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奴隶到皇帝,石勒凭什么成就霸业?

18个生龙活虎的勇士,18匹矫健如飞的战马,这便是后赵开国皇帝石勒起事时的全部家当。这个曾经卖身为奴,但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传奇英雄,靠着这区区“十八骑”,纵横北国,逐鹿中原,最终成为傲视群雄的一世霸业,成了大放异彩的北方新贵,令人啧啧称叹。五胡十六国,是一个生灵涂炭、饿殍遍野的纷乱世;也是一个英雄辈出、尽显风流的机遇期。而石勒,便是羯族在中国历史上崭露头角的第一人。> >羯族在中国北方有过一段短暂的历史。据《晋书》记载,羯族原为“匈奴别部羌渠之胄”,大概是匈奴与羌的混种,慢慢发展成独立的一支部族,被匈奴征服后,随匈奴内迁至上党武乡(今山西长治北),以跟随匈奴打仗为业,地位形同奴隶,十分低下。>石勒的先祖还算不错,一直是部落首领,属于羯族中的贵族。石勒自小“状貌奇异,志度非常”,长大后“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石勒很有军事头脑,组织能力超强。他父亲是个大老粗,不能服众,便让石勒督兵操练,“每使勒代己督摄”,而“部胡爱信之”。领兵才能可见一斑。>西晋末年,山西闹饥荒,石勒一族不得不外出逃生,又阴差阳错地被卖给了山东茌平一个叫师欢的人为奴隶。师欢因“奇其状貌而免之”,才算是恢复了石勒的自由身。晋末“八王之乱”,北方连年征战,马乱兵荒;人民随处流徙,朝夕不保。颠沛流离的生活,让石勒感到厌倦。面对战火硝烟,石勒召集平时结交的好友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郭敖、刘征、刘宝、张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等18人,组建一支骑兵小队,号为“十八骑”,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他最先投靠的是茌平的牧民首领汲桑,石勒原名匐勒,“桑始命勒以石为姓,勒为名焉”,从此便以石勒为名。后来他们又一起投靠起兵反晋的成都王司马颖的旧将公师藩。石勒打仗勇猛,屡立功勋,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有胆力,善骑射”,游牧民族所特有的彪悍粗犷,让石勒在战斗中勇猛异常。然而,战争并非胜于蛮力,克敌绝非一将之勇。他在与被人称作“屠伯”的苟晞作战时,便遭遇“滑铁卢”。苟晞以“日行斩戮”的铁血政策,以“严刻立威”的冷酷手腕,在当时“威名日盛”。>面对更为强大的对手,汲桑部几乎全军覆没,石勒不得不只身逃到乐平(今山西昔阳)。司马氏同室操戈,地方州郡征伐不断,是当时西晋国内的客观形势;外防空虚,五胡潮涌内迁,是北疆垂危的客观现实。石勒审时度势,将目光锁定了匈奴人刘渊。投奔刘渊,是石勒最终成就大业所走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刘渊趁晋末丧乱之机,统一匈奴五部,实力彰显,风头正劲。石勒有心投奔,却做得十分乖巧,缴纳两个“投名状”,最终让刘渊对他委以重任。他说服盘踞老家上党的冯莫突部一起归顺,先立一功;而后又独闯龙潭,设计让刘渊一直想招降的乌桓张伏利度部归顺,再建功勋。这两件事很得刘渊赏识,刘渊因此加封他为辅汉将军,后又升为安东大将军。石勒逐渐开始成为手握重兵、实权在握的一方霸主。投奔刘渊,让石勒如鱼得水,有了用武之地,他为刘汉(304年,刘渊以复汉为名,建立汉国,定国号为汉)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也为最终成就自己的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北方游牧部族的后代,在情谊上笃信 ... ,在谋略上听信 ... ,在政治上任用 ... ,不但是魄力和智慧的体现,更是一种胸襟宽广的王者风范。招贤纳士,亲近文明,也许才是石勒最终得以称霸的根本原因。得到自叹“智算鉴识不后子房,但不遇高祖”的谋士张宾,让石勒在称霸的征途中如虎添翼。他广开言路,广泛启用那些有才能却不得志的汉族士人,将“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专门为他出谋划策。这些人得遇明主,自是不遗余力,石勒的军队也由此变为智慧之师,战斗力倍增,逐渐成为雄踞中原的一方势力。> >五胡十六国,建国的渠道大概有三个:一是地方刺史雄踞一方,乘乱自立,比如前凉张轨;二是边缘势力悄悄兴起,称霸一方,最典型的莫过于辽东慕容氏;另外一种是北方诸部族首领,先是依附强族,掌握兵权后,趁机建国,比如羌建后秦,赫连勃勃建大夏,石勒建立后赵也属于这种情况。318年,匈奴刘汉内部发生政变,刘渊的族侄刘曜趁机代立,建立前赵政权。刘曜虽然进一步提升石勒为大司空、大将军,但多半出于稳固政权的目的,他对石勒兵权过盛终究很担心,处处提防遏制石勒。后来又听信谋臣的话, ... 了石勒的左长史王脩,终于惹怒了石勒,石勒于次年在襄国(今河北邢台)自立,称赵王,亦即后赵。>石勒先后消灭幽州、青州的割据势力,又趁祖逖病故,夺取了豫州、兖州、徐州等地,與前赵国在北方分庭抗礼。329年,石勒灭前赵,不久称帝,成为北方新的霸主,与东晋南北对峙。>五胡帝王中,石勒算是一位较为开明的君主,他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并注意化解胡汉矛盾,明令“不得侮易衣冠华族”。还制定颁布了法典《辛亥制》,且“用法详平,国人称之”,国力得以盛极一时。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从奴隶到皇帝,石勒凭什么成就霸业?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奴隶到皇帝,此人简直就是逆袭人生的典范

    题/从奴隶到皇帝,此人简直就是逆袭人生的典范文/cici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公元前266年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随后统一全国,结束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分裂局面,但是西晋日渐激化的内部矛盾

  2. 刘渊建「 ”汉”,是西晋的失误,还是西晋已到末路,真正的乱世将至

    八王之乱使西晋政权在北方的统治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很多少数民族就是在此时内迁的,「”八王之乱”时也有部分少数参与,但大体上还是以西晋皇室内部的争斗为主。而当这种混乱的局面持续较长时间后,渐渐的也产生了一种心理,为何我不能在这这乱世中分一杯羹呢?就是这种心理,开启了「”八王之乱”中除去西晋皇室的争斗外,少数民族也在此时纷纷建立政权,而最先建立政权的就是匈奴刘渊,国号为「”汉”。接下来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

  3. 舌尖上的战争:东方游牧民族的「 ”粮食观”

    舌尖上的战争:东方游牧民族的「”粮食观”由于游牧的产出无法长时间保存,一些游牧民族也开始尝试农耕的生产方式,甚至接受中原文化。八王之乱后,西晋在流民和少数民族武装的双重打击下土崩瓦解,司马邺(yè)流亡...奔逃到关中长安一带。当时司马邺...统治下的关中汉族居民已经死伤大半,真正为长安供给粮食的是南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居民,尤其是仇池地区的氐(dī)人。进入农耕地区的南迁部落实际上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生

  4. 唐代名相张九龄到底有没有预言过安史之乱呢?

    现代很多人说张九龄很有先见之明,曾经预言过安禄山这人在未来必反。至于唐玄宗为什么要写《雨霖铃》来悼念张九龄?显然是因为他悔不当初,没有听取张九龄的忠言。问题来了,张九龄当年说的忠言到底是怎么样呢?张九龄认为军令如山,一切应听主帅当时下达军令来裁决。而唐玄宗不认同张九龄这番话的因素除了他觉得安禄山那会儿是一个人才之外,很可能还有一个因素。张守珪注意到这点而没有擅作主张,可惜张九龄没有意识到这点。

  5. 中国历史上唯一白人王朝?羯族的来龙去脉,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但在历史上,东亚地区也曾经有过一些白种人或者说是疑似白种人的族群。当然因为时代的久远和相关历史记录的的稀缺,羯族到底是否是白种民族其实也是没有定论的,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却是没有太大疑问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羯族的来龙去脉。羯族,他们是白人吗?

  6. 皇帝指着一蔬菜问:这叫啥?大臣随口说了一名,竟流传至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中国饮食文化来源已久,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味小吃。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有些在我们今天看起来很常见的蔬菜,在古代却是百年难得一见。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这些番邦品种才逐渐流入中原。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则是黄瓜的来历。黄瓜本是西域的物种,因为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所以又被命名为胡瓜。胡瓜自从被传入中原后,一直叫这个名,其他人也没有

  7. 你可能是古代「 ”五胡”中的哪一支

    三国之后,司马家族建立了西晋政权,然而统一并没有持续很久,西晋灭亡之后,中华大地进入了混乱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直到北魏统一华北地区才结束。

  8. 中国古代帝王列表——五胡十六国(上)篇 以前秦为界

    五胡十六国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的五胡在中国北方范围内相继建立的国家汉赵(前赵)汉赵匈奴刘渊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称汉王。318年,刘渊的侄子刘曜夺取汉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赵,迁都长安。一年后称帝,建都襄国。376年,前秦天王苻坚以十三万步骑大举进攻,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304年,其子李雄在益州自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建都成都。337年慕容皝称燕王,以龙城为国都。

  9. 从奴隶到皇帝:后赵皇帝石勒是如何夺取天下的?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草根做皇帝,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刘邦与朱元璋,他们一个是泗水一亭长,一个是破产的贫农。石勒虽然残暴,期间...害过无数无辜之人,但仍不失为乱世枭雄。由于东汉末年人口锐减,...允许很多胡人内迁至中原,因此,石勒开始也是和族人给当地的豪门耕田。

  10. 从段匹磾的性格缺陷可以看出,他虽然忠于东晋,却不足以成大事

    刘琨投奔段匹磾后,因他们二者都是晋朝的忠臣,又是英雄惜英雄。本来段匹磾素来看重刘琨,也没有加害他的意思,可是段匹磾多疑的性格,后来竟然把刘琨处死了。刘琨一死,引发了一系列可怕的事情,先是刘琨的部属纷纷脱离段匹磾,同时民众也离他而去,东晋朝廷也对他不满了。这时段匹磾的势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以至于被他的对手段末波打败了。因为他忠于晋朝,石勒把他处死了。性格决定命运,段匹磾的性格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随机推荐

  1. 遥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遥”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遥”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一箭之遥——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室迩人遥——房屋就在近处,可是房屋的主人却离得远了。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死者。同“室迩人远”。 水远山遥——指路程遥远。...

  2. 人单势孤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réndānshìgū【解释】指人数少,力量单薄。【出处】京剧《猎虎记》第十场:“劫牢之后,倘若登州兵马...来,我等人单势孤,只怕寡不敌众。”【例子】无【相关】百度“人单势孤”

  3. 救生护生,糖尿病痊愈了

    贤内致福的周千秋镇江周千秋,官京师,月给禄米,多米虫。簸扬落地,蚁聚嘬,鸡复啄食。其内人沈氏怜之,令奴先铺芦箔藉地而后簸扬。未几,沈得消渴病已笃。后病寻愈,更生令子。到了秋天,这些虫子都变成蛹,由蛹生翅飞去了。不多时,沈氏患了糖尿病,已经到了很严重程度。周千秋便用她救养米虫的事来宽慰她说:“难道救活了百万条生命的人,还会短命吗?”过了不多日,她的病果然就好了,又生了一个好儿子。

  4. 问候给分手多年女友写的情书

    毕业后的这两年过得一切平平淡淡。可是他却说认识我,是我的师兄与校友,就这样,一路健谈下来,才知道他就是当年那个写给我情书的师兄。如今他说出来后,是那样的从容与感谢!他告诉我,他现在已经有了女朋友,明年准备结婚,现在也有了自己的一个不大不小的专卖店,准备在结婚之后,将自己的精力全心投入到事业中去!我也满怀感激之情祝福着他!而青春时的那个往事与那封情书成为了我人生中永久的美好记忆!

  5. 梦见红薯窖

    周公解梦梦见红薯窖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薯窖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临时抱佛脚,老伴得往生

    临时抱佛脚老伴得往生侄女要我写老伴往生的经过,几次拿起笔都热泪盈眶,不能下笔。老伴患肺心脑病已病入膏肓。侄女发动家族的年轻人,不管信不信佛,每人为老伴念一千声阿弥陀佛圣号,助他往生善道。并恳请佛力加持姑父,临命终能保持正念,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诵完七部《地藏经》的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老伴从昏迷中醒来,表示想回家。

  7. 灸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灸”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灸艾分痛——比喻兄弟友爱。

  8. 好酒贪杯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àojiǔtānbēi【解释】指喜欢喝酒。【出处】沙汀《酒后》:“保长王大廷只有一宗缺点:有点好酒贪杯。一喝醉了又会变得十足脓包,失掉了他那分坚韧的好性格。”【例子】无【相关】百度“好酒贪杯”

  9. 玛尼石的故事

    同时,他们也会将几块“玛尼石”添加到“玛尼堆”中,以忏悔无始以来造就的恶业,祈唤国泰民安,六道众生早证佛果,得到解脱。以后,每当我看到玛尼石,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带着露出手指的毛线手套、手持凿锤的一双手,总能回想起听到老人家回答后的那种震撼。

  10. 被儒家黑化两千余年的历史伟人——吴起

    说起吴起,大家熟知的是成语「”...妻求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着重记录这个历史典故。吴起曾在鲁国为官,鲁国世仇齐国要攻打齐国,将选拔善用兵的吴起为将,而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就疑心吴起卖国,结果吴起为了成就功名,...掉自己的妻子,最后带领弱小的鲁军大败强大的齐军。...妻求将多用作贬义,形容某人为达目的誓不罢休。吴起雕像吴起「”...妻求将”失去了妻子,并让鲁国人免受兵灾之祸,但是讲究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