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这个人是文化界第一大汉奸,却又是民国第一散文家

原标题:这个人是文化界第一大汉奸,却又是民国第一散文家

现在的人一提起周作人,都知道他是鲁迅的弟弟,而且还是个大汉奸,在民国文化人汉奸中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也因此长期以来都销声匿迹,跟哥哥鲁迅的待遇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周作人的名字才重新被人们提起,人们这才发现,原来在文坛深处,还有这样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冲淡平和,返璞归真,在鲁迅“匕首、投枪”式的散文之后,他的这种不带一丝火气的散文更加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在他的散文中,人们第一次领略到了世间万物的美好,一棵树,一只虫,一杯茶,一片瓦,都是那么的充满灵性,让人心灵纯净。他的散文,虽然题材、文字、结构都平平无奇,但却处处透着一股清新淡雅、玄妙通达的人生韵味,因此也被一些人誉为“民国第一散文家”。

其实,除了“文化汉奸”的标签,周作人身上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在 ... 时期,周作人的贡献丝毫不在哥哥鲁迅之下,曾是《新青年》杂志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发表过《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等有着巨大反响的文章,其中,《人的文学》被誉为“当时关于改革文学内容的一篇最重要的宣言”。

郑振铎后来总结说:“假如我们说, ... 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什么成就,无疑地,我们应该说,鲁迅先生和他(指周作人)是两个颠扑不破的巨石重镇,没有了他们,新文学史上便要黯然失光。

鲁迅有一篇重要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为纪念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人写的,向来被认为代表了鲁迅嫉恶如仇、不畏强权的一面。其实,在这次惨案中,周作人的表现更在鲁迅之上。

早在惨案发生之前,周作人就跟其他教师联名发表了《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和《反对章士钊宣言》,还坚持去女师大给学生上课,以声援学生。“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周作人又接连发表数篇文章,将矛头直指惨案的制造者,并为在惨案中牺牲的学生亲笔写下挽联: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

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

可惜的是,代表正义的力量在周作人身上并没有保持多久,就在日本人的长枪大炮之下土崩瓦解了。

在卢沟桥事变之前,郑振铎离开北平时,曾专门找过他,劝他早日离开,到抗战的大后方继续教书。但周作人却拒绝了,并对中国的抗战事业表示了悲观的态度:“和日本作战是不可取的,人家有海军,没有打,人家已经登岸来了。我们的门户是洞开的,如何能够抵抗人家?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京大学要撤离北平,为了保护搬不走的大量设施,北大校长蒋梦麟安排了四位教授留校,分别为周作人、孟森、马裕藻、冯祖荀。尤其是周作人,因他与日本人关系密切,便重点委托他跟日本人交涉,尽量保护北大的教学设施。周作人也做到了。

留守北大的周作人,起初并不想跟日本人合作,毕竟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没有人会乐意当汉奸。日本人多次邀请他担任沦陷区大学的教授,都被他一一婉拒,对日本人的各种约稿、宴会,也都视而不见。有一次,日本宪兵队想把北大的理学院当作宪兵队总部,周作人极力反对,专门找到伪华北临时 ... 教育总署督办汤尔和,强烈请求他劝阻日军的行为,最终让理学院得以保全。

他的转变发生在1939年1月1日。那天,他正在家里跟来拜年的学生沈启无聊天,佣人进来说外面有两个年轻人想见见他,周作人以为是来拜年的,就让他们进来了。

两人进来后,周作人站了起来,突然,一个人从衣袋里掏出一把 ... ,冲着他就开了一枪。周作人应声倒地。弟子沈启无刚站起来,也中了一枪。

两个年轻人走后,家人赶紧把周作人和沈启无送去医院。幸运的是,打周作人的那一枪恰好打在衣服的纽扣上,只受了点轻伤,当天就回家了,沈启无伤势较重,留在医院治疗。

关于这次枪击案,有人说是日本特务干的,也有人说是军统特务干的,但都没有证据,成了当时的一大悬案。直到二战结束后,有人在美国发表文章,说自己当时是一名普通学生,因愤慨于周作人的亲日行为,而选择了刺 ... 。

然而,正是这次枪击事件,让周作人彻底改变了立场。

枪击案发生10天后,他就担任了伪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不久又接受了伪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职务。1940年12月,周作人被任命为华北政务 ... 会 ... ... 兼教育总署督办。1941年,周作人又率代表团访日,慰问在侵华中受伤的日军伤病员。回国后,周作人又按照日本人的要求,将华北很多地方的大学、中学、小学的课本进行了修改,将日语成为各学校的必修课。1942年9月,伪“华北作家协会”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正式成立,周作人担任了伪“作协主席”。

就这样,周作人从一个进步文人,彻底沦落成了一个唯日本人马首是瞻的文坛头号大汉奸。

其实,周作人对日本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对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也都有不同的理解,他曾总结说:“日本人爱美,这在文学艺术以及衣食住行的形式上都可看出,不知道为什么在对中国的行动,却显得那么不怕丑。日本人又是很巧的,工艺美术都可作证,但行动上却又那么拙,日本人喜洁净,到处澡堂为别国所无,但行动上又那么脏,有时候卑劣得叫人恶心。

然而,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当汉奸的借口,在自己的民族受到侵略时,任何为侵略者服务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最强烈的谴责!

抗战胜利后,周作人被以“汉奸”的罪名逮捕入狱。很多人都为他求情,北大校长蒋梦麟也发表声明,说周作人留守北大是他的安排,并且确实有保护学校设施的功劳。但是,周作人为日本侵略者做事是板上钉钉的,“汉奸”的罪名也是不容置疑的,最终周作人被判处十年 ... 。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继任总统,为了和谈,李宗仁下令释放一批政治犯,周作人也在其中。就这样,只坐了短短的两年多牢,周作人就重新获得了自由。

1949年8月,周作人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对过去的事进行了解释和检讨,希望新 ... 能宽大处理,给他一个为新中国服务的机会。周恩来把信转给了毛主席,主席看后,大度地说:“文化汉奸嘛,又没有 ... 人放火。现在懂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养起来,做翻译工作,以后出版。”

建国后,周作人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但所有文章均不得署名。就在哥哥鲁迅被捧上神坛广外传颂的时候,周作人却躲在书房里无人问津,默默地做着枯燥的翻译工作,连名字都不能出现。

1965年4月26日,已是80岁高龄的周作人在遗嘱中写道:“余今年已整八十岁,死无遗恨,姑留一言,以为今后治事之指针尔。死后即付火葬,或循例留骨灰,亦随便埋却。人死声销迹灭,最是理想。余一生文字无足称道,惟暮年所译希腊对话,是五十年来的心愿,识者当自知之。

这个人是文化界第一大汉奸,却又是民国第一散文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连续作战19天,攻占20座城池歼灭马家军1万余人

    1949年7月28日,...第一野战军猛打猛追,终于在固关地区追上马家军骑兵14旅。一野第1军的主攻师和第7军20师前后合击,先外围后中央,占据两侧高地有利地形以火力猛射敌人。激战到下午,终于大部歼灭了青马骑兵14旅及248师1个骑兵团,缴获战马2000多匹。经19天作战,第一野战军歼灭二马军万余人,解放了陇东、陇南重镇平凉、天水及县城20座,割断了二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继续进迫兰州、西宁、银川的有利态势。

  2.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3.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6. 「说谍」突破伪满的‘钢铁国防线’的 ... 情报战线领导人钟子云

    1934年,上海...中央留守的机构组织遭到...特务机关破坏,满洲省委和哈尔滨特委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加之东北业已沦陷,由上海经哈尔滨、满洲里去苏联的交通线中断。

  7. 曾暴打黄金荣的"民国公子"卢筱嘉,后来结局如何?

    1920年的某晚,彼时的上海滩法国巡捕房华人督查探长,「”通吃”江湖的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正在他为情人露兰春搭建的「”共舞台”里悠闲看戏。却不料突然一队士兵闹哄哄闯入,当场把黄金荣捆了塞车里,直接押到了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的公馆里。满头雾水的黄金荣,在何公馆地牢里活活关了两天,接着又被拉了出来。然后当着何丰林的面,一个暴怒的公子哥当场啪啪甩了黄金荣两个耳光,外加一声怒喝:「”这是老子还你的”。跺一脚上海

  8. 刘建平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

    刘建平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刘建平,1948年出生,河北束鹿人。擅长年画、连环画。历任天津市教育局美术编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少儿读物编辑、副总编辑、社长。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一次袭取日寇机枪的战斗中,少年小牛机警地营救了一位受围的八路军同志,又巧妙地把敌人引入芦荡深处伏击圈,终于夺得了日寇机枪,并全歼了这股敌人。故事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形象。

  9.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10. 日军发动最大规模「 ”万岁冲锋”试图刺刀战,美军:我不怕人多

    二战初期日军的...素养完全挑不出毛病,有八路军战士回忆,日本老兵两枪就可以判定射击的位置,第三枪还没打出去,日军的...就已经打过来了。

随机推荐

  1. 無常力最大

    整治中,發現道路中央橫著一塊大石頭,任憑五百力士如何使力,都無法搬動。佛陀示現大智慧,以無常力最大,令五百力士生稀有心摧服驕慢,創造得度證果的因緣。

  2. 变化无常是什么意思?

    【拼音】biànhuàwúcháng【解释】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出处】《庄子·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例子】近来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又大雨倾盆。【近义词】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幻莫测【反义词】一成不变,原封不动,依然如故【相关】百度“变化无常”

  3. 传为笑谈是什么意思?

    【拼音】chuánwéixiàotán【解释】笑谈:笑话;笑料。流传开去成为人们谈笑的资料。【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嘉平公子》:“公子虽愧恨,犹不知所题,折帖示仆。闻者传为笑谈。”【例子】大家就嘻嘻哈哈传为笑谈。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相关】百度“传为笑谈”

  4. 代东贺词

    代东贺词(一)春风拂面流淌著醉人的甜蜜,彩云飞扬传递著诚挚的祝福。代东贺词(二)各位亲朋好友、女士们、先生们:20**年8月20日,爱神降临,**结婚,嘉宾光临,蓬荜生辉!代东贺词(三)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领导、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可爱的小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如果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那就只能怪我们代东团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还请各位高朋贵友们多多海涵。

  5. 吃豆腐时,别忘了跟这3种食物搭配,血糖越来越稳定,肠胃还不堵

    豆腐一直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美食,在舌头上的中国等美食节目,豆腐也是频繁出现的食材。而我国的豆腐等豆制品的历史源远流长,因自然的赐予,再加上古代人的智慧,才最终造就了豆腐这种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的美食。

  6. 关于冷漠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因为只有为梦想而坚持的人,才有胜出的可能。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全部含在字里行间。赢了道理,输了感情!追求完美一种积极思想,却不是最好的活法。它是信心的传承,它是坚持的灵动。一杯下肚,耳聋目芒,理智全失!

  7. 梦见下雨屋顶漏雨

    周公解梦梦见下雨屋顶漏雨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下雨屋顶漏雨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波斯匿王减肥记[佛说肥胖的五种因缘]

    波斯匿王减肥记佛在世时,于舍卫国为弟子说法,他的身边绕了上千的比丘和比丘尼,连城中的女居士,每天都会三度来到佛前,听佛说法。波斯匿王身体肥胖得需旁人扶持才能步下銮驾走动,至于礼拜佛陀,则根本无法做到。这些都是使他发胖的原因。于是,他在佛前发愿改过──现在开始要用心关怀自己的生死大事及国民国事,要培养温柔的态度,以宽心待人;也要节制睡眠时间,控制饮食。

  9. 孕妇梦见夫妻做爱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夫妻做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夫妻做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乾隆出15字上联为难考生,考生写出下联惊艳众人

    乾隆又为何要与考生对对子?>与乾隆对对子的考生是个江西人,名叫刘凤诰,聪慧过人,有“江西大器”文誉之名,十八岁便考中举人。可是,考官们均对刘凤诰的才华赞不绝口,建议乾隆给他一个名列前茅的功名,乾隆为避免考官们说他以貌取人,于是决定出对子考验刘凤诰,如果刘凤诰对不出对子,乾隆便可理直气壮地让刘凤诰落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