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司马懿的弟弟既想当忠臣,又想要权力,无奈实力不允许

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了魏元帝曹奂的位置,成为了晋朝初代皇帝晋武帝。这个事情本来应该是司马家族大功告成的圆满结局,但是有一个人却特别不给面子,让晋武帝很难堪,他就是司马孚。 在所有人都祝贺和逢迎司马炎大业告成的时候,只有司马孚一个人上前拉住曹奂的手流着泪对曹奂说,我到死的那天也是魏朝忠臣,而实际上司马孚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做到了,尽管在整个晋武帝时代因为地位超群加上功劳卓著,司马孚享受了极高的待遇,连司马炎都不敢对司马孚使用皇帝的礼节,但是司马孚的死前遗言依然是: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 这么说司马孚就是一个大忠臣了?其实也不然,因为实际上司马孚获得了自己所有能够获得的利益和荣誉,更为关键的是,在侄子们一步一步篡夺魏朝皇权的过程中,司马孚几乎处在一个透明的状态,没有任何阻止也没有任何表示,除了在诸葛恪进攻合肥的时候前往防御以外,十几年内再无建树,跟司马懿在世时的活跃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因而在很多人眼中,司马孚其实是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影帝,拿了好处还要好名声,比公开撕破脸皮的司马师,司马昭更加恶劣。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 让我们回到249年,高平陵事件以后过了两年,司马懿就病逝了,而继承司马懿位置的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这个时候司马孚跟司马师的关系就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之前司马家的权力虽然集中在司马懿手中,但是作为弟弟的司马孚承担了很多哥哥的职责,与其说司马孚是哥哥的影子,倒不如说司马孚实际上已经可以隐隐的跟哥哥分庭抗礼。而司马懿对自己的弟弟也采取了放权和培养的政策,相反对自己的儿子却没有过多上心,当然也可能是那段时间刚好是曹爽执政期,司马师没有机会进行锻炼。 然而司马懿死后,面对着遗留下来的权力,司马师的态度自然有了根本性改变,相比较其他外部的政敌,自己的叔叔对自己的威胁要更加棘手和更加危险,首先司马孚无论是从资历还是能力都远远高于司马师,而更为重要的是,他比起自己跟魏国的中央朝廷有更加密切而亲近的关系。如果想要清理掉自己用其他人代替未必成功,但是直接用司马孚代替呢?都是司马家,功劳更大,最重要的是态度更加温和,司马师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但是面对自己的叔叔,像对待外人般下手似乎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冷处理,将权力缓慢的从司马孚手中攫取出来,而且绝对不能太过激烈而触怒司马孚,同时也要给他足够多的补偿安抚。 而司马孚的性格似乎也并不是那种特别想要争权夺利的枭雄品行,一方面是从小到的收到的教育让他并不愿意彻底放弃内心关于忠孝的坚持,但是另一方面他的年龄也不足以支撑起他跟年轻的司马师和司马师死后的司马昭竞争,基于两点,他自己也在逐渐的放弃自己的权力,求得一个平安的未来。 因而,将司马孚简单说成是一个小人或者君子,其实很容易犯评论人物非黑即白的错误。司马孚实际上是魏晋时期大家族士人的一个缩影,他们心中有自己的理想和坚守,但是面对家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他们又不能非常明确的做出一个判断,大部分人只能选择家族利益而象征性的无视国家,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内心是矛盾和痛苦的,正如司马孚在遗言中所说:不伊不周,不夷不惠。既不能当周公辅佐君王,又不能当伊尹废除君王,司马孚始终无法做到一个尽善尽美的人,就只能在痛苦中坚持着自己的细节,来完成仅有的体面。 否则,他又何必在高贵乡公被司马昭当街刺 ... 时公然表示悲痛,又何必说出这番遗言,他的封国安平国又怎么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司马炎废除呢? 说到底,司马孚是个明白人,也是个非常纠结的明白人,他知道怎样做是对,怎么样做是错,但始终就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本心,只能随波逐流的度过漫长的一生。93岁的高寿,在某种程度上对他来说,也许只是一种难言的体验罢了。

司马懿的弟弟既想当忠臣,又想要权力,无奈实力不允许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司马懿之孙,司马昭长子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简介

    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不久司马昭猝死,司马炎继承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30岁,逼迫魏帝曹奂禅让,开国称帝。相煎何急31岁,立司马衷为太子。此时的司马衷已经表现出智力低下的一面,宗室诸王和开国功臣们普遍希望立司马攸为皇太弟。所以司马炎只好以儿子还小,还来得及补救智商为由,硬是立傻儿子司马衷为太子。

  2. 司马懿如何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边,简谈高平陵之变前因后果

    而且此时的司马懿远离曹魏的政治权利中心已经有十多年了,年龄已经高达70岁了,曹爽虽然把他排挤出政治中心,但是对于司马懿依旧还是很尊崇,并没有紧逼司马懿。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直接隶属于曹爽掌握的禁军。曹爽夺权产生做出一系列错误操作曹芳在历史被司马师废为齐王,所以一般把曹芳称为齐王曹芳。这在此后司马懿直接可以获得郭太后的诏书发动政变,获得了政治合法性。

  3. 在三国正史中,究竟哪些名将能排进前10?赵云排第七,关羽垫底

    而这里,就来盘点下三国正史中,究竟谁能排进名将榜前十。TOP、10关羽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即便不是第一的存在,也能排进前三;但是在正史中,关羽能进前十都还是靠他的名气,毕竟他的战绩寥寥无几,能力摆在那里;或许他参加过的小战无数,但是真正独领一军的大战,却是少之又少;真正论功劳,关羽也就一个镇守荆州之功和之后发动的襄樊战役。

  4. 曹操麾下六大谋士,谁才是第一谋主?不是郭嘉,司马懿也排不上号

    曹操麾下人才济济,能力出众的谋士至少有十余人,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和司马懿六人,那么曹操麾下这六大谋士,谁才是第一谋主?简单点说就是主要谋士,也就是曹操身边不可或缺和参赞军务最多之谋士,或者说他的主要职责是出谋划策,其实这六人之中纯粹的谋士也就荀攸、郭嘉和贾诩三人,为什么这么说?

  5. 三国最后一句「 ”天下终归司马氏”,司马家族是如何夺取天下的?

    曹操元气大伤后北归,孙刘各自割据,三分天下。所谓三国,就是指曹魏、孙吴、蜀汉这三国。曹芳即位后,曹爽专横跋扈,打压异己。在高平陵事变时,将曹爽集团一举击溃,权倾朝野。曹芳及曹髦二帝曾多次计划铲除司马家族,均已失败告终。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作为曹魏后续的陈留国历经两晋、刘宋传至南齐,享国214年。公元280年,东吴后主孙皓自知大势已去,自缚双手向进军投降,司马炎封孙皓为归命侯,东吴灭亡。天下终归司马氏。

  6. 霸府政治—魏晋南北朝权利禅让的标准模式

    而强行透支身体随军出征的司马懿则于当年八月去世,随后,长子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继续执掌政权。在对内的政治上,司马师一改其父司马懿外宽内忌的执政方式,采取高压态势,对朝堂之上的异己势力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同时,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为代魏立晋做准备。

  7. 说一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六位阴谋家

    1、伪忠伪孝---王莽王莽夺权不像曹操刘裕们一样「”野蛮”,他可是儒家子弟,必须众望所归,皇帝主动禅让。所以在他达到一定地位之后,上骗皇后,下媚百姓,哭了一场又一场,最后登上人生巅峰。掌权后他的改革措施几乎复古西周的周礼制度,土地盐铁林木啥的收归国有,官名稀奇古怪,复古以前的币制…反正他的改革措施一切向书本看齐(不愧是太学高材生),一切以他的理想看齐。去你的土地兼并问题和阶级矛盾。更始政权(绿林军

  8. 司马氏统一三国,为什么西晋仅存在三十多年?

    西晋虽说完成了统一,但司马炎去世以后,国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八王之乱耗尽国家底蕴,使得中原分离的七零八落,司马炎死后二十多年,西晋便走向灭亡。此时的司马昭,他的野心不仅在于皇位,更在于统一三国,趁着蜀汉君臣不和,朝野上一片混乱的时机,他挥师攻入成都,刘禅被迫投降,在洛阳当了人质。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篡夺曹奂的皇位,建立了晋王朝,史称西晋。总的来说,西晋亡于根基,亡于几位皇帝,更亡在世家的手上。

  9. 三国最后的赢家司马懿,崔暮之年的最后一击「 ”高平陵之变”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司马代魏的奠基事件,三国曹魏高平陵之变。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司马出击正始十年正月,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

  10. 三国历史中一直被抹黑误解的五个人?曹操不在其中

    看三国这些年,最深刻的感受是,一定要分清历史和演义之间的界限。由于《三国演义》的流传广泛,家喻户晓,很多人就先入为主,理所当然地把演义当做历史,而对于真实的三国历史和人物产生很多误解。

随机推荐

  1. 愁肠九转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óuchángjiǔzhuǎn【解释】指重重忧愁萦绕心怀。【出处】明·邵璨《香囊记·得书》:“我终日里愁肠九转,到如今尺素空传,越教人中心惨然。”【例子】无【相关】百度“愁肠九转”

  2. 左宗棠第一仗:打败敌人,救了曾国藩

    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左宗棠这一个举动十分高明。左宗棠认为,祁门扼守要冲,地理位置极为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曾国藩将湘军大本营设在祁门,很容易遭到各路军队的围攻。>这相当于是左宗棠送了曾国藩一份见面礼。>那时候,只剩下左宗棠驻守的景德镇还没有丢失,成为曾国藩最后一线生机。>这是左宗棠亲自领兵以来的第一场硬仗,不但打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还拯救了曾国藩。

  3. 同性婚姻可以减少青少年的 ... 企图

    一份新的报告显示,允许同性婚姻的法律可能有助于降低试图...的青少年的比例,其中同性恋和双性恋青少年的下降幅度最大。Raifman告诉LiveScience,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32个州实施同性婚姻前后的青少年...未遂率。这一组包括231413名被确定为性少数群体的青少年。

  4. 捉影捕风是什么意思?

    【拼音】zhuōyǐngbǔfēng【解释】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沙弄汞,捉影捕风。”【例子】无【相关】百度“捉影捕风”

  5. 庄春江:阿含经故事选之序

    十多年前,庄春江师兄读完《阿含经》,由于深得「法饶益」及「义饶益」,认为值得推荐给法友们分享,于是陆续编写了《杂阿含经二十选》、《中阿含经十二选》及《阿含经随身剪辑》等系列专书,发行之后,得到海内外读者的热烈回响与喜爱,以上各书也都再版多次了!如今庄师兄应缘改写成较为浅白易读且饶具趣味的《阿含经故事选》,那么「主客观条件之困难」或许可以解除大半,相信将能方便广大的学佛朋友们一探早期佛教的风貌!

  6. 步步不迷方

    罗浮山的显如禅师初访湖北省大阳山警玄禅师,大阳禅师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但如有禅者问他,他都以诗偈回答,他不但禅风超逸,文字造诣极高。显如禅师从五千里外的四川盆州到湖营来参访他,五千里路所以不踏片土是因为禅无时空,禅无远近,步步不迷,未失方向,可见师资相契,后显如于大阳受法,不为无因。

  7. 梦见很多人怀孕

    周公解梦梦见很多人怀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很多人怀孕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小猫拉屎

    周公解梦梦见小猫拉屎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小猫拉屎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整旅厉卒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zhěnglǚlìzú。

  10. 长枕大衾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ángzhěndàqīn【解释】比喻兄弟友爱。【出处】《朱子语类》卷五八:“唐明皇于诸王为长枕大衾,虽甚亲爱,亦是无以限制之,无足观者。”【例子】无【相关】百度“长枕大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