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有一个朋友说,他身上有点冷,可是手足心老是热,去看医生,医生让去喝清热药,可是他越喝身上越热,然后这位朋友就自己用冰水去凉手,结果还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

有一个朋友说,他身上有点冷,可是手足心老是热,去看医生,医生让去喝清热药,可是他越喝身上越热,然后这位朋友就自己用冰水去凉手,结果还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 中医把这叫「 ”手足烦热”。这「 ”手足烦热”是怎么出现的呢? 第一种情况: 肾藏精,主水,同时有很强的收敛和固摄作用,当肾精亏虚时,其摄纳的力量就会减弱,或虚热上浮,或寒气外溢,出现手足心热或手足背冷的表现。 当肾精亏虚,以肾阴亏虚为主时,多出现手足烦热;以肾阳亏虚为主时,多出现手足背冷;当阴虚俱虚时,会出现更加复杂的表现,手足背冷和手心烦热并见! 第二种情况: 即肌部湿热,一般肌部湿热时,这多是湿热蕴积所致,湿热蕴积造成肌部气津回流障碍,蓄于手脚末端,发生蕴热。 鉴别方式是,湿热者,常与肌肉酸痛,身体困重并见,汗出而粘衣,而且舌头一伸,多为黄腻苔。 第三种情况: 气机紊乱,阴阳颠倒,俗称为倒时差。人体皮部卫气,本该昼出于表,夜归于内。但是如果出现阴阳调倒,变成,昼藏于内,夜游于外,也会出现夜晚手足烦热和失眠的情况。 第四种情况: 是人体上焦,下焦之间气机的出入异常引起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 ”膈”的出入异常,这时也有导致大量的热蓄积在上焦,手心,或者下焦,脚心——总之就是气机循环受阻引起的。 解决之道: 第一种情况最常见,在《伤寒杂论中》,有一个比较特别的 ... ,也就是以脾补肾法,这就是著名的小建中汤: 我们来看看原文(为了通俗易懂,翻译了一下): 虚弱,劳累,腹肌紧,心悸,出鼻血,腹中痛,梦中失精,四肢疼痛,手足心烦热,咽干口燥,这是可以用小建中汤。 这个方子很简单,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倍用芍药。桂枝推动脉中营血的运行,改善患者的血循;甘草,守护胃气,生津液;生姜健胃,鼓舞胃气,输出胃气;大枣补益胃的气津;再将芍药加一倍量,利用气肃降的力量,把药力往下带,去补益肾精。 不过,这个方子,实际使用时,患者经常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出疹。 所以对于肾阴虚导致的手足心烦热,我更喜欢用另外一个方子,就是把炙甘草汤去掉桂枝加上芍药。在桂枝汤系列方的变化中,减芍药,则药力升,减桂枝,则药力降,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这个方子太好用了,也有很好的滋补。 第二种情况,用三仁汤之类的方子,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即可。 第三种情况,也可以通过加强肾纳患者服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这样具有摄纳肾气,调和阴阳作用的方剂,让夜游于外的卫气,回归其位即可——还可以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加五味子,山茱萸,借其酸敛之力,加强方子固摄的效果。 第四种情况,可以考虑用小柴胡汤,有些时候我们判断不了是肾阴虚引起的手足烦热,还是膈的升降出入受阻所致的手足烦热,可以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养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