閵轹。」颜师古注引郭璞曰:「閵,践也。轹,辗也。」词条推荐

  7. 祝福语_庆祝五一劳动节公司祝福语

    小编整理了“庆祝五一劳动节公司祝福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篇一:庆祝五一劳动节公司祝福语1.今天劳动节,花儿在笑,鸟儿在叫,发你的短信,把你手机闹:愿你走上发财高速路,进入升迁快车道,跨跃好运桥,穿过平安巷,到达幸福终点站。五一劳动节快乐。篇二:庆祝五一劳动节公司祝福语1.春风喜迎劳动节,舒展眉头度五一;繁忙工作终得歇,劳累之余开心些;心情放飞欢喜些,尽享回报笑嘻嘻;祝劳动节快乐。

  8. 【埋葬】的意思是什么?【埋葬】是什么意思?

    【埋葬】的意思是什么?【埋葬】是什么意思? 【埋葬】的意思是:埋葬mái zàng 1.  掩埋尸体。  ●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女,年四岁病没,故埋葬,五日复生。」  ●《水浒传》第一一六...

  9. 教一识百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jiāoyīshíbǎi。

  10. 粗杂粮为什么要多吃?为什么还不能吃太多?

    多吃谷物、粗粮、杂粮你知道好处是什么?另外,粗杂粮的营养特点是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吃得太多的话,就会容易引起胃胀、腹胀,造成胃肠道不适,对消化能力比较弱的老人和孩子不太好,所以是提倡适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