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聊斋”是上乘国学入门读本

  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学中华古代经典 不妨选择有趣味有故事的文章 提高兴趣

  有一些读者来信咨询我关于如何学好国学经典的问题,面对大家的信任,本人真是诚惶诚恐,不是我说谦虚的话,而是本人“真心”地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在国学研究方面连门都没入,实难承担给人指点迷津的责任。

  然而,诗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面对读者的信任,我总得有回报吧。国学是一个殿堂,但构成这个殿堂的砖瓦是文言文,那么,我在这里就本人这些年来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和大家作一个交流。

  读者朋友请我推荐一本入门书籍,我在这里倒要另类一下,向大家推荐的不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而是一本中国古代最牛的休闲书:《聊斋志异》。

  请不要大跌眼镜,请听鄙人略陈固陋。

  文/刘黎平

  起步:学好国学经典 中学语文很关键

  如今的国学热可谓方兴未艾,各类国学班一茬一茬地冒出来,且无退潮的迹象。这些教育机构最大的特点在于,用“熏习”的方法进行国学教学,针对儿童机械记忆力强的特点,不对经典进行解释,而是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背诵,将经典深入孩子的心田。

  “熏习”是不错的方法

  这种方法也是有它的科学性的。例如唐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简单的线条描摹空灵或苍茫的天地美,自然美,是没法跟儿童解释的,不如让他们先背熟了,等到适当的时机,等到他们与唐诗的缘分到来了,古人描绘的美景和他的人生相遇了,他自然就明白了。

  如果幼时没有这些诗垫底,就算他碰到了类似的景色,他在欣赏时的美学眼光也要大打折扣。

  有些国学教育组织还有一个特点,在现有教育体制外操作。有些国学私塾教师(当然不是全部)认为,学校的教学会干扰国学的学习,不如先制造一个相当封闭的环境,让孩子们在这个环境里专心接受古代经典的熏陶。前一段时间微博上透露,有七对家长选择“隐居”的生活,在“世外桃源”中用国学经典教育自己的孩子。

  以上做法合理与否,和现有教育机制冲突与否,本人没有资格做判断,就我本人而言,后来之所以能有幸成为暨南大学唐宋文学的硕士研究生,还真得感谢中小学时期的应试教育,其他的不说,就文言文学习而言,中学时代的语文学习,为我的文言文阅读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底子。

  中学课本里的文言文课文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名篇,但学习这些名篇,真正是枯燥无味,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反复又反复,讲来讲去就是用粉笔敲打着黑板:“记住,一定要记住,这里是定语倒置,这是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这是疑问代词做宾语,到时候高考你就因为这里少了一分,没被录取,老师我概不负责,晓得不?”。

  犹记得老师的粉笔一点点变成碎屑,在教室里飞扬,在我的视觉里飞扬,让我觉得那时候的文言文学习真是像粉笔灰一样细碎而无味。

  那些名篇,在当时读起来真是所谓“文章硬似铁,读来满口血”。然而,出于对高考失分的恐惧,我们哪怕是读得满口血,也要把这些知识嵌入自己的文化库存里。

  掌握基本字句很关键

  后来考上大学,我读的是中文系。当时的良师兼益友贺益德先生劝我读一些国学经典,我答应试一试,战战兢兢打开古代先贤的著作,一个神奇的现象出现了:居然没有太多阅读障碍,十句里面能读懂六句七句。中学时代那些密密麻麻的文言文笔记,那些讨厌的什么“定语倒置”、“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疑问代词做宾语”,那一刻不再是枯燥的规则,而是手中的屠龙刀、倚天剑,在千军万马中驰骋自如,以为会读得“满口血”的深奥经典,却读得“满口香”。

  伟哉,中学时代的文言文教学,对那时候的语文教师,我怎能不感恩?回想那时细碎的粉笔灰,却是闪着智慧光芒的满天星星。

  因此,闭起门来读国学固然是一种方法,而中学文言文学习也是很管用的。说了半天似乎跑题了,下面该聊到《聊斋志异》这个话题上来了。

  国学课本:不妨先选有趣味的有个性的

  我在大学期间,打算系统地学习一下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但我那时没有这样一个概念:先儒家,再道家,再读大部头史书。仿佛不读《三字经》和《论语》,就不好意思入门一般。不是这样的,我当时选择的入门读本是《聊斋志异》。

  文言文是有套路的

  从接受角度而言,“聊斋”和我们是没有障碍的。唯一的障碍在于语言,但对于有着高中文言文功底的我,已经不算一个大问题。大家知道《促织》这篇中学课文,讲的是明朝的一个书生,全家因为上贡蟋蟀而导致的悲喜剧,神奇剧,我对这篇课文可谓是滚瓜烂熟,拿着《促织》当通行证,去研读《聊斋志异》,居然水到渠成。原来,这么一部大书,四百多个故事,居然转来转去也就是高中时期讲的那么几十个句式,那么一些词汇。文言文是有套路的,熟悉这个套路,大多数阅读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聊斋”是充满故事情节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诱因,碰到一个字句,用现有知识储备弄不明白,但你实在想弄明白这个故事,于是就会主动绞尽脑汁去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同时,我们过去对“聊斋”的故事有了解,甚至很熟悉,用已知的故事情节去解析未知的语言障碍,于是纠结豁然而解。

  而且,“聊斋”与我们普通人在追求上,口味上和取向上很贴近,蒲松龄所喜恶的,也是我们所喜恶的,蒲松龄所垂涎的,也是我们所垂涎的,在三观上,我们和蒲老师几乎零距离,除了那点古人的局限性,这种贴近能减少学习上的很多障碍。

  与相对深奥的国学经典相比,“聊斋”也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当然,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画面感也很强,但这种画面感还需要一定修行才能体会得到,“聊斋”则没有这个距离。如《婴宁》一文:“见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堕阶上;曲折而西,又启一关,豆棚花架满庭中。肃客入舍,粉壁光如明镜,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内。”家居之美,不用多少解释就能领略。

  因为文字美,而且又贴近,你就会急切地去模仿,不知不觉提高写作能力,因此,读“聊斋”对提高写作能力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学习路径:

  先读故事性的再读思辨性的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阅读《聊斋志异》,对书中的基本句法,对文字中体现的儒家道家法家兵家乃至侠客思想有了深透的了解,接着读《史记》。《聊斋志异》是草野版的《史记》,而《史记》则是史家版的《聊斋志异》,蒲松龄不是立志做鬼狐版的司马迁吗?不是自称“异史氏”吗?而且,《史记》也是以故事性见长。

  另外,“聊斋”是本有脾气的书,《史记》也是本有脾气的书,读国学,不光是学会温良恭俭让,也要学点脾气和血气。

  先懂“聊斋”“通鉴”

  再懂《古文观止》

  有了《聊斋志异》打底,读《史记》就顺畅多了,接下来读《资治通鉴》就顺畅了,再接下来就读《春秋左传》,然后是《论语》、《老子》、《庄子》《古文观止》……我们熟悉的《古文观止》虽然也是入门读本,但说句实在话,我们现在要懂文字里面的士大夫思维,还真得有《史记》和《资治通鉴》来打底子,而《聊斋志异》是底子中的底子。因为《古文观止》里的作者很多是生活在《史记》《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时代里,在《聊斋志异》里也有他们的影子,他们的喜怒和追求,都源于这些史书记载的时代,他们的三观,只有《聊斋志异》、《史记》和《资治通鉴》才能说明。抽掉这些背景,我们和《古文观止》就很隔膜了。

  说句实在话,我是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读完整篇幅的《论语》,到现在,才对《古文观止》大有感慨,我是在《聊斋志异》《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基础上读《论语》,人家是在《三字经》《论语》的基础上读《史记》《资治通鉴》,然后才读闲书《聊斋志异》,我是倒过来读的。

  当然,也不是说非得到二十岁才读《论语》,非得到三十岁才读《古文观止》,而是说后者的味道,要借助前者的铺垫,不妨放在一块读,互相作为注释,这才是读书的妙处。

 

  我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爱好,是以中学阶段为起点的,从《促织》出发,到“聊斋”,到《史记》,到《资治通鉴》和四书五经,老庄孙墨,最初的基础是中学语文老师打下的。因此,在这里,我要向中学阶段的语文老师表示敬意。

“聊斋”是上乘国学入门读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3. 此人弑 ... 隋炀帝,霸占萧皇后,称帝后不到三个月就被 ... 死

    宇文化及弑...隋炀帝后,自立为帝,还霸占了萧皇后。突厥历来是隋朝大敌,所以当杨广得知宇文化及违背命令后,直接将其囚禁,更一度动了...心。好在南阳公主求情,宇文化及才保全了小命。但此时他还没打算弑...杨广,只想着捞好处。在任何一个朝代,弑君之罪都是罪大恶极的,宇文化及弑君之事被有心人加之以利用,很快就传遍天下。两个多月后,窦建德的大军便把他活捉,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被斩首。

  4.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5.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6.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7.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8.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9.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10.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随机推荐

  1. 梦见公司同事

    周公解梦梦见公司同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公司同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戰敗後,日本如何迅速恢復人口到1億?這個簡單 ... 害苦女學生

    1945年日本宣佈戰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日本作爲發起國之一,戰爭期間對東亞很多國家都發動侵略,侵佔他國領土,殘殺無辜百姓,犯下暴行無數,日本戰敗後也元氣大傷,人口銳減死傷無數,國民經濟瀕臨崩潰,日本爲了發展經濟只能在短時間內設法恢復人口數量。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爲止規模更大的一次戰爭,全球六十多個國家都受到了影響,於是戰爭結束後所有國家都忙着重建國家,而日本在戰場上士兵死傷衆多,再加上

  3. 韩复榘有三位夫人,每个夫人都有个特殊的绰号,是什么绰号

    民国时期的山东先后有过两个霸主。

  4. 荔姐妙计退色狼

    她有一个女儿,名叫荔姐,嫁给邻乡的村民为妻。有一天,荔姐听说母亲患病,想回娘家探亲。时已黄昏,没有月亮,荔姐一个人独自在黑夜中步行。可是在夜晚的旷野中,四周无人,无法呼救,正在十分危急的时候,荔姐转身向路旁的坟墓中逃去。荔姐乘那男人倒地的时候,狂奔逃走,幸而得免...。荔姐假装缢死鬼,是为了避免受到...,出于不得已的正当防卫。

  5. 【露香】的意思是什么?【露香】是什么意思?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霍山显灵》:「一舟之人,皆分已死。主者露香望空而拜乞命。」《宋史赵传》:「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林纾《张贞孝传》:「贞孝露香告天,请减算以益母寿。」露香的拼音lùxiāng露香是什么意思露香lùxiāng在露天焚香。

  6. 揭秘: ... 人狂魔刘黑七血洗南孝义村始末

    从这时起,刘黑七一伙开始打家劫舍、掳掠钱财,祸害乡里。有了人马以后,刘黑七开始横行霸道起来。1927年2月10日,刘黑七向南孝义村勒索钱粮。南孝义村更是拿不出粮食、银元。>>刘黑七看到南孝义村竟然敢违抗他的命令,拒交钱粮,怒不可遏,带领全部人马将南孝义村重重包围起来,开始攻打。据统计,南孝义村原本有735人,此次匪祸之后只剩下212人。为此八路军一直寻找机会干掉刘黑七这个...人狂魔。刘黑七当场身亡,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7. 乌飞兔走是什么意思?

    【拼音】wūfēitùzǒu【解释】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出处】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例子】乌飞兔走,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觉七载。(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二回)【近义词】日月如梭【相关】百度“乌飞兔走”

  8. 这段历史连电视剧都不敢拍,虽比三国还精彩,但也是最 ... 的朝代

    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一直都深受观众们的喜爱,特别是像三国、唐朝、明朝这样精彩的朝代,经常会翻拍出各种影视剧,特别是里现代最近的清朝,古装剧更是数不胜数,但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似乎从来没有影视剧专门拍摄过,但不管是这个时期之前还是之后,都能在影视剧上找到,唯独这中间的时期却一点痕迹都找不到,这个时期就是东晋十六国。

  9. 梦见接种疫苗_周公解梦梦到接种疫苗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接种疫苗好不好

    梦见接种疫苗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接种疫苗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疫苗,预示着生活会很幸福。犯人梦见打疫苗,会很快获得自由。已婚男子梦见自己接种疫苗,能勤俭持家,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已婚女子梦见接种疫苗的医护人员,不久要临盆。病人梦见接种疫苗,能恢复健康。给别人接种疫苗,会陷入敌人设置的困境。

  10. 含有桂花的诗句

    含有桂花的诗句一: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苏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更多:含有桂花的诗句(一)鹧鸪天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含有桂花的诗句(二)咏巖桂朱熹亭亭巖下桂,岁晚独芬芳。含有桂花的诗句(三)巖桂曾几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含有桂花的诗句(四)感遇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