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其次,赵佶书法的本领不得了,并且他是判定文物的专家。昔时,赵佶为了招揽书画人才,专门设立了画院,公开测验,并且亲自出题。赵佶的画即使到今天,也照样难以超越。《听琴图》是赵佶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人物画之一。同时,赵佶的草书也别具一格,其大草《千字文》真正有龙蛇之姿。总而言之,玩书画真正玩到倾国倾城的,也只有赵佶。他果真不愧是“世界一人”。
赵佶是一个矛盾体。元代脱脱说,“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克为君耳!”这话真是一语中的。一方面,赵佶像所有的昏君那样昏庸,重用奸佞,搞得“倾国倾城”,民不聊生,最终甚至身故他乡,尸骨无存;另一方面,他又才调横溢,伶俐不凡,在中国书画史上,是个绕不外去的人,其小我的书画成就,也能够说“倾国倾城”。
宋徽宗赵佶
赵佶的皇帝做得如何,暂且岂论,论书画才能,说他“倾国倾城”毫不为过。清代书法家王文治曾写诗评价赵佶:“不徒素练画秋鹰,笔态冲融似永兴。善鉴工书俱第一,宣和皇帝太多能。”什么意思?首先,赵佶画画的本领了不得。其次,赵佶书法的本领不得了,并且他是判定文物的专家。最后,王文治难免感慨:这个赵佶实在太厉害了。
先不说赵佶本身画得怎么样,单看他看画的品位就非统一般。昔时,赵佶为了招揽书画人才,专门设立了画院,公开测验,并且亲自出题。这种测验不像如今的艺考,画什么头像、半身像,或速写、水粉之类,很无聊。他出的艺考问题平日就是一句诗或词,好比“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如果今天艺考出如许的问题,估量有一半人要懵,然则昔时考画院的其实都是文人,文化功底没得说,所以如许的问题难不倒人人。中国画讲究诗意,画意与诗意类似还不成,还要有新意。没多久,人人就画好了,赵佶一看,大部门人画的都是一条大河边漂着一只空船,几只鸟停在船舷上,然后是远山,花草树木之类。赵佶都不写意。终于,他看到一张画,远水近山,一个船夫裹着蓑衣,躺在船尾,正无所事事地吹笛子。赵佶点颔首,很写意。世人不解。赵佶说,“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若是只是画一个没人的场景,那就太通俗了,而画上船夫无人可渡,闲得只能躺着吹笛子,正可看出景致之外的一个“闲”字,可谓独出新意。经他如许一注释,人人恍然大悟。
芙蓉锦鸡图
那么,赵佶是不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呢?显然不是。赵佶的画即使到今天,也照样难以超越。他的《腊梅山禽图》《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祥龙石图》《文会图》《听琴图》等,可谓无一欠安。个中,又以《芙蓉锦鸡图》和《听琴图》最为有名。
《芙蓉锦鸡图》画的是:一只锦鸡停在一枝木芙蓉上,看着不远处飞来的两只蝴蝶。倘若用维妙维肖来形容,似乎有点太陈词滥调;说他“尽精微,致恢弘”又难免太空泛,那么我只好说,这或者就是昔时的高清记载片,并且是蓝光的。因为,从画上你能够很显着地感触到那种锦鸡落到花枝上的重量感,也能够感触到花枝摆荡的模样,还有锦鸡对不远处蝴蝶的好奇与小心。《听琴图》是赵佶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人物画之一。画面中央,一人道士装扮,坐在石墩上,微微低着头在弹奏古琴。背后是一株嵬峨的古松,树上还环绕着很多藤蔓花草,苍郁多姿。抚琴者右边坐着一个纱帽红袍的人,垂头侧坐,一手支着石墩,一手拿着扇子按在膝盖上,似乎完全沉浸在古琴的曲调中;左边坐的是一个戴纱帽穿绿袍的人,坐姿正直,昂首瞻仰,如有所思,似乎神接千古;此外,绿袍者旁边还站着一个孺子,双手抱胸,远远地看着抚琴的人出神。整幅画让人似乎感觉琴声就在近前。这两幅画我有幸见过原作,既照着印刷品摹仿过好几回,也见别人摹仿过,除了信服,几乎无话可说。
苏轼书法作品的大家风范美不胜收听琴图
除了绘画,赵佶最了不得的,照样他独创的瘦金体。他是个多面手,行书、草书、楷书样样都能来,最起头学薛稷,后来后来居上而胜于蓝,自成一家,形成了瘦金书。好多年前,当我在一个冷巷的书店里,第一次见到赵佶的瘦金书时,的确惊为天人,立刻喜欢,那种惊艳,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看到的是一本介绍瘦金书的小册子,封面用的是赵佶的《牡丹诗贴》。其时,我自认为见过不少字帖,什么二王钟张,欧颜柳赵,苏黄米蔡,等等,但瘦金体给我的冲击倒是举世无双的,因为瘦金体是所有书体中最易辨识的一种。任何人,哪怕对书法一无所知的人,看到瘦金书,也能立刻找到它的特征。赵佶留下的书法作品对照多,有小楷《千字文》,大楷《芳诗帖》,草书《千字文》,还有不少题画、题跋的作品,真是铁笔银钩、爽利潇洒。
牡丹诗贴
他的瘦金书体形成得对照早,写小楷《千字文》时,他才23岁的模样,固然写得有点羁绊,已经初具瘦金书的风貌了。到他四十多岁写大楷《芳诗帖》时,其书风已经相当成熟,笔法犀利、笔势挺劲,可谓炉火纯青。同时,赵佶的草书也别具一格,其大草《千字文》真正有龙蛇之姿。据说,曾经有人将他的草书《千字文》建造成幻灯片,放到白墙之上旁观,其风格如江河奔涌,有如风云雷动,使人赞叹不已。其实,我认为,赵佶最好的书法作品照样他的题画诗和题跋,配上绘画作品,的确富贵典雅、斯文透顶。好比《牡丹诗贴》和《瑞鹤图》《祥龙石图》的题跋,那真是有兰竹之姿,仙鹤之态。当然,也有人对瘦金体不认为然,说什么柳叶鼠尾,蜂腰鹤膝,锋芒太露,柔媚轻薄,正可见出赵佶的亡国征兆和惨痛下场。事实上,这种用政治目光看书法的立场,很有问题,是典型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以偏概全的做法,不值一哂。
总而言之,玩书画真正玩到倾国倾城的,也只有赵佶。他果真不愧是“世界一人”。
《瑞鹤图》题跋
祥龙石图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