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修塔起信,全家证果

以前,净饭王手下的极贤大臣一直膝下无子,夫妻二人经常祈祷梵天、帝释天、森林神、地神等世间天人,却无丝毫感应。时净饭王喜添悉达多太子,婆罗门相士预言:太子若在家将成为金轮王,若出家将证得如来正等觉的果位。极贤大臣闻此预言心里倍加痛苦,更迫切地希望自己有个孩子,以便将来给悉达多太子作侍从,自己的职位亦可传给儿子,如是自己和净饭王家族的王臣关系即可代代相传,只可惜现在没有孩子。夫妇俩想尽一切方便法再三祈求,仍然无济于事。悉达多太子长大后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偶然出游四门时亲眼目睹人间的生老病死之苦,复又深深思维人间的无量诸苦,遂生起猛烈的出离心,独自夜半潜越城门,拔剑削发,出家修道,每日仅食一麦一粟一滴水。如是苦行六年,在前往尼连禅河沐浴的路上,接受牧羊女经十六次提炼的牛奶乳精和婆罗门的吉祥草等供养,终至印度金刚座跏趺而坐,发誓若未现前菩提则不起于此座,后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大彻大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果。佛陀在鹿野苑初转 ... ,摄受了陈如等五比丘,同时也摄受了五百涅卫、六十贤普、五十孩童等,给他们传法后,令其皆得圣者果位;佛陀又示现种种神变,到森林中调化影胜王与八万天子,令得圣果;于王舍城为舍利子、目犍连授比丘戒,令得圣果;再到舍卫城调伏了与佛同时出生的胜光国王;后又去迦毗罗卫国宣说妙法等,如此四处弘法度众。极贤大臣虑及自己年近古稀,无子继承财产,死后家产将会收归国库,无甚意义,应趁机供养佛陀,故发心迎请佛陀及僧众应供,自己亲手以各种甘美饮食供佛及僧。供养圆满后,佛陀给他传授正法,他心生欢喜,赞叹并受持正法,复于佛前诚白自心:“佛陀,如果我家能生个男孩,他就可以象我承侍净饭王一样承侍您,可惜一直令人遗憾。”佛陀安慰他:“若真发心清净,善愿必定顺遂。”不久,施主妻子果真有喜,十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名贤者,精心抚养,贤者如海莲般迅速成长。长大后,他学习了八观察及世间的一切学问。佛陀观知贤者出家因缘已成熟,即亲往极贤大臣家提醒说:“贤者在未降生之前,你已答应给我作侍者,现在可践诺言。”极贤大臣心生欢喜,叫来贤者:“孩子,在你还未出生之前,父亲已把你许给佛陀作侍者了,今佛陀亲来接你,你一定要好好承侍世尊,切莫辜负父亲厚望。”贤者欣喜应承:“谨遵父命,多谢父亲如此恩赐,孩儿非常乐意。”佛陀把贤者带回经堂剃度授戒传法,贤者精进修持,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贤者思及自己如今断除一切痛苦、获得无上安乐悉皆来源于佛陀恩泽,故应酬报佛恩,而报恩的唯一 ... 即是度化众生。他以神通观知自己首先应该调化的是双亲,于是刹那间回到家里,如雄鹰腾空般跃入虚空,给父母显示打雷、燃火、下冰雹等种种神变,父母对他生起欢喜心和信心,闻他所传法要后都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并告诉贤者希望能出家为道。贤者欢喜赞叹。他父母用家产作广大布施后双双出家并精进修持,都获证了罗汉果。诸比丘启问:“世尊,贤者以何因缘生富贵家、身相庄严,于佛教下令佛欢喜,出家获证罗汉果?他的父母以何因缘被贤者度化,在佛教下出家皆得罗汉果?请为吾等演说前后因缘。”世尊告曰:“这是他们前世的愿力所致。贤劫人寿四万岁时,人天导师拘留逊佛出世,度化事业圆满后显示无余涅槃。国王准备修一由旬长的遗塔,令手下一大臣全权负责,大臣对佛没有信心,即告儿子代替总管修塔之事。儿子遵从父命,掌管整个修塔工程中的大小事务,期间他对拘留逊佛生起很大的信心并皈依受戒。父母受到影响,也逐渐对佛生起信心,并且皈依受了居士戒。遗塔圆满竣工后,国王主持举行盛大法会,大臣之子在塔前广作供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将来令佛欢喜,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父母问知后也同时发愿:愿我们生生世世财富圆满,循子之引令佛欢喜,在佛教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大臣之子即现在的贤者,父母即今世贤者父母。因我与拘留逊佛功德事业同等,故他对我生欢喜心,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其父母也因同时发愿,而今愿力已成熟,故于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复又于迦叶佛出世时,他们三人出家并发愿将来于佛教法下同得解脱,所以今三人同得涅槃果位。此即一家共证罗汉果位的前后因缘。”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修塔起信,全家证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佛陀也有苦恼

    佛陀也有苦恼赵州从谂禅师道行高洁,有“古佛”之称。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道:“佛陀有苦恼吗?”赵州禅师还是干脆地回答说:“有!”信者还是不开窍:“一切众生,当然无法度尽,那么佛陀永远都在苦恼之中而无法超越了?”赵州禅师耐心地解释说:“已经超越,已无苦恼。”人性只有通过苦难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精神价值。

  2. 怎样收置衣服能节省空间-如何放置衣服

    放置衣服要点1:要掌握正确的折衣...折衣...正确的话会有效地利用空间又能够很好地保养衣物。T恤、运动衫应紧紧地卷成圆筒状,可以节省空间,并且有一目了然的效果;而收放衬衫时要注意不要弄皱领子,也不宜摆放得过分拥挤。衣柜的挂衣架的吊杆和上层隔板的空间狭窄,拿取将非常不便。所以一定要选择有适当空间的衣柜。

  3. 夏季应多吃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

    夏季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堿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等作用。应注意的是,食用苦味食品不宜过量,否则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4. 秉公无私造句_秉公无私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秉公无私bǐnggōngwúsī秉公无私的意思和解释: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秉公无私的出处秉公无私的例子故特请诸公到此三曹对案,以明天地鬼神,~,但有报应轻生远近之别耳。秉公无私造句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总是铁面无私,秉公处理。regardlessoffamilyandfriendsarestillordinarypeople,theyalwaysimpartialandincorruptible,impartialtreatment.秉公无私造句相关互文式成语在表达上具有错落

  5. 水泄不通造句

    水泄不通造句一:每当逢年过节,高速公路的车潮便会挤得水泄不通,寸步难行。

  6. 美国时刻:罗马共和国衰亡启示录

    谢远东有种乐土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是vox网站上一篇访谈。是肖恩-耶林对爱德华-瓦兹的访谈。瓦兹新出一本书,叫《终有一死的共和国》。这本书,谈的是罗马,但着眼的是美国。罗马共和国的早期具有传奇般的坚强。这种坚韧没有持续永久。到公元前2世纪,这个曾经统一的共和国已经分裂成两个派别,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财富。

  7. “消食水果”饭后不宜马上吃

    经常在外面吃饭的人都知道,一顿大餐下来,店家总会送上一盘水果,美其名曰“消食水果”。饭后立即吃水果,这些水果就会被食物阻滞在胃内,如果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过长,水果就会在胃内发酵,导致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还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吃水果最好是在饭后1~2小时以后。

  8. 乾隆为何编《贰臣传》?为何吴三桂不入其列?

      《贰臣传》全称《钦定国史贰臣表传》,是乾隆年间提出编撰的一本旨在“崇奖忠贞”、“风励臣节”的书。里面收罗的人物,全都是当初以明臣而降清者,诸如洪承、马诠等人。  看了这本书,很多人也许会疑惑,为何吴三桂不入此列。毕竟他在明清历史上地位特殊,正是因为他大开山海关,清军...

  9. 《雍正王朝》中的魏东亭为什么 ... ?

    魏东亭...实际上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害死了,他无意之中介入了朝廷的争斗。魏东亭之所以...,表面上的原因在于他欠了朝廷太多的银子还不上来,不得已而...的。实际上当时不光魏东亭一个人还不上来,为什么最后魏东亭却落得个如此下场呢?在《雍正王朝》第一集中,当时发生了天灾,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却是国库没钱了。对于这件事情,作为皇帝的康熙并不知道,他还是从雍正的口中得知户部已经没钱了。

  10. 元朝统治下的 ... ,究竟惨不惨?专家说:元朝是被故意黑化了

    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一统王朝,元朝时期我国的国力强大,幅员辽阔,但是后世之人对它的评价普遍比较低。也许有人会说,因为元朝不是...而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大家受到民族情感的影响故意给它打了低分。但是,清朝也不是...建立的,大家对他的评价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那么,为什幺元朝的历史评价会这么差呢?为了真正了解个中因由,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元朝时期的生活状况究竟如何。我们都知道,经历过战争以后,一个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