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49年3月,...百万大军云集长江北岸,渡江战役迫在眉睫。另外8个军作为二线部队,部署在浙赣线及以北和浙江东部地区。汤恩伯,时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毫无悬念的渡江战役尽管...军有海空优势,但是...渡江是在夜间,当时由于条件限制,具备夜间作战能力的飞机和飞行员只有极少数,所以空军等于缺席了。随着1949年5月,杭州、上海相继解放,渡江战役以...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文|周明 1949 年5 月25 日, ... 某部官兵乘坐卡车正渡过苏州河,从西向东逼近上海市区。 1949年3月, ... 百万大军云集长江北岸,渡江战役迫在眉睫。 ... 军在湖口以东长江下游的防御主要是汤恩伯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26个军75个师,总兵力约45万人,具体部署是以18个军54个师沿长江布防:3个军防守吴淞、金山,4个军防守白茆口至桥头,4个军防守桥头至铜井,2个军防守铜井至铜陵,2个军防守铜陵至湖口,3个军为机动部队,准备随时增援江防。另外8个军作为二线部队,部署在浙赣线及以北和浙江东部地区。 从这个部署看,防御重点明显是在镇江以东。而这一段长江将要入海,所以江面比较开阔,并不适合渡江。而在江面相对狭窄的荻港到芜湖段,防御兵力却很薄弱。 所以,在1949年3月初的 ... 国防部 ... 会议上,不少人都对此提出了质疑。参谋总长顾祝同认为守上海而不守长江是下策。代总统李宗仁也要求汤恩伯重新考虑。国防部作战厅厅长蔡文治要求汤恩伯将长江防线的重点放在荻港到芜湖段—— ... 渡江的主要地段正是荻港到芜湖段。两人由此爆发了激烈冲突,最终汤恩伯只好拿出了蒋介石亲自制定的京沪地区作战方针:以长江防线为外围,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防御方针,坚守淞沪,以台湾省支援淞沪,最后待机反攻。 这才是蒋介石长江防线总方针,他实际上是放弃了守江,因为他知道守也守不住,不如不守,而集中力量固守上海,拖上几个月,能把英美也拖进来,就更好了。但这样必然会严重影响长江防御的士气,所以他只秘密给汤恩伯交了底,连李宗仁、顾祝同都不知道。 所以, ... 发起渡江战役,汤恩伯就立即命令部队向浙赣线和上海撤退,连南京都放弃了。这也是 ... 渡江很顺利,但却没能在渡江时大量歼敌的原因之一。 汤恩伯,时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 毫无悬念的渡江战役 尽管 ... 军有海空优势,但是 ... 渡江是在夜间,当时由于条件限制,具备夜间作战能力的飞机和飞行员只有极少数,所以空军等于缺席了。而海军则由于地下党的成功策反和组织,林遵率第二舰队起义,海军优势也荡然无存。 失去了海空优势,那么渡江战役的胜负就毫无悬念了。其实, ... 军方面早就对长江防线不抱希望,对首都南京做好了放弃的准备。所以 ... 一渡江, ... 军主力就迅速南撤,向浙赣线和上海收缩。 随着1949年5月,杭州、上海相继解放,渡江战役以 ... 的全面胜利而告终。之后, ... 各大野战军分路向西北、西南、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展开了大进军,这一路可以说是势如破竹,横扫千军如卷席, ... 军兵败如山倒,1950年4月,第四野战军解放海南岛,将红旗插上了天涯海角。 在蒋介石下野前最重要的人事安排就是派陈诚担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蒋经国担任台湾省省党部主任 ... ——很显然,这是要把台湾省作为最后的落脚点来经营。1949年10月,由于进攻金门失利, ... 开始意识到两栖登陆作战与以往的作战样式完全不同,不得不更加周密进行攻台准备,而暂时放缓了 ... 省的脚步,这么一拖延,1950年6月 ... 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省海峡, ... 省的计划只好就此搁置。
本文标签:渡江战役蒋介石历史汤恩伯长江上海军事历史世界大战中国近代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