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昆曲曾独领剧坛300年 为何在乾隆以后走向衰落?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剧之一,又称为昆腔,算是最古来的戏曲声腔,从明朝中期开始整整在剧坛流行了近300年时间。不过到了乾隆后期,昆曲慢慢步入衰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可能现代说起京剧、昆曲等类似的剧种,总觉得只有老人们还喜欢听,年轻人早已对这种艺术形式不感冒了。不过昆曲毕竟是中华一大优秀传统文化,在昆曲身上还是能找到很多优点供后人学 ... 。

一、昆曲起源于江南文章锦绣之地

众所周知,我国疆域辽阔,有的地方物产丰盛,有的地方民生彪悍,还有的地方文风极盛。其中,江南地区的苏州府和松江府堪称是文人的聚集地。从宋朝时期开始,苏松地区就成为了文官的主产区之一。元朝建立以后,采用了“四等级制度”,南方人的地位不高。与此同时,又对读书人进行打压,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下九流”的说法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大量的文人无法进入政治舞台,只能尽情与文学创作。在元朝统治的后期,昆曲开始在江苏昆山地区出现,起初被称为昆山腔。在昆曲刚刚出现的时候,仅仅在苏松地区流传,而且主要是在豪门大户和士大夫家庭中,受众面比较小。昆曲真正被民众所接受,则是明朝统治的中期,大约是嘉靖、隆庆皇帝在位时期。

二、昆曲在明朝的中后期非常受欢迎

起初,昆曲仅仅是清唱,后来加入了各种管弦乐的的伴奏,再加上细如游丝的水磨腔,昆曲开始被大众所接受。昆曲出现以后,魏良辅、梁辰鱼等人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历经百余年的不断演变,终于达到了比较高的成就。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内阁首辅严嵩和内阁次辅徐阶都喜欢听昆曲。通政使鄢懋卿为了巴结严嵩,花了20万两银子的高价买了一个昆曲班,送给了严嵩。除了贵族和士大夫家庭,在民间戏曲中,昆曲也占了绝对的霸主地位。《浣纱记》、《红拂记》、《牡丹亭》等作品,在全国各地非常受欢迎。宋元时期的杂剧只能在专门的勾栏瓦舍中演出,与普通民众有很大的距离感。昆曲则能够在各种场合搭台演出,极大拉近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明朝末期到清朝统治的前期,昆曲进入了鼎盛时期。几乎所有的文人士大夫们,都会唱那么几段。

三、进入清朝统治中期,昆曲开始逐步衰败

乾隆皇帝非常喜欢昆曲,逢年过节的时候,宫里有戏班演出昆曲,乾隆皇帝甚至会亲自伴奏。但从乾隆、嘉庆之后,昆曲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这里面的原因很多。首先就是缺乏创新能力,经典的昆曲剧目基本上都是明朝后期出现的,清朝时期的新剧目不多。即使是再经典的剧目,如果反复演出,观众都会产生审美疲劳。根据记载,在乾隆皇帝在位末期,京城百姓对昆曲的态度是这样的:“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轰然散去。”由此可见,由于缺乏创新性,观众已经对昆曲产生了厌烦。乾隆六十年,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位的最后1年,京城的所有戏班中,只有庆宁、万和、松寿等几家能够演出昆曲,会演唱昆曲的演员只有区区18人,能够演唱的昆曲只有73折。与之相比,其他剧种虽然仍不成熟,但已经开始崛起,昆曲的地位摇摇欲坠。

四、文字狱限制了昆曲的进一步发展

众所周知,清朝是北方渔猎民族建立的政权。清朝入关以后,非常在意自己的出身,很多文人士大夫虽然不能“金戈铁马大散关,”但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讽刺清朝。因此从顺治皇帝在位时期,清朝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文字狱。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等几代皇帝,文字狱的规模越来越大。即使是清朝内部的高级官员,如果触犯了文字狱,也会受到严厉的惩处。例如礼部侍郎沈德潜( ... ),因为在作品《咏黑牡丹》中出现了“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的观点,最后被抄家灭门。在严刑峻法的高压之下,很多文人根本不敢有什么创作,担心自己会因为“一把心肠论浊清”而牵连全家。因此,在清朝统治时期,昆曲剧目仅仅出现《忠义璇图》、《劝善金科》等歌功颂德的作品,受众面不是很大,而是影响力也远远不如明朝作品。

五、对观众的欣赏基础有要求,这是最大的问题

昆曲的创作者基本上都是官场失意的文人雅士,这些人的文化水平比较高,创作作品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提高作品的文学水平。欣赏性过度的文雅化,作品中经常出现生僻难懂的文词,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受众面。换而言之,观众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真正了解昆曲唱词的含义。在明清时期,百姓们的文化程度比较低,除了那些士大夫以外,普通民众的接受程度不是很高。在清朝的中后期,一些文人在欣赏度方面对昆曲进行了批评,认为一些文词过于高雅。就在这一阶段,以四大徽班为代表的其他剧种开始逐步崛起,由于唱词简单易懂,而是打破了纯粹“才子佳人”的模式,其他地方剧种的市场越来越大。与之相比,昆曲的传统市场开始逐渐枯萎。

六、地方剧种逐步取代了昆曲的传统地位

公元1790年,为了庆祝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安徽巡抚推荐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演出。一时之间,四大徽班风靡一时,以至于很多其他剧种的演员纷纷投奔徽班。久而久之,形成了以二黄和西皮为主的各种唱腔。到了清朝道光皇帝在位时期,出现了“梨园子弟多皖人,吴儿渐少”的局面。嘉庆皇帝在位的末期,京城的各大戏班中,只有集芳班还能演唱昆曲,不过为了迎合大众,不得不改变原来的传统。即便是这样,仍存在入不敷出、无以为继的情况。道光八年,集芳班倒闭,演员们不得不进入其他剧种班谋生活。从集芳班的倒闭,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昆曲的逐步衰败。到了清朝统治的末期,只有一些贵族和文人雅士们偶尔客串几段,成体系的昆曲演唱在北方已经非常少见了。在电视剧《走向共和》开篇就是慈禧太后正在听《游园惊梦》,仿佛也衬托了大清帝国昔日的辉煌和当前的没落。

昆曲曾独领剧坛300年 为何在乾隆以后走向衰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6.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7.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8.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9.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10.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随机推荐

  1. 巧偷豪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ǎotōuháoduó【解释】诈取与强抢。常用以形容不择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利。【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巧偷豪夺”

  2. 梦见菜园_周公解梦梦到菜园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菜园好不好

    梦见菜园是什么意思梦见菜园里的黄瓜茄子:感情方面会有危机,可能源自性的诱惑,要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梦见在菜园意味着,付出努力却得不到预期的成果而有些心灰意冷。待考者梦见去菜园摘菜预示考试成绩好。

  3. 孕妇梦见自己生的女孩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自己生的女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自己生的女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吹气球 梦见吹气球什么意思

    做梦梦见吹气球好不好?梦见吹气球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吹气球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吹气球,则意味着自己的计划大而无当,可能会使自己破产。商人梦见吹气球,预示著商业进展会出现大问题,有可能破产。梦见放气球,意味着可能会遇到危险,需要谨慎小心。梦见吊在气球上升向天空,表示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

  5. 【买扑】的意思是什么?【买扑】是什么意思?

    【买扑】的意思是什么?【买扑】是什么意思? 【买扑】的意思是:买扑mǎi pū宋元的一种包税制度。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包商(买扑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后由承包商自行申报税额,以出价最高者取得包税权。元时...

  6. 【良媒】的意思是什么?【良媒】是什么意思?

    《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唐·秦韬玉《贫女》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清·李渔《玉搔头得实》:「遘良媒,凶中遇福难回避,倒做了锦上添花把好事催。」良媒的拼音liángméi良媒是什么意思良媒liángméi好媒人。

  7. 二战德军发起闪电战,装甲和空中打击,哪支是战场主战力量

    因此,有很多二战研究者认为,德军能够在闪击战中取得突然袭击的胜利,空军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翻开二战德军参与的重大战役,基本上都是空中打击开始,装甲兵团重点进攻,陆军步兵整体推进的顺序,很难说谁是贡献最大的主战力量。

  8. 唐玄宗晚年凄惨的太上皇生活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功过参半的君主,虽然他一手将唐朝的盛世推向顶峰,但也亲自葬送了大唐的辉煌。安禄山起兵造反后,唐玄宗仓皇出逃在马嵬坡发生兵变,随军将士逼迫李隆基缢死杨贵妃。此后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宦官李辅国和将士的拥护下太子在灵武即帝位,即唐肃宗。˂img...

  9. 小树苗的故事

    在波罗奈城,人们纷纷传讲着“柠孛树苗”的故事。忠心的大臣建议。一天,他和王子在御花园中散步,修行人看到有一棵刚长出两片嫩叶的柠孛树苗,顿时心生一计,对王子说:“王子啊!你来嚼一嚼这两片新鲜的嫩叶,尝尝它们的味道。”一边说着,王子用手拔起柠孛树苗,气得将它折断了。御花园里的柠孛树苗被连根拔出,而王子的仁德却在他的臣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10. 梦见白鹭_周公解梦梦到白鹭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白鹭好不好

    做梦梦见白鹭好不好?梦学专家认为,梦见白鹭往往是吉兆。此外,白鹭高贵、纯洁,还是爱情的象征。因此,梦见白鹭还预示爱情甜蜜,婚姻幸福。梦见白鹭在云端飞翔,暗示了做梦人运势颇佳,事事顺利,不会受到什么大的阻碍。梦见云雀_周公解梦梦到云雀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云雀好不好参加考试的人梦见白鹭,这表示做梦人才华横溢,最终会功成名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