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62年夏天,在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家乡,建成了黄继光纪念馆。纪念馆的负责人给郭沫若先生写信,请他撰联题额。郭老很快写出了一副对联:>血肉作干城,烈慨在火中长啸;>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欣。>对联是写出来了,但匾额题什么词呢,郭老却煞费苦心,踌躇不定。就这样,想了二十多个,最后才确定用“凯歌百代”作为匾额。

1962年夏天,在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家乡,建成了黄继光纪念馆。 纪念馆的负责人给郭沫若先生写信,请他撰联题额。郭老很快写出了一副对联: >血肉作干城,烈慨在火中长啸; >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欣。 >对联是写出来了,但匾额题什么词呢,郭老却煞费苦心,踌躇不定。”他开头想了几个:“永垂不朽”、“浩气长存”、“气壮山河”等,觉得缺乏新意。接着,改了个“藩翰中朝”,又感到“藩翰”二字过于典雅,也圈去了。后又改为“火中凤凰”、“青年师表”、“人民模范”,又觉空而不切;再又改为“血铸和平”、“国际英雄”,也不满意。就这样,想了二十多个,最后才确定用“凯歌百代”作为匾额。这四个字,雅俗共赏,意味深长。现在只要你一进纪念馆的大门,就会在白色照壁上看到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郭沫若黄继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