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但是让人吃惊的是这座岛上的居民竟然自称是中国人的后裔,而且还是郑和船队的后裔,而岛上也至今保留着很多中国的传统。据当地人传说,600年前整合船队的一艘大船遇到大风浪,在拉穆附近海域触礁沉没,船上20多人为了求生,最终游到了帕泰岛,并来到了岛上的上加村,并在此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至今。经过考古专家们研究,这些瓷器来自于明朝时期,而这也就解开了600年前一个强大中国。

众所周知,明朝朱棣登基之后,为了宣扬国力,扬我国威,曾派遣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当时明太祖朱棣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主导,有等级秩序的、和谐的理想世界秩序。当时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当时培养了大批的航海水手,而这也为郑和下西洋打下了基础。据史料记载,当时郑和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东非、红海地区。而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在东非肯尼亚的一个小岛的黑人部落,他们自称是郑和船队的后裔。 帕泰岛,是肯尼亚拉穆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帕泰岛有3个上加村,帕泰岛人烟稀少,岛上庄稼地很少,岛民主要是以出海打鱼为生。但是让人吃惊的是这座岛上的居民竟然自称是中国人的后裔,而且还是郑和船队的后裔,而岛上也至今保留着很多中国的传统。据当地人传说,600年前整合船队的一艘大船遇到大风浪,在拉穆附近海域触礁沉没,船上20多人为了求生,最终游到了帕泰岛,并来到了岛上的上加村,并在此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至今。 尽管当地人的传说言之凿凿,但是因为没有确凿的考古的考古证据证明,无法确定当地居民所说的真实性。但没想到就在前些年,帕泰岛上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墓葬,这些墓没有按照当地的风俗修建,反而将墓碑朝向东北方向的中国,且整个墓葬的结构与明朝墓制有很多相似之处。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瓷器等器物,上面还刻有汉字,而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不少的永乐通宝铜钱。经过考古专家们研究,这些瓷器来自于明朝时期,而这也就解开了600年前一个强大中国。 在2005年,拉穆群岛一位名叫谢里夫的女孩子自称是郑和船队后裔,并且还来到中国「 ”寻根问祖”。据明朝史料记载,郑和从明永乐从公元1405年首次出航到公元1433年最后一次航行,总共七次下西洋,先后访问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过非洲东海岸肯尼亚的马林迪和蒙巴萨港。2010年2月23日,为寻找当年郑和沉船,中国第一次跨国考古,中、肯两国专家将通过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水下及陆上文化遗存、遗址、遗物的考察、发掘,进一步破解中非古代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一些历史疑团。
本文标签:明朝考古中国古代史郑和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