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如果英宗能听王直的谏言 甚至就不会酿成土木之祸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期面临的一次重大危机,在皇帝明英宗被俘的情况下,以于谦为首的朝臣力推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登基,而后组织了北京保卫战,打退了也先。>说起土木堡之变的功臣,排第一位的肯定是于谦,然而于谦性格过于刚直,得罪了同僚,又因为举荐朱祁钰登基,陷入了皇室斗争中,在英宗复辟后以谋逆的罪名被冤 ... 。>除了于谦以外,其实还有一人的功劳也不在于谦之下,如果英宗能听他的谏言,甚至不会酿成土木之祸,给明王朝带来巨大的危机,此人就是时任吏部尚书的王直。> >在写明史的书里,提到王直时,通常会用一个词形容他,那就是老臣。老臣王直,这个“老”字可是货真价实的。>通常我们形容一个臣子资格老,声望高时,会用三朝元老这个词,四朝元老那就了不得了,而王直呢,在明成祖朱棣时就开始当官,然后历经仁宗、宣宗、英宗、代宗4个皇帝,实打实的五朝元老。>正统十三年,瓦剌部也先率军进犯明朝边境,明英宗误信太大监王振谗言,欲率几十万大军亲征。>临行前,王直上书劝谏:“不必亲御六师,远临塞下。况秋署未退,旱气未回,青草不丰,水泉犹塞,士马之用未充。兵凶战危,臣等以为不可。”>王直认为作为天子,所要做的事情不是亲率大军出征,而是要坐镇于朝堂之下,“申号令,坚壁清野”,派遣谋臣猛将、坚甲利兵前去即可镇守边关。然而英宗年少气盛,不听王直的劝谏,执意亲征乃至酿成大祸。>当土木堡兵败,英宗被擒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朝堂上立马乱成一团。在此危急时刻,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先是力主朱祁钰登基,而后又组织北京保卫战,挽狂澜于既倒。> >但在于谦耀眼的光环之下,我们不要忘了王直所起的作用。>英宗出征之时,“命直留守”,王直当时是吏部尚书,位居六部之首,加上是四朝元老,深得百官敬重,可以说王直的影响力当时远远在于谦之上,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左右当时的局势。>从局势的发展来看,王直所做的决策都是正确的。>首先,王直坚定地选择反对南迁,并没有听信徐有贞“星象有变,当南迁”的说法,然后又率群臣请朱祁钰摄政,“劝王即位,以安反侧”。>其次,王直身为朝臣中职位最高、威望最重的人,在危难之时能够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朝臣议屡上,皆直为首”,但王直却有自知之明和识人之智,认为自己不如于谦,“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将权力让给于谦,由他负责处理具体的事务,而自己“雍容镇率”,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在危难之时能够不恋栈权力,而是知人善用。王直在土木堡之变中的表现虽然不如于谦那般惊艳,却也功不可没。>打退也先之后,景泰帝论功行赏之时,王直被加封太子太保,这一点也说明王直的功劳是得到景泰帝及朝堂上下认可。>王直的厉害之处还在于他对于局势精准的判断能力。> >当徐有贞、石亨等人密谋夺门迎立英宗时,另一边,王直也在谋划复立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然而可惜的是,这个奏章还没有送上去,就发生了夺门之变。>夺门之变的关键在于景泰帝朱祁钰无子,而英宗被软禁于南宫多年,积有怨气,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又被废,这才被徐有贞、石亨趁虚而入。>从景泰帝得知夺门的主角是英宗时,连说:“好!好!”,可以看出在没有子嗣可以继位的情况下,朱祁钰是有考虑将皇位还给英宗一脉的。>假若王直的奏疏能够上达天听并得到批准,那么夺门之变便可能不会发生,让明王朝可以少经历一次波折。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上疏,事情已经发生,不能挽回,难怪王直会感叹:“是疏不及进,天也”,天意不可违。>英宗复辟后,于谦、大学士王文被 ... ,同为土木堡之变功臣的王直感觉心灰意冷,于是上疏乞求致仕。回乡几年后,王直去世,时年84岁,谥号文端,算是善始善终。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果英宗能听王直的谏言 甚至就不会酿成土木之祸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戒嗔讲故事----释戒言

    戒嗔记得有次和孙木匠聊起这件事情,孙木匠说:这个简单,只要在墙上给戒言打个洞就可以了。可是之后,戒言的体形引发了很多问题。听到这话,戒嗔初时有些委屈,为了我们,也为了戒言。不过不久之后,戒言的形象又产生了其他不良的影响。这一次,戒嗔终于下定了决心,要让戒言减少一点儿体重。戒傲师弟说,让戒言减肥至少有如下好处。

  2. 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战,说说蒙元帝(汗)位传承的演变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途中逝于六盘山下。死前,他传位于三子窝阔台,为免争端还特意召集诸子,要求他们团结并服从于窝阔台。理论上从这一刻起,窝阔台已经成为蒙古大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唯独在蒙古却是个例外。

  3. 悬车告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uánchēgàolǎo【解释】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同“悬车致仕”。【出处】汉·蔡邕《陈寔碑》:“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闲心静居。”【例子】忠襄不可及已,至若文节,年六十余已悬车告老,将二十载矣,闻一权臣擅国,遂至饿死。元·揭傒斯《杨氏忠节祠记》【相关】百度“悬车告老”

  4. 鸿钧老祖的师傅是谁,他的师傅是创始元灵(纯属小说虚构)

    先不管鸿钧和三清道尊的关系,我们来说说鸿钧老祖的师傅是谁吧。据说,鸿钧老祖的师傅就是创始元灵,诞生于宇宙最开始的时候。鸿钧老祖在创始元灵的四个弟子中,排名老大,修的是“玄清气”。之后鸿钧老祖收了三大弟子,分别是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其实,不管是鸿钧老祖还是创世元灵,都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5. 政令不一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6. 三国赵子龙_三国里面赵子云破曹操的四十万大军的是哪一集?

    《孟子》中的赵子(赵氏)是谁?至二o一)字邠卿,京兆长陵人。按隶续谓其家在荆州古郢城中。初名嘉,字台卿,后避难故自改名字。桓帝延熹元年因得罪宦官党羽,惧受祸,变姓名逃匿北海,卖饼市中。安丘孙嵩看出赵岐不是普通人,把他带回家中,藏于复壁之内三年。岐隐忍困厄,以坚强的毅力在复壁中作《孟子章句》,所注精审翔实,多有发明。

  7. 梦见和女人在一起

    周公解梦梦见和女人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女人在一起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长平公主是谁?崇祯帝为何斩断长平公主一只手臂?

      《碧血剑》中的阿九、《鹿鼎记》中的九难以及梁羽生小说《江湖三女侠》的独臂神尼,她们都以同一个历史人物为原型,即崇祯帝朱由检次女长平公主。  在我们的一贯思维中,公主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天之骄女,高贵美丽,但作为亡国公主,她们的命运就没有那么好了。  民间盛传着一种说...

  9. 经典中秋节说说-感人的情话

    读月中秋,洒行行青泪。提前预祝你中秋节快乐!欢乐多忧愁少,祝你中秋节快乐!中秋佳节,真诚祝愿您万事如意!

  10. 梦见帘幔

    周公解梦梦见帘幔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帘幔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