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凌与司马懿的恩怨 历史上对王凌的评价

王凌 王凌太原王氏,叔父是曾经以貂蝉美人计谋划刺 ... 董卓的王允,他本人亦是曹魏时期名将,跟司马懿可以说有的一拼。王凌曾任散骑常侍、兖州刺史、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太尉等职,封爵南乡侯,在“淮南三叛”中兵败 ... 。 王凌与司马懿的恩怨 >司马懿>王凌早年就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等人结为好友,司马懿诛曹爽后,王凌心生不满,王凌与令狐愚暗地里策划谋立曹彪。司马懿最初也不知道他们的诡计,也对王凌积极拢络,当初司马懿曾问蒋济:“王凌的才干怎么样?”蒋济回答说:“王凌文武双全,当世无双,其子王广有大志,胜父一筹”,于是司马懿也对王凌有一丝戒心。>王凌无奈,又派心腹杨弘去说服新任兖州刺史黄华与其共同举事,没想到杨弘和黄华联名上奏司马懿王凌即将叛变之事,司马懿见时机成熟,调集数万人马,四月,从水路南下,先下达赦令赦免王凌之罪。>王凌这才发现情况不妙,到司马懿大船前面缚投降,对司马懿喊道:“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呢?”司马懿回答说:“因为君非折简之客啊!”王凌又喊道:“太傅对不起我。”司马懿说:“我宁可对不起你,也不能对不起陛下!”即令军士押下王凌。>王凌之后饮药自尽,司马懿还不满足,又把王凌,令狐愚尸体挖出暴露示众三日。同年六月,司马懿病重,梦见贾逵、王凌为作祟,不久去世。可以说二人同归于尽了>王凌与司马懿派系相同,升迁方式相似,军事才能相似,阶级认同相似,连子女培养都相似,相似度如此之高,简直可以说是司马懿第二。司马懿官运亨通,利用职务之便封官许愿,大肆拉拢并州派名士;王凌则凭借叔父王允诛 ... 董卓带来的家族威望,以及他自己超强的人格魅力,与司马懿斗了个旗鼓相当,司马懿并没能成为并州派的领袖。>历史上对王凌的评价 >王凌>蒋济:凌文武俱赡,当今无双。>陈寿: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诸葛诞严毅威重,锺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王夫之:王凌可以为魏之忠臣乎?盖欲为司马懿而不得者也。为懿不得,而懿愈张矣。齐王芳,魏主叡之所立也,懿 ... 曹爽而制芳于股掌,其恶在懿,其失在叡,而芳何尤焉!使霍光而有操、懿之心,汉昭亦无如之何,而可责之芳乎?凌诚忠于魏而思存其社稷,正懿闭门拒主、专 ... 宗臣、觊觎九锡之罪,抗表而入讨,事虽不成,犹足以鼓忠义之气,而懿不能驾祸于楚王以锢曹氏之宗支,使敛迹而坐听其篡夺。而凌欲废无过之主以别立君,此其故智,梁、隋之季多效之者,而终以盗铃。>郝经:王凌之欲废僣孽,立宗子,澄汰王室,大臣之节也。议者谓凌于齐王君臣分定,并俭诞等为淮南三叛。此晋之臣子尊晋之志也,凌欲废而诛之,师遂废之,昭又 ... 之而无为诛之。则淩知所废而非叛也,俭诞继起声罪致讨。闻雒中禅代之语,投袂致死,有古义士之风。夫岂叛乎哉?诞之得士,至麾下数百人拱手待斩以尽,不为司马氏屈,义烈挺然,未之前闻也。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王凌与司马懿的恩怨 历史上对王凌的评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司马懿之孙,司马昭长子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简介

    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不久司马昭猝死,司马炎继承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30岁,逼迫魏帝曹奂禅让,开国称帝。相煎何急31岁,立司马衷为太子。此时的司马衷已经表现出智力低下的一面,宗室诸王和开国功臣们普遍希望立司马攸为皇太弟。所以司马炎只好以儿子还小,还来得及补救智商为由,硬是立傻儿子司马衷为太子。

  2. 司马懿如何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边,简谈高平陵之变前因后果

    而且此时的司马懿远离曹魏的政治权利中心已经有十多年了,年龄已经高达70岁了,曹爽虽然把他排挤出政治中心,但是对于司马懿依旧还是很尊崇,并没有紧逼司马懿。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直接隶属于曹爽掌握的禁军。曹爽夺权产生做出一系列错误操作曹芳在历史被司马师废为齐王,所以一般把曹芳称为齐王曹芳。这在此后司马懿直接可以获得郭太后的诏书发动政变,获得了政治合法性。

  3. 在三国正史中,究竟哪些名将能排进前10?赵云排第七,关羽垫底

    而这里,就来盘点下三国正史中,究竟谁能排进名将榜前十。TOP、10关羽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即便不是第一的存在,也能排进前三;但是在正史中,关羽能进前十都还是靠他的名气,毕竟他的战绩寥寥无几,能力摆在那里;或许他参加过的小战无数,但是真正独领一军的大战,却是少之又少;真正论功劳,关羽也就一个镇守荆州之功和之后发动的襄樊战役。

  4. 曹操麾下六大谋士,谁才是第一谋主?不是郭嘉,司马懿也排不上号

    曹操麾下人才济济,能力出众的谋士至少有十余人,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和司马懿六人,那么曹操麾下这六大谋士,谁才是第一谋主?简单点说就是主要谋士,也就是曹操身边不可或缺和参赞军务最多之谋士,或者说他的主要职责是出谋划策,其实这六人之中纯粹的谋士也就荀攸、郭嘉和贾诩三人,为什么这么说?

  5. 三国最后一句「 ”天下终归司马氏”,司马家族是如何夺取天下的?

    曹操元气大伤后北归,孙刘各自割据,三分天下。所谓三国,就是指曹魏、孙吴、蜀汉这三国。曹芳即位后,曹爽专横跋扈,打压异己。在高平陵事变时,将曹爽集团一举击溃,权倾朝野。曹芳及曹髦二帝曾多次计划铲除司马家族,均已失败告终。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作为曹魏后续的陈留国历经两晋、刘宋传至南齐,享国214年。公元280年,东吴后主孙皓自知大势已去,自缚双手向进军投降,司马炎封孙皓为归命侯,东吴灭亡。天下终归司马氏。

  6. 霸府政治—魏晋南北朝权利禅让的标准模式

    而强行透支身体随军出征的司马懿则于当年八月去世,随后,长子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继续执掌政权。在对内的政治上,司马师一改其父司马懿外宽内忌的执政方式,采取高压态势,对朝堂之上的异己势力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同时,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为代魏立晋做准备。

  7. 说一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六位阴谋家

    1、伪忠伪孝---王莽王莽夺权不像曹操刘裕们一样「”野蛮”,他可是儒家子弟,必须众望所归,皇帝主动禅让。所以在他达到一定地位之后,上骗皇后,下媚百姓,哭了一场又一场,最后登上人生巅峰。掌权后他的改革措施几乎复古西周的周礼制度,土地盐铁林木啥的收归国有,官名稀奇古怪,复古以前的币制…反正他的改革措施一切向书本看齐(不愧是太学高材生),一切以他的理想看齐。去你的土地兼并问题和阶级矛盾。更始政权(绿林军

  8. 司马氏统一三国,为什么西晋仅存在三十多年?

    西晋虽说完成了统一,但司马炎去世以后,国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八王之乱耗尽国家底蕴,使得中原分离的七零八落,司马炎死后二十多年,西晋便走向灭亡。此时的司马昭,他的野心不仅在于皇位,更在于统一三国,趁着蜀汉君臣不和,朝野上一片混乱的时机,他挥师攻入成都,刘禅被迫投降,在洛阳当了人质。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篡夺曹奂的皇位,建立了晋王朝,史称西晋。总的来说,西晋亡于根基,亡于几位皇帝,更亡在世家的手上。

  9. 三国最后的赢家司马懿,崔暮之年的最后一击「 ”高平陵之变”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司马代魏的奠基事件,三国曹魏高平陵之变。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司马出击正始十年正月,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

  10. 三国历史中一直被抹黑误解的五个人?曹操不在其中

    看三国这些年,最深刻的感受是,一定要分清历史和演义之间的界限。由于《三国演义》的流传广泛,家喻户晓,很多人就先入为主,理所当然地把演义当做历史,而对于真实的三国历史和人物产生很多误解。

随机推荐

  1. 【今日历史】11月13日大事记,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75年11月13日我国与科摩罗建立外交关系43年前,1975年11月13日,我国与科摩罗建立外交关系。1997年11月13日安徽淮南矿务局潘三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1年前,1997年11月13日19时20分,淮南矿务局潘三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000年11月13日中国反邪教协会在京成立18年前,2000年11月13日,中国反邪教协会在京成立。1985年11月13日联合国国际青年世界会议召开33年前,198

  2. 带有垠字的成语

    包含有“垠”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一望无垠——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

  3. 讳莫如深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uìmòrúshēn【解释】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出处】《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例子】对于那个问题他始终是讳莫如深,叫人不可理解。【近义词】秘而不宣,守口如瓶,高深莫测【反义词】直言不讳,和盘托出,显而易见【相关】百度“讳莫如深”

  4. 袁世凯误把儿媳当小妾,立下一条规矩!

    袁世凯的八姨太、九姨太都是地主家的婢女、小妾出身,后来才被袁世凯收入房中的。这说明袁世凯娶十几位妻妾,显然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为了第二点。回到府中的袁世凯走过一间房子时,看到出来一个女人,以为是自己的一个小妾,就上前强行拉进房间,想要发泄一番。>>从这以后,总统府上的女人,包括袁世凯的女儿及儿媳、婢女仆妇,只要在家中,都会穿上一条红裤子,虽然很是麻烦,但为了躲避袁世凯,还是都忍耐了。

  5. 梦见与吝啬人吵架

    周公解梦梦见与吝啬人吵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与吝啬人吵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大巧若拙成语故事_成语“大巧若拙”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极为灵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笨拙。 【出处】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五章》。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他讲了许多深奥的道理。其中有不少辩证法思想。 老子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最圆满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

  7. 虎王逗鼠

    ◇一◇虎王正要睡觉,部下来禀报。>“报告虎王,有急事相告。”>虎王大怒,他没想到小小老鼠败坏了堂堂老虎家族的声誉,必须对老鼠严加惩治。>虎王看着眼前这两个吓得浑身打哆嗦的小老鼠,心里感到好笑,觉得对这两个小东西发>威风太有失身份,他决定拿小老鼠开开心,逗逗他们。虎王笑了,"就你自己去,你老婆扣下当人质。老鼠这才知道冒充老虎不是闹着玩的,没办法,>他只得独个儿进城去找虎王的标准像。

  8. 米商的奇梦—观音感应

    于是,米商便把梦中观音菩萨的话,一五一十向船夫道出,并劝船夫要信仰观音菩萨,时常礼拜与称念观音菩萨。船过桥倒,米商能够逃过了这一场性命的危险,完全是获得观音菩萨的指示与救护,因此,他深深地感激观音菩萨救命的大恩。县官因问其故,米商乃将梦中观音菩萨所吩咐的话,跟船过桥倒等经过事实,和盘托出,至是,县官觉得这案定有蹊跷,不敢草率定谳,着将米商扣押,退堂仔细研究。

  9. 吴王僚与公子光的关系 公子光就这样继承了王位,他就是吴王阖闾

    鱼腹藏尖刀 春秋时期,位于长江南岸的吴国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当时,吴王馀昧去世,去世之前,他决意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季札。但季札辞让,不愿登基,还远走晋国。结果,吴国宫廷立了馀昧之子僚为吴王。 公子光是馀昧之前的吴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认为,王位应该传给季札,如果季札辞让...

  10. 刻鹄类鹜是什么意思?

    【拼音】kèhúlèiwù【解释】刻:刻画;鹄:天鹅;类:似,象;鹜:鸭子。画天鹅不成,仍有些象鸭子。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为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例子】【相关】百度“刻鹄类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