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五台山佛教传说

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佛教最初传入我国时,只有少数人奉行。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国(原居我国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来到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卢景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御道之南,建造一座僧院以供这两位印度高僧居住。为纪念白马负经(《四十二章经》)输像(佛像)之功,因名白马寺。永平十一年,摄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因此奏知汉明帝。汉朝廷为辨别佛教与道教的优劣高下,让僧人与道士表演、说明、验证,因此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西安焚经台)。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完好如初,故他二人获得建寺的权利。台内山多地广,河流纵横,何处适合建寺?《清凉山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牟尼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此足迹,而且还发现佛“舍利”,此外,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气象非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相似。由于这三种原因,故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大孚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 ... 。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寺庙里礼拜,叫做朝台。此时,五台山之名已在北齐史籍中大量出现。盛唐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 ... 。这个期间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五台山佛教传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烧水的智慧

    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

  2. 过度吃辣有害健康

    尽管辣椒有种种益处,但并非人人皆适,要适可而止,否则摄取过多不当,反而有害人体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其能抗低密度胆固醇被氧化成有害的形态,所以可预防动脉硬化。虽然,辣椒有上述众多的益处,但是,不是人人皆宜吃辣椒,尤其过量服用有害,甚至可危及生命。其实,过度吃辣,只会破坏神经末稍的感觉,久而久之,使胃肠粘膜损伤,引起慢性炎症,出现呕吐、痉挛、疼痛及腹泻等。

  3. 老太念佛

    有个老太,手里拿着数珠,一边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边大叫:“二汉、二汉,锅上蚂蚁太多,我讨厌死了,快拿火代我把它们烧死。”

  4. 拿破化东征

    在拿破仑大举东征埃及的一次战争中,部队一连数日行进在广袤沙漠之中,由于缺水,士兵们干渴难熬,士气自然极度低落。拿破仑发现了这种情况,于是来到士兵们中间。拿破仑大声反驳说:“不,我才不愿意带你这样的士兵去执行任务呢!”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法国士兵,说那句话的人和他的伙伴们感到十分羞愧。于是他们又重新振作精神,顽强地战胜干渴带来的痛苦,不久终于顺利地到达了尼罗河边。

  5. 欧洲人权法庭施特拉斯堡开庭

    图片来源于网络欧洲人权法院在施特拉斯堡,是根据1950年签署的《保护人权及基本自由公约》于1959年成立,旨在维护1948年联合国人权宣言中提及的部分权利。欧洲人权法院各法庭的审理结果为终审判决,成员国必须执行,欧洲...会...理事会负责监督。1959年2月23日欧洲人权法庭在施特拉斯堡第一次开庭。

  6. 林庚白自夸自大

    林庚白,福建闽侯人,民国初年任议院秘书长,后致力于文学,享誉中国文坛。林庚白幼年聪慧,被称为神童,自负诗才横溢,自夸自大,以中国第一诗人自居。若近数年,则尚论古今之诗,当推余第一,杜甫第二,孝胥不足道矣。如元稹之誉杜甫。而余之处境,杜甫所无,时与势皆为余所独擅,杜甫不可得而见也。余之胜杜甫以此,非必才力凌铄之也。>林庚白的夸大狂一至于此。大家听了林庚白的自吹自擂,无不引以为笑。

  7. 梦见一群蛇

    梦见一群蛇以下是梦见一群蛇的周公解梦大全:参考周公解梦资料一:梦见一群蛇变得有魄力和决断力,以前拖累你的负担,你开始去坚决的放下,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历程。目前财运正在转佳老人梦见一群蛇在家附近预示出远门,好。成年人梦见被一大群蛇则健康方面:健康需要关注的重点是心脏。参考周公解梦资料二:梦见一群蛇是什么意思?参考周公解梦资料三:一:做生意的人梦见一群蛇在家里赶不走,说明您的财运不能太急。

  8. 梦见办公室很乱

    周公解梦梦见办公室很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办公室很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20年了,谁还记得?当年长治有个「 ”戒烟狂人”卓祥表?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在长治街头经常会看到一位穿戴怪异、手拿小旗、身披标语、不厌其烦劝说路人戒烟的老者,他就是「”戒烟狂人”卓祥表。卓祥表是浙江奉化松岙乡人,生于1931年,中学毕业后参军入伍奔赴...战场,1958年转业到山西沁县,先是当了一名小学乡村教师,后又进农机厂当工人,退休前是长治市太行技校的职工;他一生致力于反对烟酒赌,倡导文明生活运动。他与号称「”南怪”的湖南禁烟人士何偲,10多年里辗

  10. 罗汉褂

    罗汉褂民国以来,我国民间的服式,都逐渐地趋于简便适用了。因此,遂有一部份出家人,有意加以改革。太虚大师并且还设计了一种新式的长衣和短衫裤。领子是用两层布片复叠缝制的。胸前中间开启对襟,纽扣钉在对襟的边缘上。这种长衣,因为是太虚大师所倡导,所以当初都管它叫做‘太虚褂’。不过近些年来,业已普遍地改称它为‘罗汉褂’了。‘罗汉褂’既省布料,行动又较利便。因此,穿它外出的人,仍然为数不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