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新罗山人画册赏析

新罗山人画册赏析

  《新罗山入画册》共十页,每页纵19厘米、横38.5厘米,纸本设色。原藏潘季彤“听帆楼”,后流失在外,又被季彤之孙潘宝镄购回,藏潘宝鐄“望琼仙馆”。

  “听帆楼”为潘季彤藏书画楼。潘正炜,字季彤,以字行名,清嘉道间广东番禺人,曾任观察使。一生酷爱书画收藏,著有《听帆楼书画记》五卷及续二卷。孙潘宝镄,光绪二年(1876年)二甲进土,仍喜书画收藏,藏画楼曰“望琼仙馆”。

新罗山水册之一

  《新罗山入画册》除山人印章外,另有不少收藏鉴赏章,其中有孙毓汶“莱山真赏”、“归于迟盦”等收藏鉴赏章。孙毓汶(1833-1899年),字莱山,山东济宁人,咸丰进土,光绪五年升为内阁学土,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喜好文物收藏。甲午战后,以病告休。

  《画册》十页,分别为首页,题名“新罗山人画册”,署“听帆楼故物孙宝鐄购得谨藏”,钤“藏之望琼仙馆”朱印。第二页,为六语一律“谢惠连诗”,谢惠连(397-443年)南朝刘宋文学家、诗人。署“戊子初夏望琼仙馆主人识”,钤“宝鐄”朱印。第三页,为人物生活画,题五言诗“林薄杏平莽,山泽秘幽清。露气苏蒙鬰,青蜩壮哦声。豁斋启蓬壁,浏湎通空明。休驾欣所佚,居默恂保贞。但遣心齐物,物齐苟达生”。钤华嵒“巖穴之土”及“归于迟盦”“望琼仙馆”、“季彤心赏”等收藏朱印。第四页,题“借汝柔枝以寄嘉休。”钤华嵒“巖穴之士”及“望琼仙馆”等收藏朱印。第五页,无题。画山水小景,钤华嵒“巖穴之士”及“季彤审定”、“芝兰味斋林氏庆堂藏”等收藏朱印。第六页,题“霜翮恋寒枝”。钤华嵒“巖穴之士”及“芝兰味斋林氏庆堂藏”等收藏朱印。第七页,无题。画人物故事,署“新罗山人华嵒写”。钤华嵒“巖穴之士”及“潘氏季彤珍藏”、“潘宝钟图书记”等收藏朱印。第八页,题“秋林闲听”。钤华嵒“巖穴之士”及“望琼仙馆”等收藏朱印。第九页,题“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钤华嵒“巖穴之士”及“某堂审定逸品”、“听风楼藏”等收藏朱印。第十页,题“沙路归来闻好语”。钤华嵒“巖穴之士”及“莱山真赏”、“宝鐄”等收藏朱印。

  华嵒(1682-1756年),字德嵩,又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福建上杭上(上杭古为新罗地,他流寓异乡,为了不忘桑梓,取号新罗)。出身贫寒,早年做过造纸工,后来流寓到当时经济、文化较发达的扬州,以卖画为生。71岁时定居杭州,以后便在那里度过晚年。

  华嵒一生留下的绘画作品甚多,经考察有关作品,如《华嵒花鸟册》、《华嵒杂画册》、《画苑掇英》、《新罗山人画册精品》、《唐宋元明清名画集》、《新罗山人山水人物册》、《历代画目著录》及《唐宋元明清画家图录》等,大小各画所钤之印大多为“秋岳”、“华嵒”、“新罗山人”、“华嵒之印”、“布衣生”、“离垢”等,只有较晚一幅无年款画钤“巖穴之土”。《梦园书画录》载他自题称:“仆居闽乡时,常放游山水”,因自称“巖穴之士”。

新罗山水册之二

  这件《新罗山入画册》,每页画上均钤有“巖穴之士”朱印,是华嵒较晚期的作品,而且在所见到的画册及收藏著录中,皆无此《画册》踪迹,应是新发现的华嵒花鸟人物画册,对研究华嵒晚期的绘画艺术有重要的意义。

  《画册》共八页内容,其中花鸟动物三页,人物故事五页。皆小幅花鸟人物画,每页一图一境,一境一趣,一山一水,意境清新,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华嵒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花鸟最为有名。第四页“藉汝柔枝以寄嘉休”与第六页“霜翮恋寒枝”,描绘的都是寒枝、柔枝与小鸟。第六页画寒冷的冬季,三只羽毛蓬松的小鸟,依恋在一根赭墨绘成挺而秀逸的寒枝上,表现出一种不畏寒霜的豪迈气派。全图使工笔细致的小鸟与简逸寒冬树支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有一种柔和、蕴藉、闲逸的韵味。

  第四页,“借汝柔枝以寄嘉休”,仍是小鸟与柔枝,画的是一只小鸟,小心翼翼地栖息于枯树柔枝上,似欲飞动、微展双翅。整个画面甚空盈,但配以简要题词,仍有充盈之感。这幅画喻意深远。华嵒由于家境贫困,20多岁离开家乡,流寓扬州,借居于友人家、过着以卖画为生的寄寓生活。这幅画的主题意涵就是“寄志寓意”,反映了他的寄人篱下的心境,他自己也题道:“嵒也飘蓬者”、“我命轻如叶,飘飘浪里浮”。

  华嵒的家乡在闽西山区,那里有奇形怪状的重山叠嶂,有秀美的双髻山、黄崔巍山峰,怪石嶙峋,满山竹木,风景秀丽。华嵒常出入其间,深受美妙的大自然熏陶。又加之他酷好旅游,他自己说:“仆居闽时,常放游山水,见茂林中有藤,垂花如珠串,随风荡漾,灿然岩壁,不识其何名,幽艳若此,静中悬想,拂颖而出。”(《梦园书画录》卷21)。他自己又说他“仆 ... 山水,每逢幽处,竟日忘归”。如遇下雨不能出,他会“春寒苦雨不能出,山水之情那得伸。”在杭州居家时,除了筑书屋“解弢馆”作诗画外,还在附近空地上种植夹竹桃、金桔、竹、牡丹、月季等,日夕观察,加深对花卉的印象,还常手持笔纸,对花描绘。大自然的美强化了他的花鸟、山水画的创作。所以他的绘画半得江山之助,半是学古而来。

新罗山水册之三

  第三页、五页、七页、八页,皆山野园林小景,景观简朴自然,笔法洒脱,没有更多的加以美化,简陋的小景,依然抒发了竹床瓦枕的安然生活。三幅绘画中,有田园小院里,湖石玲珑,瓦屋小舍,竹篱围绕,篱菊初开,主人安坐,翻书苦读,有手执诗书,漫步园中;有劳累之际,则秋林闲听,欣赏秋天的鸟鸣虫叫,真是一幅怡然自得的美景生活。这三幅画,是山人描绘自然生活的一部分,很有生活气息。

  第五页为鱼舟山村小景,它以自然风光和生活小品为主,溪河围绕在山石、树木、小屋中,天空飞鸟,一叶小舟在溪河中游动,极有田园风光之妙,十分逼真动人。

  第十页为民间风俗,题为“沙路归来闻好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作品,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民文化生活的情景。晴朗夏日,枝繁叶茂下的草坪上,在老树之旁,支起了凉棚,头戴高巾之老者前置一桌、桌上有茶壶、茶杯、凉扇,老者向众人说书。他的正前方及右方,坐了不少听书之人,聚精会神聆听,就连不谙故事情节天真无邪的儿童,也坐在人前人后,或听或玩,极富生活情趣。华嵒就是通过这些人物造型,通过对象形象的描绘来刻划人物的内在性格,充分突出了不同人物的典型,使之更富有韵味。

  第九页为双马图,华嵒很喜欢马,他年青的时候曾经到过塞外,看见过各种各样的马匹,说他“少年奸骑射,意气自飞扬;于今爱画马,须眉成老苍。”空旷的原野,枯藤老树,栩栩如生的骏马与马驹在跃动,大马回首仰望小马,神形与动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真有“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之妙。画家把崛强难驯的龙性驯服得如此服贴,也好似把自己的感情融铸在马的形象中。

新罗山水册之四

  华嵒流寓扬州,除了知心朋友员果堂外,还结识了许多诗人、画家,如金农、高翔、李蝉、郑燮等;他在杭州也与当地文人徐逢吉、吴石仓、厉鹗等人往还。常来往杭州与扬州间,与这批文人苦心研读,对华嵒的诗文和绘画有极大的帮助。华嵒擅长山水、人物、虫草、花鸟画,尤以花鸟最为有名,他吸收了陈淳、周之冕、恽寿平等人之长,形成了自己以干笔与湿笔,水色与石色相结合的小写意手法,他说“但能用线法,孰与古人量”。(《离垢集》卷一)坚持他的创新画法。他对禽鸟感情尤深,常用疏秀灵活的细笔精致描绘,使禽鸟动态多样,生气活泼。

  他的人物画,注意到了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意心态。如第十页说书图,对老者、小孩,充分描绘出了那种松秀、柔韧、含蓄,十分引人韵味的心态。他的人物画虽不如花鸟、山水多,又常常是人物与景物山水结合,但仍是华嵒绘画的重要部分。人物白描学李龙眠、马和之、陈老莲,但也不囿于一家,不因袭时习,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华嵒的山水画也很丰富多彩,非常隽秀娟美,诗情画意很浓,甚受黄公望影响,在黄公望笔法方面的所谓“金刚杵”方面下过功夫,能使墨浓而不结,淡而不薄,这就是从黄公望处学得的。笔法之韵味与烟润,也与黄公望有关,但又不止于一家,还受王蒙、恽南田等人影响。

  华嵒绘画上的题诗、题记,是很好的书法作品,历来书法和绘画是很好的姐妹艺术,唐人说:“书画异各而同体”(《历代名画记》卷一)。孔武仲也说:“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宗伯集》卷一)他的书法因与钟繇、王羲之、米芾,有直逼晋唐之势。他“整整斜斜”的行书自成一体,其书法被包世臣定为佳品。山人涉猎过释、儒、道典籍,对乐府及唐诗都有钻研,有很高的诗艺。沈端说:“山人作画如作诗,呕心扶髓穷神奇;山人吟诗通画理,造化为象心为师。”(《离垢集·题辞》)。在清康熙末年,山人获得了“诗书画三绝”的称誉。

新罗山水册之五

  华嵒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在生命快要终止的时候,仍在不断地笔耕,他自己在诗中写道:“新罗小老七十五,僵坐雪窗烘冻笔。画成小鸟不知名,色声忽然空里出”。(《虚斋名画录》卷七)。这是山人丙子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十五岁)冬日作《雪柳山禽图》的题诗。 于这年在贫病中去世。有若干绘画及《离垢集》五卷、《解弢馆诗集》传世。

  摘自:《收藏家》2004.05

  编辑:之君

新罗山水册之六

新罗山水册之七

新罗山水册之八

新罗山水册题跋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新罗山人画册赏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2. 宋画遗珍!游丝描笔法和精微墨法,再现了 唐玄宗 的宫廷游乐场面

    《明皇击球图卷》纸本水墨32.1cmx523.2cm辽宁博物馆藏,描绘唐玄宗打马球的场景。位于画面正中的这个人就是李隆基,骑一骏马,神情专注。围在他身边的这些人有的头戴官帽,有的头上插着簪花,手持球杆,和皇帝争抢着地上的小球。画上无作者款印,后有明傅著、吴干、董其昌、年羹尧的题跋。流传中一直被目为李公麟所作,从画风被判断应是南宋人所画。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画中人物姿态各异,静中有动,富于变化。

  3. 清代宫廷画家陈枚创作的绢本设色画 清代月曼清游图册

    此画册落款"臣陈枚恭画",钤"臣枚"印1方。每开均配有清代梁诗正的行草体墨题,款"乾隆岁在戊午秋九月朔臣梁诗正敬题",戊午为乾隆三年。钤清高宗弘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乐善堂图书记"等印共60方。

  4. 南宋画僧法常的作品意境深远,深受日本尊崇,宋元时期却饱受诟病

    中国绘画史上的画家里,法常是对日本画坛影响最大、最受日本喜爱与尊崇的一位画家。网络图片南宋的画家里,梁楷和法常都不自觉地受到宋代文人画热潮及一些非文人出身画家的影响。与寺庙的和尚们往来频繁,法常看到梁楷的绘画后,潜移默化受到很大的影响。圆寂后的法常,元代一些鉴赏家对他的绘画颇有微词。

  5. 为何中原王朝从来不把韩国纳入自己的疆域领土之中?

    中原王朝只要强大起来就想控制...,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要不要把...变成自己的版图?一般是不愿意的,历史上只有汉朝和唐朝曾经想把...变成中国的郡县,但最后都失败了。所以明朝、清朝虽然从...上是可以打下...的,但明清只要...做小弟就满足了,确实从来没有想过过要把...变成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唐打下...为什么不能长期统治...?

  6. 中国印章文化有上千年历史,印章起源于何时?

    目前还没有定论,专家认为大致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创作和使用已经相当成熟。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饕餮纹铜玺,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中最为古老的印章,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代以前。印章的起源与印章自身的发展相比,印章和绘画的结合相对较晚。战国直至汉魏时期使用封泥,封泥主要是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印章的使用,也逐渐由蘸朱红印泥钤于纸上。

  7. 中国美协的第一任女掌门,风华绝代的双清楼主

    美术史上,成就突出的女性画家寥若晨星,即便如此,仍有耀眼的流星不断地滑过男性为主体的艺术天空。她们的多思和善感似乎本于天性,女画家的笔也更重描画女人心底里的那一片梦幻的天空。今天要讲的是一位不寻常的女性画家、革命家何香凝。她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画坛杰出的美术家。1911年毕业于女子美术大学。

  8. 从青楼走出的画魂潘玉良:暮年思乡的她放弃回国,背后原因辛酸

    玉良本家姓陈,嫁与潘赞化后便冠以夫姓,叫了潘玉良。后潘玉良留学归来,收到各类大学艺术系的聘书,登上了大学讲堂。潘赞化大夫人也借此机会对玉良大肆攻击,她无法忍受这种侮辱压力,扭头又去了法国。玉良在巴黎一呆就是几十年,她也不是没有想过回国,只是她的自尊让她更想等一份丈夫的请求。可惜,潘赞化的消息几十年都没有传来,直到他去世两年后玉良才得知其逝世消息。

  9. 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沈周《写生册》

    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作为明四家之一,沈周在丹青史上地位不凡。他的写意画风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他的《写生册》可见一斑。

  10. 海上画坛大佬——郑午昌,能融诗、书、画于一炉,堪称中国画三绝

    郑午昌,名昶,民国时期一位才气横溢、叱诧风云的书画艺术家、社团活动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书画鉴藏家、诗人。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树、白菜。亦善诗词、书法。

随机推荐

  1. 红牙齿的阿英

    后来,他小声地告诉卡利汉:>>“我们的主人叫阿英,>>他红红的牙齿坏良心。>>我们这儿有个国王,>>五个女儿被抢关进门。>>公主们没吃又没喝,>>还鞭子抽来棍子抡。>>阿英的棍子是金子做,>>外面套子是织锦。”>老牧人也是以轻得叫人难以听见的声音唱了同样的一首歌,告诉他,红牙齿的强盗阿英抢走了国王的五个可怜的姑娘,不但不给她们吃饭,而且还不断地折磨她们。

  2. 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入门指南

    亨利八世在教皇拒绝宣布他与阿拉贡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后与罗马教会决裂。亨利曾经是英国教会的领袖,有了一个新妻子,他贪婪地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新的奖品:这个国家许多宗教家庭的财富。他不仅剥夺了几个世纪以来宗教教条所积累的土地、金钱和特权,还剥夺了他们对平民的援助和庇护。随着修道院被冲走,英国看到了财富和权力的重新分配,不得不解决如何帮助穷人的问题。多年来,英国处理穷人的法律逐渐演变成现代福利国家。关键事实关

  3. 给恋人的情话 在你孤单寂寞的日子里

    在这秋意盎然的日子里,愿你快乐地穿梭在金秋的海洋,想你每时每刻!

  4. 高一人教版 导学案,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由此判断可知,A、B项错误,C项说法正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周宗法制是一种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权力分配制度。通过这一制度,以血缘关系形成了一种等级制度,以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5. 戊戌变法时慈禧太后抓了8人,处死6个,其余2人干什么去了?

    但这次变法却注定是要失败的,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守旧势力,不甘心权利旁落,对刚刚亲政不久又急于实施新政的光绪皇帝进行打击,囚禁了光绪皇帝,逮捕了主导维新变法的骨干精英,策动了历史上著名的戊戌政变。

  6. 带有触的成语

    包含有“触”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蛮触相争——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孤犊触乳——原意是独生子因溺爱,助长了骄气,父母反受其害。引伸触类——指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触目成诵——成诵:能背诵。触类而通——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触景伤怀——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

  7. 半副对联慑群魔

    19世纪末,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西方国家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一下中国人民。于是,他对清...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你们就给我们磕五个头。”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象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中国...的罪行。

  8. 【隆谷】的意思是什么?【隆谷】是什么意思?

    在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尚书大传》卷一上:「孟诸灵龟,隆谷元玉。」郑玄注:「隆,读如庞降之降,或作函谷,今河南·谷城·西关山也。」一本作「降谷」。

  9. 死不瞑目造句_死不瞑目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死不瞑目sǐbùmíngmù死不瞑目的意思和解释:瞑目:闭眼。死不瞑目的出处《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死不瞑目的例子死不瞑目造句我们知道,母亲您死不瞑目。假如哥伦布知道他错过了东方国家的话,他会死不瞑目的。如果有人打死了一个富拉族人后逃跑,死者的儿子不找到那个凶手报了仇是死不瞑目的。死不瞑目造句相关在成语运用中,褒词贬用的情况也是有的。

  10. 梦见被开除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自己被开除,预示职位要提升,生活得到改善。梦见别人被开除,表明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不是很好;梦见被老板解雇开除,表明来自老板的压力比较大,而且您认识到了这种压力,随着您的不断努力,会得到老板的认可。学生梦见被开除,会得到名声。失业者梦见被开除,能很快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梦见种菜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返回
顶部