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张守义和老油灯在文学书籍的封面上,一件典型的器物往往能揭示特定环境,烘托生活氛围,加强艺术的感染力。设计艺术家张守义先生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曾依据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不同经历,画出了多种造型各异情韵悠长的街灯、壁灯、台灯、马灯、吊灯……1992年,张守义迁到北京方庄新居。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还应邀在“炎黄艺术馆”举办了“张守义藏灯、画灯展”。
张守义和老油灯
在文学书籍的封面上,一件典型的器物往往能揭示特定环境,烘托生活氛围,加强艺术的感染力。在我收藏的优秀封面设计图录中,《三家巷》中的炉火,《家》中的红灯,《什特凡大公》中的王冠,《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鹅毛笔等,都令人难忘。设计艺术家张守义先生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曾依据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不同经历,画出了多种造型各异情韵悠长的街灯、壁灯、台灯、马灯、吊灯……
1992年,张守义迁到北京方庄新居。当时,距离住家不远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初步形成。有着浓浓怀旧情结和敏锐艺术触角的他如鱼得水,很快便成了这里的老主顾。假日,守义师常常一边品着啤酒,一边在这块宝地沙里淘金,每次去逛都绝不空手而回。当他向我展示那些旧书刊、老照片、残砖瓦、破瓷器时,那喜形于色的神态,使人很受感染。而他对历代灯盏尤其钟爱,几年之后,那些金属、石材、陶瓷、玻璃等材料制成的用途各异的灯,被他当成宝贝一件件地捧回了家。他收集、研究,并在设计中使用这些图像。还利用外出开会、考察、讲课的机会,继续寻觅收集我国各朝代、各民族的各种灯具。经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鉴定,其中竟有汉代、唐代的真品!而购买时,每盏最贵也就三十元。
常逛潘家园,守义师也结识了不少卖旧货的朋友。在经营书刊和杂项的摊主中,有不少人知道这位设计家。如果有了俏货,大家都愿意给他留着。守义师如果买多了,提不动,暂存在摊上也没问题。开始,他买回这些残旧土气的玩意儿,总要悄悄藏在女儿的住处,生怕老伴知道了嗔怪。时间一长,藏品形成了规模,女儿家也放不下了,这才彻底坦白,得到了老伴的谅解。后来,儿子创办了夸菲特(守义译音)设计工作室,他作为艺术总监,将这些宝贝堂而皇之地请到了工作室陈列。
新世纪到来那年,团结出版社从他收藏的五百多件灯具中选出部分精品,出版了《老油灯》画册。由于是守义师整体设计,且每幅图片均配以历代文人咏灯诗文,令人爱不释手。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还应邀在“炎黄艺术馆”举办了“张守义藏灯、画灯展”。在展品中,与历代石、陶、瓷、金属灯并列的,还有近现代的美孚煤油灯、施行折叠灯,马棚插壁灯、少数民族的指环灯等。
来源:文汇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