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京师大学堂:近代首个国立大学 京师大学堂什么时候建立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的曾用名。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之时,故其诞生伊始,即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光绪二十九年为反对俄罗斯帝国长期侵占中国东北,京师大学堂师生积极参加了全国各界的拒俄运动,四月初四(4月30日),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的师生200余人举行 ... ,声讨俄罗斯帝国的侵略。京师大学堂的师生几十人愤怒发表演说,要求清 ... 拒绝俄罗斯帝国无理要求,会后由73人署名草拟了《京师大学堂师范、仕学两馆学生上管学大臣请代奏拒俄书》,要求清 ... 拒约抗俄,推动了全国拒俄运动的发展,并为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树立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 1862年,清 ... 在 ... 衙门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此后,清 ... 又决定设立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高等学校。 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组织“强学会”,购置图书,收藏报刊,供群众阅览,并经常开会讲演,讨论学术,批评时政,宣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近代科学知识,鼓励人们学习西方,以学以致用的原则来培养人才,最终达到民族自强的目的。 1896年6月,刑部左侍郎李端芬在给清 ... 的《请推广学校折》中,第一次正式提议设立“京师大学”。1898年初,随着变法维新运动日益发展,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再次提出:“自京师立大学,各省立高等中学,各府县立中小学及专门学”。 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为、梁启超的推动下,清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而建立京师大学堂是其重要举措。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于是由梁启超起草了一份《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这个章程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个章程,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最早的学制纲要。 《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的“兼容并包”、“中西并用”,重视师范教育,基础学科与专门学科相结合,课程设置要“严密切实”,破格选拔人才等,体现了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主张,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设计了良好的开端。 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由孙家鼐主持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 ... 大街29号)等处。许景澄任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 A. P. Martin)任西学总教习。 1898年7月3日,清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西学总教习。由清朝光绪皇帝批准梁启超草拟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被认为是我国首个高校章程。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该《章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认为“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强调大学堂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把“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奉为创办大学堂的目的。 1898年9月21日爆发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而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未被慈禧废止,但京师大学堂处境却变得举步维艰。1898年至1900年的京师大学堂(后来被称为“戊戌大学”)。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校舍被占,图书设备被毁,大学堂难以维持,于8月3日被下令停办,1901年它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 1902年12月17日学堂恢复,藏书楼也于同年重设,派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各个方面开始步入正轨。先设速成、预备两科。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预备科分政科及艺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 1903年增设进士馆、 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毕业生分别授给贡生、举人、进士头衔。同年改管学大臣为学务大臣,统辖全国学务。另设总监督,专管京师大学堂事宜,派张亨嘉为第一任总监督,京师大学堂遂成为单纯的高等学校。 1903年底,京师大学堂选送39名学业优秀者赴日本、欧美留学,其中师范馆(现北京师范大学)学生31名。这是京师大学堂首次派出留学生。 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 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独立设校。 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共七科,设十三学门,分别是诗经、周礼、春秋左传(经科);中国文学、中国史学(文科);政治、法律(法政科);银行保险(商科);农学(农科);地质、化学(格致科);土木、矿冶(工科),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1912年5月4日,当时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备受中国知识分子景仰的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48年,胡适在《北京大学五十周年》一文中说:“我曾说过,北京大学是历代的‘太学’的正式继承者”。除胡适之外,冯友兰、任继愈、周培源、季羡林、萧超然等学者教授也曾经表示同意北大“太学渊源”之说,甚至有人提出北大的校史应当提前一、两千年。而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则曾在《北大校史:怎样溯源?》中反对北大“太学渊源”之说,认为京师大学堂并非由国子监改组而成,不是直接承继自国子监。另一方面,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当初就是为了废除封建科举(太学和国子监)而由光绪帝批准设立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京师大学堂不能说是太学的传承者。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京师大学堂:近代首个国立大学 京师大学堂什么时候建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逆袭成省份,还捡了全中国最大一个漏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是哪一座,你可能会想到由小村庄崛起的石家庄,或者沉寂两千年,又重新崛起的郑州。因为合肥不仅仅从一干强有力的城市中突围,后来居上成为了省份,还捡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一个漏。直到太平天国之时,安庆成为交战的中心,省府被迫迁往了合肥。因为日军的侵略,芜湖、蚌埠这两座原本最有希望取代安庆的城市遭到破坏,反而合肥因为不打眼,反而破坏最少。

  2. 「 ”戊戌六君子”中最年轻一位,有机会早于康有为逃走,他却留下来

    1898年9月28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诛...「”戊戌六君子”的上谕,「”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当天,「”戊戌六君子”在北京城老百姓的围观下被砍了头。从此,「”戊戌六君子”成为历史教科书中因改革而牺牲的光辉形象。事实上,「”六君子”人生际遇大不相同,比如刘光第并不是「”康党”,结果也被...了。今天笔者给大家

  3.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4. 梁启超虽然颇具争议,但子女却个个举世闻名,为中国奋斗一生

    梁启超,中国近代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人物,作为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主张维新,但是梁启超又是一个保皇党,很奇怪。虽然说梁启超的一生颇具争议,但是他的子女却举世闻名,为新中国作出杰出贡献。第一位是梁思成,他是梁启超的长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育家。

  5. 林徽因美貌多才,她还和婆家人和睦相处,不争婆家的遗产

    民国时期著名才女林徽因到现在还是大名鼎鼎,很多人都知道林徽因美貌多才,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在建筑界的成就,更不知道她和婆家人和睦相处,在财产上让步,不争婆家的遗产,非常无私。林徽因的丈夫是梁思成,公公是梁启超。

  6. 这所刚挤进双一流的大学,原来过去六百年都是云南省文化中心

    今日有暇,来到云南大学老校区校园内闲逛。云南大学的原校址,明弘治年间就开始作为云南贡院。全省的秀才每三年一度来省城参加乡试。李定国把永历皇帝接到昆明之后,这里短暂的作为永历驻陛之所,行使皇宫的功能。云南大学的创建者,第一任云南王唐继尧是云南会泽人。会泽院前面的台阶共95级,象征九五之尊。云南大学在民国时期曾被评为亚洲最好的十五所大学之一。沉沦一段时间之后现在是双一流B类大学。

  7. 拿破仑:中国是头睡狮?我可没说

    唤醒论的由来在中国,拿破仑睡狮论可谓妇孺皆知。

  8. 甲午战争后中日成为世仇,康梁变法失败为何还逃往日本?

    1853年「”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打开国门,这也激励了日本变法图存、学习西方的...,日本派100多名官员到西方学习,促成了「”脱亚入欧”的明治维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船坚炮利的日本战胜了庞然大物的中国,致使中国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自此之后,一批年轻的士子如康有为、梁启超,致力于变法图存,一些洋务派官员如张之洞、陈宝箴等也利用手中的权力,推行实质性的变革,师夷长技以制夷。戊戌年

  9. 100多年前,梁启超教人们这样学日语,靠谱吗?

    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自一千年前已经开始。汉字为当时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日本人提供了借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汉字深深影响了日语和日本文化。汉字和依照它创制的平假名、片假名,构成了日文的主体。

  10. 黄帝崇拜缘何而来?为何梁启超等人相信中华民族起源于昆仑山?

    郑州炎黄故里中华五千年文明由黄帝开国、中国人都是「”黄帝子孙”的说法,实际是二十世纪初形成的。春秋以前的文献如《诗经》、《书经》所载最古之帝王皆止于禹,不曾提及黄帝、尧、舜。《论语》、《墨子》、《孟子》等书则上溯至尧、舜而不及黄帝。作为儒教文明,它的中心人物只可能是孔子,而不可能是黄帝。近代中国的「”黄帝热”与拉库伯里(terriendelacouperie)的学说之传入日本有关。这位法国学者是泛

随机推荐

  1. 何妥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何妥小时就机警聪敏。后周宣帝继位,打算同时册封五个后妃,以此征求儒生辛彦之的意见。"因此,何妥被封为襄城县伯。>评议人物>何妥生性急躁,也颇具口才,喜欢评议人物。何妥因此对隋文帝说,苏威不可信任。"因此,何妥与苏威有矛盾。从此对何妥的恩遇日渐淡薄。开皇六年,何妥出任龙州刺史。苏夔提出了一些建议,朝中官员大都赞同,惟有何妥不赞同,常常揭苏夔的短处。>历史评价>时人:世有两俊,白杨何妥,青杨萧翙。

  2. 一眼万年

    一眼万年   美文精选一:   一眼万年   一眼万年   下平。八庚   一眸一笑生命情,   一笔一灯一夜明。   一酒一杯一次醉,   一心一意一人倾。   美文精选二:   初见,一眼万年   倘若前生,我是忘川前的一朵彼岸,那么,...

  3. 关于教养的古诗词 | 历史新知网

    关于教养的古诗词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

  4. 天龙八部阮星竹生平简介 阮星竹结局历史名人

    阮星竹,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阿紫与阿朱的母亲,段正淳的情妇之一,性情顽皮敏黠,善易容之术。一生起伏阮星竹的身世已不可考。但遇到段正淳后,意外没有发生。那段爱情,可能只是段正淳人生中又一场风流游戏,但在阮星竹心中,应该是段非常美好的回忆。阮星竹不是个很刚毅很有主见的女子,她何尝不想留下孩子?星竹无奈,只得搬到小镜湖,过起一个人的孤独生活。一面思念段郎,一面悔恨送了孩子。

  5. 梦见头发被理发师剪短

    周公解梦梦见头发被理发师剪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头发被理发师剪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徒讬空言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útúnkōngyán【解释】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同“徒托空言”。【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徒讬空言”

  7. 梦见搔痒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所以在梦中,痒就代表了疾病,梦见痒就意味着要得玻梦见治疗痒病,很快会摆脱目前的困境。梦中搔某人的痒或把他逗乐,表示希望尽快地接近某人。梦见别人给自己搔痒表示梦者具有健康的幽默感。要冲破人们为了自我保护而设置的障碍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在梦境中都是极为困难的。梦见被赶出家族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8. 结婚新郎发言稿推荐

    结婚新郎发言稿推荐结婚新郎发言稿推荐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感到由衷的开心和激动。些时此刻,此情此景,让我仿佛置身于梦中,幸运之神悄然而至,让我拥有了这们世界上最温柔、最善良、最贤惠的妻子。面对我们的亲人,我的同事,我的同学,千方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我知道,这千言万语最终汇聚成了两个字,那就是“感谢”。感谢上天赐于这段姻缘,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的光临。

  9. 佛教故事:丑闻

    修行者听到此事,一时性急气愤,乃下定决心∶“虽然自己品行纯洁,无奈丑闻频传,害得自己无脸见人,现在只有...一途了。”修行者听到森林之神的启示,恍有所悟,遂改变心意,不想...,专心求道,最后果然除断烦恼,证得阿罗汉。

  10. 勾践做王之后第一战,大军集体到敌军前 ... ,结果却赢得了胜利

    自古以来,战场之上将士们的目标就是...死敌人,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在作战之前,将士们也会振奋士气,以震慑敌人,但是曾有一次战争中,为了震慑敌军,己方大军竟在敌军面前集体...,最终还赢得了胜利,简直让人难以理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