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哈尼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哈尼族的由来

  哈尼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253195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主要从事农业,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有十月年(扎勒特节)、六月年(苦扎扎)等节日。哈尼族人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的彝语支。分哈雅、碧卡、豪白3种方言,各方言中又包含若干种土语。

  哈尼族原来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1957年,采用拉丁字母形式,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的语音作为标准音,创立了一套哈尼族文字方案。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1.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 ... 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哈尼人不知道一年要分几个月,后来,太阳和月亮传授给哈尼人分月的办法,在人间栽了一棵年月树,一枝树干算一个,哈尼人分得了第六枝,从此,就在六月过“库扎扎”。又说,过去有七个仙女到哈尼寨,做了一个磨伙,她们轮流玩耍,把站在权上的小鸟也逗笑了。鸟儿欢乐地唱起歌来,歌声感动了天神,天神把福降给了人间……人们怀念七仙女,每年过“库扎扎”时都要打秋千。

  内地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过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正月年过三至五天,有条件的人家 ... 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友之间互相宴请。端午和中秋节大体同汉俗。

  过节分三天进行,六月二十三日,全寨要 ... 一头牛祭竜神,把祭竜的牛肉分给各户。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要在家休息一天,每人 ... 一只鸡,父母给子女们叫魂,先由寨外叫进屋里,叫魂的范围很广,日常生产劳动所到之处都要叫到。野兽吓著,雷响惊著和跌倒过的地方都要叫到,不能让魂在受惊处躲下。认为叫过,人的身体会强壮起来,六月二十五日晚,用牛筋骨敲打着簸粪,用干芦苇或易燃的树条扎成火把,点燃后从家里往外撵,把灾难和鬼怪邪魔撵出去。然后把火把绑在树上,求火把神护佐庄稼和牲畜成长得好,不遭虫灾,不得病。

  2.吃新谷

  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

  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来的稻穗搓下谷粒,连壳放在锅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应先给狗吃一点。因为自古传说,哈尼族在一场大洪水后重新得到的谷种是狗叼来的,所以要感谢它。吃过米花,也要把当年栽种的瓜豆菜蔬统统拿出来尝新,同时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笋,象征来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样节节高;还要 ... 吃阉过的大肥鸡,希冀来年的生活丰足美满。

  3.十月年

  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在农历十月间过,哈尼人称它为“扎乐特”。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节日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

  农历十月,稻谷刚进仓,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烤制香甜的“闷锅酒”,准备选属龙日过年。过年的头天,人们把家里屋外、寨子的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洗澡换衣。

  新年当天,每个寨子要共 ... 一口猪。猪无论大小,肉按户平均分配,哪怕心、肝、肺、肠、肚等数量有限,也要家家都分到。到了下午,各家各户用分得的猪肉和下水祭献祖先,祭过龙树、寨神以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后,街心酒宴开始。各家把最好、最拿手的菜端上桌进行比赛,看谁家的菜做得好吃、做得丰盛。先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入席,然后大家坐在桌子两边向老人敬酒,接着互相敬,庆丰收,祝全寨平安、来年风调雨顺,大家同心同德再夺丰收。酒足饭饱后,年过半百的妇女拿起宴席上的碗跳起碗舞,姑娘们砍下棕叶跳起棕扇舞,直到太阳落山。宴火点燃时,男人们敲起芒鼓,跳起神秘的芒鼓舞,人们尽情地跳,尽情地唱,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平静下来。节日里阖家团聚,还邀请附近其他民族的好友参加。他们终日欢声不绝,特别是少不了唱起古老的民歌,讲述节日的来历和民族的历史,歌唱丰收的喜悦。

  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厩中猪肥的时节,有条件的人家都 ... 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著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礼品。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年节里经常整个家族聚会餐(自带食品),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风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们,要集于村外山野里互相诉说自己的新婚生活,而严禁男子偷听。

  到了新年的后半期,每个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摆上长长的酒宴,全村共饮同乐,庆祝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这种酒宴恰似一条长龙,故称“长龙宴”;因设在街心,人们又称之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个下午就可结束,若是大寨,则按户划分为三组,分三个下午举行,每组轮流做东道主。

  按约定的日子,做东的各户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扫干净的街心,一张接一张地摆放好,百来张桌子连成100多米的长龙。午后,经一声招呼,做东的各户人家争先恐后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摆上桌。哪家的酒菜越好,就越有体面,所以许多人家连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都一一献出来。一眼望去,鱼雀、江鳅、鲤鱼、竹笋、木耳、蘑菇、大肥鸡……每桌20来碗,桌桌飘香,显示出哈尼人辛勤劳作的成果和传统的烹调技巧,展现出哈尼族最长最盛大宴席的风采。在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中,人们根据不同的年龄、兴趣与爱好自愿组合就座。这时锣鼓止息,锣鼓手端锣抬鼓逐桌接受人们敬酒献菜。接着,由一对姑娘代表众人向老奶奶们一一敬酒。妇女先开吃,尔后男人才举杯动筷。一连几个小时的街心酒宴,温馨和谐、喜气洋洋,笑语欢歌不绝于耳。

  当夜幕降临时,一堆堆熊熊篝火燃起,男女青年们随着锣鼓、三弦、竹笛的伴奏,翩翩起舞。夜深了,人们渐渐离去,那些情侣们则走向棕榈林、金竹丛中。

  4.姑娘节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

  这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然后,男人们煮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

  午饭后,男人们急忙赶到寨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去,按习俗,先到的为勤劳者,后到的为懒惰者。小伙子们向情人借来女式新衣新裤,打扮成姑娘的样子,在欢快的弦乐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阳偏西才回家做饭,继续服侍妇女到深夜。

  姑娘节相传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四面环山、山拉泉潺潺、林木葳蕤的碧播寨,有个生得比金竹还标致的姑娘,名叫悠玛。悠玛与英俊彪悍的青年猎人戛期相爱。但是,那时哈尼姑娘的婚姻要由土司头人和父母作主。悠玛的父母把她许配给了白土司的独眼儿子。悠玛为此痛苦极了,她决心以死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二月初四这天,悠玛独自去薅勾勒山上砍柴,遇到了同村和邻村的三个姑娘。悠玛向她们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引得三个姑娘痛哭不止。原来,她们也是婚姻上的不幸者。四个姑娘忘了砍柴,也忘了回家,在山顶上互诉苦衷,愈诉愈愁,愈诉愈悲,就一起跳崖自尽了。

  悲剧发生后,哈尼人觉得再也不能干涉姑娘和小伙子们的婚姻了,特别是对姑娘,更应该给她们选择意中人的权利。为了告诫后人,哈尼人就把每年的二月初四定为“姑娘节”,以表示尊重妇女和尊重婚姻自由。

  这一带的哈尼族男女青年自由相爱后,就自己选日子结婚,不要彩礼,也不办酒席,用杯杯香茶招待前来祝贺的宾客。

  5.敬老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节.清早,老人梳洗后穿上新衣服准备欢度自己的节日.成年人在家 ... 鸡宰鸭,备办美餐,小伙子将一棵小松树载在过节的坪场旁,姑娘们挑来清水给它浇下定根水,象征青年们祝愿老人像青松一样健康长寿,永葆青春.

  6.里玛主节

  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到山茶盛开的阳春三月,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人人都会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这一声回答,可使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终年和平康泰。

  据传说,布谷鸟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从遥远天边的石巖洞里飞出来,向人间传达春天的消息的。当它飞过一个名叫“巷阿窝尼崩崩麻”的大海时,飞不动了,眼看快要掉进大海里去了。突然,从海里翘起一条龙尾来,随后龙尾变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让布谷鸟在上面歇脚。布谷鸟终于历尽千辛万苦,把春天的信息传达给了人间。

  按照前辈人沿袭下来的规矩,等多数人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后,就相约在一个属羊的日子,备办美味佳肴,用一种大树的花汁浸泡糯米,蒸出喷香金黄的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布谷鸟虔诚地敬献。这天,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满面春风,身着节日盛装,会聚在一个适中草坪上,欢度一年一度的“里玛主”节(春天的盛会),借以选择对象,谈情说爱。节后,各家选定一个好日子,在雀鸟未出巢、四山一片寂静的五更时分,家长悄悄地把三丛秧苗插在自家田里,意即、“开秧门”。据说,“开秧门”时听不到雀鸟的声音,庄稼就能免灾除害,获得好收成。

  7.捉蚂蚱节

  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

  “捉蚂蚱节”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里捉玛蚱,每家捉够一竹简(约二斤)后,就把蚂蚱一只一只撒成四份:头一堆,腿一堆,身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划开的竹片夹起来插在田埂和排水沟旁,以对尚未捉到地蚂蚱及其他昆虫进行恫吓。半小时后,又要把这些蚂蚱收进竹筒。带回家当菜或拌粑粑吃,据说蚂蚱肉很甜。离开田野时,人们都要不停地大声叫:“呕,蚂蚱,三天内不捉你了,三个月内你不要吃稻谷!”

  8.吃新米节

  哈尼族居住地区,农历七月左右,谷物逐渐成熟各户要选择自己的好日子进行"卡都匹"(吃新米)活动。过节时家长背着箩筐到地里拿些谷穗回来挂在门上,并且要拿稻俗杆制成"窝保波",在"宗格"(仓竜)前吹奏三回,表示要吃新粮了,祈求神灵保佑粮食收得多,人不得病,家畜兴旺发展。要 ... 一只产蛋母鸡献饭,过年时 ... 的猪肥肠,猪耳朵和尾巴也要留到这时献神。吃新米时要把老米和新米混合在一起煮,这叫做"妾都喝扎"(即新老交替),意思是老谷老米吃到新谷米上市,祈求年年有余。

  9.扎勒特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哈尼族根据古老的历法,他们的新旧年的交替,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把农历九月底作为年末,把十月当作岁首。新旧年之间没有具体固定的时间界限,而是采用古老的地支记时形式,将每年的农历十月间,第一个辰龙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卯兔日即为旧年的岁末。按照本民族的传统习惯,节日期间必须 ... 猪、鸡、鸭,舂糯米粑粑,做糯米汤团。以此送旧岁,迎新年,祭祖先等。新年当天,全寨要共同 ... 一头猪,这头猪称为“生轰”,大意为“共同分的”。这“生轰”猪无论大小,必须按全寨户头平均分配。而且猪身上的肝、肠、肚、心、肺等等,哪怕只能分一点,也要家家都分到。其目的在于全寨各户,用同一头猪的肉,各家分别祭祀自己的祖先。

  祭祀活动,是哈尼族“扎勒特”的重要的内容之一。节日之前,各家按自己家庭的传统,开始进行各种祭祀活动。首先要在大门外或在天井里 ... 鸡祭献,目的是祭献那些死于异地他乡的家里人或村里人,认为过年的时候他们都会回家的,但他们的冤魂不能进家门,因此必须在门外敬奉他们。“扎勒特”也是哈尼族家人团聚的日子,一般出嫁不久的姐妹,不管生没生小孩,都要请回来住几日。

  10.“好收”节

土家族有哪些传统节日_民俗预测

  “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

  11.“矻扎扎”节

  “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三至五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时当繁忙的春耕生产已经结束,盛夏农闲,兼有社会娱乐及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安康”的意思。一般以进入夏历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为节日的第一天,有的地区却在“端午节”或“火把节”期间过节。

  12.“耶苦扎”节

  “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三天至五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哈尼族风俗禁忌

  (一)生产禁忌

  1、忌触犯被尊崇为有神性、灵性的土石、花草树木等。

  2、不能随便闯入寨神树林地放牧、砍柴。

  3、老虎走过已栽种好的田地不吉,田地主人要叫魂。

  4、鹰毛落入田内不吉,需叫魂。

  5、同一藤节上结两个以上的瓜不吉,必需送至十字路口。

  6、禁忌妇女横跨犁、耙、纤绳、 ... 、弓箭及木匠使用的工具。

  7、上山狩猎,途中遇孕妇不吉。

  8、大年初一,祭龙日,立秋日禁止从事生产活动。

  9、孕妇禁攀摘花果。

  (二)生活禁忌

  1、禁止往火里吐痰,便溺、泼水、倒脏东西或跨越火塘。

  2、不能随便移动火塘、灶、畜厩。

  3、不能指著天、地 ... 。

  4、不能伤害乌鸦、喜雀、杜鹃、猫头鹰、燕子等被认为有灵性的鸟。

  5、狗上房顶不吉。

  6、公鸡学母鸡叫不吉。

  7、蒸饭时,甑子发出嗡嗡声不吉。

  8、路遇蛇、蟹交尾不吉。

  9、牛尾绕树不吉。

  10、出远门或回家时,路遇鼠蛇横穿不吉。

  11、起房立柱时,忌讲不吉之言。

  12、禁止戴白布帽。

  13、慧星出现为不祥之兆。

  14、家中猪、狗产独崽或均产母崽儿为不祥之兆,崽儿必送至十字路口,并宰 ... 其母于村外集众共食。

  15、每月初五、十四、二十为不吉日,忌出门、经商、建房起屋、办红白事等。

  16、吃饭时,不能将碗、杯子倒扣,不能把筷插在饭上递给他人;不能用筷子打小孩。

  17、春节期间,女子不得随意进人异姓人家。

  18、天上有彩虹时,不能用手指,不能去挑水,喝水。

  19、相信某些属相相克,如:属虎的不能与属蛇的结婚。

  20、小辈不能直呼长辈名,不能在长辈面前披衣裳,跷二郎腿。

  21、小孩不能骑猪狗玩。。

  22、乌鸦落屋顶,野蜂在屋簷做窝,不吉。

  23、忌雀屎落在头项或肩上,如遇,则要倒披着蓑衣讨来三姓或七姓人家的饭后,至碓房去吃,以解凶兆。

  24、守灵时,禁止猫从棺材上跳过。

  25、到某一陌生地方,不能随便议论那儿的山水风貌。

  26、做豆腐、炼猪油及妇女生小孩时,禁止外人入屋内。

  上述各种禁忌,多在老人中流传,年轻一辈趋于淡漠。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哈尼族有哪些传统节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麻雀吃虫子梦到麻雀吃虫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麻雀吃虫子好不好

    周公解梦梦见麻雀吃虫子梦见麻雀吃虫子,财产会有危险。梦见打谷场上的麻雀吃谷子,表示庄稼丰收,仓禀殷实。周公股市梦见麻雀吃虫子梦见麻雀在屋顶上鸣叫不停,低价股会上涨。梦见布谷鸟梦到布谷鸟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布谷鸟好不好原版周公解梦梦见麻雀吃虫子麻雀食虫,主破财。《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梦见麻雀吃虫子梦境解说:梦里的鸟象征著幻想、思想和主意,这些内容必须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才能表露出来。

  2. 梦见布谷鸟梦到布谷鸟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布谷鸟好不好

    做梦梦见布谷鸟好不好?但是,梦见布谷鸟,则与生活中的布谷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给做梦者带来的是生活的失意。梦见布谷鸟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小时候,常听妈妈讲关于布谷鸟的故事,所以在鸟类当中,我对布谷鸟的印象还算是比较深的。梦见布谷鸟在飞翔,预示你在感情生活中可能出现失恋这类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梦见布谷鸟在啼叫,表明在家庭生活中你有可能会失去对方的爱。

  3. 基诺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1.打铁节基诺语称“特毛切”,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历时三天。普米族有哪些传统节日_民俗预测女青年举行“成年礼”一般不经过突然捕捉的仪式,只要由女青年组织的认可就行,但父母同样要赠与农具和衣服。

  4. 阿昌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1."窝罗"节"窝罗"节是梁河地区阿昌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节日期间各级领导前来祝贺,各民族代表队表演节目,还举行阿昌族的传统体育刀舞、棍术、拳术以及对歌、春灯等活动。阿昌族的民族节日很多。窝罗节是阿昌族的重要节日,同时盛行于梁河、潞西、腾冲、龙陵和云龙县阿昌族大部分地区。阿露节,汉族亦称“会街节”,是陇川阿昌族传统的重要节日,遇农历十月二十六日过节。

  5. 京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京族的传统节日1.哈节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韩国有哪些传统节日_民俗预测(三)入席、听哈:祭神毕,入席饮宴与听哈,称为“坐蒙”,每席六至八人。京族风俗禁忌京族禁忌同京族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广泛存在于京族日常生活和生产劳作的各个方面。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6. 毛南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分龙节期间,毛南人男女老幼穿上盛装,年轻媳妇节日回娘家与父母团聚。中国许多民族把重阳节视为老人节,有敬老的传统习俗。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说。

  7. 布朗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举行,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关门节后,即禁止青年男子下寨串姑娘。布朗族青年男女到十四岁以后,就要组成社交集团并举行成丁礼。

  8. 门巴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正式定名为门巴族。门巴族的传统节日1.曲科节:在每年的六月庄稼成熟时举行。门巴族称这些年龄“嘎”。

  9. 俄罗斯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鄂伦春族有哪些传统节日_民俗预测4.洗礼节洗礼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公历1月19日举行。

  10. 怒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怒族的传统节日1.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时间为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底至正月,节期15天。塔塔尔族有哪些传统节日_民俗预测6.新米节是兰坪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婚姻禁忌贡山怒族严禁族内婚,外甥有优先娶舅父女子的权利。

随机推荐

  1. 叶宗留起义简介

    叶宗留率众逃到处州、云和、政和等地,继续采矿,同时积聚力量,准备伺机再起。叶宗留为配合福建义军,将这支官军阻于广信、铅山等地,使之不得进入福建。十一月,在建阳黄柏铺,叶宗留起义军与官军进行了殊死战斗。叶宗留身着红衣,率领起义军奋勇杀敌,不幸中流矢牺牲。十四年五月,明军在镇压了邓茂七起义后,由闽入浙,集中兵力围攻叶宗留起义军余部。

  2. 陆令萱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

    陆令萱多次劝说高纬立穆夫人为皇后,胡太后坚决拒绝,后来立胡昭仪为皇后。为此,陆令萱终于取得皇宫中的最高权力。当得知北齐王朝奸臣当政,陆令萱、祖珽等与斛律光有仇隙时,便使用反间计离间后主与斛律光的关系。由于祖珽势力的不断增长,势力渐渐与陆令萱不相上下,陆令萱便与之展开了一场争权夺势的斗争。

  3. 情人节祝福语_情人节送给男友的祝福语_情人节语录

    情人节佳节遥望,八句信息传情。但七夕的情人节不可以没有我的祝福: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亲爱的朋友,情人节愉快!我祝你过一个快乐的没有情人的白色情人节!谁说必须有情人才能过情人节!我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4. 你是真修还是假修?

    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真正的修行,是“历事炼心”,是持续地保持醒觉。你若用心,一切嬉笑怒...都是清净行;若不用心,一切“修行”都是妄行!修行的核心是修内在的本性,修心化性,种下对的种子,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才是真修行。别用修行麻木自己,不要被“修行”的假相所迷惑,不自欺,不欺人,老实用心!所谓修行者,即非修行,是名修行!

  5. 韩愈与韩湘(1)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对宪宗倡佛,深以为忧。更有不法之徒以此为契机,装神弄鬼,哄骗钱财,聚众滋事。韩愈不愧是位国学大家和朝庭重臣,他深知宪宗礼佛以求长寿的心理,写罢了古时皇帝长寿非礼佛之故,他笔锋一转进而写道:“百姓微贱,於佛岂合惜身命,所以灼顶燔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唯恐后时,老幼奔波,弃其生业。……”韩愈早朝时,将奏章递了上去。

  6. 梦见老同学来家里

    周公解梦梦见老同学来家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同学来家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罕见李鸿章未刻本或可弥补清史稿空白

    《合肥李文忠公未刻稿》>中国嘉德2010年的开场之作嘉德四季第21期即将于本月18日至22日登场。其中古籍善本部分最为罕有的是一套李鸿章在清朝同治年间及光绪年间与同僚往来的书信集未刻本。或可填补清史稿关于此段历史的一些空白。据悉,这套未刻本估价约为65万至85万元人民币。《合肥李文忠公未刻稿》内收《海军衙门函稿》一册、《朋僚函稿》四册、《译署函稿》二册。《译署函稿》二册164通,多为李鸿章致译署亲王函稿。

  8. 怀真抱素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亦作“怀质抱真”。

  9. 被低估的盛世-大明帝国明成祖时期的永乐盛世究竟有多「 ”盛”?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王朝。但《明史》不可全信,原因大家也应该明白,清朝修的《明史》经历过清朝康雍乾三任皇帝百年时间,审稿的也是这三位皇帝,如果说《明史》没被改动一些什么,这是很难让人相信的。

  10. 曼衍鱼龙是什么意思?

    【拼音】mànyǎnyúlóng【解释】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兽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戏节目。鱼龙:古代百戏节目。古代演出的杂戏名。比喻事物的离奇变幻。亦作“鱼龙曼衍”。【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曼衍鱼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