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金陵物电视剧《怒晴湘西》伊始,罗老歪就拿着一个叫八思巴文...圆符牌的宝贝请动了陈玉楼,从而引出瓶山之行。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金陵物 电视剧《怒晴湘西》伊始,罗老歪就拿着一个叫八思巴文 ... 圆符牌的宝贝请动了陈玉楼,从而引出瓶山之行。 这八思巴文符牌确实是宝贝,全世界仅存五块,用于元朝皇帝传递信息,上刻有「 ”长生天气力里,皇帝圣旨,不从者死罪”几个大字。 这几个字并非用汉语写成,而是八思巴文。那么这个八思巴是谁呢?他是如何创造文字的呢? 一,会见忽必烈 唐朝时,乌斯藏在吐蕃控制之下。 但是在9世纪中叶,吐蕃内乱,乌斯藏进入列强纷争时代。400多年间,这里一直都处于宗教和世俗争权夺势的局面,等到蒙古大军打过来的时候依然如此。 公元1239年,窝阔台次子阔端率领蒙古大军进驻凉州。乌思藏地区(即 ... ),这块与中原地区联系紧密的高原之地暴露在蒙古铁骑之下。 面对蒙古人,乌斯藏的一个宗教势力出马了,这就是萨迦派。 萨迦派是存在于乌斯藏200多年的一大宗教派别,在乌斯藏众多宗教中颇有影响力,萨迦派第四祖萨迦班智达被推举为代表赴凉州和阔端谈判,一起跟随前去的就有其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两兄弟。 此时的八思巴不过13岁,但极其聪慧,「 ”七岁演法……灵通三藏”,得到了阔端的另眼相看。 他对八思巴兄弟「 ”尤为关切”,另眼相待。这次凉州会谈让八思巴受益终生,他近距离接触蒙古人,为日后和忽必烈的交往打下基础。 凉州会谈后,乌斯藏归顺蒙古,萨迦派也成为蒙古人的座上宾。公元1251年,萨迦班智达去世,年仅17岁的八思巴成为萨迦派教主。 两年后,八思巴和忽必烈在六盘山第一次见面。 当时,忽必烈正筹划进攻大理,需要率军穿过藏族区域,因此召见八思巴询问当地风情,以及让他筹措大军粮草和做好后勤工作。 面对忽必烈的询问,19岁的八思巴对答如流,思路清晰,给眼前这个枭雄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当忽必烈要 ... 提供后勤工作的时候,八思巴认为这太劳民伤财,坚决反对。 好在经过忽必烈王妃察必的劝解,两人重归于好,王妃和忽必烈还先后受了八思巴的密宗灌顶,忽必烈成为蒙古王公中第一个接受灌顶的人。 公元1258年,逐渐崛起的佛教和道教之间展开了一场规模巨大的辩论。 这场辩论,佛、道各派出17个辩手参赛,最后围绕《老子化胡经》的真伪问题展开激辩。 八思巴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出众的口才征服对手,利用道教的理论漏洞驳倒道教人士,让对面的十七个道人当场削发为僧,一举奠定佛教在元朝的地位。 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作为佛教领袖的八思巴被封为国师,「 ”尊位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此时的八思巴才35岁。 二,国师 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作为佛教领袖的八思巴被封为国师,「 ”尊位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此时的八思巴才35岁。 三年后,八思巴创造蒙古新字。早在八思巴之前,一个 ... 尔人和萨迦班智达都创建过新文字,但没有得到推广,这个重任落到了八思巴头上。 八思巴字最初由41个字母组成,后有增加,分为辅音、元音和介音,最初在官方使用,后得到忽必烈的极大推崇。 八思巴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用拼音来记载书写的文字,忽必烈曾下令「 ”自今以往,凡有玺出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这是对八思巴所创文字的极大推广。 文字的创建让原本文化落后的蒙古人有了一方文化之土,不过随着短暂元朝的灭亡,八斯巴文也逐渐消失,最后退出历史舞台。 即便如此,光是创建新文字就足以让八思巴名垂青史了。 三,帝师 创建文字后,八思巴被封为帝师。帝师最先出现于西夏,但一般认为将其制度化并传承下来的是元朝,八思巴因为给忽必烈灌顶和创建文字被授予帝师。 自此以后,「 ”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正衙朝会,百官班列,而帝师亦或专席于坐隅”,帝师被授予了极大的权力和地位。 终元朝一代,帝师都由萨迦派僧人担任,这对八思巴及其后人来说是极大的荣誉。 公元1265年,忽必烈将藏区十三万户民众交给八思巴,「 ” ... 之地……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同时八思巴回到乌斯藏,开启了藏区政教合一的时代。 在八思巴返回藏区时,忽必烈也对藏区展开了新一轮人口普查,进一步明确萨迦派是十三万户之首。 八思巴则在藏区设置行政机构,任命行政长官本勤,将十三万民众分为俗民户和寺属民户,两者比例在4:6左右,前者需要纳税劳役,后者免除赋税。 这是八思巴和忽必烈博弈后的结果,至少一半的民众在八思巴保护之下,不向元朝纳税,从而将萨迦派推向顶峰。 在对待其他教派方面,八思巴采取的是「 ”各从先所习尚之宗为善”的和平共处政策,这对于乌斯藏地区的稳定是有利的。至于萨迦派和止贡派之间的斗争,就是后八思巴时代的事了。 参考资料:《元史》、 《试论八思巴》、 《元代帝师制度及其历任帝师》、 《八思巴及八思巴文》 被外国人扭曲百年的狄仁杰,在唐代究竟是什么官? 曾经纵横战国的墨子,为什么会迅速消失?
本文标签:八思巴忽必烈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