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石首地名故事集——高基庙很久以前,离县城十五里有一高家台。玉如一直高烧不退,茶水不沾,高老头守在孙儿的床头,寝食不安。高老头见和尚诚心相问,便把孙儿之病情告诉了他。建庙资金已经集齐,唯有庙基难求,众人十分发愁。在庙、楼、落成之时,众人为回报高老头捐地义举,作出一项决定"一是推举高老头为庙祝,统管庙中内外一切事宜;二是戏楼由高老头儿媳经营;二是剩余土地仍归高家耕种;并将此庙取名高基庙。
石首地名故事集——高基庙很久以前,离县城十五里有一高家台。这里有一高老头三代同堂,全家八口人,种着祖传下来的八亩良田。高老头为人勤劳, 诚实,过着温饱不愁的日子。当地人们传言,高老头家有两件宝, 这就是他辛勤耕作的八商良田和那八岁的小孙儿玉如。小玉如聪明可爱,是高老头掌上明珠。近来不知为何?玉如一直高烧不退,茶水不沾,高老头守在孙儿的床头,寝食不安。附 近所有五八杂姓的郎中都来看过玉如的病,就是拿不准汤头。收士、马脚也请了,他们鬼划桃符一阵也无收效。全家人急得像热锅 上的蚂蚁,无法可设。这天,高家台来了一远方化缘的和尚,他被这里的风水吸引住了。他对高家台前后左右仔细地观看后,连声赞叹"好地!好 地!"当他来到高老头门前,听得屋内哭声,便不请自进地走进屋来。高老头见来了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止住哭声,上前施礼"老 禅师,何方宝刹打坐,来到我家有何贵干?""阿弥陀佛!贫僧乃嵩山少林寺之云游僧人,来到此处,闻听哭声,是为何因"?高老头见和尚诚心相问,便把孙儿之病情告诉了他。老和尚听后言道"施主,请让我看看你孙儿的病好吗? '高老头甚喜,急忙把他引进房来。老和尚到了小玉如的床前,认真详细地看过后,从怀中取出一蓝色小瓶倒出六粒金黄色的小 丸,取来开水,撬开他的小嘴,慢慢地让他吞入肚中。大约两个时 辰后,药丸在玉如肚中经过通三关,走九窍,经二十四经络,穿周身 大小一百单八穴,一声长呼!玉如睁开了双眼,开口要吃粑粑。高老头全家一见,欣喜若狂,纷纷跪在老和尚面前说"救命菩萨,灵丹妙药,大恩大德,永世不忘"。老和尚扶起众人,随后对高老头言道"你的小孙儿的病只要休息两三天,好好调养,便可痊愈"。言罢,便向高老头告辞。高老头全家苦苦哀求挽留老和尚,而他执意要走。高老头看实在挽留不住,便取出二十两银子送给和尚以致谢意。老和尚哪里肯收。拉着高老头的手出门来,指着他屋前的八亩田言道"你这片田是块宝地,详细情况恕我不讲,天机不可泄露,我现送你四句话,望老施主定夺"。老和尚把早已写好的一张纸条送给高老头。上面写着:天赐一片生财地,耕耙翻滚断脉气。请来金身神明住,招财进宝金盖泥。高老头不解其意:回头一看老和尚不知去向! 高老头疑惑不定:神也,人也!他望空三拜,拿着老和尚的赠 言回转家中。这一年,高家台周围的群众正筹建一座庙,为的是求菩萨神灵,保一方平安。建庙资金已经集齐,唯有庙基难求,众人十分发 愁。再说高老头整天捧着老和尚的四句赠言、百思不得其解。这天,他站在自家门前,面对八亩地,回忆着老和尚的赠言,忽然有所悟:原来老和尚是在暗示于我,要我把八亩地献出来修庙供菩萨。对捐田修庙他打定主意回转家中,把捐田打算告知全家,儿媳们提出"没有田,我们怎么生活呢?"高老头回答他们"老和尚说得清楚,良田建庙,黄金盖泥,还愁没有吃的?我主意己定,你们就不必多说了。"于是,高老头找到建庙的领事,当着众人,捐出了门前八亩地。众人对高老头的这一善举千恩万谢。庙基落实了,人们立即破土动工。不到三个月庙宇建成了。而且在庙的对面修了一座能容三百人的戏楼。在庙、楼、落成之时,众人为回报高老头捐地义举,作出一项决定"一是推举高老头为庙祝,统管庙中内外一切事宜;二是戏楼由高老头儿媳经营;二是剩余土地仍归高家耕种; 并将此庙取名高基庙。从此,小村活起来了。庙里香火盛旺,戏楼锣鼓响亮,吸引不少人迁到附近,大兴土木建房经商。连华容县的五谷庙、白铺子、 田铺子等地的群众都来此求神,看戏、买卖,逐渐地形成了街道。 高家全家每年的收入大大超过以前种田的收成。后来,高基庙虽被日本鬼子拆毁,但它的名字却被当地历届基 层 ... 一至沿用至今。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