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诸将失和致军心瓦解

日本浮世绘:蒙古袭来 作者:肖伊绯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笑葺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分明一盘棋势,漫教人、著眼看师言。为问鹍鹏瀚海,何如鸡犬桃源。”词中有“倭奴”二字,又称其“抗衡上国”云云,显然说明在元代,中日两国即有不睦乃至战事了。所谓“伏波勋业”,是以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征伐越南事,概指元军诸将东征日本。整首词隐约表达了元代征伐日本的战事,但“薏苡又何冤”之句又是何意呢?这就需要进一步联系《元史》,来作一番史料探寻与揣摩了。 据《元史》卷二○八《外夷一》载:“日本在东海之东,古称倭奴国。或云恶其旧名,故改名日本”。事实上,白朴词中所言的“倭奴”古名,源自汉代。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王”遣使朝贡,欲借臣属于汉王朝树立自己权位和王位,故求汉皇赐封,而光武帝赐其为“倭奴王”。直到唐代咸亨年间,这受封于汉朝的“倭奴国”才改称“日本”,渐有自立门户之意。 继续查阅《元史》,不难发现,白朴词中的中日之战,有过两次,且发生在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原本,忽必烈没有打算东征日本,至元三年到九年间(1266—1269),还屡屡派使臣出使日本,有通好睦邻之意。当时,对于铁蹄踏遍欧亚、一条马鞭征服世界的大元帝国而言,根本没有把弹丸之地的日本国放在眼里,以为日本必将臣服。于是乎,他没有挥动马鞭进军,而是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 岂料好几次使臣东渡,要么因风浪巨大无法抵达,要么则因日本方面不作回应而不了了之,到后来,日本更直接拒绝忽必烈的使臣登陆,并明确声称不会向元朝纳贡称臣。忽必烈原本只是图一“虚名”,让所谓“海内之国无不臣服”的声名成为事实,并非真心想要日本的朝贡之礼;所以还一直耐着性子,按兵不动。多次遣使东渡,却屡遭拒绝之后,忽必烈忍无可忍,终于发兵日本了。 至元十一年(1274)十月三日,元军大小战舰900艘、28000名士兵、15000名水手等,在都元帅蒙古人忻都、左副元帅高丽人洪茶丘、右副元帅山东人刘复亨等的率领下进攻日本。高丽国王也派金方庆率领大军随同出征。这次战役以元军占领日本两岛后,又莫名奇妙地撤军而草草结束。至元十八年(1281),元军再次东征日本,用兵达十万之众。而这一次则更为诡异,因为海上突起风暴,元军尚未登陆,已全军覆没。还有一种说法,则是称元军诸将不和,无法统令行军,最终不得不以全线撤军收场。这两次东征日本,元军撤军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无法确定。而白朴词中的“薏苡又何冤”,就正是认为元军东征日本之所以失败,源于诸将失和、群臣猜忌而致军心瓦解。 “薏苡”的典故,仍是出自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史事。《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称,马援征伐越南时,曾听说当地有一种“薏苡”的植物,其果实(即薏仁)可食用,有轻身健体的功效;服用后还可以避南方瘴气之害。于是归国途中,他便将这种植物的种子载了整整一车回来,以便在国内种植推广。可当时却有大臣向皇帝诬告,称马援载回国的车子里,曾经载有满满一车的珠宝。白朴词中的“薏苡又何冤”,正是以马援之冤代指元军内部的猜忌失和,也间接地暗示了元军东征日本失败之因。 此后,忽必烈虽还有东征之意,但因种种客观原因,及群臣谏劝,最终未能再举战事。元朝人大都认为,没有必要为此弹丸之国大兴讨伐之事;且元军只擅骑兵攻伐,并不擅海上征战。白朴曾作有《西江月》词一首,为之感叹道:“白石空销战骨,清泉不洗飞埃。五云多处望蓬莱,鞭石谁能过海。”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诸将失和致军心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2. 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战,说说蒙元帝(汗)位传承的演变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途中逝于六盘山下。死前,他传位于三子窝阔台,为免争端还特意召集诸子,要求他们团结并服从于窝阔台。理论上从这一刻起,窝阔台已经成为蒙古大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唯独在蒙古却是个例外。

  3. 明朝开国六公爵,只有徐达的爵位传到明末,其他人都止于两代之内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群臣,一共封了6个公爵、28个侯爵、2个伯爵,这36个人对朱元璋来说极为重要,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朱元璋彪炳千古的成就,但是,这次封赏只代表朱元璋对他们以往的肯定。功成名就,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发生变化,明朝开国功臣如此,朱元璋亦是如此,面对名与利的诱惑,很少有人能够选择急流勇退,虽然有历史的经验教训,但人还是会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历史不会在自己身上重演。

  4. 明朝文官最高爵位只能是伯爵,为何不能封为公侯?

    汉朝把五等爵位变成了王和侯两种,能够得到这份殊荣的都是皇帝的本家、外戚和有功之臣,后来又把担任丞相一职的人封侯。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给功臣以及死难将士的封号也都是五等爵位,可是等到坐稳天下之后,朱元璋觉得封爵太滥了,于是就把五等爵位变为三等爵位,也就是只有公、侯、伯,并且规定,文官不得封为公侯,最多只能封为伯爵,而且前提是必须立有军功。

  5. 大臣拿出免死金牌却照样被处死,只因为金牌后面的七个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每年暑假都会重播的一部电视剧《还珠格格》,在剧中的乾隆皇帝把小燕子和紫薇两人接回宫的时候,曾送给你他们一人一块「”免死金牌”。为的就是怕这两位来自民间的格格,要是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事儿,有了这块「”免死金牌”,就可以免掉一死。毕竟身为皇帝,不可能说什么事情都做到亲力亲为,所以这免死金牌就是代表皇帝的意思。其实,这「”免死金牌”的名字也叫「”丹书铁券”,始于汉朝的,是当时皇帝为了

  6. 大臣被判凌迟,行刑前大喊我有免死金牌,皇帝:你忘记看背面了

    我们都知道,每当一个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皇帝都会给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人加官进爵,甚至还会给予他们免死金牌,其目的,就是为了笼络那些功臣,让他们死心塌地跟随自己,从而更好的巩固自己的统治。但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一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主宰天下臣民的生死。

  7. 您知道杨家将、呼家将,也许不知道史家将,皆因其功高而名声不佳

    提起三代将门,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北宋杨家将。

  8. 血洗四川张献忠:从已知历史来看,我们错怪了这位农民领袖372年

    另外,这篇文章昊童也可以保证绝对不是为张献忠开罪,也不会否认他在起义过程中犯下的暴行!那张献忠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子?进四川1644年6月张献忠打败英雄秦良玉攻破重庆打开了四川的大门,又在八月攻破成都虐...蜀王全族,并以成都为核心逐步占领四川。为了稳固政权张献忠采用保甲连坐以及管控言论来控制当地百姓,同时鼓励百姓开荒并用酷刑杜绝...,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

  9. 《清史稿》闹剧:正史不正,14年修史大业化为泡影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抄袭必究!

  10.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之: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周岂页》察:看得清;徒:党徒,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由于有了刚,那些先贤们才能独立不惧,坚韧不拔。然而,太刚则折,太柔则靡。春秋战国时期楚归晋知的故事十分著名,其原因就在于知营能够不卑不亢、外柔内刚地对待楚王。当时,晋国人把从楚国那里俘虏来的楚国公子及楚国大臣的尸首交给了楚国,希望能够换回包括知在内的晋国战俘,楚王答应了。

随机推荐

  1. 康熙欲誅他九族,其姓氏卻讓他望而卻步,哪個姓氏這麼厲害?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國出現了大量的治世理論,有以儒家爲代表的以“仁”治國,有以道家爲代表的“無爲而治”,還有墨家的“兼愛非攻”,一時間各種學說層出不窮,讓當時的統治者看的是眼花繚亂,不知道選什麼好。後來秦國選擇了法家學說,也是利用法家的觀念,迅速的壯大自己,最終統一六國,君臨天下。但是事實也證明了,法家的學說並不完全適合於治國,或許在亂世的時候能夠壯大自己,但是當國家

  2. 带有鹘字的成语

    包含有“鹘”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兔走鹘落——比喻动作敏捷。鹘入鸦群——鹘:同“隼”,一种凶猛的大鸟。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鹰觑鹘望——形容视觉敏锐。

  3. 乾隆与听琴的故事

    >>>>乾隆下到江南,只和听琴见了一面,只是一面之交,就永远记住了听琴。乾隆经过这里,买了听琴的扇子。姑且不提前朝的事情,今日听琴的事,就不是一件小事。几月以后,乾隆就是沿着这条蜀道,来到广济的古街沛关找到听琴的,那日,乾隆和听琴失去联系以后,没有办法,就回到紫禁城。在几月后,沛关进贡的陶俑里见到了听琴模样的陶俑,乾隆又日夜兼程,赶到沛关,寻找听琴。得知乾隆安全登基,父亲,

  4. 爱德华三世简介

    职业:英国国王国籍:英语为啥出名:英国国王1327年2月1日至逝世。以他在军事上的成功和在他父亲爱德华二世的灾难性统治后恢复皇室权威而闻名。他是仅有的六位统治英国或其继承王国超过50年的英国君主之一。1350-08-29温切尔海战役:爱德华三世统治下的英国海军舰队击败了由40艘舰艇组成的卡斯蒂利亚舰队。在Facebook上分享在Twitter上分享著名的国王哈罗德二世亨利二世詹姆斯一世詹姆斯一世和六麦克白维克多艾曼纽三世

  5. 蓬赖麻直造句_蓬赖麻直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蓬赖麻直pénglàimázhí蓬赖麻直的意思和解释: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蓬赖麻直的出处《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赖麻直的例子蓬赖麻直造句蓬赖麻直造句相关汉语和英语中都有丰富的成语。英汉成语有惊人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两种语言中也出现。

  6. 刿鉥肝肾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guìxùgānshèn【解释】形容穷思苦索,刻意为之。同“刿鉥心腑”。【出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四:“江橙里词清远而蕴藉,沈沃田称其‘刿鉥肝肾,磨濯心志,苦心孤诣以为词’。”【例子】无【相关】百度“刿鉥肝肾”

  7. 婚礼短片配乐推荐 适合婚礼视频用的歌曲

    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婚礼短片配乐,一起来看看吧!婚礼短片配乐推荐《UptownFunk》UptownFunk是布鲁诺·马尔斯在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冠军时间最长的单曲。歌词中轻快的语句,让人有想随着舞动的感觉,很适合作为婚礼视频的背景音乐。婚礼短片配乐推荐适合婚礼视频用的歌曲《ShutUpAndDance》在这首浪漫的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当他看着我的时候,我感受胸中慢慢的爱意。我知道我们天生注定要在一起,天生注定要在一起。”

  8. 男人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工作压力是元凶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高血脂、高血压、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等,皆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得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此疾病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时,患者往往会有心悸、气短、呼吸困难、胸闷不适、晕厥、恶心呕吐、偏瘫、失语、肢体无力、站立不稳等症状,让患者痛苦不已。

  9. 人非人——摧毁傲慢 令得解脱

    人们也都互相传闻舍卫城内有这么一个相貌非凡的人非人,并络绎不绝地去亲睹其美貌。一天,人非人带着众眷属往舍卫城去拜见世尊,遥见世尊的庄严相好时,他的傲慢心顿时消失,对世尊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急去世尊前于足下恭敬顶礼合掌求法。

  10. 隋炀帝杨广的皇后是谁?隋炀帝皇后萧氏活了多久

    隋文帝立隋后,选其为爱子晋王妃。养父萧岌过世后,萧氏辗转由舅父张轲收养。虽然在即位后,炀帝妃嫔众多,但对于皇后萧氏一直相当礼遇。回京后的萧皇后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崩逝,享年约八十。皇后逝世后,唐太宗以后礼将萧皇后葬于炀帝之陵,上谥愍皇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