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周谷城,中国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1996年11月10日卒于上海。由于经常支持学生反迫害、反扶日、反饥饿等活动,被撤去系主任职务,并遭逮捕。在大学任教期间,除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课程外,并于建国后首先开设《世界文化史》课程。史学方面的论文已汇编出版了《周谷城史学论文选集》。
周谷城(1898~1996),中国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1996年11月10日卒于上海。1898年9月13日生于湖南益阳(今益阳市赫山区)长湖口。1917~1921年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英语部。毕业后在湖南第一师范执教,担任英文、伦理学教员。1930~1933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1932~1942年任暨南大学教授兼史社系主任。自1942年秋起,一直在复旦大学执教,曾任历史系主任、教务长等职,后为该校历史系教授、博士导师。
徐中舒早年同徐特立等组织教育工作者协会,并与 ... 结识,积极参加农民运动。1942年执教于复旦大学以后,从事民主进步活动,受聘为民主政团同盟顾问,与陶行知等人发表拥护中国 ... 组建联合 ... 主张的共同宣言,与张志让等组织大学教授联谊会;和翦伯赞等一起起草反蒋宣言。由于经常支持学生反迫害、反扶日、反饥饿等活动,被撤去系主任职务,并遭逮捕。
在大学任教期间,除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课程外,并于建国后首先开设《世界文化史》课程。讲授《中国通史》时,强调“历史完形论”,着意阐明各个历史事件组成为整体历史过程的必要性,提出了见解独特的中国历史分期法;讲授《世界通史》时,主张着眼全局、统一整体,反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史,并相继发表过一系列论文,对推动国内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影响深远。他视野宽阔,主张微观与宏观结合,对比中外,撰文《中外历史的比较研究》,对历史研究提出了新看法。他的教学和研究,涉及史学、哲学、美学、逻辑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纵述古今、横论中外。著述数百万字,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史学方面的论文已汇编出版了《周谷城史学论文选集》。年已九旬时主编《中国文化史丛书》、《世界文化丛书》,于80年代末期陆续出版。
“周谷城538214” 8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