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庄炎林出任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庄家和廖家可以说是世交,庄炎林对廖承志素来敬仰,称他为廖公。听说让自己搞招商引资、筹建旅游饭店,庄炎林不禁吃了一惊:“这是为何?这可是建国后少有的事!”因此,他把这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交给了信得过的庄炎林。1978年12月12日至15日,谷牧和廖承志在北京京西宾馆主持召开研究利用侨资、外资建设旅游饭店的会议。会议纪要上报后,受到...的高度重视。

...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邱文生,出版社:庄炎林甘当改革开放“马前卒”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尘封多年的国门打开了。港、澳、台同胞和肤色各异的外国旅游者纷纷来华探亲、旅游。1978年8月,中国旅游管理总局(后改为国家旅游局)应运而生。庄炎林出任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你的工作,就是招商引资,筹建旅游饭店。”庄炎林上任之际,当时主管侨务、旅游、外事工作的全国人大 ... 会副 ... 廖承志把他叫到办公室,面授机宜。 庄家和廖家可以说是世交,庄炎林对廖承志素来敬仰,称他为廖公。听说让自己搞招商引资、筹建旅游饭店,庄炎林不禁吃了一惊:“这是为何?这可是建国后少有的事!” 廖承志向庄炎林讲起了个中缘由:对外开放后,来华旅游观光的人员与日俱增,仅1978年,全国旅游入境人数就达180多万人次,超过以往20年人数的总和。但是,这一喜人的数字后面却隐藏着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旅游者找不到满意的住宿地方。泱泱大国的首都北京仅有7家涉外饭店、5200张床位,实际达到接待标准的仅1000张左右,而且基础设施、服务态度、管理水平都与国外的星级酒店相距甚远。庞大的旅游大军令北京的接待单位措手不及,许多外国客人一下飞机,不是立即安排宿舍,而是被拉到景点去游览,晚上再到饭店等床位。北京无处下榻了,便把客人用飞机空运到南京、上海等地。有好几次,廖承志在深夜接到告急 ... 后,还亲自与民航联系,调度飞机拉送客人。有些客人久仰北京饭店的大名,宁肯在大堂 ... ,也不去别处…… 住宿难,势必会减少来华旅游者人数;来华人数少,则创汇效益低,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这显然与改革开放的掌舵人 ... 强调的“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发展旅游业,为改革开放积累外汇”、“要打好侨牌,做好、做足‘两油’(即石油和旅游)工作”的精神相违背。旅游住宿问题成了对外开放的瓶颈,建设旅游饭店势在必行。 为了解决旅游住房紧张这个难题, ... 成立了以谷牧、陈慕华、廖承志为首的“利用侨资、外资建设旅游饭店领导小组”。这个特殊的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主任由当时的旅游管理总局局长卢绪章兼任,负责具体工作的常务副主任就是刚刚到旅游管理总局上任的庄炎林。 廖承志对庄炎林说:“要改革开放,非要解决旅游饭店问题不可!这次找你来,是看中你有身体本钱,有组织工程经验,也熟悉和了解外面的情况,经得起折腾。” “经得起折腾?”庄炎林一时没弄懂这话的意味。 廖承志一字一顿地说:“我说你要经得起折腾,就是让你要做好碰钉子、挨棍子的准备。利用侨资、外资建旅游饭店是新事物,肯定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阻力。你不仅要想象自己如何处在风口浪尖上,更重要的是,不能被风浪刮倒,要站立潮头,敢于吃第一只螃蟹!” 廖承志深知,当时利用外资建饭店,不仅是工程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蕴含着解放思想、突破固有经济体制的意义。因此,他把这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交给了信得过的庄炎林。 1978年12月12日至15日,谷牧和廖承志在北京京西宾馆主持召开研究利用侨资、外资建设旅游饭店的会议。会议纪要上报后,受到 ... 的高度重视。 ... 在同 ... 负责人谈话时指出:搞旅游要把旅馆盖起来,下决心要快。第一批可找侨资、外资,然后自己发展。方针政策定了要落实,首先是选好人。家有梧桐树,招来金凤凰。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廖承志建国饭店南京饭店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