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修塔起信,全家证果

以前,净饭王手下的极贤大臣一直膝下无子,夫妻二人经常祈祷梵天、帝释天、森林神、地神等世间天人,却无丝毫感应。时净饭王喜添悉达多太子,婆罗门相士预言:太子若在家将成为金轮王,若出家将证得如来正等觉的果位。极贤大臣闻此预言心里倍加痛苦,更迫切地希望自己有个孩子,以便将来给悉达多太子作侍从,自己的职位亦可传给儿子,如是自己和净饭王家族的王臣关系即可代代相传,只可惜现在没有孩子。夫妇俩想尽一切方便法再三祈求,仍然无济于事。悉达多太子长大后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偶然出游四门时亲眼目睹人间的生老病死之苦,复又深深思维人间的无量诸苦,遂生起猛烈的出离心,独自夜半潜越城门,拔剑削发,出家修道,每日仅食一麦一粟一滴水。如是苦行六年,在前往尼连禅河沐浴的路上,接受牧羊女经十六次提炼的牛奶乳精和婆罗门的吉祥草等供养,终至印度金刚座跏趺而坐,发誓若未现前菩提则不起于此座,后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大彻大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果。佛陀在鹿野苑初转 ... ,摄受了陈如等五比丘,同时也摄受了五百涅卫、六十贤普、五十孩童等,给他们传法后,令其皆得圣者果位;佛陀又示现种种神变,到森林中调化影胜王与八万天子,令得圣果;于王舍城为舍利子、目犍连授比丘戒,令得圣果;再到舍卫城调伏了与佛同时出生的胜光国王;后又去迦毗罗卫国宣说妙法等,如此四处弘法度众。极贤大臣虑及自己年近古稀,无子继承财产,死后家产将会收归国库,无甚意义,应趁机供养佛陀,故发心迎请佛陀及僧众应供,自己亲手以各种甘美饮食供佛及僧。供养圆满后,佛陀给他传授正法,他心生欢喜,赞叹并受持正法,复于佛前诚白自心:“佛陀,如果我家能生个男孩,他就可以象我承侍净饭王一样承侍您,可惜一直令人遗憾。”佛陀安慰他:“若真发心清净,善愿必定顺遂。”不久,施主妻子果真有喜,十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名贤者,精心抚养,贤者如海莲般迅速成长。长大后,他学习了八观察及世间的一切学问。佛陀观知贤者出家因缘已成熟,即亲往极贤大臣家提醒说:“贤者在未降生之前,你已答应给我作侍者,现在可践诺言。”极贤大臣心生欢喜,叫来贤者:“孩子,在你还未出生之前,父亲已把你许给佛陀作侍者了,今佛陀亲来接你,你一定要好好承侍世尊,切莫辜负父亲厚望。”贤者欣喜应承:“谨遵父命,多谢父亲如此恩赐,孩儿非常乐意。”佛陀把贤者带回经堂剃度授戒传法,贤者精进修持,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贤者思及自己如今断除一切痛苦、获得无上安乐悉皆来源于佛陀恩泽,故应酬报佛恩,而报恩的唯一 ... 即是度化众生。他以神通观知自己首先应该调化的是双亲,于是刹那间回到家里,如雄鹰腾空般跃入虚空,给父母显示打雷、燃火、下冰雹等种种神变,父母对他生起欢喜心和信心,闻他所传法要后都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并告诉贤者希望能出家为道。贤者欢喜赞叹。他父母用家产作广大布施后双双出家并精进修持,都获证了罗汉果。诸比丘启问:“世尊,贤者以何因缘生富贵家、身相庄严,于佛教下令佛欢喜,出家获证罗汉果?他的父母以何因缘被贤者度化,在佛教下出家皆得罗汉果?请为吾等演说前后因缘。”世尊告曰:“这是他们前世的愿力所致。贤劫人寿四万岁时,人天导师拘留逊佛出世,度化事业圆满后显示无余涅槃。国王准备修一由旬长的遗塔,令手下一大臣全权负责,大臣对佛没有信心,即告儿子代替总管修塔之事。儿子遵从父命,掌管整个修塔工程中的大小事务,期间他对拘留逊佛生起很大的信心并皈依受戒。父母受到影响,也逐渐对佛生起信心,并且皈依受了居士戒。遗塔圆满竣工后,国王主持举行盛大法会,大臣之子在塔前广作供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将来令佛欢喜,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父母问知后也同时发愿:愿我们生生世世财富圆满,循子之引令佛欢喜,在佛教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大臣之子即现在的贤者,父母即今世贤者父母。因我与拘留逊佛功德事业同等,故他对我生欢喜心,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其父母也因同时发愿,而今愿力已成熟,故于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复又于迦叶佛出世时,他们三人出家并发愿将来于佛教法下同得解脱,所以今三人同得涅槃果位。此即一家共证罗汉果位的前后因缘。”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修塔起信,全家证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梦见自己的东西丢了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的东西丢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的东西丢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马年宝宝应如何起名–宝宝起名

    马年宝宝起什么名字好,名字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代号这么简单。而马年出生的宝宝都是非常活泼好动,灵活敏捷,善于观察的人,所以起名字当然也要起个适合个性的名字。马年宝宝应如何起名1.马年宝宝起名取名期望孩子自立自强、功成名就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以后能自立自强、辛勤工作、坚韧不拔、意志顽强,所以他们以喜欢用一些阳刚之气十足的名字。

  3. 李娜:六字大明咒的感应

    李娜:六字大明咒的感应>「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从『六字真经'中领悟了道。在对『唵嘛呢叭咪吽』的不停息的诵念之中,我忽然获得一种被什么提升起来的感觉:眼明,心亮,身体也处在一种异常兴奋和快乐的动静交融的感觉之中。我想:这是什么地方?过去我怎么不知道?我怎么从来也没有到过如此令人陶醉的地方,享受这种非物质的快乐?当这种感觉消失后,我必须又一次地从吟诵经文当中得到这种心灵的感受。」「后来,在学法的过程中,

  4. 最后一张照片

    告别女友后,已是晚上8点,乔小艳徒步进了槐园小区,打开自家门锁。>乔小艳恐惧地大叫一声,一下跌坐在地上,脑子一片空白。一个小时后,现场勘查、验尸报告出来了,陶胜是吃了注射有氰化物的罐装啤酒致死的。>乔小艳很清楚王队长说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她已经被警方列入了嫌疑对象之列。可她知道,想害死陶胜的应该是一个女人。纪勇是陶胜的大学同学,两人关系一直非常融洽。这次陶胜的后事,纪勇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帮忙。

  5. 曹操活了65岁,53岁时所写的一首古诗代表了内心的胸怀

    长大以后才发现,在那个时代,曹操才是真正的大英雄。这样的一个人活了65岁,在古代也算是长寿的了。他在53岁时所写的一首古诗,表达出了内心豪迈的志向,一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心态。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这首古诗的题目是《龟虽寿》,是三国时代四言诗最突出的代表作品。公元208年,曹操平定了乌桓叛乱,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6. 如果父母对佛教反感,可以至诚礼拜观世音菩萨

    如果父母对佛教反感,可以至诚礼拜观世音菩萨>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信佛念佛,将来永离生死之苦。这位弟子听了印光祖师的话,回去后就至诚念观世音菩萨、拜观世音菩萨,把一切功德回向给母亲。

  7. 存心愈大,植德弥深

    美娟居士,性慈良,好施舍,视富贵如浮云,虔修净业,以法为乐。好友美娟,遂鼓励布施植福。八十九年十二月,美娟与友人同往嘉义,上高速公路后,车速达每小时百公里,车流拥塞,旁有台中客运,前有货柜车。美娟居士,但念无常,知幻妄之躯,业果所牵,诚忏一切罪,广修一切善,功德累积,回向众生,皆共成佛道。

  8. 数年慢性肾脏病二月痊愈

    小女于数年前得了肾脏病,因为医治不愈,且家中经济情况不佳,一度停止治疗,以致拖到去年九月间,发现脸部肿起,觉得非常不对,所以又带她去检查。检查结果,病情比以前糟糕,虽然不很严重,但情况不轻。就这样一方面自己买药来吃,一方面教小女求佛力加被。没想这数年难以医治之肾脏病,在短短两个多月间的今日痊愈了。就这样每天礼、念、求,才两个多月,病就好了,真是不可思议。那么有真病怎么办呢?

  9. 能看懂王安石变法,你就算活明白了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对于「”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历朝历代都褒贬不一,同一个朝代,不同的阶层,看法也都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看清楚王安石变法的实质,怎样评价它才算最准确呢?这是一个很深层的问题,如果你看懂了,你也算是个明白人了。笔侠不是自夸,我只是把我的一点儿想法发表出来,让那些还不知道的人多理解一点儿,同时希望那些比我理解得更多的人不吝赐教。我觉得知

  10. 小孩的眼睛能看到的不干净的东西!!!!

    记得小时候,我7岁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火锅,无聊之于便在有雾的窗户上画画,觉得不好看便擦了,窗户擦完之后变得很干净,透明。他告诉妈妈说晚上10点以后小孩子能看见一些大人看不见的脏东西,最好不要让我晚上出门。好,就先说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顶一下,就当是祝福我了,我也祝福大家一生平平安安,还有就是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分享一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