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作霖的爱将死后死,为何其棺材内有抓痕

张作霖手下的猛将姜登选,确实死得很惨。

他46岁时被郭松龄枪 ... ,尸体草草地装在一口薄木棺材中,像垃圾一样弃在荒郊野外。

直到郭松龄反奉失败后,姜登选的好友韩麟春,才将他重新入殓,择地厚葬。

当韩麟春等人打开姜登选的薄棺时,赫然发现,原本捆绑姜登选的绳索已经被他挣脱,棺木内到处都是抓痕,姜登选的双手指甲脱落,血肉模糊。

很显然,当初郭松龄枪决姜登选时,并未击中要害。他在棺木中苏醒过来,竭力挣扎,试图挣脱绳索,掀开棺盖。但没能成功,最终被活活窒息而死。

(姜登选旧照)

那么,作为张作霖手下“五虎将”之一的姜登选,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一、姜登选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将领。

1880年,姜登选出生在一个富裕殷实之家,23岁时受官派赴日本留学,系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1908年,姜登选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一直追随朱庆澜,先后辗转于东北和四川,任职参谋等职。

后来,朱庆澜在川的士兵,因军饷等问题而哗变。姜登选又被迫和朱庆澜一道离开四川,短暂地担任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官。

在朱庆澜担任了黑龙江省将军后,姜登选立即辞掉了教官工作,继续追随朱庆澜,担任黑龙江督署参谋长。

1916年,朱庆澜出任广东省 ... ,姜登选也随之前往广东赴任。一年后,朱庆澜辞去了广东省 ... 之职,姜登选也旋即离开了广东。

从以上姜登选早期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忠心的人,特别看重“忠义”二字。而恰恰是他的这种性格,为其后被 ... ,埋下隐患。

(张作霖旧照)

二、加入奉军,屡立战功,与郭松龄结仇。

1922年,姜登选担任奉军总参议,追随张作霖。

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虽然奉军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姜登选却亲临战场一线,和普通士兵一起作战,极大地鼓舞了士兵的斗志。在奉军大溃败时,姜登选身先士卒,亲率士兵构筑防御工事,掩护奉军撤退。

姜登选在战场上的表现,深得张作霖赏识,随即被委任为镇威军第一军军长。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奉军表现神勇,频传捷报。姜登选更是率先攻入了距离山海关只有十几公里的九龙口。

张学良从战争大局出发,下令调集山海关正面的5个团支援姜登选,统一由郭松龄指挥。力争从九龙口,一举突破直军在山海关的防线。

韩麟春当面嘲笑郭松龄是来抢功的,这让一向刚愎自用的郭松龄极为愤怒,当即带着五个团的兵力撤出了战斗,直奔山海关的正面而去。

姜登选大为恼火,指责郭松龄胆大妄为,公然破坏作战计划,并让韩麟春到张作霖处告了郭松龄的状。

郭松龄不甘示弱,对姜登选反戈一击,说其部下陈琛在九龙口战役中不遵命令,按律当斩。姜登选爱才心切,急于护犊子,将此事告诉张学良。张学良出面,郭松龄仍不为所动。逼得张学良跪求于他,郭松龄才没有追究。

由此,郭姜二人结下了仇怨。

(郭松龄旧照)

三、奉军内部派系林立,彼此拆台。

奉军表面强大,在众多军阀中实力似乎首屈一指。但是其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

以张作霖为首的这伙人,包括他的几位结拜兄弟,皆出生绿林,被称作“旧派”。这些人是奉军的元老,军阀割据思想浓厚,热衷于抢地盘,夺利益,把个人利益看得很重。

与之相对应的是“新派”。这些人都是科班出身,要么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要么毕业于国内军校。而“新派”中又派生出“士官派”和“陆大派”,区别在于是否留过学。郭松龄是“陆大派”的首领,姜登选则是“士官派”的中坚力量。

郭松龄和姜登选的性格迥然不同,郭松龄被人叫做“郭鬼子”,城府极深又心胸狭隘。而姜登选则要光明磊落得多,对上级忠心,对同僚坦诚豪爽。这样的性格,也注定两人冲突不断。

四、郭松龄反奉,姜登选登门劝说遭毒手。

1925年,郭松龄为了图谋在东北的更大利益,以张作霖和日本人合作,挑起内战为理由,公开反奉,战争一触即发。

此时的姜登选,已被张作霖任命为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对张作霖忠心耿耿的他,不愿看到奉军四分五裂,决定乘火车前往滦州车站,登门劝说郭松龄,和他面谈。

不料,郭松龄反奉之心坚如磐石,不但断然拒绝了姜登选的建议,反而劝说姜登选和他合作,共举反奉大旗。并承诺成功后,由他们二人共同掌管东北。

义愤填膺的姜登选,随即对郭松龄破口大 ... 。历数其大逆不道之罪,犯上作乱之举。性格偏执的郭松龄恼羞成怒,下令逮捕姜登选,执行枪决。

姜登选的结局,正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非常凄惨。不过,郭松龄最终也没能善终,下场似乎比姜登选还惨。

(参考资料:《乱世枭雄张作霖》)

张作霖的爱将死后死,为何其棺材内有抓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2. 郭松龄反奉,有人建议炮轰叛军,张学良立刻制止:都是我的部下

    关于郭松龄反奉的原因,说法一直,按照郭松龄的说法,他说东北人民受到穷困,而日本对东北虎视眈眈,假如奉军一直在关内的话,日本一旦发难,东北必然十分危难,郭松龄在给张学良的遗书中也表示,自己反奉是为国为民。

  3. 「 ”倒戈将军”冯玉祥,800多评论都在争议其做人。他错在哪里?

    总有人说,冯玉祥是爱国将领,我对此从来没有否认,也一向没有视而不见。有些人只看了我一篇文章就大放厥词,我认为实为不妥。昨天800多条评论,看到我眼花。其中争议比较大的,是冯玉祥做人的问题。冯玉祥我真的无语。

  4. 张作霖如果不死,后来哪些事情就不会发生?

    张作霖之死1928年6月4日凌晨,一列火车穿过山海关,向奉天(今沈阳)驶去。这列火车是东北王张作霖的专车。当时中国南方,蒋介石率军北伐,从广东一路打到山东,时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张作霖居于北京,奉系军队全线溃败。

  5. 她是张作霖的四女儿,却被当成政治工具,献给慈禧太后的贴身侍卫

    张作霖的发家史非常励志,他白手起家一步步成为权势滔天的「”东北王”,可谓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不过政治总是残酷的,张作霖一步步走来,在他还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还是需要付出更多心思与计谋的。就比如说政治家惯用的手段——联姻,张作霖就曾经使用过。张作霖的四女儿张怀卿就沦为张作霖的政治工具,被张作霖献给了慈禧太后的一个贴身侍卫张勋。张勋也算是清末民初时期的风云人物。1884年,参加中法战争,由于他作战英勇,

  6. 被「 ”誉”为「 ”倒戈将军”的冯玉祥,一生倒戈8次,他都害过谁?

    民国是一个风云诡异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许许多多的大军阀,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人。这些人中,有的令人肃然起敬。

  7. 郭松龄人品能力究竟怎么样?为何有人说他是五虎上将老末?

    世人对郭松龄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郭松龄反奉失败这一件事上。与民族大义相比,张作霖对郭松龄的栽培恩情,只不过是小义。所以,从人品上去贬低郭松龄,认为他是东北军五虎上将最差的,其实是不合适的。那么,从能力上看,郭松龄真的比五虎上将其他几个人差吗?东北军的五虎上将分别是郭松龄、李景林、韩麟春、张宗昌、姜登选。五虎将中,郭松龄与万人迷姜登选一向关系不好,而姜登选和韩麟春关系较好。

  8. 屡战屡败,张学良断送了中国第一支装甲部队

    1919年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革命,法国军队曾经派出自产的雷诺FT-17坦克一同参战。后来法军把撤离时剩下的雷诺坦克交到了白俄卫军手中,以增强白卫军的力量。1922年白卫军溃败,不少白俄散兵进入中国境内被张作霖收容,其中包括这些坦克一起归到了张作霖门下。1922年掌握...的张作霖野心膨胀,想通过武力一统全国。武器采购成为第一要务。张作霖一方面将已装备的雷诺坦克机枪护盾进行了加强。

  9. 张作霖死后,辅帅张作相怎么样了?怎一个「 ”义”字了得

    说起张作相,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他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两人共患难、同富贵,情同手足。

  10. 他辅佐张作霖成海陆空大元帅,逝后胡适说:此人不死东北必不会失

    文/徐永超民国时期的大军阀张作霖手下有着这样一位被称为"小诸葛亮"的能人,他辅佐张作霖成为海陆空大元帅,他死后,胡适说:曾说"此人若不死,东北必不会如此轻易失掉。当时,袁世凯迫于各方压力,不得不取消帝制。张作霖得知消息后,一方面假意派人护送,一方面马上让人把消息通知给冯德麟。张作霖得知后大为恼火,找了个理由撤销了杨宇霆的参谋长职务。当晚7时许,杨宇霆以妨碍新政,阻挠统一的罪名,被当场枪决。

随机推荐

  1. 神会心融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énhuìxīnróng【解释】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神会心融”

  2. 【历运】的意思是什么?【历运】是什么意思?

    古代认为朝代的兴衰更迭与天象运行相应。《晋书王鉴传》:「明公遭历运之厄,当阳九之会;圣躬负伊·周之重,朝廷延匡合之望。」参见「历运」。

  3. 公案 七、想出了心脏病

    剃头兵有外快赚,他的生活过得还不错,但是想离开军队回来出家。因为年轻,没办法退役,就装心脏病。心脏病不好检查,检查不出来。他装了三年,真的得了心脏病;一直到现在,心脏病都不好,常常发作。这是无病想出病来的。

  4. 梦见父母离婚的意思! -周公解梦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是最亲厚的,那么如果在梦里你梦见了父母离婚那是代表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梦见父母离婚,周公解梦提示你要多加小心,因为你朋友之间可能有点小摩擦,你无意间说的一句话,有可能会引起朋友的误解,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梦见父母离婚也预示著自己非常担心父母的婚姻,关系融洽。当然也有可能是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你最近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是应该对父母更加的关心才好!

  5. 治愈系文字控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手不要握的太紧,东西会碎,手会疼。做个内心向阳的人。不忧伤,不心急。—张嘉佳五、无法拒绝的是开始,无法抗拒的是结束。爱情如此,友情同理。

  6.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妹妹君柔,在屋外戏耍,骑脚踏车,跌倒挫伤后,遂感双脚乏力,于接骨所包扎,未见好转,忐忑不安。上山当日,郑老师等五位居士,先代买物命放生,并将功德回向十方及君柔的冤亲债主。带著弱不胜衣的君柔,八十七年十一月,正值佛诞日,上山谒见上圆下因老法师,师父慈悲,替君柔及家人皈依,并嘱付,定要吃素、放生。君柔菩萨,如同小蜡烛,虽已蜡炬成灰,但它放出的光热,正点燃家人的法身慧命。

  7. 镜子里的姥爷

    镜子里的姥爷这个是和我玩的很好一同学讲的,他遇到这个事真的比较害怕,我们称他为a.讲的是他的一个哥们的事情,和他关系挺好,我们称之为b。>然后就听见b大喊了一声:姥爷!!!说自己刚才通过镜子看到自己姥爷了。b说没有,没有千真万确,我开始以为看错了,镜子里能看到卧室,我已开始以为你去卧室了,然后一听你说话,发现你在中庭,然后再仔细一看是我姥爷。

  8. 皇太极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孟古哲哲带着遗憾撒手人寰,另一个却悠闲自在

    皇太极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她们都叫哲哲,命运却是天壤之别>皇太极对清朝历史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奋斗,为后来清军入关统一中原奠下了基础。>孟古哲哲和博尔济吉特哲哲都是皇太极一生最重要的女人,孟古哲哲对他有养育之恩;博尔济吉特哲哲帮他打理后宫解除后顾之忧,让他能够专心处理朝政。>只可惜孟古哲哲带着遗憾撒手人寰,博尔济吉特哲哲在紫禁城过了几年轻松悠闲自在的生活,享年五十一岁。

  9. 二戰德軍爲什麼兵敗莫斯科?是因爲日耳曼人不抗凍嗎?

    提起二戰期間的蘇德戰場,最慘烈莫過於斯大林格勒戰役,這場規模空前的血戰被認爲是二戰的轉折點,因此知名度很高。不過,戰爭的勝利是靠一個又一個的轉折點來贏得的,對於遭到了德軍閃電戰重擊的蘇聯來講,莫斯科保衛戰也許纔是之一個真正的轉折點。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從一開始就是納粹德國的頭號目標,德軍最爲強大的中央集團軍羣,就是用來攻取莫斯科的。由於斯大林的錯誤判斷和蘇軍在戰爭初期的混亂低效,使得德軍一度進展神

  10. 有关于何基沣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何基沣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何基沣将军愤怒异常,下令还击,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第一枪,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何基沣生于1898年10月。何基沣随同前往。何基沣严词拒绝。何基沣不畏虎狼,打算前去谈判,后来何基沣率领助手们安全返回。一七九师地下党组织被叛徒出卖,面临遭严重破坏的危险。何基沣立即把这一消息报告...,并亲自布置已暴露身份的10名地下党员撤退,无一人被捕。此事引起蒋介石对何基沣的怀疑,将他调到重庆,名为“受训”,实为软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