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靖国神社:天皇唯一要鞠躬的地方

  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原称“东京招魂社”,是日本明治 *** 为了给在明治维新内战中战死的官兵“招魂”的场所。靖国神社每年4月21日至23日和10月17日至20日,会举行春季和秋季例行大祭。正是在1978年“秋祭”时,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的灵位被秘密安放于此。从此,靖国神社就彻头彻尾地成为了一个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

  绝不只是一座普通的“庙”

  拍摄《靖国神社》电影的中国导演李缨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形容:“靖国神社既是日本天皇的战争祭坛,又是日本一个表情最为复杂的舞台。它是日本'大和魂'的精神堡垒,战争与和平,生与死,殖民主义与爱国主义,名誉与羞耻,宗教与政治,右翼与左翼,不断在这个舞台上交锋呐喊。”

  记者日前采访了几名去过靖国神社的中国留日学生以及在华日本留学生,记录他们参观靖国神社的真实感受。

  “我去过靖国神社,2009年,刚来日本的时候就去了。”日本一桥大学中国留学生王昊告诉记者,“我当时就是想去看看靖国神社到底什么样。”“结果呢?你参观下来以后觉得和之前想的或者你听过的介绍有什么不同吗?”记者问,王昊想了一会儿才说,“印象好坏都谈不上,可能是因为那时候刚来日本的缘故吧,对日本文化了解得还不深,语言也马马虎虎。但是它的整体的氛围,我是比较惊讶的,那种……肃穆感,仪式感都很强,不像在国内一般逛庙。”“仪式感指什么?”记者问。“仪式感就是……在我印象当中,比如你要申请,签名,等候,还要用水净手,净口,低头,拍手等等这些秩序”,“我们去的时候当然都是图个热闹罢了,但是感觉同行的日本同学是在很虔诚地做这些”。

  在华日本留学生端木说,他在中国读的是对外汉语教育硕士,2011年邀请过几个中国朋友去东京玩了几天,也带他们去了靖国神社,“他们主动要求去的”。在游学馆里,端木没进去,因为他“知道里面写了什么,不好意思进去”,“后来他们几个出来,我也没敢问怎么样,他们知道我很友好,也没说什么过激的话,但我能看出来他们表情很……凝重,”“对,就是这个词”,端木补充道。

  从入口沿正道行进,可到达净盆处,进去以后要在净盆处拿起一个长柄的木瓢,舀满一瓢水,先是右手持柄洗左手,再用左手持柄洗右手,然后用右手持柄舀水放在左手,再用左手将水送入口中漱口,再洗下左手,最后一次将水沿手柄流下冲洗瓢柄,然后将木瓢按照原样放回原处。在神殿前,参拜者先投入硬币作为香钱,然后二拜二拍手进行参拜。神殿外,同样有结愿树,上面挂满了参拜者求的神签。

  靖国神社的游学馆在介绍侵华历史时歪曲历史,关于卢沟桥事变(日本称“支那事变”),称事变原因为“中国方面拒绝日中和平的意志,中国正规军向日本军队非法射击,日本军队反击,使整个北支那变成战场”。关于南京大屠杀,游就馆称“昭和12年12月,包围南京的松井司令官向属下部队发布草图,用红笔标明外国权益和难民区,要求严正军规,杜绝不法行为。中国军队败退到下关,遭歼灭。在南京市内,对那些换上百姓服装的战败士兵进行了严厉揭发”。

  靖国神社,从空中俯看,其轮廓像一把头朝西,柄朝东,刃指北的菜刀。表面上是肃穆与古朴的,但其中供奉的战犯的排位,却无时无刻不在昭示着他们的罪大恶极。充满安静与暴力的靖国神社,映射着“菊与刀”相融的日本人的性格。(文中受访对象皆为化名)

  究竟供奉了哪些人

  靖国神社已有144年的历史,它是日本天皇唯一需要鞠躬的地方。从倒幕运动到甲午战争,再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那里共供奉了2466532名战死者,包括两位日本亲王,其中一位死于中国华北,一位死于中国台湾。被祭祀在靖国神社的不只有日本人,还有28000中国台湾人,二战中,他们或被迫、或自愿加入日军并战死,至今仍未魂归台湾。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后,中国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当局对台湾民众进行了 *** 的殖民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下,产生了“台籍日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 *** 于1937年9月开始雇台湾人充当不具备正式军人身份的士兵。1942年1月,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兵员出现匮乏,当时的“台湾总督府”开始接受台湾人志愿从军的申请。据日本厚生省统计资料显示,自1937年到1945年为止,“台湾总督府”总共招募了军属12万名,从1942到1945年则征募了军人超过8万人;这20多万人中有3万人在战场上阵亡,比例高达15%。

  被征召的台籍日本兵主要从事后勤工作,但也有人上阵杀人。战后,26名台籍日军被盟军法庭以日本人身份判决死刑。事实上,日本 *** 对这些台籍日军并不信任,他们和真正的日本士兵也有着明显的差别待遇。所以,他们在为日本“效忠”的过程中又承受着在殖民者面前的劣等感。

  1945年战争结束,当广大“台籍日军”随着台湾光复成为中国国民时,他们在战争中死去的2.8万名战友,却被送进靖国神社,被当作日本的神供奉起来,魂魄难归故土。

  早在1979年,部分阵亡“台籍日军”的遗族就派出代表, *** 靖国神社,要求将先人灵位撤出。

  多年来,台湾女“立委”高金素梅,作为被日本强征到南洋作战的“高砂义勇队”死亡家属代表,曾五次奔走日本,不断到靖国神社进行 *** 提出要求书,要求靖国神社提出台湾出身的死亡者名单,并将台湾原住民灵位撤出靖国神社,但每次都无功而返。靖国神社里,那些身为中国人,却以日军身份战死的亡魂,何时能归回故土以得安息?

  哪些日本首相参拜过靖国神社

  从1951年吉田茂开始,日本各届首相几乎都曾到过靖国神社参拜,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他们都极力避开8月15日这一“战败日”敏感时间,并以私人身份前往。1975年,三木武夫首次在8月15日以私人身份参拜。此后首相及阁僚参拜情况逐渐增多,但在以“公职身份”还是“私人身份”问题上仍含糊其辞。

  197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三木武夫在东京参拜靖国神社,开启了日本首相在“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之先例。

  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国的强烈愤怒,认为中曾根率日本阁僚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是严重的政治问题。

  1982年,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开始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前往靖国神社祭祀和参拜。同年,日本 *** 把每年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日8月15日定为“追悼战亡者、祈祷和平之日”,不仅导致中国和朝鲜等国的严厉指责,也引起日本在野党、群众团体及舆论界的不满和反对。

  1996年7月29日,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分别于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2005年10月17日和2006年8月15日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2013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

靖国神社:天皇唯一要鞠躬的地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2. 经济、科技与战略优势:谈20世纪中国美国对日6次 ... 战

    对于...日货问题,有一些人自以为很世界、很开放的人非常不屑地说:人家日本怎么没有...过日货?其实,这种观点纯粹是不知道历史,在美国历史上...他国产品的事情有很多。只不过,因为你不关注而已。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亦或是日本都被美国民众乃至......过。

  3. 日本拍的战争题材电视剧他们是怎样描述中国军队的?看了才知道

    能让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了解战争的真实面目,然后了解历史不忘国耻,中国电视剧是这样的。那么在日本人的电视剧中,中国军队是怎样的形象呢?日本就曾播出过一部电视剧,就是围绕一位日本女护士展开的叙述,讲的是她随军到中国救死扶伤的事,究竟是什么剧情我想大家都不关心。在这部电视剧中被中国军队的描述还算是客观,并没有出现夸大事实的情况,剧中也讲述了中国军队的英雄善战。

  4. 日本多少东西都源于中国?不思报恩,却转头打中国

    有历史考据的日本最早来中国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那时便已经来中国朝贡,称为番邦国。日本至汉之后便一直派遣使团进入中国,学习我国的各种文化,衣食住行无不包括。日本早期建筑其实充满中国的风格。等到元末明初,日本已经忘记了中国给予的一切。等到了清代,日本近代史上的最大便革,维新变法,也是起源于中国。

  5. 元朝很强大吗?不!他们对外战争几乎全败

    有人说,元朝十分强大,为中国史上最强大的王朝。这也不少元朝干的,而是其他四大汗国!虽然如此,但元朝对外战争上,几乎是全败的。就比如征讨日本,两次元朝大军跨海进攻日本,都以失败告终。而对日作战的失利,却彻底改变了日本对于中国的看法。在元朝之前,日本一直对中国是敬畏有加的。由此可见,元朝虽然强大,但对外战争的功绩并不突出,那些功绩都是蒙古帝国所有的,我们在爱国的同时也要正视历史,不要曲解历史。

  6. 日本最敬畏的中国人,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却在中国不温不火

    我们都知道,古今往来,我们跟日本向来都是恩恩怨怨,就在一百多年里,日本多次向中国发起战争,使得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日本人却对中国一个人物非常尊敬,并且是已经到了敬畏的地步了。199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做了一个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心中最敬畏的中国人。

  7. 这三个中国人被日本封神:一人受日本军神崇拜,一人使日本崛起

    不过,对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很多日本人都是非常佩服的。其实,还有三个中国人,也被日本人神话。不过,中国先人的思想和智慧得到日本人信服,也说明了中国祖先非常了不起。现代以来,日本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一举成为世界强国。

  8. 日本历史学界为何 ... 新天皇即位礼?

    由于天皇的换代,日本今年需要举办一系列的仪式,例如今年四月初公布新年号、五月初明仁天皇的正式退位与德仁天皇的践祚,十月中旬德仁天皇的正式即位,以及十一月中举行的大尝祭,等等;对于普通日本人来说天皇的换代究竟意味着什么,笔者不好轻易下断言,但是起码在公共媒体上似乎很少会见到批判的声音,更多的仍然是在普及何为天皇制、何为年号等基本常识。然而就在这一片欢庆气氛之中,日本学界却发出了显得有些刺耳的批判声。

  9. 甲午战争后中日成为世仇,康梁变法失败为何还逃往日本?

    1853年「”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打开国门,这也激励了日本变法图存、学习西方的...,日本派100多名官员到西方学习,促成了「”脱亚入欧”的明治维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船坚炮利的日本战胜了庞然大物的中国,致使中国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自此之后,一批年轻的士子如康有为、梁启超,致力于变法图存,一些洋务派官员如张之洞、陈宝箴等也利用手中的权力,推行实质性的变革,师夷长技以制夷。戊戌年

  10. 出身日本军校,抗战时中国重要的智囊,多次看穿日军动向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随机推荐

  1. 执掌清华17年,亲闺女连附中进不了!他凭啥能与蔡元培胡适齐名?

    一直以来,民国在我印象里,都是神秘华丽而又疯狂有趣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群星闪耀,风流人物辈出。在清华大学校史、西南联大校史乃至中国学术史上,民国风流人物中都记录着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梅贻琦。

  2. 梦见教室和同学说话

    周公解梦梦见教室和同学说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教室和同学说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原型是谁?结局如何?

      貂蝉是三国著名美人,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能入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列的,就绝非是空有外貌之人。她们这些美人,不仅人长得美,关键是都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而貂蝉的传奇经历,便在于离间董卓和吕布二人,最终使得董卓被吕布等人所杀。  后世人在说起貂蝉此人的时候,大...

  4. 孔昭乾笑话闹到外国

    刑部主事孔昭乾与兵部主事刘启彤、工部主事陈牺唐等人,奉旨游历英、法两国。只有孔昭乾自恃翰林出身,大为不服,遇事便争个不休,结果闹出一连串笑话来。孔昭乾也写了一封回去,备述旅途一切。>到达伦敦后,这位孔翰林又闹笑话了。>一天,孔昭乾和刘启彤在游览伦敦蜡人馆,看到馆中陈列的印度种种酷刑,直看得孔翰林毛骨悚然、恐惧万状。

  5. 梦见现男友和前男友

    周公解梦梦见现男友和前男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现男友和前男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求描写战场厮 ... 场面的文言文选段 | 历史新知网

    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可谓是描写古代战争的千古绝唱选段: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野竖旄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缯纩无温,堕指裂肤。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气,以相翦屠。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

  7. 睡觉做梦,提示你患哪些疾病? -周公解梦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许多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在潜伏期症状并不明显。且不同的疾病与不同的梦境有关,而同一疾病的梦境通常比较相似。更多精彩梦境解析下面是一些与疾病有关的梦境:1。梦中被殴打,醒后感觉梦中被打部位疼痛。

  8. 爱的代价

    爱的代价   感悟精选一:   爱的代价   想要付出的很多,却害怕收获总是很少,   想要在喜悦中重生,却要找到新的起点,   一个人,一个生命,一个世界!   我们用全部的爱,奉献给这一生,   抚育新的生命,让他们的生命从此与众不一样!  ...

  9. 初出茅庐的主人公是谁?初出茅庐的典故

    初出茅庐的主人公是谁?初出茅庐的典故  初出茅庐:原比喻刚露头角。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那么初出茅庐的主人公是谁?初出茅庐的典故。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

  10. 自我表现造句_自我表现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自我表现zìwǒbiǎoxiàn自我表现的意思和解释: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自我表现的出处自我表现的例子自我表现造句自我表现造句相关由两个偏正结构并列而成。但都要按“(定·定)中·中”或“[状·状]中·中”的形式加以理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