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什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www.lishirenzhi.com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论商业头脑,还得推武田信玄,打仗同时还不忘抢佛像搞商业中心

    由此可知,善光寺不仅是信浓的信仰中心地,礼佛者熙熙攘攘的门前町作为经济中心也是重要的。为此,善光寺全境基本被置于武田的控制下。此时可以推定栗田永寿奉戴着如来据守城中。但是,这依然难以对抗把善光寺如来收在手里的武田氏,善光寺问题以武田氏占得先机而告终。但是相对于奉戴着善光寺如来本尊的武田氏,战国大名上杉谦信守护善光寺信仰的宣传效果,不能否定是略输一筹的。

  2. 唐僧再不念紧箍咒,不是因为六耳猕猴,而是因为他!

    真假美猴王一难后,很多人觉得,六耳猕猴是如来安排的,孙悟空被六耳猕猴打死了,跟随唐僧取经的变成了六耳猕猴。理由是之后的‘孙悟空’性情大变,唐僧再也没有念紧箍咒。因为唐僧念不念紧箍咒,不在于孙悟空有多跳脱,哪怕猴子在言语上多有不敬,唐僧也不会放在心上,毕竟他是得道高僧,宽容心还是有的。但是,唐僧肉眼凡胎,他认不出妖怪的变化之术,因此遇到妖怪变化作祟,他依旧会发慈悲心去救上一救。

  3. 照片中:古湖泊点缀着“绿色 ... ”

    科学家们挖掘了其中一些湖泊的沉积物,以确定它们的年龄,并重建环境随时间的变化。[阅读关于“绿色...”的完整报道]测量沙漠,正在对内福德沙漠西部的一个部分进行调查。他们还在古湖遗址附近发现了石器(右);其中一些石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从180万到250万,000年前,动物化石研究人员在古湖遗址附近发现了各种化石。这张照片显示了其中一个被记录在案的古老湖泊。在这张照片中,沙丘之间可以看到一个古老湖泊的沉积物。

  4. 动物毒液如何帮助治疗多种疾病

    毒液中的成分可以治疗癫痫、糖尿病和慢性疼痛等多种疾病,文章的合著者曼德霍尔福德说,他是纽约大学亨特学院和研究生中心的化学教授。因此,毒液含有多种作用于多个目标的成分。因此,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肽可用于治疗中风、癫痫和慢性疼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源自锥蜗牛毒液,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卡托普利,作为卡波坦出售,治疗高血压,并来自致命的毒蛇博斯贾拉拉卡毒液。

  5. 菩萨

    菩萨菩萨的思想是佛教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大乘佛教而言,其意义尤为突出。菩萨思想的盛行与大乘佛教后来居上,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佛教经典中对菩萨的论述主要就是针对他们的这两个特性展开的。菩萨众多的成员中,最有名的是八大菩萨组合。常见的八大菩萨的成员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金刚手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虚空藏菩萨和除诸藏菩萨。

  6. [专家点评] 元 不空如来铜坐像

    [专家点评]元不空如来铜坐像这件元代铜不空如来坐像,高32.4厘米,不空如来又谓北方竭磨部主,左手作正定印,若释迦之左手。右手当胸,向外略扬,施无谓印。像以浅黄铜铸成,头戴高冠,正中以衔花兽面组成缛丽图案。耳戴大环,左右绦带下垂后又与高冠相连。面相塑造精湛圆润,表情含蓄,耐人寻味。两眼用白银镶填,口唇则以紫铜嵌错。其风格明显受喀什米尔影响,当为十二、十三世纪...地区所制佛像之至精者。

  7. 七種殊勝功德

    最後,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道路附近建造房舍,使過往行人得以休憩住宿,這能夠成就第七種不可算計的福德。就如同大海之水不能以勺子去測量,無法說盡大海的水有多少,這七種功德也是如此,所成就的福德不可...。所以,善男子、善女人應當勤求方便,成就興辦這七件功德。布施,則能將此不牢靠法,轉成殊勝的功德法財。

  8. 五種福德之施

    布施是善行,善行之因必有福佑之果。相反地,沒有正知見的布施,反而助長殺、盜、淫等惡行;沒有智慧的布施,不但無法利益他人,自己也不能獲得布施之福。因此布施要以正知正見為前導,明善惡、識因果,方能利樂有情,布施者因修福修慧,去除我執,心量增長,人生也因此愈來愈光明。

  9. 佛经故事:须菩提向维摩诘乞食挨训

    须菩提遵循佛陀的教诲,随缘乞食。佛陀想派一位大弟子去维摩诘家探病,就对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说:“你到维摩诘那里去探病吧。”须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境界已经非常高明,为何让他去维摩诘那里探病,他都有些畏惧?须菩提随后讲述了一件往事,说明了不能去维摩诘那里探病的原因。

  10. 佛陀故事:摩耶夫人育佛来人间

    未成佛时,仍被称为菩萨的释迦世尊,将要出生之前,天臂城的善觉长者,依照当时印度的习俗,派遣使者去向迦毗罗卫的净饭王要求,准许他将摩耶夫人迎回娘家生产。菩萨入胎,是从摩耶夫人的右肋而入,现在出胎,也是由摩耶夫人的右肋下降。因为佛陀在入灭之前,派遣弟子优波离尊者,去仞利天告知摩耶夫人,愿母早来礼敬三宝。

随机推荐

  1. ... 人魔窟“新华院”组织介绍,日军犯下了哪些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人魔窟“新华院”“新华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暴徒设在山东济南的一个...人魔窟,众称“阎王殿”。我是1944年9月被驻泰安的日本特别宪兵队以...地下组织的嫌疑分子所逮捕,而后转入济南“新华院”的。“新华院”的缘起济南“新华院”是日军参谋部直接领导的关押中国战俘的集中营之一。

  2. 玩玉者说

    玩玉者说以和田玉为代表的玉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东方文化所独有的。玩玉一方面是欣赏其天生丽质的自然情趣,一方面是品味人文传统的题材内涵。有的玩家偏好和田籽玉长期水冲日晒矿物质沁蚀而成的天然皮色,对沙金黄、梨皮橙、枣皮红、老黝黑等不同色皮情有独衷。陆子冈技艺超群,盛名天下,享誉宫廷。陆子冈的玉刻曾是皇室的专利品。同是一件玉器,把玩者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件智。

  3. 做梦梦见炉灶代表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购买新炉灶,可能会搬家,或调动工作。梦见炉灶上烧烤著食物,预示会有好事,有收获。《梦林玄解》梦见谢灶,遇除。《敦煌本梦书》梦见移灶,主再婚。《梦林玄解》梦一室二灶。《梦林玄解》梦灶中穿井,凶。《周公解梦》灶下器鸣,主口舌。《周公解梦》以上就是关于做梦梦见炉灶代表什么意思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梦见骨灰盒碎了有什么含义–周公解梦

  4. 咎姓男孩名字大全 咎姓男孩起名_姓名测试

    咎楚君咎湘咎道发咎文朝咎昱铬咎海夏咎奎咎嫡咎桧咎一咎忠林咎茗埙咎彤彤咎十咎小猪咎紫凌咎康杰咎玉滨咎祉慰咎小茵咎涵咎广洪咎庆海咎一一咎阁灿咎冰咎煦仔咎淑寒咎其瑞咎子砚咎帆咎澜咎婉如咎嘉豪咎云中咎侠咎沛咎安琪咎梓新咎明星咎晓黎咎淇咎长灿咎长爱咎清佑咎华一咎永胜咎会珍咎荣芯咎胜凯咎智洪咎楚柠咎建中咎昕柠咎艺佳咎羽曦咎珈毓咎雁莼咎泽雷咎永彤咎景泰咎仪咎凤赢咎语萌咎丁凝咎谨之咎宇淮咎创咎静娴咎佳剡咎能旭咎让

  5. 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张骞(?——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汉中郡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西元前2世纪,中国汉代(西汉)旅行家,外交家,与卓越的探险家,对丝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他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

  6. 沈阳故宫发现和珅送给乾隆的如意,它为何没有被毁掉,原由有三点

    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他还未来享受贪墨得来的银两,还没来得及住进豪华陵墓,便被嘉庆皇帝赐死,很多他留下的遗物都被充公,带有和珅印记的宝贝都被销毁。

  7. 我的另一片天空

    我的另一片天空参考作文一:每个人都有一片能够展示自我的舞台。我的另一片天空在那洋溢着书香的文学天地。我觉得,咱们在领悟功课之余,还要适当会舒缓疲倦的身心,找到自我钟爱的另一片天空,并在里边遨游、休闲,这样的自学成才才不会单调、乏味。寻寻觅觅,我最后找到了属于自我的另一片天空——练习书法。在我心中,练字无非是生活中最绚丽的一片天空了!我的另一片天空,安静,搞笑,而又充满竞争的...。

  8. 负心人终被人负

    副院长虽然年已半百,但依然英俊潇洒、浑身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女学生对他一见钟情。副院长为他的爱情付出了代价,两个人被调到区卫生防疫站,副院长由副县级降为科级,但是他觉得很值,因为自己这一生终于轰轰烈烈地爱了一次,终于能跟心爱的女人在一起了。原本前途无量、家庭幸福的副院长为了一个“情”字背叛了妻子和家庭,最终又被背叛,他加在别人心灵的痛苦,最后又以极其相似的方式回到自己身上。

  9. 元旦祝福语_有关元旦节祝福语_元旦祝福

    有关元旦节祝福语11、幸福是个“元”,永远不会断;烦恼统统完“旦”,罚它靠边站。最后提前送上我元旦节的祝福:祝你元旦快乐,开心每一天!有关元旦节祝福语51.如果感到幸福挥挥手,如果感到幸福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甩甩头。

  10. 科学证明的三则真实因果轮回案例

    在搜集资料时,我意外地发现美国和世界一些先进国家科学界已经对生命轮回这个科研课题有几十年的深入研究的历史,许多著名的大学教授,精神心理医生用大量的科学证据证明生命轮回确实存在。我阅读了一些材料,从中选出几位著名精神医学工作者关于证实轮回的精彩的案例,向各位介绍。他40多年来对生命轮回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收集了3000多个证实轮回的案例,研究对象遍布世界各地,有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欧洲、西亚和东南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