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朝没有密折——驳《冷知识:密折制度真的是起源于雍正吗?》

今天例行刷头条,偶然看到有一篇题为《历史冷知识:「 ”密折制度”真的是起源于雍正吗?》的文章,出于一个雍正脑残粉的自觉,我点进去看了,结果刚看开篇就感觉受到了 ... 。 看完整篇文章,我努力安慰自己,作者其实就想写明朝密疏,把雍正捎上了做个对比而已,谁让这年头雍正也成了流量呢? 可是当我看作者回复了我的留言以后,忍不住把我压箱底的两大法宝——杨启樵先生《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和冯尔康先生《雍正帝》两本书翻了出来找证据,反驳这篇全是槽点的文章。 折匣 首先,「 ”清朝雍正皇帝创设‘密折制’”是为密折制度之滥觞”到底出自哪本教科书? 作为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我真想不起来哪本教科书有这句话,当然也可能是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再者,百度搜索这句话,也只能搜到作者的文章。如果这句话真是出自某教材,我想百度不至于搜不到吧。既然作者引出了这句话,还要麻烦给个出处。 请安折与奏匣 第二,「 ”疏”和「 ”折”是一回事吗? 「 ”疏”,查网上的新华字典(因手上没有纸质版工具书),对「 ”疏”的解释是:分条说明的文字: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也就是说,疏作为一种公文,重在分条陈述。 「 ”折”呢?按新华字典的解释,「 ”折子戏”的「 ”折”,意思比较接近,按杨启樵先生在《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书中的解释,奏折的折是折叠意,用折叠的纸缮写而得名。而奏折,是臣对君的一种报告。 古代公文中,臣工报告的名称有:章、奏、表、议、疏、启、书、札子、封事等,奏折是后起的一种公文,杨启樵先生猜测可能起源于清朝。 很明显,「”疏”、「”折”根本两码事。 「 ”奏疏”和「 ”奏折”也不一样,奏疏重在分条陈述,而且作为一种正式公文,对于格式肯定有明确要求,比如字体、贴黄、备副本。 而奏折一开始是非正式公文,对于格式,没有特别的要求。即使形成制度后,跟奏疏也完全不是同一种。 请安折 第三,「 ”密疏”和「 ”密折”是一回事吗? 「 ”密疏”和「 ”密折”,虽然都是直达御前,但是除了这点,其他都大不相同。 首先,密疏没有什么保密措施,容易泄密;而密折形成了制度,保密措施很严密。按作者的说法,阁臣的密疏直接塞门缝,一般臣子通过通政司,但通政司之后还要经过司礼监,这样一通流程下来,根本没有什么保密措施,泄密太容易了,很多密疏很难到皇帝跟前。 而密折,在雍正朝,保密工作相当完善了,密折是真的直接给皇帝,中间的程序就是臣子写好,加封套,固封,放入折匣,匣外加铜锁,再用御压黄纸封口,包黄包袱,交给亲信仆人,仆人可以直接送到乾清门。 这中间不需要经过任何部门,而且,保密设备都备好了——雍正给可以写密折的人发2个至8个折匣,数量根据路途远近、奏折疏密而定,折匣的铜锁是宫廷特制,寻常锁匠开不了。折匣的钥匙只有皇帝和臣子本人才有。旁人没有钥匙,即使得到折匣,也看不到密折内容。 其次,格式、内容都不一样,密疏是一种正式公文;而密折,是雍正和臣子私人通信,他们简直无话不谈,正经朝廷大事、饭后闲余八卦,街谈巷议都有。雍正的「 ”耗羨归公”政策、倒年等国家大事,都是通过密折跟朝臣先通气的。 再者,皇帝批阅之后的处理不一样。密疏经皇帝批阅以后,将密旨附于密疏之后,由文书房再转呈外廷,直接送还上奏密疏的本人,而密折经皇帝批阅之后,直接发还给臣子本人。 康熙时期李煦小密奏 第四,明朝有「 ”密折”吗? 明朝肯定没有密折,「 ”密折”这个词应该是清朝才出现的。 可是作者开篇就说「 ”明朝时期就已经有大量使用密折的情况”,还说「 ”密折在明代也被称为「 ”密疏”、「 ”密奏”、「 ”密揭”、「 ”实封”等”,清代的「 ”密折制”可以说就是在继承明代密折的基础上,才会发展形成了一项完善的制度。 这些说法非常不严谨,密折制度到底是不是继承自明代,作者没有提供任何佐证。 有学者认为,密折应该源于请安折,因满人经常有向皇帝请安的习惯,具折问安时,顺便报告他事,久之成习惯。而杨启樵先生认为,康熙与亲信包衣原本无话不谈,康熙亲信在康熙面前可以面奏,在外折奏,事无巨细都可风闻入告,逐渐演变为密折。 不管是哪种说法,密折跟明朝应该是没什么关系了。 请安折 综上,简单说来,密疏还算正式公文,而密折,算是皇帝和臣子之间的私信。 明朝的「 ”密疏”,有「 ”密”之名,但离真正的保密还差得远,真可谓「 ”百密一疏”。纵观明朝,多少密疏根本没到皇帝跟前。而雍正的「 ”密折”,才真的是秘密,泄密的可能微乎其微。 可惜目前没见过明朝密疏的实物,我感觉密疏应该不会跟密折一样,是折叠的形式。也就是说,从实物来看,已经能知道二者区别了。 最后再强调一下,明朝没有密折。如果要做科普工作,严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说出来的话一定要有根据,即使是自己猜测,也是在基于一定根据的猜测,而不是想当然。 真没想到,雍正如今也是流量了? 本文作者:转蓬飘飘 本文编辑:猴格大人 参考资料:杨启樵先生《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冯尔康先生《雍正帝》 图片来自《中华遗产》杂志博客,侵删。

明朝没有密折——驳《冷知识:密折制度真的是起源于雍正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5.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6.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7.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8.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9.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10.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随机推荐

  1. 滴水刑法是真的吗,传说为商纣王发明(用水滴击穿人的头骨)

    相传它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商纣王发明的,当时他有一个侍从不小心将水洒在了他的身上,为了惩罚侍从,于是他突发奇想想要用水滴折磨他。

  2. 梦见工作忙碌不顾家

    周公解梦梦见工作忙碌不顾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工作忙碌不顾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买卖经】的意思是什么?【买卖经】是什么意思?

    【买卖经】的意思是什么?【买卖经】是什么意思? 【买卖经】的意思是:★「买卖经」在《汉语大词典》第14134页 第10卷 167★「买卖经」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买卖经mǎi mài jīng(买卖经,买卖经)犹言生意经。   ▶ 许地山《...

  4. 八字看哪些人第六感特别强

    太极贵人实则就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道教始祖,为天上掌管大权的神仙。所以命中有太极贵人的,一般聪明伶俐,勤于思考,对哲学,神秘学,宗教,易学有浓厚兴趣,慧根,天赋极高,如得生旺及有吉星相生,则气宇轩昂,福寿双全,能享世间荣华富贵。

  5. 带有永字的成语

    包含有“永”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慎身修永——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兆载永劫——佛教语。暂劳永逸——犹一劳永逸。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永无宁日——永远没有安宁的翌日,指社会不安。亦作“永劫沉沦”。同“永劫沉轮”。永垂竹帛——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永垂青史——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在历史上。一劳永逸——逸:安逸。

  6. 闪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闪”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闪烁其辞——闪烁:光一闪一闪,比喻说话吞吞吐吐。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7. 董贵人已经怀孕五个月了,她为什么非死不可?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新知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董贵人已经怀孕五个月了,曹操为啥非...她不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200年2月11日,曹操...心骤起,诛...了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尽管汉献帝和伏皇后苦苦哀求,他连已怀孕5个月的董贵人也没放过,被他活活勒死。只将董承等五人,并其全家老小,押送各门处斩。死者共七百余人。贵妃乃董承之女,帝幸之,已怀孕五月。

  8. 陈独秀之死

    陈独秀之死陈长璞揭秘陈独秀之死真相:中毒身亡陈长璞安徽安庆人陈独秀之孙女...党员大专学历现任安庆市政协...安庆市文化局纪检组副组长。陈长璞撰文说爷爷的晚年生活主要由我的父亲也即他的三儿子陈松年及江津名绅士邓蟾秋叔侄慷慨资助和北大同学会照顾。当时...蒋介石、戴笠、陈立年等要员虽在经济上接济陈独秀但都被爷爷一一退回。蒋介石透过银行汇寄款项爷爷仍无动于衷不予采纳。1938年7月2日陈独秀乘民权轮入

  9. 【慢朦腾】的意思是什么?【慢朦腾】是什么意思?

    【慢朦腾】的意思是什么?【慢朦腾】是什么意思? 【慢朦腾】的意思是:★「慢朦腾」在《汉语大词典》第10312页 第7卷 710慢朦腾màn méng téng(慢朦腾,慢朦腾)犹言慢慢地。   ▶ 元·奥敦周卿《一枝花•远归》套曲:「把一个可...

  10. 诊断报告

    有一对夫妻,结婚几年一直还没有生育。在农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加上男的又是独子。不得已之下这对夫妻决定去医院检查。他告诉妻后,妻一边捶着他一边呜rensheng5呜直哭。没过些日子,妻子就提出离婚,理由是男人没有生育能力。丈夫却坚决不同意离婚。妻子听不进丈夫的话,说她对这个家已经死心。妻打开一看,是一份诊断报告:“先天性卵巢功能障碍”,再一看上面写着的是自己的姓名,妻惊呆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