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闻名中外的何来瓷雕何朝宗,字何潮,号阿来,福建德化县人,是闻名中外的瓷雕艺术大师。早年的何朝宗跟着父亲雕寺庙佛像。何朝宗瓷雕釉与坯体浑然一体,釉色白中带黄,呈象牙白色。这种象牙白瓷是德化窑的首创,国外称它为中国白,何朝宗的雕塑均用象牙白料烧制而成,所以后人又称德化的象牙白为何来白。大批何朝宗名款的作品在国内外的发现,拓宽了对何朝宗研究的视野,他的影响也越来越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
闻名中外的何来瓷雕
何朝宗,字何潮,号阿来(来福、来佛),福建德化县人,是闻名中外的瓷雕艺术大师。他的瓷雕作品在16世纪的“东西洋”市场上,被视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他雕塑的形态各异的观音,在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中被奉为神物至宝,在西欧人眼中也被视为“东方艺术之精品”。
何朝宗祖籍江西省临川县廿二都,后移居城南县十六都四脚桥。其先祖何昆源,号德举,明洪武二年(1369年)任江西建昌府卫军,洪武七年奉命拔军到德化县隆泰社厚苏村屯垦(现浔中镇隆泰村后所)。其子世祥、孙尚志皆习文,先后出任莆田县儒学训导和古田县儒学教谕。早年的何朝宗跟着父亲雕寺庙佛像。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纯朴典雅、造型新颖。他创作的渡海观音,通体呈象牙白色,鬓纹错落有致,风巾披后,一串珍饰略露胸间,双手藏于袖内作左拱势,衣临风飘举,足踏水波似渡海归来。观音的面部神态突出,富有节奏感的衣褶线条简明概括,生动神妙令人叹为观止。后人有诗赞曰:“除非观音离 ... ,何来大士现真身。”后来,人们把何朝宗塑造的观音称为“何来观音”,久而久之,“何来”就成了何朝宗的雅号。
何朝宗除雕塑观音形象外,还塑过达摩、菩提等佛像,皆别具一格。他创作的一尊达摩立像,通高43.1厘米。达摩立于波涛汹涌之间,秃头长耳,双眉微锁,流露出缄默沉思的表情,坦胸披肩,帔纹飘然欲动;长裙飘拂,宛如乘风破浪急驰而行,恰切的表现了这位少林初祖坚韧不拔的精神。他还创作了文昌帝君坐像,身着长袍,正襟危坐,左手持玉如意,右手自然下垂,两足蹬靴微露,上胸袍领外翻内露交角衬衫,腹部上下束带中间显示雍容大肚袖臂衣身下摆各随手足之势,或弯曲转折,或突起拖曳,或深陷掩映,极富层次变化。这座雕塑修短合度,立体感强,可以看出何朝宗出神入化的功力和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何朝宗的瓷雕作品瓷土和釉料都与当时一般的德化白瓷不同,因瓷雕胎体厚重,烧制时采取了一些特别的加工工艺。根据当地老艺人介绍,何朝宗作品的瓷土取自德化城关附近的观音崎,经过多次淘洗练制,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陈腐之后,才能应用。何朝宗瓷雕釉与坯体浑然一体,釉色白中带黄,呈象牙白色。这种象牙白瓷是德化窑的首创,国外称它为中国白,何朝宗的雕塑均用象牙白料烧制而成,所以后人又称德化的象牙白为何来白。
对瓷塑传统的继承,何朝宗师古而不泥古,刻意创新。他善于糅合石刻、泥塑的不同技法于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瓷塑艺术风格。据说,他的每一件瓷雕作品创作出来以后,先摆放在窗口,让路人评论,稍不称意,就推倒重塑。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果是得意之作,还要在背部加盖印章。
何朝宗的生卒时间和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未见记载。据目前发现的一些考古资料,大体有以下四种说法::1、嘉靖、万历说;2、宣德说;3、弘治、万历说;4、明末清初说。当地《溪阳堂何氏族谱》由于人口稀少,长久没有续修,现存光绪十五年续修本仅剩谱序,世系传记在民国时期被洪水冲失,无从稽查,给何朝宗的研究增添了许多困难。大批何朝宗名款的作品在国内外的发现,拓宽了对何朝宗研究的视野,他的影响也越来越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