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初虬髯客与红拂女结拜兄妹,又和她的夫君李靖结为莫逆之交,三人一同在风尘乱世中施

  展才华,被人们敬传为“风尘三侠”。

  红拂女姓张,原本是江南人氏,由于南朝战乱,随父母流落长安,迫于生计,卖入司空杨素

  府中成为歌妓,因喜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

  杨素是北朝和隋朝政坛上的一个通天人物,更是一个兴风作浪的高手。早年曾协助北周武帝

  击灭北齐﹔后与北周丞相兼外戚杨坚配合,迫使北周静帝禅位给杨坚。二十四年后又帮助太

  子杨广弑父弑兄而为隋炀帝。隋炀帝即位以后,拜杨素为司空,封越国公,把一切军国大事

  都托付给他处理,自己则专心致志地躲在东都洛阳的西苑中,醇酒美人,声色犬马,享受人

  间的奢华快乐﹔杨素留守西京长安,几乎成了实质的政治领导中心。

  杨素权高位尊,必然讲究生活的享受,府中金银堆积如山,仆役侍女如云,每次接见宾客,

  总是大模大样地坐在躺椅上,由一群侍女抬着出厅,两旁还排列着许多美艳的侍女,负责薰

  香、打扇、捶腿及驱赶蚊蝇等工作。这种豪奢尊贵的排场,许多人都叹为观止,羡慕不已,

  但后来看在李靖眼里,却嗤之以鼻。

  李靖是三原地方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生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饱读诗书,通晓天下治乱

  兴国之道,还练就一身好武艺,精于天文地理与兵法韬略,心怀大志却一直苦于英雄无用武

  之地。后来隋朝稳定下来,他决定从家乡投身长安,以图施展抱负,为国效命。

  奔经长安路途中,在风陵渡口李靖遇到了刘文静,刘文静身为北朝官宦之后,见解不凡却在

  隋庭无法施展,准备前往太原投奔李渊父子。两人交谈之下,大有惺惺相惜之感,于是结为

  挚友,约定日后一旦谁有发展必定提挈另一方。分手后,一人往太原,一人奔长安。

  李靖到了长安,由于国政大权基本掌握在杨素手中,于是他准备先投到杨素门下。好不容易

  进入司空府拜见了杨素,杨素却半躺在椅中,眯缝着眼睛,一付根本不把来客放在心上的神

  态。李靖心想:这样的排场,这样的待客之道,岂不令天下英雄寒心,怎能收贤纳士,振兴

  国道!于是他不悦地直言道:“当今天下大乱,英雄竟起。明公为朝庭之重臣,而不收罗豪

  杰,扶济艰危,而专以踞傲示天下士,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杨素一听这话大感吃惊,心想:这等无名之辈,竟敢在这里口出狂言,真是放肆!他想发火

  ,但转念想到自己的身份,若与眼前这位初生牛犊计较,实在是失于大度,于是反而转怒为

  喜,起身夸赞李靖的胆识,并请他落座,宾主畅谈天下大事。

  李靖侃侃而谈,从天下时势谈到治国安邦之道,见解精辟,头头是道﹔杨素听了频频点头称

  是,然而最后结论却说:“老夫来日不多,多承指教,然时不我予,奈何?”这话仿佛给李

  靖的满腔热情浇上了一瓢冷水,让他失望之极。

  这天,红拂女正侍立在杨素身旁,目睹李靖英爽之气溢于眉宇之间,又谈议风生,见解出众

  ,不同凡响,心中大为倾慕,不由得闪动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不断地瞟向李靖。待李靖告

  辞出门时,她不露声色地暗中嘱托侍立廊下的小童代为询问李靖的住址﹔小童问得结果,回

  报红拂女,红拂女默默记在心里,望着李靖大踏步出门远去的背影,有一种奇妙的牵挂之感

  升在心中。

  当天夜里,李靖独坐客栈,面对孤灯,想起白天在司空府的情形,暗叹:不可一世的司空杨

  素毕竟是老了,守业尚嫌精力不足,根本谈不上有所发展了,自己看来还得另谋途径。这时

  他又想起司空府中那位手持红拂尘的美丽侍女,她那一对写满睿智又充满柔情的大眼睛给他

  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在杨素身后一大群侍女中一眼就发现了她,总觉她有些什么与众不同

  ,引得自己心神荡漾。

  夜深了,万籁俱静,李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突然耳旁响起一阵轻轻的叩门声

  ,李靖披衣起身,点亮了灯。拉开门闩,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头戴阔边风帽,身披紫色大氅,

  肩背绣花布囊的年轻人。

  李靖不料在这人生地不熟的长安,竟有客人深夜来访。正在狐疑之际,来客自动解释说:“

  妾乃杨司空家红拂女,今夜特来相投!”

  烛影摇动中,红拂女卸下了绣花布囊,摘下阔边风帽,脱去紫色大氅,变成一个秀发蓬松,

  明眸皓齿,如三春水蜜桃似的鲜灵的一个女孩。李靖对红拂女的来意仍有些不解,红拂女也

  看出了他的心思,不待他询问,就盈盈下拜,并轻声说道:“妾侍杨司空多年,看到的人物

  不计其数,但从来不曾见过象李公子这样英伟绝伦的人﹔妾似丝箩不能独生,一心依托于参

  天大树,以了平生之愿,因而前来投奔,请公子不要推辞!”

  李靖既惊又喜,他对红拂女早已有好感,这时又见她如此理解自己,且有这般自作主张的胆

  识,甚是爱怜。但转念又忧虑道:“杨司空权重京师,你私自逃去,他必定追寻,那怎么逃

  得他的手心?”红拂女胸有成竹地说:[杨司空现在不过是苟延残喘,行将就木,不足畏也

  !他府中姬妾时常有人溜走,他也无心过于追究,何况司空府中侍女多如牛毛,少妾一人不

  会在意,所以大胆前来,请公子不要担心!”

  李靖仔细打量红拂女,见她肌肤细嫩,面带红晕,仪态从容,嘘气如兰,羞怯中不失果敢之

  气,李靖心中甚喜,但又想到自己孓然一身,飘泊不定,那能给她一个安定的家,深觉愧对

  红颜,委屈她的一片真情。

  红拂女见他欲言又止,似乎明白了他的犹疑,于是坦然陈述自己的心意:“既然来 *** 子,

  就已深思熟虑,今后天涯海角,妾愿患难相随,一片诚心,苍天可证!”

  话已说得十分明白,李靖也不必再有什么顾虑了。这夜,一对患难之交同入罗帐,没有父母

  之命,没有媒妁之言,但有的是相知相慕,便由他们自作主张,成为一对恩爱夫妻。

  司空府中不见了红拂女,也曾派人出来追寻,但数日之后就不了了之,这对他们来说算不了

  什么。待风声过后,李靖打算前往太原,投奔招揽四方豪杰、待成大业的李渊父子。红拂女

  理解夫君的志向,她不声不响地从绣花布囊中拿出一些金银,委托店家买来了两匹俊马和一

  些衣物干粮。一切准备停当,两人装扮成行商模样,趁着天色微明之际,悄悄离开了隋都长

  安。

  一路风尘,这天来到了灵石,因数日奔波,人马皆疲。于是准备在灵石歇息一天再赶路。两

  人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住下,美美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早起来,李靖到早市上买来一大

  块羊肉,向店家借来炉具锅瓢,亲自烹煮,想改善一下伙食﹔红拂女则在客房中正解开了长

  发,在窗前细心地梳理。李靖趁羊肉在火上炖熬的空隙,来到后院刷马喂料。两人隔窗相望

  ,会心地相视而笑,只觉得一股暖风,回荡在彼此的胸臆间。红拂女信口哼起了轻快的小调

  ,李靖心中充满了欢快和希望。

  忽然,有一个中年汉子骑着一头壮实的毛驴,来到客店门前,只见这人满脸络腮胡子,衣服

  邋遢,一副大咧咧的神态。他在店前跳下毛驴、将驴随便栓在木桩上,手提一硕大皮囊,腰

  插匕首,大踏步地走进店来。微风吹来,带着一股浓郁的肉香味,他耸了耸粗大的鼻子,循

  着肉香味来到红拂女的房门前,他连招呼也不打,随手推开房门,闯进房来。把皮囊顺手扔

  在桌上,这时猛然发现了正在梳头的红拂女,也就顾不上肉香了,径自往床上一坐,斜睨着

  眼睛,火刺刺地看着红拂女,始终没说一句话。

  这人好没礼貌,简直是有意找岔子!李靖在窗外把房里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心中腾地升起

  了火气。正想跃入窗里,给这位不速之客一点教训。红拂女却向他眨眼,示意他暂且沉住气

  ,因为她见来客气宇不凡,穿着和举止又与众不同,料想他一定是位侠士或世外高人。

  红拂女一面挽好秀发,一面和颜悦色地向来客行了见面礼,客气地问道:“客官尊姓大名?

  ”

  斜倚床头的怪客粗声气地回答:“俺姓张,人称虬髯客。”

  红拂女笑着说﹔“那真是巧极了,妾也姓张,当称你为兄长了。

  ”说罢将行兄妹之礼。虬髯客见这女子不但不责怪自己行为粗鲁,反而如此尊重自己,心中

  十分敬服,急忙一跃而起,抱拳答礼。

  虬髯客在家中排行第三,因此红拂女称他[三哥”﹔红拂女在家中为长,也就成了“一妹]。

  虬髯客哈哈大笑道:“没想到在此荒僻小店有幸结识了一妹。”

  红拂女这时隔窗向外唤道:“李郎且来拜见三哥!”李靖闻言入室,与虬髯客互相见过礼。

  炉上的羊肉这时也正好炖熟了,李靖又出去买了些烧酒与胡饼,三人围坐炉旁,边吃边谈,

  虬髯客抽出腰间匕首切肉共食,豪气冲天。

  吃罢羊肉,虬髯客转身从皮囊中取出一个人头及一副心肝,他把人头竖在地上,用匕首把心

  肝切成薄片,大口地嚼着吃完了。看得红拂女与李靖目瞪口呆。虬髯客边吃边解释说:“此

  人乃天下第一负心之人,吾含恨十年,今日吃他心肝,才能解恨!”李靖只是唯唯连声,不

  敢详加追问。

  虬髯客吃罢仇人的心肝,擦了擦满是胡须的嘴,又对李靖说道:“我看你仪容气宇,不愧为

  大丈夫,一妹得到你这个佳婿,应该心满意足了。”接着,他们又谈到今后的打算。李靖说

  想去太原投奔李渊、李世民父子,而且有友人刘文静可以引见﹔虬髯客也说常听别人说起太

  原上空有天子之气线绕不散,正好前去看个究竟,只是还有一件事情急需料理,不能与他们

  同行。于是,三人相约三天后午前在太原城外汾阳桥头相见。说完,虬髯客把抓过肉的两只

  油手往衣襟上一抹,提起皮囊,出门跨上毛驴,疾行而去,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三天后,在汾阳桥边的一家酒楼上,李靖与红拂女等到了虬髯客,三人一道进城,找到了与

  李靖有一面之交的挚友刘文静。这时刘文静已入李渊门下,在他的引见下,三人首先去拜见

  李渊。在留守府中,看到了仰慕已久的太原留守李渊,只见他穿着家常便服,宽衣大袖,甚

  是朴素﹔见了来客,热情礼让,神采飞扬,又异于常人。三人心中十分敬服,又希望再一睹

  李渊之子李世民的风采。经刘文静的安排,约定与李世民在城外的一处道观相见。

  第二天,李靖、红拂女、虬髯客三人一早就来到道观等侯。不久,李世民骑马来到,行近道

  观,李世民下马向客人长揖,只见他神清气朗,气宇深沉,顾盼生雄﹔端坐石凳上,犹如日

  出朝霞,英彩逼人。

  在道观古柏苍翠的院中,李世民与李靖、虬髯客坐在石桌四周的石凳上倾心交谈,三人见地

  相似,心意相通,大有相见恨晚之势。他们评品时势,抒发志向,不觉日已西斜。据传虬髯

  客和李世民曾对棋一局,虬髯客不敌李世民,棋罢,临别时,虬髯客拉着李靖对李世民说:

  “李靖可助公子成就大业!”说毕,仰天长啸,声震四野,慨然而称:“有 *** 在此,我当

  另求发展!”众人不明其意。

  李世民留他们三人在太原住了一段时间,这段日子里,李世民多次请他们到府中叙谈,但虬

  髯客每次让李靖独自前往,自己则在城中各处游逛。不久,从长安传来杨素老死的消息。太

  原这边,李渊父子积极准备伺机以动。虬髯客提出要返回长安,李世民也有意让李靖夫妇回

  长安探形势,因李世民还有些事宜要向李靖交待,李靖夫妇不能与虬髯客同行。

  分手前,虬髯客语重心长地对红拂女说:“李郎是前途无量的男儿,只是目前时机未到。一

  妹到长安尚无栖身之地,我先回去为一妹置一宅第安身,你们到长安来镇安坊找我。”

  不久,李靖和红拂女如约来到长安,寻至来镇安坊,在虬髯客讲定的地方,见到一圈高墙,

  当街是一扇陈旧的小板门,两人上前叩门,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个穿

  戴整齐的仆人模样的老人,这人见到来客打量了一番,然后恭敬地说:“三郎今老仆在此恭

  候李郎与一娘子!”接着把他们请进门。进得院来,并不见有房子,只有一片片树木和花草

  ,中间一条小径伸向花木深处。

  老仆人带领两位客人沿着小径朝里走,愈走愈见宽阔,不一会儿,竟来到一所大院前,这真

  是院中之院,从黑木大门中穿过,突然眼前一亮,只见里院花木扶疏,室宇宏伟华丽,奴婢

  数十人整齐地排列在廊下。

  老仆人引他们径自步入厅堂,厅内宽阔明亮,各色珍宝尽陈厅中,其富丽堂皇可与皇宫相比

  。几位艳丽的婢女迎了上来,侍候李靖与红拂女沐浴更衣,洗尽路途风尘,然后到厅中落座

  。这时,主人虬髯客从侧们出来了,只见他头戴乌纱帽,身穿紫锦衫,眉目清爽,满面含笑

  ,与昔日判若两人。见到客人,他高声道:“李郎与一妹一路辛苦了!”

  彼此见过礼,分宾主落座,叙谈分手后的情形。

  随即,主人招呼:“开筵!”一队队侍婢穿梭来往,不一会儿,各色山珍海味尽数陈列眼前

  ,主人举杯敬客,三人又象在小客栈中那样开怀畅饮起来。席下,女乐伎奏着轻快的音乐,

  舞姬翩然起舞,场面之盛大,不逊于王侯之家。

  宴毕,虬髯客命仆人抬出二十口大箱子,还有一些文簿和钥匙,指着对李靖说:“如今天下

  大乱,四方群雄并起,我本有意逐鹿中原,但在太原先后见到李渊与李世民之后,两人恢廓

  大度,英气勃发,令我自叹不如,只好退求其次了!箱中所有,是我历年所藏,本想作为图

  谋大事之资,现已不必要了﹔我想全数赠与你们夫妇,以助将来建功立业。”

  不待李氏夫妇回答,虬髯客继续叮咛道:“李郎身负奇才,将来必然位极人臣﹔一妹资质瑰

  丽,将来也必荣极轩裳。不是一妹独具慧眼,也就不能在患难中认准李郎﹔不是李郎气宇轩

  昂,也不能获得一妹的倾心相随。虎啸生风,龙腾云合,原非偶然际遇,如今圣明天子将兴

  ,风云际会,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时候,希望你们能携手齐心,共创宏图!”

  虬髯客高谈阔论,李靖与红拂女简直没有插嘴的机会,等到他交待叮咛告一段落时,红拂女

  急忙相问:“那么三哥意欲何往?”

  虬髯客淡然一笑,眼望远方,答道:“天涯海角,飘萍无定,此后十年,东南数千里外倘有

  异闻,便是为兄得意的时侯,那时,一妹与李郎可洒酒东南相贺足矣!”说罢,当即将文簿

  和钥匙等一并交付红拂女,并命家童仆妇侍女等一齐 *** 厅外,拜见李靖夫妇,并嘱咐道﹔

  “此后李公子及夫人就是你们的主人了,你等小心侍奉,不可怠慢!”

  面对如此突来的情景,李靖与红拂女不知如何是好。虬髯客也不等他们说什么,转身进入内

  室,不一会儿就换了一身短行装出来,手里仍提着过去的那个大皮囊,匆匆向李靖夫妇道声

  珍重,拱手告别,然后出门上路,扬鞭而去,宛如一阵迅疾的旋风。

  虬髯客始终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份,李靖夫妇也不便详问,目送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树木丛中,

  两人脸上都流下了热泪。

  红拂女拉着李靖检点箱笼,里面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并有兵书数筐,记载着各种

  神奇的用兵之道和一些久已失传的占算之法,李靖仔细翻阅,如获至宝。

  有了虬髯客留下的家产,李靖与红拂女成了长安的富贵人家,有了钱就可买官,不久之后,

  李靖便作了长安县功曹。公务之余,李靖用心研读揣摩虬髯客留下的兵书,使他在兵法韬略

  方面大有长进,以至于以后的战争中,总能料事如神。

  此时,李靖是人在长安,心向太原,虽然他在隋廷为官,实际上却是太原李渊父子在长安的

  眼目和连络站,有关隋延军政的情报,通过他源源不断地传向太原。他牢牢地记着父亲曾对

  他说过的一句话:“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建功立业。”他正等待着机会展露他的盖世英

  才,红拂女也常把他比作是一条蛰伏的蛟龙,一旦风云际会,必然会一飞冲天。

  李渊父子终于在太原起兵了,二十万大军顺利地攻克了隋都长安,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将宇文

  化及缢杀,李渊起先捧出了隋恭帝,但旋即又将他废止,自立为天子,改元武德,国号大唐

  。李渊起兵后,制定了统一中国的三大步骤:首先是安抚好塞外的游牧民族,以获得他们的

  支持﹔其次是统一黄河流域,奠定立国的基础﹔再次是安定长江流域及南疆,掌握鱼米之乡

  。这三个步骤,第一个是由李渊亲自安排的﹔第二个由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李靖等人帮助下

  完成﹔第三个平定江南则大部分是李靖的功劳,这时李靖已经是四十七岁的人了。

  李靖第一次领兵作战,用的是“以寡胜众”的战术,仅带八百精兵突袭冉肇的老营,便把敌

  人打得落花流水。

  第二次战斗,靠的是“兵贵神速,机不可失”的用兵之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领军队

  由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一举把拥有南江广大地区的萧锆击败,从而统一了湖南、湖北及广西

  一带。

  唐初,由李渊亲自安排的第一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突厥不断南侵,李靖以兵部尚书的身份

  统率大军攻打突厥,利用大雾弥漫的天时,直捣突阙大帐,活捉了颉利可汗,取得了一次史

  无前例的奇袭大胜利。突厥人曾依靠着他们的军队骁勇善战,使唐高祖俯首称臣,这次李靖

  领兵洗雪了耻辱,唐太宗喜出望外。从此大唐的威名远震,远近各国纷纷来朝贡,并称唐太

  宗为“皇帝天可汗”。

  因为对付突厥人的战争大获全胜,李靖有功被封为卫国公,红拂女妻因夫贵也被封为一品夫

  人,这是唐太宗贞观四年的事情。

  然而就在此时,御史大夫萧□上书弹劾李靖,说他在破敌之后,没有能够把突厥的珍宝妥善

  搜集,从而使战果失散。唐太宗为此责备了李靖,李靖一时负气,索性托病隐居在长安城西

  四十里外风光明媚的羡陂山麓,与红拂女悠游林泉,过着自由闲散的生活。

  功成名就,别无所求,李靖与红拂女整日栽竹种花,闲谈品茶,不再奢求什么﹔每每想起昔

  日往事,只觉恍如一场春梦。这样的日子不知不觉过了五年,到了贞观九年,盘踞在青海一

  带的另一支游牧民族吐谷浑兴兵侵犯大唐边境,唐太宗决定派遣大军前往征剿,选将时他又

  自然想到了李靖。

  李靖此时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了,而且红拂女正在病中,李靖不忍心撇下爱妻远征,因此有推

  托之心。明晓事理的红拂女,强撑着病体力劝丈夫以国事为重,不必挂牵自己。就这样李靖

  又担任起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带领大军直驱边境,越过黄河的发源地──积石山。终于生擒

  了土谷浑可汗。

  班师凯旋归来,几经命运起伏的李靖早已不贪恋功名,仍然要求回到羡陂山。从此他们夫妇

  二人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内,不涉尘世,连亲戚故旧也很少来往。红拂女的病情却一直未见

  好转,李靖每日亲自煎熬汤药,细心照顾。

  就在这时,一天忽然听人说起有人率海船千艘,甲兵十万,突入海中扶桑国,杀其国王而自

  立称帝,已建立了稳定的政权。李靖与红拂女心中明白,这一定是虬髯客已经在海外另有发

  展﹔于是设置香案,虔诚地洒酒向天,遥向东南方祝拜,祈祷上苍保佑他们三哥成就伟业。

  红拂女的身体时好时坏地拖到贞观十四年,在一个秋风肃杀的黄昏,终于撒手人寰,只留下

  个李靖伤心欲绝,生趣全无,仿佛他的心已随着爱妻逝去。

  为了表彰红拂女佐夫之功,唐太宗下令在她的墓前筑起突厥境内的铁山和吐谷浑境内的积石

  山模型,并命魏征撰写墓□铭,自己亲手题下“大唐特进兵部尚书中书门下省开府仪同三司

  卫国公李夫人张氏之碑”的碑名。红拂女歌妓出身,却能独具慧眼,认定李靖与虬髯客,得

  享盛名。

  诸葛亮教刘琦避祸

  刘备在荆州期间,荆州刺史刘表家中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刘表有两个儿子,前妻生的儿子名叫刘琦,后妻生的儿子叫刘琮。刘表听后妻之言,爱刘琮

  而不喜欢刘琦。刘琦为此心中不安,他恐怕遭到后娘及刘琮的陷害。

  他多次去找诸葛亮,请他给自己想一个保全性命的办法。但每次诸葛亮总是支支吾吾地搪塞

  过去。

  有一次,刘琦约诸葛亮到他的后花园去赏花,又领他一起上了后花园的小楼喝酒。

  宴饮之间,刘琦令人搬掉楼梯,对诸葛亮说:「今天我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您所说的话

  ,只进入我一人的耳中,总可以说了吧!」

  诸葛亮便用春秋时晋国公子申生在国内而危,重耳出走而安的故事,劝刘琦离开。

  刘琦便暗地谋划外出之策。正巧荆州江夏太守黄祖死,刘琦便求任江夏太守,离开了襄阳。

虬髯客远走扶余/ 刘琦避祸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随机推荐

  1. 王翦和白起不是一个层次的将领?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辈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白起和王翦了,相比之下,王翦给人的印象是更多的依靠绝对的优势压垮敌人,这也让人感觉他的战国四大名将之名很有水分,和白起不是一个层次的将领。白起打仗说穿了就一个思路,以消灭断绝对方有生力量为主,不追求战略要地的得失,以各种手段消灭对方的士兵,断绝士兵来源,直到对方无兵可用。李信从楚国战败后也没有直接被秦王弃用,而是参加了后续的灭燕齐战役,所以说他并不是一个庸才。

  2. 鱼鳞案

    昨天中午,他到城里的望江楼去吃饭,点了一道叫脆皮鱼的招牌菜,不想被鱼鳞卡到了喉咙,故而来告望江楼。>陶然心中一惊,没想到李二憨居然没把鱼鳞扔掉。他让衙役把鱼鳞递给孙梦庭,看他还有什么话可说。>陶然拿过筷子,夹下一块,鱼肉鲜嫩,但外面的鳞却已纷纷碎裂。>这时,孙梦庭赶紧说道:“大人已经品尝过了,我望江楼的脆皮鱼炸得酥脆可口,一碰即碎,鱼鳞根本卡不住喉咙。李二憨告我,就是诬告。”

  3. 山西雁门关,和王昭君有何等关系,昭君出塞对雁门关起着何等作用

    一直以来,王昭君在人们心里都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不光她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拥有那沉鱼落雁的美貌,还有她和亲匈奴,为边关人民带来的几十年安定繁荣,昭君出塞所带来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而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发前往匈奴和亲,匈奴,也泛指如今的内蒙。

  4. 宇文阐未成年的皇帝,他的下场有多惨?

    >说起来,北周末代皇帝宇文阐的命运也是够悲催的,自己还是个未成年儿童,本来是和尿泥的年纪,却被老子硬生生推到皇帝宝座上。五月二十五日,宇文赟驾崩,时年22岁。宇文阐生母为天大皇后朱满月,并不是杨坚女儿杨丽华,而杨丽华只有一个女儿,所以两人没有血缘关系。>宇文阐禅让帝位于杨坚后,居于别宫。杨坚降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一万户,车服礼乐仍按北周旧制,上书皇帝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诏。宇文阐终年8岁。

  5. 长三角一体化(一):苏州与盐城的情与结

    一、苏盐千年剪不断千年前,西溪(东台)盐仓监——苏州人范仲淹,主持修建捍海堰,自阜宁至吕四,绵延290公里,史称「”范公堤”。六百多年前,盐城人张士诚,在草堰率盐丁起义,连克泰州、兴化、高邮等地,后定都苏州、称吴王。张士诚轻徭薄赋、兴修水利,然进取心渐弱,终为明军所灭,至今长眠于苏州斜塘河畔,但却让苏州人世代感恩戴德。张士诚的一生,乱了苏北、治了江南,导致苏北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而江南人感念其德(

  6. 班固汉书

    班固汉书  班固( 西元32-92 年) ,字孟坚,扶风安陵人,是东汉前期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出身于显贵家庭, 而且家学渊源,父亲班彪先写出《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之后,他以《史记后传》做基础编写《汉书》,在史学界与《史记》的作者司马迁齐名,被后世合称为「班马」。后因大将...

  7. 婆羅門命屠夫供佛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有五百位婆罗门因无法忍受大眾对佛陀的崇敬,所以时常挑剔佛陀日常的一言一行,想要藉机毁谤世尊的圣誉。一天,这五百位婆罗门又聚在一起討论如何陷害佛陀。於是这五百位婆罗门兴高采烈地来到屠夫家中,请他设斋供佛,屠夫听了也非常欢喜,马上就到精舍求见佛陀。

  8. 戚君假意露 ...

    >>车过山区,上来了几个山民打扮的彪形大汉,他们向货架上扫视了一下,很快就发现了那只密码箱,就相约着挤了过来,明明前面有几个空位,他们偏偏不坐,却围站在戚君的座位四周。>>戚君经常出差,知道这一段铁路治安状况很差,甚至听说最近出现了路匪。>>戚君像是被惊醒的样子,一手从裤袋里带出了那支玩具手槍,又“欲盖弥彰”地赶紧将“手槍”塞进裤袋。

  9. 梦见天眼流血

    周公解梦梦见天眼流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天眼流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生日祝福语_送好友生日祝福语大全_生日语录

    好友的生日将至,需要他送上生日祝福语。送好友生日祝福语大全1.零点零分零一秒,我的祝福刚刚好,昨夜星辰昨夜梦,今日许愿今日圆,生日生活生财气,快乐快活快甜蜜,朋友,祝你生日快乐,万事如意。..但是我有轻轻的祝福,送给你逾越的心情,祝福你生日快乐,心想事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