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名人故事:梁启超拜师的故事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一个异常响亮的名字。他集政治家、学者、作家于一身,以 ... 澎湃、大开风气的文章,为转折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他留下的1400余万字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史学、哲学、法学、社会经济学、新闻学等诸多领域的学术研究。 梁启超自四岁起居家就读,跟祖父识字。在早年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中,梁启超不仅学到了不少传统的文史知识,而且还听到了许多悲壮激昂的爱国故事。祖父经常给他讲述“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朗诵激动人心的诗歌篇章。这种带有爱国情感和思想倾向的课外教育,对梁启超有着重要影响。历代杰出人物忧国忧民的风范、舍生忘死的品格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有清一代自乾嘉以降,知识分子的出路越来越狭窄,只有通过科举,由学入仕,才被视为“正途”,而用其他 ... 取得功名的机会很少。这就迫使许许多多的青年学子不得不以全部精力去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时文,希冀沿着科举的阶梯步步攀登,获取功名利禄。梁启超在少年时代,也是沿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光绪八年(1882年),梁启超年仅10岁,就去广州应童子试,结果不中。两年之后,再到广州应试,中秀才,补博士弟子。少年登第,这对梁家来说,确实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父亲期望儿子能学优登仕,光宗耀祖,因此对他管教十分严格,而这时候的梁启超也如井底之蛙,“不知天地间于帖括外更有所谓学也”,整天都在潜心钻研八股文。 光绪十一年(1885年),梁启超进广州学海堂读书。学海堂为前两广总督阮元所办,“是省城专治经学之所”。梁启超在这里学习汉学。段玉裁及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等汉学家注重考据,旁征博引,精研古籍的治学 ... 和学术成果,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形之下,格式、内容都有严格要求的八股文章,便令人感到缺乏生气和枯燥无味了。在学海堂学习时期,梁启超逐渐萌发了“弃帖括之志”。 梁启超考中举人以后,但他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还是继续努力学习,在广州的学海堂继续读书。在学海堂中,有一个同学名叫陈千秋,是 ... 县西樵乡人,与梁启超非常要好,而且他还是学堂里的高材生。一天,他从外面回来,非常兴奋地对梁启超说:“梁兄,我听说 ... 康有为先生上书皇帝请求变法,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现在他刚巧从京师回来,我正想前往拜见他,他的学问是我与你所想象不到的。如果我们现在能找到一位好老师,那就太好了。” 陈千秋见到梁启超还是一脸纳闷,就向他介绍了康有为的学问和思想,1888年,康有为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他写了一封五千字的《上清帝书》,向光绪皇帝提出:“强邻四逼于外,奸民蓄乱于内,一旦有变,其何以支?”?他还警告皇帝,如果还是因循守旧,不变法图强,外国列强必然会进一步深入国土,像太平天国那样的起义就会再次发生。本来康在这次乡试中,已经考中举人,可是顽固派大臣徐桐认为,“像康有为这样轻狂的人,如果给他考中,今后必然会将朝庭搞得乌烟瘴气的。”于是抽去他的试卷,使康有为不幸落榜了。但这次上书却轰动整个北京官场,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康有为也因此有了一定的声望。陈千秋还说,康有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异议和奇怪的论说,都是他闻所未闻的。这个消息大大地震动了求知欲极为旺盛的梁启超,他急切地恳求陈千秋说:“陈兄,我也想见见这位康先生,你快带我去见见他吧”陈千秋爽快地应允了。 见到康有为后,梁启超便正式拜康有为为师。陈千秋、梁启超二人还共同请求康有为自己开学馆,于是康有为便在广州长兴里成立了“万木草堂”。梁启超从此便结束了在学海堂的学习。 康有为中举是1893年的事,比梁启超中举晚四年,当1890年梁启超成为康有为的及门弟子,及1891年万木草堂创立时,康有为还是没有中举呢。可见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是举人拜秀才为师,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但这也说明,康有为的确是有学问,很不寻常,不仅学富五车,而且思想新颖,否则,已经中举的梁启超岂肯拜在他的门下?同时也说明,梁启超的确虚心好学,不计较康有为还只是个秀才,只要他有真才实学,能为己师,还是很愿意拜他为师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名人故事:梁启超拜师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凌践】的意思是什么?【凌践】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凌践」在《汉语大词典》第2163页第2卷419凌践língjiàn侵害摧残。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国风汉魏六朝上》:「若‘惟桑与梓,必恭敬止’,谓桑梓以人赖其用,故养而成之,莫肯凌践,则有养敬之道。」清·魏禧《彭夫人家传》:「将军不用奋言,为人所凌践。」清·陈天华《猛回头》:「痛只痛,在租界,时遭凌践。」词条推荐

  2. 梦见红色袋子里装泥鳅

    周公解梦梦见红色袋子里装泥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色袋子里装泥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别人吃油饼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吃油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吃油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喀里多尼亚托皮亚:别叫它裙子——苏格兰短裙的历史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因扮成女人而被嘲笑,真正的男人知道短裙是男人中最强大(也有人说是最疯狂)的一种服装选择。它不仅确定了一个人的苏格兰传统,而且也确定了一个人从中欢呼的氏族。目前,苏格兰短裙种类繁多,从“实用短裙”到代表地方或组织成员的短裙,这一短裙在16世纪末的苏格兰高地开始传承。尽管它在目前的国家吸引力,在它之一次被穿的时候,许多低地居民认为它是一种“野蛮”的服装形式。短裙也不仅仅局限于腰部,而是

  5. 74年哪位将军报告被诬挨批 ... 批示:到此为止

    ...收到信后,批示:“到此为止。”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全面制止了山西长达两年多时间的武斗,初步恢复了社会秩序。九一三事件后,谢振华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精神,对稳定山西的局势起到了很大作用。随后,谢振华被罢免山西的党政军一切职务,连续被围攻、批斗60多天。粉碎“四人帮”之后的1977年12月,谢振华由...副司令员调任...副司令员。

  6. 雷·米兰简介

    职业:演员国籍:威尔士为什么出名:失落的周末,收获狂风,拨M为谋...,还有爱情故事。

  7. 甲午之后未满十年,为何大清从上到下都暗中相助日本战胜俄国?

    1896年初,也就是甲午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李鸿章开启了遍访欧美之旅。尽管古老的大清帝国刚刚在与日本的战争中吃了败仗,但西方各国仍旧对这位晚清重臣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和礼遇。

  8. 刘沉香劈山救母

    相传这就是当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沉香听后,决心到华山救出母亲,匆匆逃出洛州。>那日,吕祖在蒲团闭目...,忽觉心中翻腾,屈指一算,沉香要来华山救母,心想这是一桩义事,我要助她一举成功。沉香向前,索要开山钥匙,他只得命天将取出。>刘彦昌在洛州听说沉香救出了三圣母,便弃官不做,来到华山,一家人才得以团聚。>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早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9. 太平天国为何要屠 ... 满人?

    太平天国的天王领导们充分利用了民族矛盾,把斗争的矛头聚焦在了满族朝廷和八旗,把屠......聚居区的满人作为一项任务来抓,当时的东王杨秀清在和部众讲话之时就强调“誓屠八旗,以安九有。”所以,在太平天国席卷之地,这样的满人聚集的满城全部成为攻击目标,被反满宣传的百姓几乎都裹挟到了屠满的行列,于是乎,在江南被太平军攻下的城市,满族人几乎屠...了个遍,也许,这就是对当年满人对嘉定三屠最好的回应吧,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10. 夜里的鱼

    >有点像沙丁鱼似的鱼,翻着白肚皮,在车边上游。>车边的鱼儿越来越多。>松井听到了一声...,他扭过头一看,连在鱼篓上的网竟变得像海带一样长了。游在最后面的,是一条粉红色的大鱼。>松井用一只手撑着昏沉沉的脑袋,走出车外。>突然,松井在黑呼呼的一堆石头边上,看到一个人正在拼命地招手,就刹住了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