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和气四瑞

和气四瑞>久远之前有一地方名为嘎西,其地长有茂密森林。森林中栖息着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四动物和睦相处,远离一切争论,欢乐、祥和安稳度日。一日,四动物商议道:“我们应恭敬最年长者。”于是经相互协商后,大家一致同意以烈卓达树作为参照,对比相互之间长幼顺序。羊角鸟建议说:“你们均应谈谈各自小时候所见树之身量。”大象首先发言道:“我们年幼时见到此树,它有与我现在身体同等之高度。”猴子紧接着发言:“当我小时候与猴群看见这棵树时,它有我现在身体同等高度。”听罢二位所言,大家一致公认道:“象与猴子比较,当属猴子年岁较长。”山兔则接过话说:“我小时候,这棵树尚只有两片嫩叶。我还 ... 过这两片叶子上的露水。”于是大家又评议说:“与前二位比较,你山兔应算年龄较老。”羊角鸟最后说:“无论怎样,这棵树你们幼时都见过。而我以前只吃过这棵树之种子,在此地撒下不净粪后,它才能破土而出并日益长大。”其余三位伙伴则一致说道:“我们当中数你年岁最长,大家理应对你恭敬承侍。”言罢,猴子首先对山兔、羊角鸟礼敬一番,山兔则对羊角鸟恭敬顶礼,而大象则对其余同伴皆恭敬承侍。自此之后,四动物间无论日常起居或行走外出均按长幼顺序次第相偕。有时行进到山势较陡地方,大象身上蹲立猴子,猴子肩扛山兔,山兔头顶站立羊角鸟,煞是老幼有序。四动物共同发愿行持善法,羊角鸟告诉诸位道:“我们应即刻断除 ... 生。”大家听后便都问它:“如何断除?”羊角鸟向它们解释说:“我们即便只吃水果、野草,也有 ... 生与不 ... 生两种可能。从今往后,我们只应以不 ... 生方式进食。另外,在我们享用一切物品时,应力断不予取,坚决不拿非我们所有之物。并且在平日生活中,还要戒除邪淫、妄语、饮酒诸过,就连有些含有能令人眩晕陶醉之物的树叶、水果,也不应饮食。”四伙伴于是开始持守五戒,并一直坚持不懈。羊角鸟后来又鼓励同伴们说:“我们不但要自己守持,还应动员其它众生严守五戒。”接下来,山兔便开始劝所有山兔,猴子就开始劝所有猴子,大象则对同类及老虎、狮子等猛兽苦苦相劝,希望它们均能守护五戒。此时羊角鸟则对它们说:“所有你们无法调伏之无脚、四足、飞禽等等,均交与我来对付,我会想方设法令它们皆守五戒。”几位好伙伴从此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力图令旁生也能行持五戒,在它们带动、劝请下,动物们都能渐渐做到互不损害、如理如法在森林中平和度日,以其厉行善法之因,天人也降下和合雨水。后来,整个大地之上,庄稼丰熟、植物茂密、鲜妍之花满目盛开,整个国家喜获丰收、财富圆满。人们均亲眼目睹上述国泰民安景象,国王则理所当然地认为此乃自己如理如法治理国家所感得,而王妃、众太子、大臣、城中诸人则以为此乃他们各自威力所感得。国王后来了知此种情况后,心中明白人人都自负认定自己实为令国土风调雨顺、国民平安吉祥出力最大者,于是他便想到看相者那里问个究竟。但看相人却无法看出此中奥妙。离鹿野苑不远处有一园林,有一受人人恭敬之仙人就居住于此。国王就又亲往具五神通之仙人处问讯:“目前在我治下国土中,众生互不损恼、和睦相处、如理如法安居乐业,天人也降下雨水,以至于林木茂盛、庄稼丰饶。我当然认为此乃我如理如法住持国政所感得之果报,而王妃、城中诸人等又各自以为此乃他们威力所感。请问到底是谁引来如此祥瑞景致?”仙人最终一语道破天机:“这并非依靠国王、王妃或太子等人之能力就能感得,实是你国中四动物威力所致。”国王不觉心生好奇:“我倒要看看它们有何神通异能。”仙人则回答说:“无甚奇异之处可供你观瞻,它们只是严守五戒而已。若你能如此行持,也会给你及国家带来无穷利益。所谓五戒者,是指戒 ... 生等……”仙人接着便向国王宣说了五戒教义。国王闻已就发愿道:“我一定持守禁行五戒。”不唯国王如是行持,从王妃到众太子及城中诸人,人人都开始以五戒规范个人行为。闻听梵施国王与眷属相继守持五戒,邻国也将此消息辗转相告,以至赡部洲许多众生都渐渐以五戒作为日常行持。这些五戒行者死后均得以转生三十三天,而帝释天则对天人眷属宣说原因道:“受人恭敬、于森林中苦行之羊角鸟,率先行持梵净行后,引导世间很多众生都守持戒律。以此缘故,才多有人众死后转生善趣天界。”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就曾为那只羊角鸟;而山兔则为后来之舍利子比丘;猴子为后来之目犍连比丘;大象则为后来之阿难比丘。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变为旁生时,亦能让自他守持戒律。变成人、天等众生后,此类行为更是举不胜举。另外,释迦牟尼佛为帝释天时,当时有大批非天军队正与天人激烈交战。天人无法取胜,只得败退而回。在撤退路上,天人遇一铁柱树,树上有大鹏鸟刚孵出之幼雏。慌乱之中,天人所骑马车上之辕木撞着铁柱树,结果险些撞落大鹏鸟幼仔。帝释天对驾车者玛得乐说道:“你驾车时万勿触碰大鹏鸟幼雏。”玛得乐辩解说:“我实在无计可施,因后有非天军队穷追不舍。”帝释天正色说道:“我们即便死去也不足为惜,但此乃可怜、弱小幼鸟,一定不能被我们 ... 害。”帝释天随即命令玛得乐马上返回,结果马车又折返回去。而非天却因恐惧、害怕,顿时四散逃亡。《白莲花论 释迦牟尼佛广传》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中国佛教故事网 因果报应故事 佛教经典故事 感应故事 智慧故事 欢迎转载 功德无量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和气四瑞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了幻法师: ... 属支分罪,通忏悔

    学佛者受持五戒,应知犯戒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不通忏悔,中、下品则通忏悔。如把戒除...做为第一要务,有的人是有困难的,会导致轻重不明、次第不分,徒增负罪感。可练习...,并时常修‘不净观’。

  2. 老酒鬼跌倒摔疼后顿悟 受持五戒得解脱

    老者不听从阿难的劝导,依然如故地饮酒。老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痛楚,相当后悔,心想:“阿难尊者常常劝我要亲近佛陀,我却不肯听从,以致现在全身痛不可言。”老者来到祇洹精舍的门口,阿难赶紧禀告佛陀:“那位嗜酒如命的老者已经来到精舍了。”佛陀听完后,开示老者:“你所累积的罪业就像那五百车的木柴,亦如同穿了一年多衣服上的尘垢,只要你受持五戒,即能得到清净。”

  3. 五戒是人格的升华

    佛教经常提倡“愿”、“力”并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依愿成佛,我们现在信佛、学佛是不能离开“愿”的,有“愿”也还必须要配合身体力行。要以实际行动来表现我们的希望,才能成就成佛的愿望。修行的目的是要达到佛陀的境界。因此,“行”是很重要的。一般人对持戒总会有些顾虑或忌讳,认为要皈依佛教实在是一件难事。甚至有人认为受戒不是自找麻烦吗?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戒”的意义。

  4. 三皈五戒和短期出家的意义

    三皈五戒和短期出家的意义>明影法师《大智度论》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传授三皈五戒时,大和尚还要详细讲皈依的意义,在此我就不过多解释。男营员还可以参加“一日出家”的活动,我简单介绍一下一日出家的意义,女营员不妨也听一听。王子去世以后,他的家人来看望佛陀,并向佛陀询问毗罗羡那王子的后世如何。这是毗罗羡那王子出家一天的功德,最后成就辟支佛果。

  5. 和气四瑞

    和气四瑞>久远之前有一地方名为嘎西,其地长有茂密森林。自此之后,四动物间无论日常起居或行走外出均按长幼顺序次第相偕。四动物共同发愿行持善法,羊角鸟告诉诸位道:“我们应即刻断除...生。”另外,释迦牟尼佛为帝释天时,当时有大批非天军队正与天人激烈交战。

  6. 对照五戒找问题,真心忏悔自我改过

    首先,天地记人罪过以意恶为首,就是我们的思想。下面是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对照五戒找问题,自我改过,望大家引以为戒!真的,对不起,父母亲!这样子,家人们也放心,自己也安心!对不起,我错了!因身,口,意的造作,被我伤害过的(因缘)众生。

  7. 《佛陀的教育》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从佛教的观点说,一个人起码要实行五种道德:一、不...生而仁爱。这五种都是做人应有的道德行为。所以在佛教的戒律上,原许在家的佛教徒,有正当的夫妇配偶;但是对于非合法的苟且淫行,是不许可的;因为这种邪Y,会丧失个人的品格,破坏家庭的和谐,伤害社会的风化。上面所说不...生、不偷盗、不邪Y、不妄语和不饮酒的五种道德行为,在佛教称为“五戒”,是释迦牟尼佛陀教导每个佛教徒的基本道德行为。

  8. 佛陀的教育 四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从佛教的观点说,一个人起码要实行五种道德:一、不...生而仁爱。这五种都是做人应有的道德行为。所以在佛教的戒律上,原许在家的佛教徒,有正当的夫妇配偶;但是对于非合法的苟且淫行,是不许可的;因为这种邪Y,会丧失个人的品格,破坏家庭的和谐,伤害社会的风化。上面所说不...生、不偷盗、不邪Y、不妄语和不饮酒的五种道德行为,在佛教称为“五戒”,是释迦牟尼佛陀教导每个佛教徒的基本道德行为。

  9. 佛陀为什么要制定佛教戒律

    佛陀为什么要制定佛教戒律当年佛陀快入涅盘时,弟子们问他∶「佛入涅盘后,我们以谁为师?」佛陀答∶「以戒为师。」可见戒律的重要性。佛陀制定戒律多是因为他们而起。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是正法常住。佛子只要严持戒律,佛教就能兴盛。「戒」是防非止恶,为实践佛道之基础,与定、慧共称三学;学佛不守戒律,即谈不上修行,当然也到不了彼岸。若是不了解,就会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10. 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因为这部经典是所有经典中最基本的一部,也就是说,我们修学一切佛法,都要以此经的核心内容“十善业道”作为基础。而十善业道通常又是不为我们所重视的,总觉得它很简单。《十善业道经》便是一部介绍善恶因果与人生命运关系的经典。关于善恶的定义,在《十善业道经》里讲得非常清楚。此外,善恶的行为还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

随机推荐

  1. 如果地球停止旋转会发生什么?还有更多读者的问题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旋转会发生什么-RoyArvio|芝加哥,伊利诺伊州这不太好。在赤道,地球的旋转运动最快,大约每小时一千英里。如果这一运动突然停止,动量就会使东西向东飞去。移动的岩石和海洋会引发地震和海啸。仍在移动的大气会冲刷地貌。但不必担心:这样的事件将需要储存在我们旋转星球上所有物体动量中的同样数量的能量,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地球和行星研究中心的地质学家吉姆·齐贝尔曼说,地球上没有任何物理机制可

  2. 后羿活捉封稀

    羿剩下的最后一件工作是去西方的桑林捕捉"封稀"。封稀住在中原的桑林里,它獠牙如戟、力胜百牛、铁骨铜皮,所经之地顿成废墟。羿来到桑林时,这里已是荒无人烟。野猪见羿携带弓箭要...它,便伸出长牙,低着头向羿撞来。羿向旁边一躲,野猪一头撞在一棵大桑树上,竟把树撞断了,差点砸替羿。羿大怒,决定活捉这只大野猪。羿砍了许多长长的藤条,把野猪结结实实捆起来,一面通知流浪外地的人返回家园,一面派人把野猪送到王城。

  3. 石头和尚与佛法东传的传说

    被日本曹洞宗僧人视为“祖庭”的南台寺,是禅宗六祖慧能的法孙石头(希迁)和尚所辟的道场,为曹洞宗著名的法门丛林。在四十三岁的时候,唐天宝初年才到南岳,在南台寺以石为台,结庐而居,遂称石头和尚。希迁与马祖同是慧能的法孙,所以世有“江西马祖,湖南石头,不见二士,无以可知”的说法。石头希迁自圆寂迄今一千一百数十年,躯体仍栩栩如生。石头和尚墓,现仍在南台寺附近,是南岳仅存的一座唐代古墓。

  4. 反老还童的意思 | 成语大全

    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5. 梦见唱歌_周公解梦梦到唱歌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唱歌好不好

    梦见两人一起唱歌,暗示做梦人希望能有合作伙伴。丈夫梦见妻子唱歌,表示家庭和谐,生活幸福,心情愉快。已婚女人梦见自己在唱歌,预示将怀孕生孩子。梦见有人唱哀歌,预示身体健康,并有意外的好运气。原版周公解梦病人歌唱,主大凶。《周公解梦》梦见(病人)唱歌,大忧。《敦煌本梦书》梦见唱歌者,有口舌。《敦煌本梦书》梦见水上歌者,大吉。《敦煌本梦书》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唱歌是祥瑞。

  6. 【邙风】的意思是什么?【邙风】是什么意思?

    【邙风】的意思是什么?【邙风】是什么意思? 【邙风】的意思是:邙风māng fēng指乐府诗《北邙行》。悼念死者的哀歌。  ●唐孟郊《吊卢殷》诗之二:「邙风噫孟郊,嵩秋葬卢殷。北邙前后客,相吊为埃尘。」★「邙风」在《汉语大词典》第14549页...

  7. 嫡庶互让,敬爱不懈

    明朝谭宗胜的妻子茅氏,体弱多病,没有儿子。于是,她就劝丈夫用娶后妻的礼节把曹氏的女子娶了来。曹氏看见茅氏,就问丈夫说:「这位是什么人呢?」谭宗胜骗曹氏说:「她是我的嫂嫂!」曹氏信以为真,所以就很敬重茅氏,给茅氏递汤递药,从不敢懈怠。后来,曹氏看见丈夫握了茅氏的手脉,看着哭了。谭宗胜不得已,才把实情告诉曹氏。起初曹氏以为茅氏是嫂嫂,而恭敬侍奉她,是悌。等到明白真相,嫡庶互让。

  8. 易经还原“男尊女卑”

      “男尊女卑”来自易经。  《易经。系辞》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其中“尊”是高,“卑”是低。是两个方位词,“天尊地卑”表示“天上地下,天高地低”的意思,是一种对自然状态的描述。《说文解字》:尊,高称也。《广雅》:卑,庳...

  9. 面相看什么样的人易创造奇迹

    鼻翼张开的人,正财与偏财运两者都好,总的来讲,鼻相好的人,易聚财,事业易通达,人生路上更容易创造奇迹。嘴大的人在做事比较大器,财运易暴富,人生路上更容易创造奇迹。六、耳朵大且耳垂厚传说中刘备的耳朵就尤其大,在中国传统理念中,耳大耳垂厚的人主富贵,有福气,在事业上易做成大事,人生路上易创造奇迹。

  10. 哄动一时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2回:“从此芳名大震,哄动一时,窟号销金,城开不夜,说不尽的繁华热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