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狗与金鱼可以通婚——“欧武风”性真情美眼前的欧武显得有些“邋遢”,凌乱的头发披肩,手指间仍存留泥垢、色料,许久未曾整理的八字胡须,清瘦的身材,穿着印有金鱼的白色T恤、褐色裤子、酒红色鞋子,个性飞扬。浓烈的色彩与欧武鲜明的个性形成对应。他的微信个性签名竟然写着:“我始终相信狗与金鱼可以通婚。”于此,他把狗与金鱼可以通婚,寄予美好的祝愿,感恩“番薯”多年的陪伴,希望“番薯”与善良的鱼儿都幸福、快乐!
狗与金鱼可以通婚——“欧武风”性真情美
眼前的欧武显得有些“邋遢”,凌乱的头发披肩,手指间仍存留泥垢、色料,许久未曾整理的八字胡须,清瘦的身材,穿着印有金鱼的白色T恤、褐色裤子、酒红色鞋子,个性飞扬。初次见面,我心中不禁冒出一句话:“这人长得挺有艺术感。”对,欧武不失艺术风范,但他与世俗上人称“疯子”的艺术家,大所不同。他冷酷但不冷漠,见到记者,嘴角瞬间扬起了温暖的笑容,平易近人、率真的性格,不禁侃侃而谈。
生于1977年的欧武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川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初闻道于吴川,继深造于广州美术学院,长期受教于著名雕塑家韦振中、著名国画大师陈永锵、著名花鸟画家方楚雄等,艺术天分兼勤修苦练使他具备了扎实的功底,而大胆、率真、敢想敢做的个性又赋予了他强大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国画还是雕塑,都颇具有“欧武风”。
武(吾)独爱鱼 人鱼同魂
纵观欧武作品集,色彩斑斓、气势磅礴,是我最初的感受。他爱鱼,爱得如痴如醉。当记者问及为何对鱼情有独钟?他言简意赅地说:“这与我的童年有关,小时候,邻居家的孩子手里玩的是美丽的金鱼,可那却是我遥不可及的梦。”原来小时候的欧武,生活条件并不乐观,从小丧父,家境贫困,学业无成,造成他性格孤僻、自卑。此时,我想他不必多言,我们方可懂得,如今的他,为何为鱼痴为鱼狂?艺术有互补性,也许正因为成长中有太多的灰色,他笔下的鱼才如此艳丽?也许正因为性格的孤僻,才成就了金鱼的灵动、龙鱼的霸气、斗鱼的狂野?
欧武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艺术主张,释放出强大的气场。他说,“就是要让别人看看:艺术可以这样!”他笔下的金鱼,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鱼目炯炯有神,鳞片熠熠生辉,张鳍翼欲遨游,形态万千,婀娜多姿,栩栩如生,仿佛鱼跃纸上,呈现出一种优雅、自信、张扬、富态之美。他自言道:“写金鱼符合我的真,发自性,表于情,率性从容,张扬浩气,自由自在,空间事物失去了界限,角色随意互换,时间也随之失去了意义,金鱼让我感到快乐与安慰。”他寄鱼释志,人鱼同化,人鱼同魂,融色相以抒其情怀,奔腾逐梦,艺华横溢。
匠心独运 威武独有
观欧武的画,常有令人拍案叫绝。中国画墨分五色,讲究淡雅,欧武却完全像个无拘无束的孩子,肆无忌惮地泼洒着浓墨重彩,红、黄、蓝、绿、青、靛、紫渲染在纸上,艳而不俗,又恰到好处,像春日繁花,又似夏日的火烧云,只需一注目,便能引燃心中的 ... 。
浓烈的色彩与欧武鲜明的个性形成对应。他像个率真的孩子,喜怒形于色。画,纪录的是他的心情。画中的鱼,有三鱼戏水的小清新、龙鱼的霸气、群鱼花丛中嬉戏的喜庆,也有群鱼出海的恢弘气势。但他更热衷于将一条鱼画满一张宣纸,施以重彩,赋予鱼冷艳、华贵、孤傲的性格,似乎不如此,不足释放他内心的能量。“斗鱼,是我的最爱,这是一种长于亚马逊河的手指大小的鱼,有着丰富华丽的色彩和大裙摆,孤独,好斗,自由独立、无所畏惧,能与我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我常常去花鸟市场买独特新颖的金鱼,一条几千块,每天观察、与之对话,最终让其复活在纸上。”欧武说到鱼,笑得合不拢嘴。他还说,他买回来的鱼没养几天就死了,因为只顾创作,没时间照料它们。
“欧武老师,您如此大胆超凡脱俗,赋予国画新的色彩,这创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遭人质疑的时候?”“这是肯定有的,但我一直坚持做自己,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态度有关。”随后,欧武为我们娓娓道来,他创作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次。那就是他用工笔白描的 ... ,画了一幅《百鱼图》。这幅《百鱼图》三米长卷,103条鱼,十多个品种,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线条流畅,疏密有度,协调呼应,知白守黑,灵动中生安静。
这是一幅令人惊叹的画,因为,简单的线性描最能考验人的功力,工笔白描《百鱼图》对纸张、用笔、技法、布局等有诸多要求,创作过程中不能出任何差错。为了画好这幅画,欧武“废纸三千”,先在小纸上一遍又一遍打草稿,直到满意,再画到作品中。在布局上,他尝试了多种 ... ,最终决定三条鱼为一个小布局;技法上,他运用了铁线描、琴弦描、柳叶描等多种国画线描技法。“画到后来,越画越不敢画了,因为错一笔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有时,一天只能画两三条鱼,其他时候都在一旁边喝酒,边观察鱼,直到有灵感有把握了才动笔。”说起创作《百鱼图》的过程,欧武坦言“很苦”,但是,当《百鱼图》惊艳全场时,他知道这个磨砺的过程是值得的!一切终归他所言“一个人的成功与态度有关。”
塑之奇崛 雕制精绝
欧武说,雕塑是记录当下的语言,如果到了我百岁的时候,回头看看这些作品,那它记录的便是一个时代。
“闻着手中泥土,我就感受到祖祖辈辈在家乡泥土上的耕耘。”欧武对记者说,他是用心去雕塑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泥塑在吴川梅菉古镇历史悠久,被称之为“泥鬼”艺术。欧武出生于梅菉镇瓦窑村,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十岁学“泥鬼”,从小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天分。后来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高级进修班,经过三年系统学习,技艺大有长进,不但传承了家乡泥塑的艺术技法,还不断加以创新。如今,欧武是吴川泥塑省级传承人,他在广州继续着“泥鬼”的深造与创作的同时,身体力行肩负起吴川泥塑传承工作,为发展家乡民间艺术和培养泥塑人才出力。
近年来欧武创作的陶艺作品《马上发》、《长眉罗汉》、《龙船调》、《吴川瓦窑陶鼓——踏歌行》、《龙舟》、《女人体》《不忘乡音》《陈滨抗洪》等曾获得省和国家级的多个奖项。欧武现在在广州创立了自己的“玩泥巴”的工作室,专门从事泥塑 ... 。他现在是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岭南雕塑界泰斗潘鹤很赏识他的雕塑作品,对其作品《骏马奔腾》,赞叹不已,并认为他是一名很有潜质的年轻雕塑家。
谈到广州,谈到亚运会,谈到雕塑。访谈中得知,原来第16届广州亚运会之际,欧武曾举行“欧武雕塑个人展”,堪称艺术与时代的一次有机契合。亚运会开幕的当天,欧武把40多个以亚运项目进行创作的线性雕塑呈现给大众,一时震惊了雕塑届。这些雕塑作品,表达准确,简洁明晰,点点成线,分角成面,虚实互动,以随意游走的方式,呈现了多角度的空间。其中,“龙舟”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观其雕件,20个划桨青年齐心协力,同一动态,形式多变,体现赛场上运动健儿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姿态,确实吻合了亚运精神。说到此时,我终于茅塞顿开,为何雕塑记录的是一个时代。
岁月无声 珍惜感恩
与欧武老师的谈话,轻松自如。仿佛见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话匣子一打开,一发不可收拾,常常在笑声中结束一个话题,开始新的话题。从其谈吐中知其为才华横溢之士,又为妙趣横生之“怪才。”他仿佛就是一个传奇,有着常人捉摸不透的谜底。
访谈结束后,我仍对其好奇不已。于是,我开始翻阅他的微信。他的微信个性签名竟然写着:“我始终相信狗与金鱼可以通婚。”看完,我脑海里只腾出2个字:“谬论!”继续查看其微信动态,终于找到了答案。他曾为与我一样认为此说辞荒唐不可信的朋友解释说道,“艺术是需要想象力和想象空间的,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金鱼可以与任何东西通婚。” 这不仅让我想起访谈过程中,他说过,“每当他在画室里画画,至人鱼两忘的境界,画室里总有一只叫“番薯”的狗忠实地陪伴着他。鱼,优雅,自由,百媚千娇;狗,忠诚、憨厚、温暖,都是他心中的圣品。”于此,他把狗与金鱼可以通婚,寄予美好的祝愿,感恩“番薯”多年的陪伴,希望“番薯”与善良的鱼儿都幸福、快乐!他的头像用的是他与“番薯”的图片,也许正是他对“番薯”的感激之举。
细看他的微信动态,除了艺术,就是一些关注家乡吴川发展的内容,可见他身处他乡,却心系家乡之情,爱家乡,感恩家乡。再看看他微信相册封面图,用的是一张主题为“岁月无声”的图片,旁边标语:您的目光是儿女出门方向。这位老母亲,目光饱含深情与牵挂,那目光带着爱的牵挂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远行的儿女。“儿行千里母担忧”,欧老师用此图目的,也许是在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当下,及时感恩。
用艺术记录当下——欧武的艺术人生,“欧武风”——性真情美。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