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郭英:朱元璋的保镖,手握重兵而不被怀疑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见外患以平,天下以定,于是决定大封文武百官,让这些劳苦功高的文臣武将得到他们该有的封号和赏赐。其中,在明朝开国众官员中,品阶最高的是“六公二十八侯”,我们一直说的明朝开国功臣,指的就是这三十四人。> >这三十四位文臣武将,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是大明王朝的擎天之柱、肱股之臣,可是令人感到可惜的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没有逃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而真正得到善终的,只有那么寥寥几人。>在幸存的几位开国功臣中,除了朱元璋的发小汤和以外,还有一个更值得一提的幸存者,他就是“武定侯”郭英。>郭英是朱元璋的老乡,他们都来自是濠州。元末天下大乱之际,郭英与兄长郭兴在老家也是吃不上饭,他们听闻老乡朱元璋现在已经是大将军后,就一起投奔了朱元璋。郭英因为武艺高强,所以由他负责朱元璋的安保工作。>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凡是领导人,身边都必须配备保镖,以保证其人身安全,领导人一旦被刺 ... 那无论是对军队还是国家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郭英堪称朱元璋“第一保镖”。>当然,郭英的武艺和计谋不可能只做朱元璋的保镖,那样就过于屈才了,所以他还替朱元璋统帅大军,南征北战,并且立功无数。据史料记载,郭英身手敏捷,有勇有谋,更善于骑射,是朱元璋争夺天下路上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鄱阳湖大战中,郭英虽然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但依然不下火线,继续带兵勇猛冲 ... ,最终终于以少胜多击败了陈友谅,为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势力,为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明王朝建立后,郭英仍然常年带兵打仗,先后替朱元璋平定了云南、曲靖、邓川等地。晚年的郭英仍然镇守辽东,守备陕西,以此来拱卫大明江山。从郭英一生的经历来看,他在朱元璋身边几十年,一直恩宠不断,颇受朱元璋的重用。>公元1397年,这一年是朱元璋死的前一年,同时也是朱元璋大开 ... 戒的一年。在那一年,无论是任何人,只要犯一点错误都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很多的开国功臣都死在了那一年。当时也有人弹劾郭英,这个人就是御史裴承祖,他说郭英私养家奴150多人,并且还滥 ... 无辜。>众所周知,凭朱元璋多疑、弑 ... 的性格,通常遇到这种事,不管是真是假,当事人必定会被满门抄斩。可是朱元璋对裴承祖弹劾郭英之事却没有处理,直接就将郭英赦免了,这就说明朱元璋对郭英绝对信任,所以有人弹劾郭英他也不相信。>朱元璋死后,郭英又帮助朱允炆对抗燕王朱棣,可最终还是失败了,燕王朱棣赶跑了朱允炆,自己登基当了皇帝。朱棣上位以后也是清理前朝臣子,但他念及郭英是朱元璋时期的老臣,且劳苦功高,就没有 ... 他,只是将他罢官,命其回家安享晚年。公元1403年,郭英老死于家中,终年六十七岁。> >纵观明朝所有的开国功臣,就连徐达、汤和等人都遭到了朱元璋的怀疑,而汤和之所以能得到善终,完全是因为他知道朱元璋要 ... 这些功臣,所以提前交出所有权利,告老还乡了,这才保住了性命。但郭英和汤和的情况是不同的,他不但没有交出兵权,反而一生都在领兵,最终还可以得到善终,这又是为何呢?在笔者看来大概有两个原因!>原因一、郭英妹妹的庇护>朱元璋立国大明以后,为了拉拢众功臣,先后与众多文武百官都结成了姻亲关系。其中,除了让自己的儿子们分别娶了徐达、冯胜、蓝玉的女儿,又将自己女儿们分别嫁给了李善长、傅友德的儿子。在这之外他自己还娶了郭英的妹妹郭宁莲。朱元璋称帝后,郭氏被封为宁妃,备受朱元璋的宠爱。>人马皇后死了以后,朱元璋从此再也没有立过皇后,而统领后宫的正是郭英的妹妹宁妃,虽然宁妃并没有皇后的头衔但实际上她已经是后宫之主了。所以,在宁妃的庇护之下,朱元璋是不会对郭英下手的。>原因二、郭英的性格与战功>郭英一生经历大小战争数百次,浑身上下伤痕累累,可谓是劳苦功高,但他从不居自傲,对朱元璋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朱元璋曾评价郭英特别像大唐战神尉迟恭,也就是说在朱元璋心中,郭英不仅能力和战功堪比唐朝的尉迟恭,而且论忠诚朴实,他也是可以和尉迟恭相提并论的。>郭英之所以能成为为数不多的善终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朱元璋对他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就是源于他的忠诚和朴实。>而且郭英本人相当低调,为人小心谨慎,在侍奉朱元璋40多年,他竟然做到了从未犯错,生活也是相当简朴。就当其他功臣广置田产、生活铺张浪费之时,郭英还依然保持着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对此,朱元璋曾多次公开赞赏于他。>就是以上两个原因使得战功赫赫、手握大权的郭英,仍然可以得到善终的原因。郭英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恃宠而骄、居功自傲。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郭英:朱元璋的保镖,手握重兵而不被怀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史上最可怕的极地探险:道格拉斯·马森的南极之旅

    即使在今天,有了先进的食物、收音机和绝缘的衣服,徒步穿越南极洲也是人类所能忍受的最严酷的考验之一。一百年前,情况更糟。然后,羊毛衣服吸收了雪和湿气。高能量食物是由一种叫做pemmican的令人讨厌的脂肪混合而成的。最糟糕的是,极端的寒冷弥漫在一切之中;艾普斯利·切里·加勒德,曾随斯科特船长1910-1913年注定要去南极探险,他回忆说他的牙齿,“神经已经被...死了,“分裂成碎片”并成为气温骤降至

  2. 老人吃饭时吞咽困难,并非都是生理性,要多注意这种癌

    老年人吃饭时出现吞咽困难,是很常见的事情,尤其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当出现生理问题、咽喉问题、食道问题时,吃饭时很容易出现吞咽困难。再者,如果老人戴假牙吃饭,假牙钩子出现损坏导致假牙脱落,假牙一旦和食物一起咽下去,就会卡在咽喉部,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其中,食道癌是导致老人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早期症状为吞咽困难,到了晚期肿瘤将食道填满,吃流食、喝水也变得十分困难。

  3. 曼德拉名言

    曼德拉名言  1、勇敢的人并不是感觉不到畏惧的人,而是征服了畏惧的人。  2、冒大险的人常常需要承担大的责任。  3、我很快认识到,我必须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凭借血统开辟自己的道路。  4、尽管我是一个喜欢社交的人,但是我更喜欢孤独,我希望自己左右自己的机会,自己做计划、...

  4. 雞頭梵志得度本緣

    雞頭梵志得金錢後即往諸梵志處請求隨眾供養,但諸梵志已備妥供養辦具,因此又拒絕了他。此時,毘沙門天王將一枚金錠放在雞頭梵志手中,這枚金錠擲地後又變化成百千兩金,梵志即依照天王所教,拿著黃金入城買種種飲食,拿回廚所。雞頭梵志見諸多比丘僧現此講堂,歡喜踊躍,喜不自勝,便以飯食之具,虔供養佛及比丘僧,並親手斟酌奉侍,歡喜不辭。如故事中的雞頭梵志,一念至,成就供養之善法,感得佛陀慈化及諸天護持,進

  5. 梦见封斋梦到封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封斋好不好

    做梦梦见封斋好不好?梦见封斋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封斋的详细解说吧。《梦林玄解》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梦中见到封斋,说明你寻找解释精神创伤的原因,或者指示你有迫切净化自己的愿望。

  6. 毕士安生平介绍 毕士安后代

    毕士安毕士安别名毕士元、毕文简,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大臣,著有《答王黄门寄密蒙花》《国清寺》《禁林讌会之什》等作品。他历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吏部侍郎、平章事等职,生有二子毕世长和毕庆长。毕士安生平介绍>毕士安,本名士元,字仁叟,一字舜举,代州云中人。>景德二年,毕士安去世,年六十八,获赠太傅、中书令,谥号“文简”。>毕士安后代>长子毕世长,官至卫尉卿、司农卿。

  7. 梦见奋斗梦到奋斗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奋斗好不好

    做梦梦见奋斗好不好?梦见奋斗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奋斗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奋斗,预示在你的生活中将会遭遇重大的变故;如果梦见奋斗之后能取得胜利,那么你在现实中也会战胜现有的困惑。

  8. 舌战群儒,诸葛亮是如何用一张嘴说服东吴联刘抗曹的?

    舌战群儒,是指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孙刘联军是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扫平了北方的袁绍、袁术、吕布这些大小势力,剩下刘备和孙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曹操也知道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到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了刘备。《三国》剧照孙权

  9. 唐朝疆域最顶峰时有多大?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可惜只维持了25年

    总体上来说,唐朝的疆域仅次于元朝和清朝,位居第三位。不过唐朝的疆域面积到底多大,这个却十分难以计算。首先,唐朝的疆域变化十分快,不像元朝和清朝那么稳定;另外,唐朝实行羁縻制度,有实际上的控制,也有名义上的册封;其三,唐朝距今已经1000多年,个别地区会出现古今地名变迁。

  10. 【龙渊】的意思是什么?【龙渊】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龙渊lóngyuān1.深渊。古人以为深渊中藏有蛟龙,故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